标语有时可以用来表达情感,激励人们追求目标,勇往直前。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隐喻,可以增加标语的艺术感和感染力。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标语的魅力,小编搜集了一些有趣的标语案例,一起分享。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一
【教学随笔】我喜欢的......
――刘燕燕
幼儿处于成长阶段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能力有限,需要以实际参照物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而且要取材于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获取直接的知识经验,课程目标的设定既要符合幼儿现在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幼儿之后的发展进行一定的铺垫。
为了响应号召,真正实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园内的教学主体的改观也让我们进入了新的教学思维,12月份的课程实施是以幼儿的直接兴趣为主,课程前期发放了美食调查表,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和喜欢的美食以绘画的形势记录下来,经过记录的整合最终确定为“面包”这一美食。
主题框架下的`内容制定也是源于幼儿的生活,起初从认识面包开始,这一环节通过两条路径实施,一方面为了让幼儿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所以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去面包店进行参观,积累前期经验,另外一方面紧接着展开教学活动,以讨论我喜欢的面包为主线进行讨论,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印象才会深刻,看着幼儿争先恐后的表达内心深处一定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次,面包的好朋友一主题中幼儿更是兴趣浓厚,丝毫没有退减,尤其是通过图片看到各式各样的面包夹裹着奶油,幼儿仿佛嗅到了它们的香味,不时的说出“哇!好香啊!”“老师,我问到了香香的味道,好想吃啊。”
于是下一次的教学活动当然是让幼儿进行制作品尝了,记得一次面包制作中每位幼儿都显得迫不及待,面对美食显然他们都没有了抵抗力,动动这个,动动那个。此次操作我没有进行操作示范,而是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了他们,只在操作前提了一些卫生要求和注重合作分享,只见小朋友在操作期间很安静似乎已经融入其中,不受任何干扰。制作结束后进行了互相的分享,看着他们开心的表情这就是属于他们的成就感,一次小小的满足。
结合主题班内创设了一个面包店的情境,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面包带到幼儿园一方面可以供幼儿观察,一方面可以进行品尝,一举两得。幼儿兴高采烈的将面包递到老师手中,并主动告诉老师这是我最喜欢的面包,因为它香香的、甜甜的,你一定要保管好他们哦。由于幼儿喜好不同所以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面包,让班级内有了一丝面包店的氛围,当然也成为了幼儿的聚集地,只要稍有空闲时间就会围在面包前,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的不亦乐乎。
给幼儿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引导幼儿获取经验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中,希望幼儿能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幼儿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化情境是密不可分的,在不断接受问题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给幼儿创设环境,让环境问题化,学着学着就会了,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支持幼儿在环境中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将直接经验迁移到社会活动中去。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二
我喜欢早起,然后不紧不慢的收拾自己,换上干净舒服的衣服,吃早饭,听着喜欢的曲子,一遍又一遍也不觉厌倦。在洒满阳光的路上追逐着自己的影子,心里柔软到甜美。
我喜欢一个人逛街,最好是那种古巷,有石板路铺就的古巷,两侧是年轮走过留下痕迹的古屋,斑驳的霉菌在墙外泛起古老的花斑,一种别样的情愫流淌在心田。脚步丈量着历史的年轮,手指磨砂着墙外的肌肤,让节奏变得很慢很慢。
我喜欢在喧嚣的世界里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是一家素朴的书店,或是一家干净简约的奶茶店,亦或是一家文艺的杂货店,然后静静的发呆,什么也不去想,就这样在掌间细数时光流淌的颗粒,内心平静到微波不起。
我喜欢一个人去跑步,换上运动装,带上耳机,放着快节奏的歌,在跑步机上奔跃,喜欢汗水慢慢浮现成水珠又汇成一条小小的细流,从我额前划过,顺着脸颊痒痒地留下,滴在衣服上,后背变了颜色的衣服向我炫耀着努力的成果。
我喜欢去逛菜市场,挑选着生活的色彩,这里的每个人都虔诚地生活着,无论是店家还是买家,醇厚的生活气息弥漫在每个摊位的上空。带着方言色彩的吆喝亲切舒适,内心充盈美好着,便不觉得周围的嘈杂有多刺耳,像是屏蔽了干扰在自己的世界里静谧。
我喜欢一个人去吃饭,细嚼慢咽,不用为了等谁而假装消磨时间,也不用担心被谁等待而心有紧迫,匆匆吃饭而忽略食物的意义,对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让每份食物与味蕾发生触碰,它们本该美好,也应认真对待。
我喜欢捕捉黄昏的足迹,标记天空遗留的美,看晚霞染红天幕,慢慢晕染,又悄悄告别着,是梦幻的黄昏,是水墨的黄昏,又是诗意的黄昏。
我喜欢一个人呆着不被打扰,或是沉迷于一本想看的书,或是专注于一幅幼稚的手绘画,或是静享一首心动的曲子。在快节奏之外活在内心经营的小世界里,寂静欢喜,默然美好。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三
惊蛰前一天,傍晚,大风突起,像支十万大军的铁蹄卷起漫天风浪,风势汹汹,雨点噼噼啪啪争先恐后地砸向房屋、树叶和地面。往常的此时,窗外马路边香樟树上鸟鸣如潮。风卷急雨,鸟鸣遁迹。春天有纤细,春天也有狂暴。对马塞尔·普鲁斯特来说,春天与他无缘。
马塞尔·普鲁斯特自九岁那年起,因患哮喘痉挛症,他不能再踏进春天,不能在春天的傍晚散步。这里说到普鲁斯特的春天,不是气象意义上的春天。单就《追忆似水年华·在斯万家这边》第一卷来说,普鲁斯特用于描摹花草植物的笔墨像春天树枝上的新绿,层出不穷。虞美人、蓝芙蓉、犬蔷薇、丁香花、旱金莲、凤仙花、瓜叶菊等五十余种从早春开到秋末的花朵植物,簇拥在他或长或短的句子里,花的色香形以凝固或流动的姿态开在栏杆、纹饰、女孩的身上,带着少年特有的敏感和柔软。
普鲁斯特笔下有极为丰富的隐喻和比喻,以及明喻隐喻之间的转换,如豰纹不休的春水,层层荡远。
英国山楂花在他笔下是暗恋的意象,如同工笔画描摹的笔触里,少年的心思曲折细腻。同是暗恋,阿根廷的科塔萨尔有个短篇,写一个少年暗恋隔壁小姑娘,送给她一盆栀子花。少年借口要照顾栀子花,这样就可以和小姑娘多说几句话。暗恋情愫如汀草滋生。“我是在玛利亚月喜欢上英国山楂花的。”五月的春天,遇见女孩,山楂花的层层绿叶,白得耀眼的蓓蕾在普鲁斯特眼里是一位“活泼可爱的白衣少女。”想来,世上最为细腻应当算是少年或少女的心思了。科塔萨尔的暗恋少年,假期结束时察觉小姑娘喜欢的是他的表哥,那盆栀子花在某天枯萎死去。没有人知道是少年假借熏蚂蚁,毒死了栀子花。普鲁斯特的山楂花有“巴旦杏甘苦兼备的气味”,那是长着小雀斑的樊特伊小姐面颊的气息。暗恋情愫仿如春天。最为伤感的春天,是少年隐抑的暗恋,恰如春天的绚烂不及正当热恋的中人。
相对山楂花而言,椴树花茶的笔墨略微少点,或者说它隐藏在小马德莱娜蛋糕后面。小马德莱娜蛋糕触发了少年遥远绵长的记忆,泡蛋糕的茶水是椴树花茶。椴树花茶的记忆中有母亲,茶水的回忆中有姑妈,以及贡布雷的街道和斯万先生的花园。那份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中,13岁的普鲁斯特在回答“你认为现实中的幸福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时,他写出生活中那些喜爱的事物中,包括美丽的大自然。对一个狂热喜爱大自然的人来说,仅仅只能在封闭的车内,透过剥离窗用眼睛抚摸他喜爱的花朵。或许,因禁足的`缘故,大自然里花的颜色、形态和香气在他缠绵的回忆中获得了永不凋谢的生命。
坐在丁香花阴影下的少年,五感六觉的世界是属于他的花园和春天。大栗树、龙蒿叶是男子身上的气息;凤仙花里的老年女性;梦中的紫色或淡红色;云朵是瓜叶菊的蓝;鸢尾、矢车菊与河流、建筑有关;他喜欢的女孩的名字有山楂花的香气。绵长句子中的花香、花色和味道交叠于时间和空间转换,摇曳在回忆中。绵密的比喻和意象,仿佛看见一个少年的背影,徘徊在开满旱金莲的小径中,站在苹果树下,坐在长满鸢尾花的河边。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四
晚饭后我收到一封信,是一年前去到远方的一位好友。字迹潦草了些,语气却也有少许变化。尽管与她相处的时日不短,相互来往之间也稍显默契,但都未捅破“好友”这层纱,我不擅长眉来眼去的把戏,她更不会作这些思量,打闹时倒是疯狂,微微过界的玩笑也开过不少,可我狠不下心来改变我们之间的关系。后来想想还是自己没有足够胆量吧,倒不是怕她拒绝——她总不会拒绝我。怕的只是关系的转变带来的种种后果,当然,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做朋友更自得其乐的事了。
这一年来断断续续给我写过几封信,每一封都在闲暇时认真读过了。其实好几次都有想过回信的,但是每次提笔都找不到写东西的灵感,所以一拖再拖,下一封信却又寄到了。
我在地图上找过她的城市,离我有些远,但我并不忌讳距离的。我有想过去找她,在短信里隐约向她表达了这样的想法,她的意思是随时都可以来。可总归是等不到那么一点时间过去,假日里嫌平常累了想歇歇,窝在家里打打游戏时间就那么过去了。本该在些许四五天的日子里去证实她信中说的还好的样子,这途中去去回回也好让我留点期待与不舍,抚抚她的头发,闻闻她的气息。
我们认识稍早,十五六岁总是最自以为是的年龄,看她站在我身旁,以为会这样过一辈子,但我比同龄人看得更透彻,并不迫切想得到些什么,包括她。无忧无虑的时光总强过刚刚萌芽的欲望,前者来得快也去得快,后者却是永恒的。我对她说,这世界上的风景不属于任何人,而人却被风景拥有着。到后来我才发现她比我更懂,因为她就是这风景。
身边的朋友渐渐清醒,我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个时候常有人问我跟她的关系,我敷衍不过,索性跟他们谈,我说她是我的人,但不是女朋友,是朋友。有人追她我管不了,从中作梗她管不了。这话传到她耳朵里,便跑过来跟我撒娇,问我要如何作梗,我故作邪恶,笑而不答。一天之后她拿来一封情书递给我,我还未看便说不答应,仔细看过之后才知道是有人跟她表白,这人是她的朋友。
朋友的朋友是敌人。
也受之影响颇深。不是嫉妒,也不是难忘,写这些字的人虽然未曾见过,但我却感觉到他的表情仿佛挣扎般的爬上我的`脸,他想告诉她的,不是爱也不是想念,而是近乎绝望的距离。我问这是信吗,她朝我点头,说不远千里而来。胸口微微有些凉意,便再也不忍看她。千里之外太远了,远得你都到不了,这才是绝望的根源吧。我折好这张纸还给她,她不接,要我念给她听。我笑着说当作是我写的么,她说,其实是写给你的。
其实过了许久的日子,有时候觉得太过于平淡了,同别人聊天时常常在心里想着自己如果能同他那样生活就好了,然后计算着自己往日有哪些回忆,以后的行程,加上些许期望,每天醒来都把这些期望折一折,把日子折一折。我想以后的时间会有她在的,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习惯,也就自作主张的把自己同她的以后搭在一起。
她不是不喜欢我的,我也很想喜欢她,可这种喜欢,就像拍电影时临时加进去的台词,有了可能会是神来之笔,没了,也丢不掉精髓。我不做不确定的事,但会情不自禁,可笑的是当一个人不成熟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已经是超乎同龄人的成熟,而真正成熟了,才发现自己原来多么的幼稚。所以年少自视甚高的我,已不知在眼里把她吻过多少遍,却在嘴上说着不痛不痒事不关己之类的话。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五
轻盈晶莹
润泽剔透
下雨的时候
可以肆无忌惮
可以放纵优思
我喜欢花
娇柔艳丽
花期可待
花开的时候
可看蜓蝶飞舞
可以轻嗅花香
我喜欢水
柔软万化
可滴石穿
浮入水中的时候
可以柔和整颗身心
可以净化所有尘埃
我喜欢叶
绿叶青翠
落叶多姿
阳光照耀的树底下
闪动片片银光
挑起缕缕秋思
我喜欢风
徐徐无影无踪
凉凉无所不在
起风的时候
树叶沙沙作响
拂过寸寸肌肤
吹散所有愁思
我喜欢你
如雨如花
如水如风
如落叶飞絮
如新叶生发
我想要
化身为风
无形无迹
不被谁所知
跟在你身旁
生生世世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六
夜晚归家的路途,看到车窗外闪过的树木,一排排整齐地在黑夜里,在寒冷中,孤寂地生长。黑色的夜在这样流动的际遇里,让我着迷。它空旷,它缥缈,它神秘,它清醒而毫无所虑。而四周零散的家家灯火,像燃烧的火焰,跳跃着一个个平凡的故事。
我因此而在一刹那间理清了这些天来所有的困惑与忧惧。那一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既然你已知道人生的本质,又何必为为它所困?我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一无所有,却仿佛可以安放我整个孤寂的心。
于是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多年来我一直喜欢黑夜,喜欢在夜色下散步,喜欢在夜里看树木的枝桠在夜空中的疏影,喜欢看仰望寥落的星星和月色,喜欢在空旷安静的黑夜或思考,或放空,或怀远......因为黑色的夜,至少在外表上给了这个世界一片宁静。而我在黑夜里,可以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可以自己和自己对话,而不必受着白天多种扰乱。
这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寒假。过年的心情几近为负数。面临着毕业,于是工作、结婚的问题成为父母长辈们的家常话。但每每我都是除了几句应答的话之外,就是缄默不言。就如同没有了过年的心情的那种不想言说。因为实在无法言说。所有的关乎不过是寻求物质上的稳定。然而人生啊,还是得自己一个人走,获得的、失去的,心痛的、快乐的,如人饮水,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只看到结果和表象,关心的也只是一些外在的而已。一年又一年的初始,便是在这样的杯盘酒盏之间的喧嚣中,消耗着一些集体无意识的热情。
有人说,过年,我们却慢慢失却了一种心情。
也许,只有小孩子还依旧对过年充满期待与欢乐吧。于是,我也不得不承认,长大是一种无缘由的悲哀。
然而,在那一小段黑夜中的路途里,我却更加清晰地明了人生的'虚无与本质。那样的画面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种种场景,那些场景里透着对于人生短暂与始终的思考。但现实确是如跛足道人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想来曹雪芹早已悟透人世种种,才会如此写。
而我是一个俗人,经常会被现实所困,尚不能悟透这人生种种,更不用说人世了。但还有一颗想觉悟的心,就像会一直坚持认识自己那样。人不应该停下认识自己的脚步,因为人最应该坚持认识的就是自己。而我需要用自己的一生去了悟这人生种种。
夜深,人未眠。前几天看到特别喜欢的老师分享的川端康成的一篇文章,有一句写着:夜深,海棠花未眠。觉得这句话甚美。以前上完晚自习,回宿舍的路上,穿过林荫路,在幽暗的路旁看见过一棵正在盛开的茶花,一大片的茶花在远处灯光投来的微微光亮下大朵大朵流缀下来,好似在闪着红色的光,而叶片像是黑色的,已经沾染了夜的气息。我在花前伫立了一会儿,觉得这样美丽的时刻大概也只有夜里才有吧。
夜里,打字,清空心里的一些东西,是一个内在消化的过程。我因此也喜欢上这样的夜。写下这些东西,并不为获得什么,只需要随心随性而写。夜是安静而自由的,愿我也是。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七
有的人喜欢牡丹花,有的人喜欢月季花,还有的人喜欢百合花,而我喜欢菊花。我喜欢它那体态多姿的外表,更喜欢它那顽强的毅力。
菊花的生命力很强,它不需要很多的肥料也不需要很多的水份,每年春天插枝就可以成活,即使寒冬枯萎了,等到来年春天,它的根部还能发出新芽。
菊花的叶子很不起眼,可是它的花朵却非常鲜艳,颜色有很多,有红的、黄的、紫的、粉的、还有白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菊花大的像一团团漂亮的彩球,小的像一盏盏精巧的花灯。菊花有的花瓣粗粗的像手指,有的花瓣细细的像发丝。菊花不光只是外形好看,有的还有药用价值,把小白菊花晒干后,泡成菊花茶,夏天喝了可以使人感到清凉,还有去火的功效。
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耐寒的精神。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枯萎了,只有菊花轰轰烈烈的开放。谁说万紫千红只出现在春天,看!菊花把秋天点缀的多么美丽。
[我喜欢菊花随笔作文]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八
停电了,漆黑笼罩整个房间。网络中断,也终断了与一远方朋友的闲谈。房内,静悄悄。对面楼有拉开窗玻璃的声音。有人在嘀咕哪么停电了?接着就是其他人的抱怨和开窗声。看来这突然停电,措手不及的不仅仅只我一人。
躺于床上。睡意朦胧。却始终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翻来覆去的。数次的睁眼闭眼,房内的漆黑也随之变淡。走下床,拉开窗帘,合上纱窗,屋内就有了暗淡的光色。三两的夜行人声和车声挤了进来。
就着微光,重又躺床上。终是睡不着。记得家里还有蜡烛的。于是又起来翻找,未果。
手机还有少余电,听了会音乐。睡意浓。
只是大脑始终无法实质的进入睡眠。似醒非醒,似睡非睡。昏昏沉沉。
朦胧中。脑海中翻转出许多的人和事。母亲日渐老去佝偻的背影,前夫这些年几年如一日对女儿的抚养。自己这些年的幸与不幸。前几天无疾而终的赤壁之行。生活中那些走近了或者远离了的朋友,还有网络上那些陪我度过无数孤独与无聊的朋友们。
许多的许多。因为每天的瞎忙,无从去记忆,也无从去感激。我们的喜怒悲欢,我们的得到和失去,我们每天的疲于奔命,都源于两个字:生活。任何人都受不住生活。亘古至今。
年近四十。当说老了。心却向往着年轻的情怀。比如爱情。比如回不去的青春的容颜。只是时间一天天的变化,日子每天都有不同,我却还是老样子。于是就退而求其次,于是想让自己由里而外,举止优雅起来,思绪丰盈起来。想做心思细腻的女人。想长发飘飘。想高跟,想长裙,想婀娜多姿。想让自己揪住青春的尾巴的时间能更久一些。想让自己在着装的色调上更张狂些。想这些的张和狂,其实预示着,我们已不再年轻。只因年轻的身和心,是不需要这些的铺排的。
于是给自己添置衣物的时候开始偏向于那些款式颜色年轻化的衣物,也会学穿高跟。学着化些淡的妆,学着碎步轻移,学着斯斯文文的'吃东西,学着说话放慢语速。只是遗憾,骨子里终究没有流淌这样的血液。学来学去,除了累了我自己,我的言行举止还是大大咧咧,直言快语。淑女和优雅,我终究未能征服你。女友说,我们这个年龄,一切的改变,当以舒适为前提。我想是的。做自己。让自己的内心舒坦比什么都重要。
喜欢一个人独处,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喜欢赤脚在干净的地板上走动,无需拖鞋与袜子。然后也喜欢躺在床上,听我喜欢的葫芦丝。或者,看些时尚杂志和风格迥异的长篇爱情。
喜欢去名典喝茶。喜欢去逛街。喜欢去歌厅。我还喜欢,哪天天上掉了馅饼,突然的,我就成了有钱人。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九
黑是扑扇着翅膀拉开夜幕的小精灵,点亮了白昼,探寻着你的足迹,跟你一同把影子变得幽深绵长。
不是你最不愿意触及到的颜色,比灰少了份温柔,却多了份暖和。
跟白相依相偎,却又故作不解,白总会容纳黑,黑也总会吞噬白。
小透明般在画布上普遍的存在在黑里特别显眼,如同一道闪电向你倾诉它的阅历,低低的吼声像一个年迈的小老头。
黑是昏黄灯光下的影子,吞噬着你不愿暴露在晨暮的伤口,轻声回应你“晚安。”
黑是你神奇的思路。
是让萤火虫在你脚边成为启明星的黑,是让流星划过时得以被注意到的.黑。
是忘川河中家属放置在黑的寄托,那一盏盏小灯源于思念,又逐渐溶入遗忘。
是冬日烟火消散后少女脸上掩饰的表情。
是寻宝的少年一脸高兴地奔跑。
是当我窥探你内心深处的秘密时预感到的黑。
黑是处于羊群中你那蹩脚的温柔。
黑是坐在黎明的列车之中温暖的寂寞。
黑是车窗的剪影,“哐啷哐啷”。
黑是奢望巨大奇迹拿着宝剑瑟瑟发抖的勇者。
黑是恶龙的一个亲吻。
黑是于银屏前的座位上看着“勇者斗恶龙”的你被拖曳的影子。
黑是坐在你隔壁的爱人遮蔽住你的眼睛小心翼翼递给你品尝的温存。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十
在我的业余生活中,我最喜欢的兴趣之一就是跳舞。
在我小时候妈妈给我放有节奏的儿童歌曲,我就跟着歌曲拍拍手,跺跺脚,有时候妈妈还拉着我的手一起跳来跳去。
在我快5岁的时候,妈妈给我找了一家学起来轻松愉快的舞蹈班,我天天早早地去上课,有时候会给老师要上课的音乐,回家练习,在我练习跳舞的时候,妈妈当我的观众,给我鼓掌。
这个月,妈妈给我换了一家新的舞蹈学校,这个学校要求很严格,天天要练习基本功,发视频给老师。我天天在家练习,妈妈在一边监督我。
我喜欢跳舞,我会一直跳舞。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十一
不需要以此正名
有一些纤瘦的怜悯
有的故事总会发生
重复,而我不需要以此正名
二
喜欢夏天,喜欢她夜色的温热
流浪的老人,身披一件轻纱
这不是一个故事,他没有在
晚风中瑟瑟,在一朵雪花前颤抖
牙齿在所有紧闭的状态,
因为夏天可以收留他,只是那一件轻纱
没有朦胧之美,街边的空调管道
早已变换了又变换
一只知了
用高昂的姿态
唱着一支夏日的赞曲
三
形形色色
不太关心真假
你或许懂得
我并没有
太多的怜悯,真正的'可怜人
等着冬天
而这个夏季,午后没有暴雨
那装作流浪的计划,消失在雨打的泡沫里
因为这个夏天,许多飞鸟多吃了几只虫子
流浪的老人眼中,剩菜也不再全是残羹
四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十二
我上幼儿园时,幼儿园里有个叫幼花艳的院子。取名幼花艳是因为园长希望我们能像幼花艳里的小花一样,有一个芬芳艳丽的未来。
可以说幼幼花艳是我儿时最快乐的一段记忆。
不必说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一地开得艳的花儿,一个能把人甩上天的千秋;也不必说吱吱喳喳的鸟儿,夏天时“知了”叫不停的知了,斑纹五颜六色七彩缤纷的蝴蝶。单是墙角一颗高大的龙眼树,就有无限趣味。小松鼠在这上蹿下跳,鸟儿在这歌唱。这些鸟儿虽不知名叫什么,但他们都不怕人,羽毛也十分好看。我和小伙伴们常常爬上这棵树,当时还小,这棵树又非常高大,我们就像几只小猴子一样挂在这棵树上的不同角落。
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疯乐树”,因为只要靠近它,我们就会变得又疯又快乐。爬上这棵树时我们可以干很多事――把头探出去看看正在上课的其他小朋友;伸手轻轻拍拍鸟儿的头,然后调皮的一下掠走它们的蛋最后再放回去,而鸟儿们只是憨憨的.向我们低低叫两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差点儿没从树上掉下去;调皮的小男孩还会模仿猴子倒挂在树上,吓得我们这些胆小的女生惊呼连连;带到成熟的季节我们终于可以摘下龙眼来吃。也不洗,就直接剥了扔进嘴里,甜丝丝冰凉凉的,在嘴里化开了。待把果肉吃干净后,就“呸呸呸”地把籽吐到墙外小朋友的头上,他们惊得抬起头时,我们就拼命忍住笑从树上跳逃之夭夭。
上了小学之后,就从没回过幼儿园了。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写作业,练字。早上都要很早就爬起来,每天都要不停地读课本。老师非常凶,什么都管,非常严。小学里也没有树可以爬。但是小学里有大操场,很大,可以尽情地在上面奔跑;小学里还有很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应有尽有的书。
后来我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但我还是忘不了那幼花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喜欢写随笔的人性格篇十三
你如果问我最喜欢什么?我会无比自豪地告诉你,“是舞蹈!”你一定会非常奇怪,练舞蹈那么辛苦,我怎么会喜欢它呢?不过你看完下面的内容,心里的疑惑自然就会解开啦。
我是从5岁开始步入舞蹈的世界。那时正在上幼儿园大班。有一次,幼儿园请来了许多大哥哥、大姐姐来给我们表演唱歌、舞蹈等文艺节目。她们的歌声是那么的嘹亮,就像百灵鸟在尽情地歌唱。她们的舞姿是那么地轻盈、优美,就像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从那时起,我就像着了迷一样,要学习舞蹈,并且还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正巧,幼儿园兴趣小组正在招生,我就迫不及待地报了名,而且十分幸运地被选入了舞蹈小组。
当然练习舞蹈也是非常辛苦的。刚开始压腿时,因为没有基础,压下去时,我的泪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哗啦啦地往下流。可是我非常热爱舞蹈,不管多么痛,我都咬牙坚持着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地训练,现在的我已经通过了九级的舞蹈考试。
我的房间里有一个大书柜,原来是用来放书的,如今,却有二份之一的空间已经放满了我所获得的奖状和奖杯。
有一次,不知从哪儿传来了音乐声,我就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跳起舞来,狡猾的妹妹竟然用手机偷偷录了下来。在我跳完后,妹妹一扭一扭地跑过来,说:“姐姐,你跳得真好啊!再跳一遍,再跳一遍,如果你不跳给我看,我就把你的奖杯全部都拿来当玩具玩啦!”“唉!这还是我的妹妹吗?”本不想给她跳的,但在她的“威胁”下,我只好“妥协”了。
现在你总该明白我对舞蹈的狂热了吧!它的魅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也被它“电”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