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是一个过程,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职业竞争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简历的准备、面试技巧的学习以及个人形象的搭配。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行业和职位的就职经验和心得,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和参考。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一
牛郎织女,据《兰轩沯记》记载,牛郎姓龚名季,恭州津琨双凤人(今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双凤村)据地方县志记载双凤金扁担处鹊桥。那牛郎与织女纯朴的爱情,是人们对爱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而忠厚、勤奋的牛儿,又代表着人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和平生活的期望……;天上人间的生离死别,鹊桥相会的幸福团圆,演绎着古老的爱情,丹阳据传为“牛郎与织女”传说的起源之地,因此,丹阳早年便在香草河畔建起群雕,供人们追思传统文化,又纺织现代动人的一幕幕喜剧——据说,每年都有无数热恋中的少男少女,来“牛郎与织女”身边相会和喜结连理。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坚贞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织女的简介
织女别名天孙、天仙娘娘、七星娘娘。织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代表织女星的女神,编织云雾的女神,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她是著名的牛郎织女神话的女主角。与织女相关的传统节日是七夕节。
最早记录其身份的,是汉代《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
织女为一位天帝的孙女。此天帝不是玉皇。盖因《史记》为汉代所写,但汉代还没有玉皇的神话。织女神话出现早在先秦,比玉皇神话早得多。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二
在很久以前,有个叫牛郎的青年,他为人诚实善良,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哥哥嫂子在一起生活,嫂子嫌他吃的多要和他分家。房子和田都被哥哥嫂子占去,只分给他一头老牛。和破旧的房子。
牛郎每天到山坡上去放牛。有一天水牛说话了。它说:“牛郎明天你要到山的那边河边上去拿一件粉彩色衣服”牛郎说,你怎么会说话呢?我为什么去捡一件粉彩色的衣服?老牛说:我是一个神牛,被贬为人间历劫。穿彩色的衣服。她就是你的妻子织女。
第二天,牛郎来到河边,看到好几位女子在河里嬉戏,牛郎拿走了一件粉彩色的衣服。等几位女子速速穿上彩色衣服飞往天空。只有织女还在找衣服,牛郎把衣服拿上前去,牛郎和织女一见钟情,结了婚,为牛郎生下一男一女。
王母娘娘见织女迟迟未归,下界寻找织女,发现织女与凡人结婚。招来天兵天将,把织女抓走。因为凡人和神仙是不可以结婚的,违反天条。更何况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女儿。
牛郎干完农活回来发现织女不见了。老牛告诉他说:”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了。赶快杀了我,披上我的皮,你才能腾云驾雾追上织女。牛郎伤心的哭着。拿起一个扁担,两个箩筐,将一对儿女放到箩筐里面,披上牛皮,去追织女了。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手一挥。出现了一条大河。这就是银河。王母娘娘被他们爱情真挚感动。破例让他们每年的七月七通过喜鹊搭桥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三
从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嫂过日子,日子过得很苦,他和家里的老牛是朋友,他们相依为命,别人都叫这个孤儿牛郎。有一天那头老牛竟然开口对它说话了,告诉他:他明天会在湖边树林里碰到一位姑娘。第二天他果然在树林里碰到了那位姑娘。那位姑娘是天上的仙女叫织女,他们在树林里相识相爱。他们结婚了,结婚后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每天牛郎在田里干活,织女在家里纺织日子过得很幸福。
可是那头老牛越来越老了,临死前,他告诉牛郎:它死之后把它的皮留着碰到紧急的事儿就披上。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这件事。气得暴跳如雷,闯进牛郎的家拽着织女就走,牛郎赶快带着孩子披上牛皮在后面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在空中划了一条天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了河的两岸,从此他们只能隔河相望,每年的7月7日。地下的喜鹊都上天搭鹊桥才能让牛郎和织女见上一面。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四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因为他经常放牛,与牛为伴,人们都叫这个小伙子牛郎。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早晨为老牛采接各种花儿上的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让他在第二天黄昏的时候,翻过右边那座山,山边有一个湖,每天黄昏会有七个仙女下到这个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个仙女无法返回天宫,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
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其中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起来。这时牛郎捧着她的衣裳出现,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给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含羞的答应,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五
从前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哥哥嫂嫂对他很不好,给他分了牛棚,牛郎对那只老牛很周到,有一天牛郎来到牛棚,老牛竟然开口说话了说:“牛郎明天你到湖边,终于碰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可别错过这个机会呀。”第二天牛郎翻过了一座山,到了老牛所说的地方,他碰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名叫织女。他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两人在树林里认识了,织女准备嫁给牛郎。
转眼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的一儿一女,他们的日子过的很幸福。再说天上,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很气愤,准备带着天兵天将飞到牛郎家里,在这时老牛又开口说话了说:“我要死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没等老牛说完,他就死了。
牛郎之后忍着痛,把老牛的皮剥了下来,王母娘娘闯到了,牛郎的家里。抓住织女就往外飞。织女边挣扎边对着两个孩子说:“快去找你们的爸爸。”牛郎知道了这件事,很着急,但怎么上天搭救呢?突然他想起了老牛的话立马把牛皮拿下来,他一出屋就飞了起来,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取出头上的玉簪,向后一划,我们前面出现了一条天河,牛郎飞不过去,就这样,牛郎在天河这边成了牵牛星,织女在天河那边成了织女星他们俩只能隔河相望。每年七夕一群群喜鹤就会来搭桥,让他们相遇。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六
传说天帝有六个女儿,她们一起跟王母娘娘学习纺纱织布。五个姐姐年龄大了,各有各的事儿;虽然天天学,但手艺学得一般。只有最小的妹妹,学习专心,手艺学得特别好。她织出的布,花样多,图案美,。她织成的绢,又轻又软。她还能织出层层迭迭的云彩,这些云彩随着时间和节气的变换而变化无穷,其颜色有时洁白如絮,有时红得如火;其形状有时象蘑菇,有时又象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她织的衣服,浑然一体,没有任何缝制的痕迹。
被称为无缝天衣。王母娘娘见她织布的手艺高,就说:“不用给她另外起名字了,就叫她织女吧。”从此,人们就叫她织女。
织女姊妹六人都长得很漂亮,织女长得最美。
织女天天在天宫中坐在织布机前织布。
从织女织布机前的窗子往外望,远处有一条闪光的银河。沿着银河往下走,走出若干里,极目向银河的对岸望去,那无所不有的世界,就是人间。
人间有一个看牛的牧童,因为他天天牧牛,人们就叫他牛郎。牛郎的父母早已亡故,他跟着哥哥嫂嫂度日。哥哥待他还好,只可惜天天到外面去干活,不管家中的事。也管不了家中的事。嫂嫂是个狠心的人,天天逼着牛郎干最重的活儿,只给他吃米糠饼和野菜团子,有时连糠菜都吃不饱。
老牛看到牛郎饿得厉害,常常偷偷地流泪。
一天,老牛见牛郎饿得走不动了,很心疼他。它想帮着牛郎填饱肚皮,就挣脱拴牛绳,到哥哥种的白薯地里去吃白薯藤。它咬着白薯藤,故意用劲往外拽,这样连地下面的白薯就一起拽出。它自己只吃白薯藤,把白薯留给牛郎吃。
牛郎的嫂嫂经常想出许多法儿来虐待牛郎。牛郎也不计较,只是天天到山中牧牛。
一天,牛郎的嫂嫂对牛郎的哥哥说:“牛郎现在已经大了,饭吃得不少,活干得不多,和他分家算了!”牛郎的哥哥说:“分家倒可以,只是这个家该怎么分?三间房子总得给他一间吧?五亩地总得给他一亩吧?”嫂嫂听了,白了丈夫一眼说:“房子土地都没他的份儿,顶多把那头老牛分给他。
反正牛已经老了,拉不动犁哥哥做不了嫂嫂的主,只好听嫂嫂的。
就这样,牛郎和哥嫂分居了。牛郎什么也没分到,只分到一头老牛。
分家后,没房子住,老牛带着牛郎到一个石洞里住;没地种,老牛帮着牛郎开荒。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种的庄稼长得特别好,头一年就获得好收成。者牛又帮着牛郎驮来木头,砖瓦,盖起了三间房子。两年以后,牛郎家中有的吃,有的住,有的用,吃住都不用发愁了。
牛郎白天到山中牧牛,干活,晚间回到家中,除了老牛以外,没有人和他说说话,商量商量事情。这样冷冷清清地过日子,实在是很寂寞,好在牛郎过惯了寂寞清苦的日子,也不觉得怎么样。可老牛总想帮着牛郎成个家。
这一天,老牛忽然能说话了。他对牛郎说:“牛郎啊,你该成家了。”
老牛是牛郎最亲密的伙伴,它这样关心牛郎,牛郎很是感激,过了一会儿,牛郎叹了一口气对老牛说道:“老朋友啊,老朋友,你还不知道咱这个家吗?眼下虽说有些吃的,可到底还是太穷,谁家的姑娘肯嫁我牛郎?”
老牛说:“人固不可以妄自高大,也不可以大小看自己,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只要你能按照我说的办法去做,就会有姑娘肯嫁给你。”
老牛是牛郎最好的伙伴,它的话他能不听吗!
老牛对牛郎说:“天上的仙女,姊妹六人,明天中午就要到银河北面的一个水塘里洗澡。这姊妹六人中,年龄最小的那个,长得最漂亮,心最灵,手最巧,心眼儿也最好。她能纺线,能织布,能做饭,能吃苦。你明天中午先到池塘岸边的树丛后面等着。等她们下水洗澡时,你就把她的衣服拿走。她没有衣服,回不了天宫,就留在人间了。”
牛郎有些犹豫,说:“这样怕不好吧?”
老牛说:“这没有什么不好。其实织女自己也想到人间来,过一过人间的生活,只是天上的天条严,管束紧,她不得自由。你这样做倒正好称了她的心愿。”
经老牛的一再劝说,牛郎听从了老牛的话。可是,织女和众仙女洗澡的池塘是在银河岸边,牛郎怕去不了,就说道:“天河是天上和人间的界线,老远就有天兵天将把守,怎么能去得了?”老牛大包大揽他说:“这些你只管放心,到时候你骑在我的背上,我送你去就是了。”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老牛让牛郎坐在它的背上,老牛驮着他去。
临行的时候老牛嘱咐牛郎闭上眼睛。牛郎闭着眼睛坐在牛背上,只听得两耳生风,不一会儿就到了。牛郎一睁眼,已经到了银河边。银河很宽,河里的水滔滔滚滚,向着远方流个不停“河水清澈,水面上的水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十分好看。离银河岸边不远,有几个清澈碧绿的池塘。这些池塘远远看去,好象缀在银河带上的颗颗明珠。
老牛对牛郎说:“你可不要只顾看景误了大事。你赶快到第三个他塘旁边的树丛后面等着,仙女们一会儿就来。你可要记清了,要拿那个年龄最小的仙女的衣服,可不要拿错了。”
过了不多时间,一群仙女乘风飘然而来。她们长得都很俊美,穿的衣服都很华丽。她们的年龄看起来都差不多,很难分清哪个大哪个小。牛郎想,要我认清那个年龄最小的,这我可认不出。他懊悔当时没向老牛问清楚。
仙女们在池塘边聚齐了,要到池塘里洗澡的时候,一个仙女说:“今天脱衣下水,衣服要按次序放。”另一个说:“这样很对,上次穿衣服时,三妹妹忙手忙脚的,竟把我的袜子给穿错了。”一个仙女出来指指点点他说:
“大姐的衣服放在东边第一棵树下,依次往西排过来,二姐的衣服放在第二棵树下。六妹妹的衣服放在最西边那棵树下。”六妹妹就是年龄最小的织女,她放衣服的地方离牛郎躲的地方最近。牛郎此时心中不发慌了。他躲在树丛后面,头也不敢抬,气也不敢大声喘。
过了一会儿,池塘里传来了众仙女的说笑声。有的夸说水清,有的夸说水静,有的嫌水凉,有的怕水深。她们在水中嘻嘻笑笑,打打闹闹,洗得很是高兴。
牛郎听到众仙女都到池塘里去了,就从树丛后面悄悄地走了出来,来到织女放衣服的树下,拿起织女乘风的仙衣,回头就走了。
众仙女洗罢澡,从他塘里出来,各自去穿自己的衣服。织女穿好内衣,要穿那件乘风的外衣,却不见了。四周都找了也没找到。有的埋怨她不放好,有的埋怨她耽误了回天宫的时间。三姐说:“大姐带我们出来洗澡,六妹妹丢了仙衣,回不去,这可怎么办?”
大姐也没有办法,她怕误了时辰回去要受责罚,就说:“时间已到,现在顾不得许多了,我们有乘风衣的先回去吧。”于是五位仙女都披好乘风衣,凌空而起,飘飘然飞去了。织女只穿了内衣,没有能乘风飞升的仙衣,不能腾云驾雾。她回不了天宫,只好留在原地。
众仙女走后,织女无处可去,她还在四周找她的衣服,猛抬头,远远望见牛郎。她走了过去问道:“这位哥哥,可曾见到我的一件外衣?”牛郎点点头说:“见过。”织女请求把衣服还她。牛郎说:“我的老牛朋友叫我向你提个条件,你肯答应的话,我就还你。”
织女见这小伙子诚实厚道,话说得朴实、诚恳,相貌端正,体格健壮,心中产生了好感,就问道:“有什么条件,你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答应。”
牛郎待了好半天,才吞吞吐吐他说出求婚的意思。织女听了,红着脸点了点头。
就这样,织女成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到田间去耕田种地,织女在家纺纱织布,夫妇相亲相爱,不缺吃,不缺穿,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太平日子容易过,弹指过了五年,织女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长得伶俐可爱。织女高兴地对牛郎说:“人间的生活,自有人间的欢乐。我愿意永远生活在人间,和你白头到老。”牛郎高兴他说:“多亏老牛朋友的。帮助,使咱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愿咱们永远相爱,永不分离。”
好景不长。在他们夫妇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时候,苦难却悄悄地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天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留在人间嫁给牛郎的消息,大为恼火,立即派遣天兵天将,去把织女捉回到天廷问罪。王母娘娘怕天兵天将办事粗心,还亲自跟了去观察动静。
这天,牛郎照例到外面去耕地,织女让两个孩子在外面玩耍,自己坐在织布机上织绢。忽然一群天兵天将闯到织女跟前,不由分说,押解着织女就要返回天廷。织女知道这场灾难躲不过,说道:“能不能稍等片刻,让我见一见孩子和孩子的爸爸?”天神哪里肯准,说时间已到,立即押解着织女往回走。
牛郎回家,不见妻子,只见两个孩子在哭。他里里外外找了好几圈也没找到。问两个孩子:“妈妈哪里去了?”孩子只知道哭。牛郎很是着急,他来到牛棚里,对着老牛伤心。老牛告诉他,天帝知道织女的消息,派天兵天将把她押回天廷去了。
牛郎听说,悲痛万分,立刻找了一根扁担,两个箩筐,让两个孩子坐在箩筐里,自己挑着前去追赶。可是他挑着儿女,走得很慢。他想,走得慢不要紧,只要能渡过银河,我就可以一直追到天廷。他挑着担子好容易来到银河,却找不到银河的踪影。原来王母娘娘怕牛郎渡过银河追赶,命令管天河的天神把银河搬到天上去了。牛郎接近不了银河,无法渡河去追赶,只好挑着一双儿女回到自己家中,再想办法。
牛郎回到家中,见织布机上的布还在机上没织完,织女却不见了。孩子哭着要找妈妈。牛郎听到孩子的哭声,撕心裂肺地难过。
老牛见牛郎和两个孩子哭得十分伤心,就说道:“牛郎啊,你照顾我多年,如今我已老了,快要死了。我死之后,你把我的皮披在身上,就可以上天去。”
老牛说完话,闭上双眼,死了。牛郎按照老牛说的去做。他披上牛皮,果然能够腾云驾雾。他又挑上儿女,披上牛皮,继续去追赶织女。
牛郎升到天空,天空中群星灿烂,他在众星中穿来穿去。他追了一程又一程,前面那熟悉的银河已遥遥在望。隔河的织女也仿佛可以望见。牛郎非常高兴,箩筐里的两个孩子也很高兴,伸出小手来招呼妈妈。隔河的织女看见丈夫和两个孩子赶到了,也伸出手来和他们打招呼。
谁知牛郎跑到银河边,正要渡河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无形的东西挡住他的去路。原来王母娘娘看到牛郎赶来,她怕牛郎赶上会生出许多麻烦,就从头上拔出一根银替往银河里一划,银河就变成不可逾越的天河。
从此,牛郎只能在天河的这边望着,织女只好在天河的那边招手。他们想彼此倾诉心中的话,但隔得远,听不见。他们想写信,也没法寄递。想把信抛过去,因为信纸很轻,抛不到河的对岸。他们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牛郎写好信,捆在牛鞅子上往对方抛;织女写好信,放在织布的梭中,隔河投了过来。直到今天,我们在秋夜天空的繁星中间,在那条白练样的天河两边,看到两颗明星,那就是牛郎和织女。牛郎星的前后各有一颗小一点的星,与牛郎星排成一条直线。那两颗小星就是牛郎挑着的两个孩子。离牛郎星稍远一点的地方,有四颗星,排成平行四边形的样子,传说那就是织女抛给牛郎的织布梭。离织女星不远的地方,有三颗星,排成个等腰三角形的模样,传说那就是牛郎抛给织女的牛鞅子(牛鞅子今天俗称牛拐子)。
牛郎织女就用这样方式,互相传递着他们的想念之情。天河虽然隔断了他们的通路,却隔不断他们真挚的爱情。
牛郎织女的爱情这样深,他们态度又很坚决,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天帝稍稍作了一点让步,允许他们每年农历7月7日见一次面。他们的真挚爱情也感动了天宫的许多姐妹,每年7月7日,惠芳和双成等众仙女都主动去送织女渡河;连善于传递爱情喜讯的喜鹊,也都来帮助这一对夫妇在天河上搭桥。牛郎织女一年相会这一次,见面时彼此诉说着思念之情,说到伤心处,不觉潜潜泪下。据说,七月七日这天,下界有些地方一阵阵下着纷纷细雨。这雨就是牛郎织女的泪水。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七
作为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天上的织女,在一次下凡的过程中爱上了一个凡人,两人偷偷私定终身。这件事被玉帝知道以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织女带回了宫中。而神牛被两人的爱情感动,偷偷用自己的触角划出了一条银河,从此以后,两人只能隔河相望。而王母娘娘也不忍看到织女受相思之苦,于是偷偷帮助他们在每年的七夕见面。
从此以后,七夕就成为了传统的情人节,很多异地的情侣,无论如何也要在这一天里见上一面,以解相思之苦。民间也有很多关于七夕的说法,比如七夕这天是一定会下雨的,因为七仙女与牛郎这一天相会必定会哭泣,而他们的眼泪就会化成雨水。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八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
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
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
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看,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月七日晚间,向织女乞求智巧,可以除去笨拙,变得眼明手巧,故亦称为“乞巧节”;又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大多为闺阁妇女,因此又叫“女儿节”。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搭接彩缕,进行各项乞巧活动。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九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目完彼牵牛,不以服箱”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据史料记载,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南阳人张衡《南都赋》中也有“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汉水最大的支流白河环绕南阳,素有“天汉中白水”之称,形似“牛郎织女传说”中的河汉、天汉、银河。据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楚辞》地名考”引萧詧《愍时赋》:“彼南阳之旧国,实天汉之嘉祉。”那么,就在白河两岸发生了家喻户晓、有迹可寻的“牛郎织女”故事。应合了南朝梁殷云的《小说》和《淮南子·风俗通》所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废织紝,责令归河东。”
桑林与桑庄在全国各地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版本中,要么没有交待故事发生地,而交待故事发生地的,几乎都指向了“南阳城西二十里有个牛家庄……”或“牛郎是南阳桑林人……”。民俗学家张振犁在《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也说:“牛郎叫如意,是南阳城西桑林村人……”。
根据古今流传的故事发生地,仍可以在南阳城西二十里处寻到古时的桑林及相关遗迹、风俗、传说。在1981年地名普查时,据一位有学问的老人吴德明回忆:“听外婆说,这里古时候叫‘桑林’,自从嫁到这里,庄北边就有一片上百亩的古老桑树林。”旁边现存有村民俗称“桑树坟”的汉墓遗址,草丛中,地埂边遗存着大量的麻纹汉砖及桑树毛子。
桑庄(桑林)位于今天的“二十里岗”,紧临古往今来的官道“夏路”。公元839年春,唐代诗人杜牧由宣州入京做官,途中经过牛郎织女故里有感而作的《村行》中“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指的就是“桑林”这一带。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南阳城西美丽动人的“桑林”全貌,其中的“柔桑过村坞”,描写出了一片桑林之广大,都盖过了村子。
牛郎庄与织女庄在广为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中,河西牛郎被嫂子赶出家门,带着一头老黄牛和破车离开了桑林(亦称牛家庄),在河东岸住了下来。这与白河东岸“牛郎庄”的传说十分吻合。
牛郎庄有一个传说:采桑织锦的织女,在白河岸边与河西牛郎邂逅相遇,谈情说爱。织女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嫁给了牛郎。天长日久,织女的父母发现并拆散了他们。思妻心切的牛郎赶着老黄牛寻到这里,由于织女父母嫌牛郎太贫穷,不让他们相见。无奈之下,牛郎便在附近搭个草棚住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形成了今天的“牛郎庄”。但是,隔不断的亲情使他们悄悄地在村的鹊桥相会,倾诉离别之情。
位于白河东岸二十里的“牛郎庄”自古以来就有这个村名,至今仍有着牛郎的宅基地、饮牛坑、牛家冢、鹊桥等。相隔一里多地的史洼村俗称“织女庄”。自古以来,史洼的姑娘不嫁“牛郎庄”,这是受到“牛郎织女”爱情悲剧影响而遗存至今的婚俗。当地人认为,牛郎织女虽然恩爱,但不能白头到老,由此成为当地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还有一种说法是,嫌牛郎庄太贫穷。千百年来,史洼村的姑娘的确是无一例嫁到牛郎庄。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十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娘都死了。他跟着哥哥嫂子生活,哥哥对他很不好,只有一只牛陪着他睡牛棚,他叫牛郎。
牛郎对牛很好。
几年过去,他哥哥嫂子想独占家产说:“给你一头牛,一辆车,拿完就走”
牛郎本来就不喜欢在这里生活,同意了。
牛郎和牛过上了他们俩的日子。
有一天晚上牛说话了:“明天黄昏时,翻过右面的山,有仙女戏水,旁边的草地上,捡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直到有一个仙女来跟你要纱衣,这个就是你未来的妻子。”
第二天牛郎拿走纱衣,果然有一个仙女来要纱衣,并说上了自己的生活。
那位仙女是织女,她天天在天上织东西装饰天空。
牛郎说:“天上也不好,不如来人间生活,跟我结婚。”
织女同意了,就跟牛郎走了。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十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牛郎织女传说”,20__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南沣村有两个身材魁梧高大的石刻像,当地人称之为“石婆”和“石爷”。据介绍,这两尊石刻像距今已2100多年。
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__年)“发谪吏穿昆明池”时刻立于昆明池畔,俗称“石爷石婆”。现牛郎像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常家庄村北,织女像在斗门镇棉纺厂内,两者间距约3公里。
唐德宗贞元20__年(公元798年),这里就建成“石爷庙”、“石婆庙”。千百年来香火不断,至今还保留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的大规模民俗文化活动。
“石婆庙”,也叫“织女庙”。在庙门外的墙上,贴着一大张红色的纸,上面记录着村民捐建这座庙的功德钱数。
步入殿内,可见有人值守的织女石像和功德箱。石像穿着衣服,走近观察可以发现其造型、线条颇为粗犷,以至于有人发问“这是石婆还是石爷”。
每年的正月十七和七月七,这里人山人海,香火很旺。求升学、求婚姻、求生子的都有,而且很灵验。
有研究文章就此称,“牛郎织女传说”发源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当地逐渐形成了每年两次大型活动(正月十六,一说是正月十七的牛女结婚。七月初七相会),以及每月初一、十五到庙里去的惯例。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十二
小时候,七夕究竟是个什么节日,真得不是很明白,只知道,这天夜里,牛郎和织女要在鹊桥相会,互诉他们分别一年来的离别之苦、相思之情。
奶奶说,女孩子七夕这天夜里,静静地呆在葡萄架下,不仅可以听到牛郎织女说的缠绵情话,织女还会赐你一双巧手,使你心灵手巧,长大后定能找个好婆家,所以七夕也叫“乞巧节”“女儿节”。.。.。.
且不说是否真的能乞到一双巧手,单就这么美好的传说,就给我内心带来很大的希翼,稚嫩的心,便日日期盼七夕的来临。.。.。
当然,期盼七夕的不止我一个,我们这群单纯幼稚的野丫头,七夕这天晚上,还会三五成群地相约一起,来到家有葡萄树的女孩子家,站在葡萄架下,围成一个圆圈儿,个个昂起小头,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希望真能偷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说的脉脉情话,同时希望美丽的织女能赋予我们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颗聪慧的心灵。.。.。.
当然最终,什么也没听到,除了周围不绝于耳的蛐蛐叫声,及那高挂于树的蝉鸣声。.。.。.
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令我们这帮女孩子愈加兴奋,那就是,每每乞巧完毕后,大人们会发给我们事先准备的好吃的(都是七夕这天晚上祭天之后的贡品),这才是真正期盼的时刻!有新鲜的葡萄、甜甜的饼干、还有芝麻棍、水果糖等等,我们呢,会各自拿着好吃的,来到门前空旷地,围坐在爷爷奶奶身边,亦或干脆躺在他们身边的竹席上,一边听大人们讲着古老的传说,一边抬头仰望神秘的星空,找寻着那两颗故事中所讲的银河及银河两端的牵牛星、织女星。.。.。.
夏夜的天空,繁星闪烁,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了!牵牛星的两侧各有一颗小星星,那是牛郎箩筐里挑着的一双儿女!多么美好的传说呵,遥望银河,我们小小的内心对浩瀚的宇宙充满着好奇。.。.。.
那时的我,多么憎恨可恶的王母娘娘,是她,狠心地拆散了本来幸福和睦的一家人;是她,让美丽的七仙女终日饱尝思念之苦;是她,无情地剥夺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享受母爱、承欢母亲膝下的权利;那时,觉得王母娘娘就是十恶不赦的老巫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觉得王母娘娘也不是毫无人性,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因为太爱自己的小女儿,希望她有个好的归宿,试问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儿女的呢?逐渐也就不那么厌恶王母娘娘了。.。.。.
而今对于七夕,早已没有了童年时期的那种渴盼,但对于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却是百听不厌。
自古至今,天上人间,从神话故事到民间传奇,爱情都是永恒不变的绝美主题。所以有了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有了化蝶成双的梁山伯祝英台,有了自挂东南枝的焦仲卿和举步赴清池的刘兰芝,有了大山压顶终不悔的三圣母和雷峰塔中的白娘子。.。.。.
天仙配》中七仙女岀场唱道:天宫岁月太凄清,朝朝暮暮数行云。大姐常说人间好,男耕女织度光阴。.。.。.
可见,纯洁真挚的爱情,永远是每个正常人心中不灭的渴求。有谁不希望痛饮爱的琼浆,让自己的人生甜蜜美满!然而可悲的是:太多太多的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如愿。不是错过了,就是在对的时间,遇见的不是那个可以让自己死心蹋地钟爱一生的人,也或者是遇到了,却因懵懂无知而重新失去。.。.。.
爱情,给予我们凡夫俗子的,不只是微笑,更多的是叹息。小时候有父母的呵护,而一旦长大成人,则需要有另一个人来做伴,相依相携着走下去,有人说:人生如旅途,重要的是伴侣。仔细想想,真的是太朴实太真切的一句话呵。
你有一个情投意合的人一路相扶相携相伴陪你旅行,必是幸运的,心情必然舒畅,定可饱赏沿途美景壮观;而一旦所遇之人性格爱好与你格格不入,除了生气郁闷,哪里还有心情观风赏景?所以,当我们磕磕绊绊往前走的时候,就会觉得牛郎织女也是幸运的:只要真心相爱,哪怕一年只见一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夕,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的美好节日,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美好爱情的共同愿望,被誉为我们国人的“情人节”,可如今,更多的年轻人,对于洋人“情人节”(2月14日)的热度,似乎远远高于七夕,你不看那2月14日,大街小巷都是卖玫瑰花的小姑娘,各大超市也在借机大搞促销活动,而七夕这天,却显得冷冷清清,国人似乎忘记了我们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写到这里,竟有些许的悲哀自心底而出。.。.。.
我想,不论社会怎样发展,科技怎样发达,人们追求至纯至美至真的爱情观念不会变,那些美好的、高尚的爱情故事,永远是值得人们称颂的。.。.。随着“嫦娥一号”的升空,如今,遥远凄冷的太空也有了我们中国人的笑声,想必美丽的七仙女再也不会那般寂寞了吧,想必那遥远的天庭,早用上了无线网,那网线上流淌着的,定有牛郎织女缠绵的情话。.。.。.
夜已深,我睡意全无。我想,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了。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十三
从前有一个孩子命很苦,和哥哥嫂嫂一起过日子,可是哥嫂都待她很不好,让她吃剩饭和牛一起睡。
日子久了人人看她天天放牛并叫他牛郎。
有一天哥嫂想独吞家里的财产,于是便把牛郎赶出来只给留给他那只牛还有那辆破车。
被赶出来之后的牛郎自己成了家,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于是就帮牛郎认识了织女,两人边凑凑合合的过日子,可谁知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
三年两年过去了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两个小孩子,但是天遇不测,被天上的王母娘娘发现了发誓要给她抓回来。那时那头牛已经死掉了,但是那头牛留下了自己的皮告诉牛郎一遇什么急事就披上他的皮,牛郎见状一想,这不就是急事吗?于是他披上牛皮去追织女,王母娘娘玉簪一划,划成了一道天河,他们两个被隔往了。但是他们两个天天对立眺望泣不成声,王母娘娘也拗不过织女,就允许七月初七那天只能和牛郎见一面。
这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散文随笔篇十四
古时候有一个孩子叫牛郎,父母都去世了,他便跟着哥嫂过日子,哥嫂让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待他很不好,他只和一头老牛亲密。
牛朗照看老牛十分周到,什么都跟他说,什么都跟他商量,老牛好像听得懂似的。
牛郎长大了,哥嫂要求分家,把老牛和一辆破车分给了他,并将他赶出了家门,之后牛郎砍柴,盖房,耕地,安了家。
一天老牛张口说话了,让牛郎黄昏到湖边找织女,牛郎去了湖边拿起了粉红纱衣,织女上岸后,牛郎把纱衣给了他,他俩互相爱慕,之后,牛郎和织女结了婚,生了一男一女。
织女下凡的事,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便抓走了织女,牛郎套上老牛死后留下的皮,带上孩子飞上天追上了织女,王母娘便划了一道银河把织女与牛郎分隔开。日久天长,王母娘娘拗不过织女,便允许他们在七夕节,也就是七月初七牛郎见面。
所以每年的七月初七,银河上会有喜鹊来搭成一座桥,织女和牛郎还在上面亲密的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