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语是企业文化表达和建设的有力工具之一。针对目标受众,以符合其需求和心理的方式表达。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一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摩擦生热、水结冰、湿衣服晾干等都是热现象。
(2)热学的主要内容:热传递、热膨胀、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等。
(3)热学的基本理论:由于热现象的本质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因此研究热学的基本理论是分子动理论、量守恒规律。
分子的大小:分子是看不见的,怎样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1)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说明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2)利用离子显微镜测定分子的直径。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二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3)煤种齐全,十大煤种都有分布
(4)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5)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2、市场——广阔
(1)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回收再利用
(2)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3)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2、开发注意:
(1)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3、自然背景:
(1)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2)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3)水文: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4)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修建水坝。
2、水坝的功能: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旅游、养殖等。
3、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4、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三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摩擦生热、水结冰、湿衣服晾干等都是热现象。
(2)热学的主要内容:热传递、热膨胀、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等。
(4)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说明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5)利用离子显微镜测定分子的直径。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四
简单地说:电视信号是电视台先把影像信号转变为可以发射的电信号,发射出去后被接收的电信号通过还原,被还原为光的图象重现荧光屏。电子束把一幅图象按照各点的明暗情况,逐点变为强弱不同的信号电流,通过天线把带有图象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2、雷达工作原理
利用发射与接收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出物体的距离。
3、手机
在待机状态下,手机不断的发射电磁波,与周围环境交换信息。手机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发射的电磁波特别强。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五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
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
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3、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气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二、静电的防止
静电的主要危害是放电火花,如油罐车运油时,因为油与金属的振荡摩擦,会产生静电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火花放电,容易引爆燃油,引起事故,所以要用一根铁链拖到地上,以导走产生的静电。
另外,静电的吸附性会使印染行业的染色出现偏差,也要注意防止。
2、防止静电的主要途径:
(1)避免产生静电。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2)避免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六
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这种光都是自然光。
自然光通过第一个偏振片p1(叫起偏器)后,相当于被一个“狭缝”卡了一下,只有振动方向跟“狭缝”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pl后虽然变成了偏振光,但由于自然光中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所以不论晶片转到什么方向,都会有相同强度的光透射过来。再通过第二个偏振片p2(叫检偏器)去观察就不同了;不论旋转哪个偏振片,两偏振片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最弱。
光的偏振现象在技术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拍摄水下的景物或展览橱窗中的陈列品的照片时,由于水面或玻璃会反射出很强的反射光,使得水面下的景物和橱窗中的陈列品看不清楚,摄出的照片也不清楚。
如果在照相机镜头上加一个偏振片,使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就可以把这些反射光滤掉,而摄得清晰的照片;此外,还有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等。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七
这一时期,人类历史处于大变动时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确立并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成为主要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前面向世界,重视实践和理性的风气,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一批优秀科学家实践和刻苦钻研,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物体的运动规律概括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即牛顿力学体系。
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理论中,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理论性的大综合,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1900年,德国物理学学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这个假说宣告了量子理论的诞生。量子理论的出现曾遭到许多物理学家的反对。首先意识到量子概念的普遍意义,并将它运用到其他问题上的是爱因斯坦。后来有人又提出氩原子结构以后,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20世纪物理学的大发展对世界各方面和领域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包括对既有学科的影响,如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向纵深拓展;还包括在它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学科,如核物理、离子化学、纳米科学、激光科学、高能物理学等。二是理论突破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理论上的突破创新很快发展为新兴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核电站、计算机技术、转基因食品等,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三是对哲学的影响。现代物理学向人们展示了与传统观念完全不同的时空,并大大拓展了人类的认识领域和范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认识论、方法论,打破了同时性等僵化观念。分析哲学在西方影响最广,以至一些西方哲学家称20世纪为“分析的时代”,而“分析哲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伟大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这其中,重要的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
高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笔记篇八
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下面是焦耳定律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焦耳定律反映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能和内能转化中的体现。由公式q=i2rt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强度i,电阻r及通电时间t有关,又因为产生的热量跟导体中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电流强度大小的变化对产生热量多少影响更大。
2、运用公式q=i2rt解决问题时,电流强度i的单位是安,电阻r的单位是欧,时间t的单位是秒,热量q的单位才是焦耳,即各物理量代入公式前应该先统一单位。用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推导焦耳定律公式的前提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为电能还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所以只有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才有成立。
3、电热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它表现的是电流通过导体都要发热的现象,在这一现象中产生热量的多少可运用焦耳定律计算。发热体是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变为内能供人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