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共筑辉煌!在团队标语中如何准确表达团队的核心价值?以下是一些团队标语的实际应用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秋收简报内容篇一
近日,三川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助农秋收暖人心”主题活动;帮助弱劳动能力家庭秋收,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阳湾村村民刘炳义家的玉米地里,志愿者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分工协作,割秆、掰棒、剥皮、装袋,把田间地头变成了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一下午的工夫,2亩多玉米全部收获回家。
“真的感谢你们啊,如果不是你们帮忙,我的玉米可能都得扔地里了!你们真正将为民服务做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感谢你们的帮助与付出。”看着收拾好的金灿灿的玉米堆,着急上火好多天的刘老汉儿放下了心事,连连感谢。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字落到了实处,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志愿者们表示:助农秋收活动不仅仅是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更是拉近了干群距离,增进了干群感情!
秋收简报内容篇二
近期,秋收秋种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为有效防范期间各类农机事故的发生,花园乡多措并举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排查,确保生产有序进行。
加强质量监管举措。对在售农机设备的`质量加强检查力度,保障购机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搭建农机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机维修主体的培育,督促经销企业不断提升相应的维修服务能力,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机维修服务。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为提升农机手操作技能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该乡加强多方协作,邀请农机方面专家来乡授课,进一步培育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全面提高农机手农机作业水平。自10月以来,举办培训会2场,参加培训种粮大户和农机操作手120余人。
提升隐患整改效率。该乡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作业场所、乡村重点路段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对从事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重点检查安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查处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违章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0次,发现并整改隐患8处,整治农机乱停乱放16次。
秋收简报内容篇三
由于今年连绵的中小雨天气,导致农民收粮的形式严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9月24日,黄平县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领局机关干部职工到新州镇中心村开展助农秋收活动,通过帮助村民抢收稻谷,为这次秋收贡献自己的一臂之力。
此次活动,自然资源局选择的对象是村里的贫困户沈兰英户(留守老人),在这次紧张的抢收秋粮活动中,留守老人缺乏劳动力,为这次抢收秋粮的弱势群体,故而我局选择留守老人为对象,帮助其抢收秋粮4.5亩,共组织人员21人,此次抢收秋粮从24日早晨一直持续到傍晚。抢收结束以后老奶奶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感谢党中央、感谢政府,听到这些话语,虽然辛苦,但为这次抢收秋粮提供了一份力,所留的汗水是值得的`。
此次与村民一起劳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加了了解,让自然资源局和群众的心走得更近了。
秋收简报内容篇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是秋收关键时刻,剑河县南寨镇把秋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人机齐动抢农时,加快粮食抢收进度,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龙老劳是剑河县南寨镇展留村二组村民,由于前不久因病住院,出院后不能下田,家里的稻谷无人收割,他很是犯愁。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南寨镇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第一书记组成了秋收志愿服务队,上门开展助农抢收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卷起裤脚、下到田里,挥舞着镰刀娴熟地收割稻谷、搬运稻谷、晒稻谷。抢收稻谷的同时也增进了干部与困难群众的感情联系,大家共绘秋收好“丰”景,助农收割暖人心。
秋收简报内容篇五
绚丽的金色洋溢着秋收的喜悦,当下正是青稞成熟期,抢收青稞的.关键期。疫情期间,宗嘎镇加木村广大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到助农收割的热潮中,急群众之急,解群众之困,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9月8日-9日,加木村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无劳力和滞留在外户秋收。收割现场,志愿者们撸起袖子、俯下身子、挥动镰刀,不怕苦、不怕累,竭力帮助群众收青稞。
田间地头,鲜艳的党旗、团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旗帜迎风飘扬,党员志愿者们争先恐后,志愿服务队身穿红、蓝、粉马甲成为青稞地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疫情期间助农秋收,既解决了无劳力和滞留在外户的秋收问题,又让群众看到了党员的身影,凝聚了民心,真正发挥了党员、团员、妇女的旗帜作用。
助农秋收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在秋收的真情关爱和贴心服务中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秋收简报内容篇六
眼下,正值新疆且末县红枣采摘时期,为确保红枣及时采摘晾晒,连日来,且末县各乡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采摘、筛捡红枣,助力枣农出售红枣,提高枣农经济收入。
11月3日,笔者在英吾斯塘乡看到,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正在分拣、晾晒红枣,大家分工明确,根据红枣品质,仔细地按照等级分拣,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阿瓦提村干部阿米娜·阿布迪里木说:“我们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村民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村里越来越温馨、和谐,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阿瓦提村村民萨拉麦提·吐尔地说:“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非常好,有困难给村干部说,他们会给我们解决,家里干农活村干部也会过来帮忙,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下一步,且末县各乡镇、部门党员干部、志愿者将继续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红枣采摘、分拣和晾晒以及其他农作物采收工作,齐心协力助农采收。
秋收简报内容篇七
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克孜勒加尔村村民王洋的妻子看着颗粒满仓的玉米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今年喜获双收。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我们收割玉米,丈夫也可以放心在外打工另挣一份收入,非常感谢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大力帮助!”
近日,玉米逐步进入成熟期,农民们开始了繁忙的'秋收劳动。塔城市第六小学驻喀拉哈巴克乡克孜勒加尔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助力秋收,情暖人心,以实际行动帮助农民抢时增收。农户王洋因外出务工无法回家收割玉米,9月11日,工作队了解后,协助村两委及时调配一辆收割机和三辆大卡车,利用一上午时间把他家的50亩玉米全部收割完成。
在秋收期间,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村队劳动力实际情况和入户掌握的收割机和农用大卡车数量,适时调配,力保成熟一块,收割一块,保证了及时收割。同时,积极宣传防火和安全驾驶知识,组织专人对大型机械检修活动,做到预防为先,确保安全生产,颗粒归仓。
农忙时节,工作队助力秋收,情暖百姓行动,工作队积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推动了强基层惠民生工作。
秋收简报内容篇八
本次帮助秋收的家庭是贫困户毛大叔家里,毛大叔一家五口人,妻子肢体二级残,儿子、儿媳外出务工,家里还有一个在读小学的孙女。每年的玉米收割都是两个老人最愁心的事,以往两人要连续两天从早做到晚才能勉强把地里的玉米收割完,还要看顾年幼的孙女。今年,志愿者们来到毛大叔家里帮收玉米,两位老人十分高兴。志愿者们一会儿手持镰刀割玉米杆,一会弯下身子掰玉米棒,不言辛苦,干劲十足,金色的玉米地里呈现着热火朝天的'秋收场面。远远望去,玉米地里的志愿红便成了一抹最靓丽的风景,大家的欢声笑语和诱人的玉米香混合在一起,在田地里洋溢成一首新时代文明的赞歌。
助农秋收志愿者们热得汗水顺着脸庞不停流,仍然没有休息,收完玉米后,他们又将玉米运送到老人家里进行剥壳,方便老人晾晒。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唱着歌曲,拉着家常,人多力量大,在愉快的氛围中,不一会儿就将所有玉米剥完了壳。两位老人也贴心地为志愿者们准备好了茶水,让他们歇息。
做完所有的事情后,大家在群众连声道谢中辞别。青年志愿者杨广说:“能够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做事情,看到他们的笑脸,感觉再苦再累都是非常值得和有意义的。”
本次助农秋收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自身的行动,将“守初心、担使命”落实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点滴中,增强了志愿者服务群众、奉献基层的责任意识。
秋收简报内容篇九
秋收是收得一份成果,获得一份感悟。在每年的秋收季节,农民们都体验着收获带来的喜悦和快乐,感悟着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塔尔拉克乡塔尔拉克村群众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着秋收工作,为切实解决疫情期间辖区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该村组织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全力以赴助农秋收,确保颗粒归仓。
春风化雨暖人心,润物无声踏征程。近日,塔尔拉克乡塔尔拉克村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深入到村民艾尼沙汗·阿卜拉家中,打起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助农保卫战。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队员有的负责剥玉米、有的负责装袋,大家分工协作、齐心协力,干劲十足,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劳作景象。经过一下午劳作,4亩玉米很快就剥完了,黄橙橙的玉米显露在大家眼前。
“太感谢大家了,你们真是我的‘及时雨’,没有你们我的玉米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晾晒而发霉”,看着一堆堆金黄色的玉米,艾尼沙汗·阿卜拉脸上露出洋溢的笑容激动的说到。
据了解,塔尔拉克乡塔尔拉克村共有8支志愿服务队,共计114名志愿者,今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5场次,帮助困难群众53余人次。
塔尔拉克乡塔尔拉克村第一书记刘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持续弘扬志愿精神,继续吸收更多群众和社会人士参与到我们志愿服务队中,采取”点单+服务”模式,深入群众当中扎实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书写志愿者的使命担当”。
秋收简报内容篇十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高粱红时蟹正肥,金秋正是吃螃蟹的好季节,我市的稻田河蟹上市了,超市里、市场上、稻田边,售卖河蟹的比比皆是,厨房飘出了浓郁的蟹香,爱食螃蟹的饕餮君子们正在大饱口福。可能很多人只听说过盘锦河蟹,对于北镇河蟹所知不多,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
多年来,我市xx区乡镇部分水稻种植户就在稻田中养蟹增加收入,他们采取”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稻蟹共生,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生长;河蟹对化肥、农药的反应十分敏感,选择高效低毒农药,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既保证了河蟹的产量,又生产出优质水稻,从而取得稻蟹双增产。
xx镇小李是水稻种植能手,种植水稻300亩。为更好地向土地要效益,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他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稻蟹综合种养,合计亩均收益达1900元,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年增加收益18万元。20xx年,小李渔场被确定为xx省稻鱼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为进一步带动我市广大农户开展技术化养殖,市委、市政府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榜样,推广稻蟹综合种养。今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22.3万亩,其中稻田养蟹17万亩,预计可产优质绿色水稻10万吨、高质量河蟹1000吨,与传统农业模式相比,仅养蟹一项全市预计增加收入3500万元。稻田养蟹更是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更进一步提高了种稻的综合经济效益,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落实“稳、活、优”并举的工作策略,加快构筑“三大高地”、坚决打赢“六场硬仗”,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为前提,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更新观念,引导广大农民采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综合利用土地,进一步提高农户科技水平、产品质量和产品知名度,持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