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标语是表达对祖国深切热爱的口号或警句,它们简洁有力,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设计爱国标语要注重创新,要与时俱进,能够与现代社会和新时代精神相吻合。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些感人至深的爱国标语,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各数的写法说课稿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5各数的认识”。
“1—5各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本节课教学的/article/: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如新课开始时,出示课件“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情境导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各数的写法说课稿篇二
教学要求: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
一捆加一根一捆加三根2捆
4、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隹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
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
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讦数器
观察:从历边起,每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
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等待我摆小棒现,地写数。
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
121115171620
3、给小马虎错误
十一写成101十八写成81二十写成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山羊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心船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识字2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对韵歌》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ai ei ui》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比尾巴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拼音公开课《gkh》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升国旗教学设计
各数的写法说课稿篇三
数学备课(实验稿)
课前准备课件小棒课时1
教材前后联系前置基础:10以内数的认识
后续知识: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减法
3、在建立数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借助学具操作直观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1、摆一摆,看谁的摆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
2、在计数器上拨出11,11里面的两个“1”分别表示什么?
渗透的思想方法一一对应
学生主要的训练点数的组成读数写数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美丽的鸟儿-海鸥吗?美丽的大海边是海鸥嬉戏玩耍的地方,可曾经因为人们把大海边弄脏了,海鸥飞走。如今海边变美丽了,可爱的海鸥也回来了。你瞧,小朋友和海鸥玩得多开心啊!
二、问题呈现:
1、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2)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3)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2、数数
(1)你能估一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吗?
(2)数一数,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
说明:着重让学生掌握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
三、探究新知
(一)教学计数单位“十”“个”;数的组成。
1、师:如果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鸥,沙滩上的海鸥要用几根小棒表示?谁能到前面来摆一摆。
指答。
2、师:那,能用什么方法,让大家一眼看出小棒的个数吗?
指做。(多叫几个学生摆)
引导学生摆出:10根小棒合成一组放在一边,另外1根放在另一边。
3、师:10根小棒合成一组,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十”。
师: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指答。
总结:10个一是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板书)
齐读,指读。
(二)教学数位“个位”“十位”。
师:这一组小棒表示1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十位”。十位上的数专门用来表示有几个十。
师:这1根小棒表示1个一,它对应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做“个位”。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2、出示计数器
学生观察计数器,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学生齐读,指读。
师:个位上一个珠子表示“一”、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十”?
师:怎样用计数器表示“11”呢?
指答。
(三)教学“11”的读法,写法。
师:谁会读这个数。
指读。齐读。
师:谁会写“11”,到前面来,写给大家看。
指答。(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四、教师提升:
有1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几。注意,读数、写数时,我们是从高位起。
指答。
五、自主操作
解决“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谁能数一数?
怎样用小棒最快地表示20这个数。
学生动手操作并演示。教师板书2个十是20。
生用计数器表示20.
师:怎样写?生尝试着写。
教师小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表示,0起占位的作用。
六、拓展应用: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来写。
2、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
3、教师说组成,学生猜数,教师说数,学生说组成。
练习1、2、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让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数、读、写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
教学效果(教师做自我评价)
各数的写法说课稿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
文档为doc格式
各数的写法说课稿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够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拍手数20以内的数
(1)从1数到20。
(2)从20数到1。
2.数一数我们班有多少个女同学(刚好20个)
3.读出下列各数并说出它的组成。
11、13、18、20分别出示数字幻灯片,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对11~20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怎么写这些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4
(1)出示小棒图:
师:这是多少根小棒?(14根)
14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随学生回答,让学生在学具盒的计算器上拨珠表示。
师:有1个十要在十位上写几?
有4个一要在个位上写几?
十位上的这个1表示1个什么?(1个十)
个位上的这个4表示4个什么?(4个一)
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写?(从而导出数位表)
(2)出示数位表
十位个位
师:这个表叫数位表。它可以帮助我们写数。上面标着数位的名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闪动)第二位呢?(十位闪动)
写数的时候,如果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呢?(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3个一就要在个位上写几?(在个位上写3)。
(3)学生模仿14的写法研究17的写法。
(4)学生独立探索20的写法。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交流写法。
师:个位上不写0行不行?为什么?
老师演示:擦掉数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学生书空,边说边写20。
(1)第1题:动手操手,感知数位表。
学生拿出学具盒的数位板,如图让学生在数位板上摆数,摆好以后再在小方格本上写数。
(2)第2题:出示p86格子图(一)
师:如果不摆小棒和不用数位板,没有数位表,你能看图写数吗?
这有两行格子,左边的红格子有几个?右边的绿格子有几个?一共是多少?这个数怎么写?(先写十位上的1,再写个位上的4)。
出示p86格子图(二)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写数吗?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图(一)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图(二)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2.出示计数器:(巩固数位之间的所表示的意义)
师:这是计数器,是用来计数的,右起第一档是个位,第二档是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
边拨珠边提问:十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
个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11)
师:同样是1个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量就不同。
这个数怎么写?请你书空。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第87页练习十四第4、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集体订正,教师在展台下演示学生的书写结果。
(2)口头填数。
(3)老师读数,学生在小格里写数(11~20中的5个数)。
四、生活中的数。
这些数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吗?(出示生活中的数)用自己认识的数讲一件身边的事。
五、游戏:
分别让两组学生站起来,其他学生数人数,然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六、轻松一分钟:
听有关数的儿歌(十二生肖歌)
七、全课总结,构建系统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