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教育的基石,它培养了学生的正直和诚实的品质。在学术研究中,如何遵循学术道德准则是每个学者都应该牢记的责任。以下是一些建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案例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篇一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层的管理,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直接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其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良好的班级管理带来的是一个班集体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笔者从事班级管理已有多年,深深的感受到其工作的艰辛和劳累。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由不成熟到成熟。探索了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无为而治”。
一、“有为而治”科学实施评估机制,强化班级管理
“无为而治”并非是无所作为,放任自流。相反,“无为而治”的前提是“有所为”,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
1、班训。这是一面旗帜,是奋斗的动力,凝聚每个学生的心。入手一个班级,要科学的酝酿班训,必需征求学生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同学能接受,并时刻激励自己。
2、班规。在校规的前提下,结合具体班级的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地规范的班规。班规的制定同样要来自学生,并要不断地完善,短小精悍、内容实在,贴在墙上使同学们烂熟于心,并付诸行动。让学生时常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对照,反省自己。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班级管理就会方便、迅速公正。
3、科学管理,民主监督。“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了班规班训,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机制,但贵在落实。班级管理中最重主要的要落实到位。尤其是要做到早发现、早落实,这必须形成科学的民主监督管理制度。:“纵横建制、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1)班主任――常务班长――各委员――小组长――学生。设立常务班长一名,负责班级所有事务。开展工作时要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并要指导值班委中总负责的一位班长开始工作。下设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宣传委员,这些班委会成员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学习,认真地填写班级日志、量化检查、文体卫生、公物管理以及维持良好的班级形象。他们直接向常务班长负责,合格、公正的搞好每月一次由班为主持小组考核、评比、划分等级(优、良、一般、差)促进各小组间的竞争。
(2)实施班委值周管理制度。每周民主选举6位同学组成一周的值周班委,产生值周班长一位,其余5位同学负责学习、体育、纪律、卫生等日常事务。每周一开始接管,周末写出本周详细工作总结,并同班委主持评估,划分等级(优、良、一般、差),可以连任。值周班委所开展的工作是具体、实在的。每周行使班主任所享有的管理权力,并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
二、无为而治,情境育人,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核心,学生是主体。所谓的团队意识,就是有了核心和灵魂的主体才有血有肉,班级管理才显得生机勃勃,才更有生命力和战斗力。正因为有了前阶段的“有为而治”,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也更有“素养”,此时要给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以便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内在意识,管理便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
1、抓好“小助手”,大胆放松。“无为而治”的精髓在于实现宏观管理,而其关键是培养小助手,用好班干部。优秀的班委会是前提和保障,班主任如同导演、顾问,在给出了总的方针思想后,让其充分的发挥,并充分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但同时也要求学生明确班主任并不是什么也不问,而是时刻在盯着,学生才有了激情和参与意识。
2、以静制动,依法制班。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班主任并非听之任之,由于学生毕竟是处在成长阶段,性格各异。个性鲜明,问题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此时是导演能力体现的关键时刻,该出手手时就出手,要牢牢的控制住学生的行事原则,适时点拨,便能达到以静制动的效果。
同时让学生参与管理、培养能力,并不是说管理有了随意性,而是要依法治班,否则便偏离了方向。管理才能出成绩,管理才能出效益,正所谓“严师出高徒”。班主任是一个集体,一个学校能否出成果的关键所在。合理,科学的建立、健全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一位同学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是我们班主任的希望所在,学校的希望所在,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的希望所在。
四、“无为而治”班级动态管理的理论思考
2、实施班级动态管理,强化了目标管理原则。在实施“无为而治”班级动态管理中,一是设置目标科学可行,根据客观条件设置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较高水平的目标。二是形成目标体系,根据学校的管理目标,各班都制定每月的班级目标,使学校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班级及其成员身上。三是制订必要措施,使各班级及每一成员为达到个人执行目标、班级目标及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工作。四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及时反馈调节,建立可调控体系,同时对实施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予以帮助解决。五是做好目标的'终结考核工作,为下一个阶段的更高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3、实施“无为而治”班级动态管理,运用了系统理论,强调自主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系统理论要求根据客观事物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关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从而在运动与变化中及时地、正确地解决问题。强调自主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班级每一成员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其自主管理或执行各自任务的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增强整个学校的活力,提供可靠的保证。
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篇二
1.小莫小朋友在吃粥时,不小心把粥撒在了桌子上。他走过来对老师说:“老师,我去拿块抹布。”教师看了看桌子上,明白了小莫的做法。老师说:“好的,你去拿吧。”
2.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依晨在移动自己的餐盘时,把餐盘里的汤撒在了桌子上,教师看到后,没有做任何的表态。而此时的依晨不急不慢的起身去了洗漱间,并拿着抹布出来了。依晨将桌子擦干净后,去了洗漱间将抹布洗好挂好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又继续的吃饭。整个过程也就两三分钟。
小结:有时孩子做错了事情,他自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自己感悟到的小错误他们会主动的想办法去解决,而我们教师应该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更多的批评与唠叨。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抓住一日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自从中班时,我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不小心将点心或饭撒在桌子上,自己要想办法该怎么做,孩子们说可以拿抹布擦干净,而到了大班的第一学期,我就会提醒孩子们,抹布洗好要挂起来。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渐渐的提高。
餐前我们组织了安静的活动,今天的餐前安静活动是阅读。在幼儿阅读前,每组推选出一位小朋友当组长,条件是全组的小朋友都要同意这位小朋友作为该组的组长。先推选出组长的一组先拿阅读书目。
每组的竞选马上开始了。第六组因太会语言表达,平日里又活泼开朗的涵涵为小组长,也是最快推选出小组长的一组。第二组的移彬主动请缨,大声的对本组小朋友说,选我选我。而有两个小朋友以沉默代替了不同意,于是教师说,你们组再商量商量一下。
其他组也慢慢开始推选出了小组长,可迟迟不能推选出组长的居然是平日里教师夸赞能力最强的第三组。他们组发生了分歧,小华和其他两个小朋友不同意其他幼儿选出的子涵,而他觉得安静的淑云更可以胜选,或者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为组长。因为意见不统一,没有达到之前的约定,所以又给了他们组时间。在观察中发现,飞舞不断的在劝导小华同意她们的决定。飞舞说:子涵还没做过小组长,给她一次做组长的机会吧,我们下次还可以选择你选择的小朋友当组长。最终,第三组的小组长就在飞舞的劝说下,决定子涵作为这次的小组长。
小结:教师打破了以往组长教师人选的决定,调整的方法是自己组推选组长。在自选组长的过程中大概使用了四五分钟的时间。从推选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两个问题。
1.平日里性格外向受欢迎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更容易获选。如第六组的涵涵。
2.相反能力强的幼儿,而平时发言不多性格内向的子涵也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大家意见不统一的原因,想必这也是其一。飞舞认为子涵很少当组长,所以把这次的机会给子涵。而小华觉得,组长就应该是表现很棒的小朋友当选。在飞舞不断的劝说强烈反对的小华情况下,在小华同意之前,其他幼儿都改变了自己的选择。
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篇三
作为班主任,管理好一个班级,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把他写下来与各位同仁交流。
要发扬民主,凡是班级重要的事情,比如班干选举、助学金、评优等等,都要提交全班讨论,在班级讨论的基础上班主任作出决策,这有利于学生参与班级事情的积极性,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班级管理,要做到赏罚分明,有制可依,切勿根据自己喜欢随意的处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制定就很重要,要在征求班级学生的基础之上,经过民主评议产生一部经班级大多数学生认可的班规,然后最照执行。
这一点最重要,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性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在生活上帮助解决困难。
用关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进行放大、鼓励,这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他感到爱。
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篇四
“班级无大事,处处都是事”,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教好自己执教的学科,还要管好自己所带的班级,各种事情都要抓,而且一个班里什么样的学生都有,管理起来很费劲,所以一个班主任肩膀上的担子是很沉的,但是不管多沉,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特别是一名新手班主任,班级管理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要搞好一个班级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班风,而班风建设就必须要用心去做,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作为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们就要自己先做到。比如:学校规定7点40分要到校,我会提前10分钟到学校然后提前五分钟进教室;学校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来学校,那么我绝对不会带着手机到课堂上去等等,因为管理人者必先自管,只有我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别人也这样做,不然就没有资格没有立场说话。
作为班主任,要懂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因为爱是师德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前提,一个没有爱的老师是冷漠的,同样他的学生也是冷漠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会让学生感到温暖,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当然,这种爱要是博爱,不能偏爱优等生,对一般的学生也要给予老师的关爱,对后进生更要倾注更多的爱,因为后进生的心灵更脆弱更敏感,班主任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给他们送上关怀。
谁都喜欢被表扬,优等生如此,后进生更是如此。其实后进生身上有很多闪光点,需要我们去发现、挖掘,不能因为他们成绩上的缺陷就一味地否定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引导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那么他们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去发展。而在他们改变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经常表扬他们,给他们信心,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学会蹲下来并不会使自己失去什么,相反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更高大,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因为谁都不喜欢一个趾高气扬的人,一个整天高高在上看不见别人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
一个班级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为这个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班主任要对所有的同学都同等看待,成绩好一点的同学要经常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可骄傲,争取成绩更进一步,对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则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发挥他们的潜能。在安排班干部的时候尽可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事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比如让一个经常迟到的同学管钥匙,这样他怕耽误全班同学他就会准时到校了。还有很多事情要让学生自己去管理,比如出黑板报、派值日、检查卫生等都由各个班干部分工去负责,这样他们不仅能够为我分担工作,还能培养他们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的能力。
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可能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事情,还需要我不断地去学习,在班主任这条路我的任务还很艰巨,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付出真心,并且注意方法,一定能做到事半功倍,让自己和学生一起健康地成长。
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篇五
1、xx小朋友在吃粥时,不小心把粥撒在了桌子上。他走过来对老师说:“老师,我去拿块抹布。”教师看了看桌子上,明白了xx的做法。老师说:“好的,你去拿吧。”
2、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依晨在移动自己的餐盘时,把餐盘里的汤撒在了桌子上,教师看到后,没有做任何的表态。而此时的依晨不急不慢的起身去了洗漱间,并拿着抹布出来了。依晨将桌子擦干净后,去了洗漱间将抹布洗好挂好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又继续的吃饭。整个过程也就两三分钟。
小结:有时孩子做错了事情,他自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自己感悟到的小错误他们会主动的想办法去解决,而我们教师应该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更多的批评与唠叨。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抓住一日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自从中班时,我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不小心将点心或饭撒在桌子上,自己要想办法该怎么做,孩子们说可以拿抹布擦干净,而到了大班的第一学期,我就会提醒孩子们,抹布洗好要挂起来。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渐渐的提高。
餐前我们组织了安静的活动,今天的餐前安静活动是阅读。在幼儿阅读前,每组推选出一位小朋友当组长,条件是全组的小朋友都要同意这位小朋友作为该组的组长。先推选出组长的一组先拿阅读书目。
每组的竞选马上开始了。第六组因太会语言表达,平日里又活泼开朗的涵涵为小组长,也是最快推选出小组长的一组。第二组的移彬主动请缨,大声的对本组小朋友说,选我选我。而有两个小朋友以沉默代替了不同意,于是教师说,你们组再商量商量一下。
其他组也慢慢开始推选出了小组长,可迟迟不能推选出组长的居然是平日里教师夸赞能力最强的第三组。他们组发生了分歧,小华和其他两个小朋友不同意其他幼儿选出的子涵,而他觉得安静的淑云更可以胜选,或者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为组长。因为意见不统一,没有达到之前的约定,所以又给了他们组时间。在观察中发现,飞舞不断的在劝导小华同意她们的决定。飞舞说:子涵还没做过小组长,给她一次做组长的机会吧,我们下次还可以选择你选择的小朋友当组长。最终,第三组的小组长就在飞舞的劝说下,决定子涵作为这次的小组长。
小结:教师打破了以往组长教师人选的决定,调整的方法是自己组推选组长。在自选组长的过程中大概使用了四五分钟的时间。从推选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两个问题。
1、平日里性格外向受欢迎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更容易获选。如第六组的涵涵。
2、相反能力强的幼儿,而平时发言不多性格内向的子涵也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大家意见不统一的原因,想必这也是其一。飞舞认为子涵很少当组长,所以把这次的机会给子涵。而小华觉得,组长就应该是表现很棒的小朋友当选。在飞舞不断的劝说强烈反对的小华情况下,在小华同意之前,其他幼儿都改变了自己的选择。
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篇六
通过观察学生这一段时间的的各种表现,我意识到了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尤其是班级管理方面,因此,我必须想办法改变班级的现状。
我在常规管理实施方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常规管理有效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常规管理的持久性和实践性,因而,一定要注意长期、一贯地坚持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实际训练,对小学生实施常规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让小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强化训练实现的,必须坚持对学生一贯的严格要求和训练,并且,还要通过训练使学生体验到自觉守纪律的快乐,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加强经常性检查,监督保证常规管理的有效性。常规管理贵在平时一贯坚持,没有经常性的检查就谈不上常规管理,必须监督执行各项规章条例,严格按标准加强检查,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行为与目标间的差距,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树立先进典型,建立竞争形式。这样,可以通过执行常规的评比,奖优罚劣,充分发挥评比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先进、争先进的积极性,建立切实有效的学习秩序,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
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篇七
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第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就像我们学校管理每个班级一样,我在班级内部也进行了量化管理,事事落实到个人。 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比如值日分配具体到每个人,而不是互相推诿。由组长负责检查。某个区域如果打扫不彻底,组长就能找到负责人让其打扫干净后再离校,这样刚开始分配的时候可能有些麻烦,但是进入正轨以后就会很轻松地管理了。并且各组之间也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会出现在每周的卫生评比栏中。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用加分和减分的方法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每个学期初,每个学生的分数都是100分,为班级做贡献、乐于助人或者考试成绩出色都会得到加分;打架,骂人,违反纪律、或者是不写完作业就会得到减分。每周班会公布一次成绩。这样也为每次的星级评比提供了依据。每个学生都很关心自己的分数,无形之中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也使学生养成了文明健康的好习惯。
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研究每个学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的艺术,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学生的差异决定了班主任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以便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和想法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 要关爱学生;
低年级学生需要爱.他们在逐步适应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这就需要老师的关爱,使他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老师常去关心他,照顾他,那怕是一句话,在他心里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班主任应会学会利用这一点,及时发现那些需要关爱的同学,及时献上一片真诚,那将是对学生的最好奖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信任感,更好地听从你的教导。
二,要研究心理;
小学阶段,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都处于幼稚的时期,有些问题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一定心理上的障碍.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学生,应格外注意,要分别对待,注意交心.老师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当发现某些学生有心理障碍时,要注意学习解决它的办法,绝不能等待。
三,要培养习惯;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比较习惯的方法,即规矩.不能朝令夕改,自己破坏自己的规矩,那么班级管理就很难自动运行.班主任要多设计班级,通过什么样的管理,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管理中立下的规矩绝不轻易修改.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由什么人来做,从方法到要求都要明确下来,特别要重视那些别人看来很小的事,逐步实现班级管理的自动化.当有时要违背一些规矩时,应该向学生讲清楚,以保持班级管理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要严于律己;
班主任老师堪称学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老师言不雅,行不正,学生就不佩服,老师就容易失去威信,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老师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备课和教学,仪表端正,说到做到,这种严于律己的态度往往会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班主任也要宽以待人,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更要表现出这一点。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学问.每一名班主任都有其特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学生,能遇上一个好班主任,肯定地说对他的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是有益的.让我们努力,做一名学生认可的,确实值得信赖的好班主任,为学生的成才做出我们的贡献。
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篇八
1、小莫小朋友在吃粥时,不小心把粥撒在了桌子上。他走过来对老师说:“老师,我去拿块抹布。”教师看了看桌子上,明白了小莫的做法。老师说:“好的,你去拿吧。”
2、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依晨在移动自己的餐盘时,把餐盘里的汤撒在了桌子上,教师看到后,没有做任何的表态。而此时的依晨不急不慢的起身去了洗漱间,并拿着抹布出来了。依晨将桌子擦干净后,去了洗漱间将抹布洗好挂好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又继续的吃饭。整个过程也就两三分钟。
小结:有时孩子做错了事情,他自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自己感悟到的小错误他们会主动的想办法去解决,而我们教师应该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更多的批评与唠叨。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抓住一日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自从中班时,我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不小心将点心或饭撒在桌子上,自己要想办法该怎么做,孩子们说可以拿抹布擦干净,而到了大班的第一学期,我就会提醒孩子们,抹布洗好要挂起来。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渐渐的提高。
餐前我们组织了安静的活动,今天的餐前安静活动是阅读。在幼儿阅读前,每组推选出一位小朋友当组长,条件是全组的小朋友都要同意这位小朋友作为该组的组长。先推选出组长的一组先拿阅读书目。
每组的竞选马上开始了。第六组因太会语言表达,平日里又活泼开朗的涵涵为小组长,也是最快推选出小组长的一组。第二组的移彬主动请缨,大声的对本组小朋友说,选我选我。而有两个小朋友以沉默代替了不同意,于是教师说,你们组再商量商量一下。
其他组也慢慢开始推选出了小组长,可迟迟不能推选出组长的居然是平日里教师夸赞能力最强的第三组。他们组发生了分歧,小华和其他两个小朋友不同意其他幼儿选出的子涵,而他觉得安静的淑云更可以胜选,或者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为组长。因为意见不统一,没有达到之前的约定,所以又给了他们组时间。在观察中发现,飞舞不断的在劝导小华同意她们的决定。飞舞说:子涵还没做过小组长,给她一次做组长的机会吧,我们下次还可以选择你选择的小朋友当组长。最终,第三组的小组长就在飞舞的劝说下,决定子涵作为这次的小组长。
小结:教师打破了以往组长教师人选的决定,调整的方法是自己组推选组长。在自选组长的过程中大概使用了四五分钟的时间。从推选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两个问题。
1、平日里性格外向受欢迎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更容易获选。如第六组的涵涵。
2、相反能力强的幼儿,而平时发言不多性格内向的子涵也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大家意见不统一的原因,想必这也是其一。飞舞认为子涵很少当组长,所以把这次的机会给子涵。而小华觉得,组长就应该是表现很棒的小朋友当选。在飞舞不断的劝说强烈反对的小华情况下,在小华同意之前,其他幼儿都改变了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