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演讲比赛还是工作交流,致辞都是一项重要的表达能力。在写致辞致谢时,我们应该注意用词的恰当和语气的适度。致辞致谢是在公开场合或特定场合,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方式,对相关人员表示感谢和致意的一种礼仪行为。当你需要致辞致谢时,首先要确定对象和目的,明确感谢的原因和表达的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辞致谢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散文名篇篇一
散文习作:走着走着……102423北京市房山区韩村中学张英华
他们就这样,走着走着便永远消失了。
亲人的离去留给还活在人世间的亲人的,除了当时的悲痛之外,可能还会有生活中被触发的零零碎碎的回忆。然而,这回忆又能留存多久呢?或许,随着留有记忆的生命的离开人世,这记忆便永久地消泯于无形之中了。
然而这一切,只能是留存在记忆中的碎片了,就如黏附在物体上的'柳絮,被风一吹,转眼就飘逝得无影无踪了。
于是,走着走着,一些生命便如散去的云烟一般,无影无踪了!
是的,走着走着,一些生命便永远地消失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我不由得感悟到生命的悲哀:在时间的长河里,生命亦不过是浩渺的空间里一闪即逝的流星而已,亦不过是时间之流里一个走着走着便消失于微尘之中的匆匆的过客而已。
印痕又能保留多久呢?
是啊,生命的印痕能保留多久呢?走着走着,很多生命就永久地消失了。
那怀瑾握瑜的屈原披发行吟于汨罗河畔的形象必然是人类心中永存的记忆了!那站在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岸的诗人啊,他有满腹才华如沉积的煤炭,他有满腔的爱渴望为自己的国家熊熊燃烧,然而,卑劣小人歹毒的嫉妒与阴险的陷害,使他被当权者冷漠无情地驱逐于国家的忧患之外,让他沉积的原本可以熊熊燃烧的“煤炭”被冰水一泼再泼,让他最终踯躅于汨罗河畔,并将一份深厚得无以复加的忠爱连同那高洁芳香的人格一同沉埋于历史的河流深处,历久而愈醇香……而他,也就这样走着走着便伴同那条收纳他高洁魂魄的河流一起永恒如天上闪烁的星辰了!
于是,在静静的暗夜,我常常惶惑于时间无形的飞逝,常常黯然于一介生命的卑弱。我知道,我终将如无数过客一样,走着走着便消失于明媚的阳光之外,连带我曾经的痛苦、喜悦与悲伤,连带我曾经的努力、追求与梦想。
然而,在先贤的星光辉映之下,我感受到的依然是匆匆流逝的时光之中的无奈与惶惑。我不知道该如何珍视这将随着时光的河流消泯于无形的躯壳,我不知道这样趋向于消失的行走可否留下一些浅浅的印痕。而就在我的无奈与惶惑之中,时光依然毫不停息地悄悄流逝着。
还是扑落如灰尘般的无奈与惶惑,大胆地往前走吧。
走着走着……
中学散文名篇篇二
“人生在世,不过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又赤裸裸的离开这个世界”
我和d小姐认识了有段时间了,现在想来唯一的印象竟然只是年轻,年纪显小
如何认识的也记不太清,笼统的来讲就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了“炮友”
后来也渐渐未有过什么联系了,仔细想想,大概是因为这么一件事
八月燥郁的一天
刚和异地的女朋友分手,突然想起着d小姐
一段情感的缺失,急需着另一段感情的慰藉
我约她出来吃个饭
我和她之间基本没有过多的话题,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心照不宣的避讳着进入对方的生活
她答应了我这个分外的请求
六点在城区的一家西餐厅
当我在约定时间到那时,d小姐已经在那等候了
她脸上的胭脂气比往常浓上几分
细问起来她说吃过饭要去工作
去酒吧陪酒
“不是做鸡的那种”
紧接着她生硬而又刻意的补充到
为了结束这个尴尬的对话,我示意她先点餐
她却说道吃不吃饭我挺无所谓的
我来这是想你做我男朋友的,我知道你在城区这边有住的地方
我知道这话听起来挺荒诞的,但我不想拐弯抹角的找些措辞,太麻烦了
我老板想让我换一个工作,我手臂这里划了道伤口,应该会留道疤
会吓着客人,况且.......况且我又不是那么好看
边说着边把抽没的香烟按灭
老板让我去做接待员,就是打杂的那种,辛苦一点,每天还没提成
我亲戚倒是帮我整络了份花店的工作,可是每天坐公车到城区都要三四个小时
我觉得你挺不错的,最主要是再找合适的人太麻烦,我怕遇上坏人
我只是缺一个睡觉的地方,能让我多睡一会儿
那一个又一个音节从她冰冷的声带中发出
一点又一点的把我增进关系的想法敲碎
我自觉还没有堕落到把年轻当作唯一的选项
找了个理由婉拒了她
落荒而逃
我走在了街上,看着熙攘匆忙的人群,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愤怒
就像是喝酒吐干净后,胃里还涨着一通气,令人不爽
我想在街上找个人打上一架,消气
可是连撞上几个人,他们都毫无反应
一如既往的急匆匆的走过
我站在路间,像是一个焉了皮的橘子,给嫁接到了一个无花无果的大树
这个故事讲起来像是一个开头,其实就已经是结束了
我多么想告诉大家,最后d小姐选择了去花店工作,在花香中豁然开朗,发现了生活的美
可是对于她来说是不可能的,她只会在酒吧依靠着她略显苍白的年轻继续生活下去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重压让我们喘不过去
我们像是浅滩上的沙丁鱼,借着贫乏的资源,苟延残喘的挣扎下去
我们逐渐放弃了依赖情感,因为它总是在变,想抓住它太麻烦了
我们逐渐放弃了去追寻美,因为它总是高高在上,想抓住它太麻烦了
我们发现的了情感,我们也有发现美的眼睛,可是只能任由它们消亡
我们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摸爬滚打成为了一个现代人
一个不怎么想活,也不怎么敢死的现代人
我们最终还是赤裸裸的带着空虚,任由着自己走向消亡。
【本文作者:瞿溥门。(微信公众号:飘雪文学社)】
中学散文名篇篇三
级4班刘芯如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姥姥家的小院里度过的。
院中有高高的梧桐树,娇艳的芙蓉,低矮的枸杞,还有我最爱的桑葚树。那可真是个热闹的小院,一到夏天,各家的奶奶都会拿着椅子,在院里树下唠着家常乘凉。孩子们也都撒了欢,互相追逐着,笑着,闹着。我也不闲着,低头忙着捡掉落在地上的梧桐花。淡紫色的梧桐花散发出馨甜的香味,我陶醉在其中,贪婪地吮吸着夏天的甘露。梦里似乎都弥漫着浓浓的花香。
后来,我上了小学。幸运的是,小学离姥姥家很近,可以享受每天中午回家吃饭的特权。更让小伙伴们羡慕的,是姥爷每天都来接我上下学,风雨无阻。每天吃过午饭后,姥爷都会陪我在小院里玩耍一会,时而捉捉小鸟,时而采采野花,时而用野草编一些小玩意自娱自乐……但四季中我最喜欢的还要属夏天了。因为夏天不仅是花香四溢的季节,还是桑葚成熟的季节。每每紫红的桑葚果被姥爷从枝头掐下,递给我时,我都如获珍宝似的捧在手中,欣赏着,不忍将它吞下,尽管那一粒粒晶莹的果粒已让我垂涎欲滴。姥爷看着我的傻样便笑了,慈爱地摸摸我的头,说:“快吃吧,看什么?”我便满足地一口吞下,充分体验舌尖与果汁碰撞产生的美妙感觉。我记忆中的夏天,就是这样的美好而单纯,同时,还有那一抹诱人的桑葚香。
上初中后,由于功课过多,学校离姥姥家也较远,()所以就不常回去了,但那小院与桑葚仍让我魂牵梦萦。到了夏天,看到妈妈从商场里买回的桑葚,心中那个最柔软的地方便会被触动。拿起一个紫盈盈的桑葚放入嘴中,却没有过多的感觉,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味道。终于,趁着初三毕业,我又一次回到了那久违的小院。但眼前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相差甚远。杂草一棵也没有了,芙蓉也没有那么茂盛了,以前的桑葚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整齐的新式旅馆。只有那棵高大的梧桐依旧开着淡紫色的花,落了一地。记忆中原本清晰的小院倏地模糊不清了。是谁变了呢?现在小院的确干净整洁了许多,但也冷清了许多。没有了桑葚的陪伴,梧桐也变得孤寂了吧?我轻轻检起了一朵掉落的梧桐花,就像小时候那样,望着它,沉默不语,任凭儿时的记忆像潮水般漫天涌来。我意识到,再也找不到那伴我度过童年时光的桑葚树了,不由得一阵悲伤。但同时,眼前的梧桐花也沉默地望着我,那一抹我最爱的神秘的淡紫色又像在向我诉说着什么。它是在替桑葚树向我道别吗?抑或是在激励我奋进向前?我将它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里。我会珍惜这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我多想那茉莉花香2013级九班张潇文
茉莉芬芳,清新淡雅,如同天国美丽的歌女婉转凄美的歌声,萦绕在我的心中,传到我的梦境里。
“奶奶,我想要那盆茉莉花。”我注视着奶奶的眼睛,用我自己几乎也听不到的音量说着这句话。那时,我六岁。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在莱阳的奶奶家。我的奶奶是养花高手。在我两岁半的时候,奶奶教我认字。奶奶拿着她自己写的生词表,一个一个念出来,让我跟读。那上面的生词,我早已忘了,唯一记着的,就是“茉莉”.
“奶奶,什么是茉莉?”我好奇地望着奶奶说道。奶奶便把我带到了她的阳台。那里的鲜花争芳斗艳,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阳台的中心,是一盆淡雅的白色花朵。我走上前,嗅着它的香。它的香让人感到很舒服,从鼻头暖到心头。“奶奶,这是什么花?”
“这就是茉莉。”奶奶眼里布满了笑容,摸着我的头。
从回忆中拽离,我已经六岁,马上要离开奶奶,跟着妈妈回青岛了。奶奶说,要我挑一盆花作礼物。我在无数高贵美丽的鲜花中,选择了茉莉。当时,茉莉正在开花,如同我初见它时一样,纯洁淡雅。
我把茉莉放在窗台,每两天都给它浇一次水,还和妈妈一起在花卉市场买了花肥,希望茉莉花可以永不凋谢。它每掉下一片花瓣,我都心痛如绞,并把它们夹到我最心爱的书里。直到一天清晨,窗台上布满花瓣,而茉莉却只剩下干瘦的花枝,和有些萎靡的绿叶。
我仍旧坚持给花浇水,希望可以在花枝上看到花骨朵,即使一个也好。但是半年过去了,也不见茉莉有结花骨朵的迹象。直到那天,奶奶来青岛看我了,还说要住一段时间。我问奶奶养花的技巧是什么,奶奶说,是爱。花是有灵魂的,是有心的,要多和它说说话。我按照奶奶说的做,不久,茉莉花就开了,虽没有在奶奶家开得那么精神,却也有一番独特的韵味。而且,它仍旧那么清新淡雅。
一个月后,奶奶回了莱阳。随着年级的增加,我的课业量也越来越多,总是间断性地忘记浇水,浇水的间隔有时甚至长达半个月。妈妈如果记得,也会偶尔帮我浇浇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年眨眼而过。我在写作业的时候突然想起,我还有一盆茉莉,赶忙跑到窗台,只见到茉莉干枯的树枝。我马上浇水,水多得流了出来,却无济于事。茉莉的灵魂,或许早已在天国了。对不起,我的茉莉。
从此,我们家再也没有养过花。
茉莉芬芳,清新淡雅。天国美丽的歌女们啊,你们之中谁是那曾经陪伴过我的茉莉花?
中学散文名篇篇四
曾瑞溢(七年级)
学校,在许多人眼中是枯燥的白色;但我认为,学校是一片富有情趣的绿色天地。
学校里有一个后花园,通向后花园的是一条蜿蜒崎岖的小道,小道旁立着一座假山,仿佛是一个历经岁月的思考者,静静地站在一旁。绿幽幽的爬山虎慢吞吞地爬上了蜿蜒小道后的一面老墙,给整个花园增添了几分静谧。花园的右侧是一个池塘,不大,小巧而别致。每当放学,我都会坐在池塘边的那张木藤椅上,静静地望着池塘中碧绿的荷叶,临近夏天,微微绽开的荷花,像一个娇羞的姑娘。池塘边的绿树,洒下的浓荫,让周围显得特别清幽。看着池塘,沉浸在那满眼的绿色中,我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惬意。
操场旁,几棵深绿的樟树不规则地站着,仿佛是一群老者,头顶只剩些稀疏的树叶,枝干似乎也挺不直了。可是在雷雨天,樟树似乎又变得强健起来,无论风雨如何肆虐,他们都站在那儿,毫无畏惧。
那一排樟树的右方,一片绿油油的草地特别引人注目。当我们下课了,就会蜂拥着跑到那葱茏的草地上,或坐或躺。春天,草地的边缘长满了亭亭玉立的花儿,争奇斗艳,散发出迷人的香味,让人神清气爽。闻着扑鼻的花香,我们在草地里打闹,翻跟斗,快乐的笑声在校园中四处飘扬。
我的学校,是一片绿色的汪洋,我愿一直在这绿色的海徜徉。
手表记事
郑煜(五年级)
在我的.家里有一个坏掉的手表,每当看到它,我都好像又回到了那人山人海的香港……
记得那是一年级的时候,我和妈妈还有小姨等人,来到了世界闻名的购物天堂――香港,几天的行程中,我沉迷在那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
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走进了一家手表店。富丽堂皇的店铺,各式各样的手表,让我眼花缭乱。但很快,我就看见了那块让我“痴迷”的手表。这块表的正面和普通手表没什么两样,但它的表面是可以转动的。而表的另一面,竟然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图案,其中一个居然是香港的夜景,精致极了。
这块手表一拿出来,我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它,我急切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这个手表!”
妈妈看了看我那满怀期待的眼神,又把手表拿在手里检查了一番,回头笑着对我说:“好吧,只要你以后肯听妈妈的话,我就买给你。”
“好!我全听你的。”我爽快地答应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兴奋地戴上了那块手表,一路上一直不停地转动着表面,爱不释手。
回到家,我也经常转动着那表面,这手表陪伴了我半年的时光,可是,有一天整块表面被我给搞断掉了,手表坏了,我怎么装也装不上去,于是我只好把它放在茶几上。
现在,已经过去四年了,每当我看到它,我就会告诉自己要爱惜自己的东西,不能像对待这个手表一样。
弓弩情思
林子轩(三年级)
那天,是我暑假出游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瑶琳仙境”.“仙境”果然名不虚传,洞里面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美极了。
出来时,我们随意地闲逛,店铺鳞次栉比,但没有大人跟随,老板都不用正眼看我们,他们斜着眼睛,眼神中还流露出不屑与傲慢,有的还一副鄙视的样子。在一家工艺品店铺,我一眼就看中了一把木制的弩。我和哥哥凑在那弓弩面前,“哇哇哇哇”地叫。它那复古的样式,炫酷无比的枪把,朴素的颜色让我们心荡神驰。我们一起大声呼叫在后面慢慢欣赏风景的大人,等着他们来砍价。
我们在焦急中等来了舅妈,老板一看到舅妈,就变换了先前的傲慢,一脸谄媚的推销他的商品,听完他的推销,舅妈毫不犹豫地买了两把弩。
拿到弩回到了停车场,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开始“大战三百回合”.我举弩射击,哥哥也不甘示弱。都是一副誓要把对方“拿下”的样子,最后我们把战场――停车场弄得满地是箭。经过这次战斗,我知道我的“箭法”根本不如哥哥。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苦练“箭法”誓要“杀死”哥哥。
回到家中,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玩着“弓弩大战”.然而,过了两年,哥哥长大了,上学了,不和我玩弩了。于是我就把弩放在沙发上,偶尔对着墙壁射一箭。后来,我也长大了,上学了,渐渐地也就冷落了那把弩。有一天,就把它收起,放到了房间的角落里,后来就不见了踪影。
最近,在家里的一次大扫除中,我又看到了这把旧弩,回想往事,渐渐地我的眼圈红了……
【点评】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三篇学生的习作,都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校,那一片绿色》是对朝夕相处的校园环境的描述。曾瑞溢同学抓住校园中的后花园、散布在校园中的樟树和草地加以描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调动感官,围绕绿色这一中心,比较有条理地展现了校园的盎然的绿意。郑煜《手表记事》和林子轩的《弓弩情思》抓住物象,引发回忆,给我们展现了物品的来历,物品的特点,描述了和物品相关的故事,观察仔细,描述自然。
中学散文名篇篇五
我时而感叹于智能科技的力量,让我零星的记忆在一个空间里顿时被激活了,时隔二十几年,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群里呈现出来,有的尤新,有的陌生,心中不免有一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感慨。
我是在初二的时候转入刘口中学的,转入刘口中学不是因为离家近,而是刘口中学是乡镇级中学,比我原本的乡村级中学高一个档次,档次高了,教育质量自然会好些,好的教育质量有没有和我的学习形成完美的结合,我的记忆是模糊的,总之父命难违,从此我便开始了离家求学之路。
刘口中学背靠黄河古堤,面朝万亩良田,四四方方,围墙高耸,四排红砖瓦房,院内大树参天,按风水来讲,这也算是一块宝地了。
初来乍到,对我这个住校生来讲,倒是一个很新鲜的事情。
这里有个篮球场,虽然地面不算平整,篮板斑驳,篮筐锈迹斑斑。
这里还有个单杠,我也尝试着蹦了几次,总是抓不到杠杆,只得摇摇头无奈的离开。
这里的老师和村里的老师不一样,这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上完课不用回家忙农活,白天加上晚自习,除了礼拜天,都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
住学校就要吃伙房,吃的是大锅菜,喝的是“解放汤”,那个竞相拥挤的嘈杂场面,让我刚开始还有些欣喜若狂,但没过几周,我就有了欣喜过后的`失望。
每到饭时,厨师挥舞着大勺,用一条长桌在门口一档,上面架两口大锅,一锅菜,一锅汤,馒头都是学生每周从自家带的,每日上课前自己要去一趟伙房,把馒头放在蒸笼里,为了辨别,自己的馒头都要扎系在和别人不一样的塑料网兜里,或在网都上做一个特殊的记号,开饭时自己来取,取快了,就能拿到自己家带来的馒头或蒸的包子,取慢了或许就被一些不怀好意天性顽劣的学生给“偷”走了,我的失望也是因此而生。
有一周上学的时候,母亲担忧我上学艰苦,专门给我蒸了一笼大肉粉条馅的包子,我还生怕被别人“拿”去,在网兜上做了记号,但是连续三天,我买了六个网兜,做了六个标记,却没吃上一次包子,气得我只能拿阿q的精神胜利法解闷:“奶奶的,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老子不在这里吃了。”
学校里有小伙房,小伙房就是专门为教职工及其家属开设的,我第一天去教职工食堂打饭的时候,伙房的李师傅用异样的眼神看了看我问:
“你是教职工家属吗?怎么没见过你?”
“我不是,是学校领导说让我以后到这里来吃饭的。”我胆怯的回答到,生怕又被赶回那个老丢“包子”的鬼地方。
“那你父亲叫什么?”他像审问一样的问到。我便给他报了家父的名姓,同时自己也感觉握饭缸的手不那么紧了。
“好,你父亲也当过我的老师,你也算教职工家属了。”李师傅边打饭边爽朗的笑声说道。
“不够吃了再盛……”。
感动,无比的感动,我终于也能吃上小灶了。
能吃上小灶,也让我滋生了一种想当老师的梦想,既能教书育人,又能让自己的学生为自己的后人去服务,伟大,无比的伟大!尊重,倍受尊重!
学校的尹老师是我父亲的同学,尹老师的儿子与我同班,所以我入学的时候没有住到学生宿舍,便跟尹老师同住,这种父辈同学子辈同窗的一屋同住,也让我心理上消除了很大的陌生感。
尹老师多才多艺,自然有很多老师串门聊天,其中就有我的班主任冯老师,两人经常谈天说地,博古论今。时而兴致来了,便拿起挂在墙上的二胡,合唱一曲《沙家浜》、《红灯记》。即便是多才多艺,那会唱的也多,唱完京剧唱豫剧,唱完豫剧唱革命歌曲,相对于枯燥的课本来讲,我倒更喜欢听他们说,听他们唱,听他们评论文章和时事。听到的和课本上学到的一样也不一样,我貌似趴在靠门口的桌子上写作业,其实满脑子都是他们博古论今的典故和激情高昂的旋律,其中很多是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更加津津有味和滋润心田,直到现在我还感觉受益匪浅。
冯爱民老师是我入学时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其实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画家,也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我认为的画家。冯老师办公室门口有颗杨树,他没事的时候总是围着杨树看,远看完近看,近看完再远看,从下往上看,又从上往下看,时而踱步沉思,时而念念有词。等冯老师回办公室了,我也好奇地走到树下看,看什么呢?地上没有爬蚱,树上也没有知了,我愈加不解,便偷偷地探头看他的办公室,只见他摊开一张宣纸,点蘸笔墨,悬腕勾画,画了一会又走了出来围着树看,不管他做什么了,我先把好奇心收起来,要去上课了。
没过几日,冯老师拿着一幅画又来串门,两位老师展开画作评头论足,啧啧称赞,我也凑上前去看个究竟,我看到了山,虽身处平原,冯老师却把山画的那么形象,远看巍峨,近看秀美。冯老师明明观察的是杨树,怎么画作中矗立了那么多松柏?再看小桥流水,山峦叠嶂,画中两位长衫布艺骚客扶杖而卧,指点江山,和颜润曲,虽然只是一副水墨山水,但空间中好像散漫诸多颜色,活灵活现,现在想起那个场景,我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高手在民间”,只可惜冯老师因病早逝,我也未能有幸藏其笔墨,心存遗憾。
升入初三的时候,我又爱上了书法,爱上书法不是我写的字好,而是我想写一手好字,更大的原因也是受到两位老师的熏陶。幸运的是,我初三时又遇到了班主任刘西豪老师,刘老师写了一手好字,他带的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我喜欢上他的课,上他的课不单单是因为他讲得好,更多的我会沉迷于他的板书,那个时候没有相机,如果拍成照片的话,每一堂课都会有一张完美的板书书法作品。刘老师作风严谨、幽默风趣,外柔内刚、文学造诣颇深,同时也是我们学校隶书的代表者,我也是从他身上认识到了隶书,领悟了些许的书法知识,他也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我认为的书法家。
初中的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校的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慢,现在想起来好像都在转瞬之间。班里的同学也各奔东西,在人生的道路上都在打拼着自己的一片空间。我也想不起来有多少挑灯夜读、刻苦学习的场面,想起更多的倒是和一群“家伙们”做出的一桩桩糗事,可能我也有少年轻狂、顽劣无忌的天性吧。
时过境迁,光阴荏苒,我当年的班长现在也成了母校的校长,曾经的清贫并没有阻隔我对她的眷恋,如果再来一场毕业典礼,我只想说:“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祝你们永远灿烂!”
中学散文名篇篇六
2013级10班左扬
春,太软。冬,太厚。未等你纵享那自然的炽热,便已进入薄秋。
蓝,由湖蓝渐入青。金,由深黄化入橙。天空,不含一丝的瑕疵。偶尔渐入傍晚,如微风浮水般的卷积云,便夹杂着橙红艳丽的颜色,趁着余晖,在宝蓝色的天空上随意勾勒。云,勾勒出秋的黯淡。
愈到傍晚,秋愈加的薄。脱水的枯叶,或已残缺,或已微卷,但大抵还是脆的。偶尔一两片会被人踩在脚下,鞋底与叶面轻触,带着有意或无意的摩擦,瞬即清脆的略有些刺耳的破碎声就从脚底传出。那,是在宣泄对人的不满?我,不得而知。
抬头远望,那正翩然在半空中下落的,都伴着略有些刺骨的寒风,在行人的脚步前或低吟浅唱、或灵巧回转。或许是在倾诉对人的眷恋?我,亦无从考究。
还有一些残叶,吹落在了水塘里,倏地沉入水中,或是早早被卷入了池底的,有的只是默默地承受。然而在这其中,却也不乏那些拖着蔫卷残体的叶,带着些许还未褪去的绿和未换完的金,在刚刚触及水面的那一刹那拼尽全力,以背对天,以面俯地,用最美的舞姿在水面稍作停转,那是在跟母体做最后的告别吧,我想。于是,水面上又多出了一摸清浅的倒影。如涟漪般散开的波纹触动水面下的沉静鱼,它们便随之从四面八方散去。叶,拼出了秋的绚烂。
有时,清晨的秋也是薄的。未等你张开睡眼,那路口的风便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你扑来,大地的一切似乎也在那么一瞬间毫无防备的变了样。花,没有了暖春的香,亦没有了明夏的艳。草,没有了春季的新,更无夏季的盛,单单只剩下的淡淡气息竟与秋的背景如此相融。夏末秋至,残荷秋菊。芳菊开林耀,静送枯荷雨。蓦然回首,那残缺之美亦别有一番风韵。侧耳而聆听,连那最为聒噪的蝉,大抵也嗅到了什么,趁着月光黯淡,匆忙地选择了“隐退山林”.而那之后,取而代之的便是略显空灵的夜――点点繁星,一轮明月。却也晕出了“水流青且浅”的韵味和不失“颇回故人车”的风范。诗与物,拼出了秋的味道。
四季轮回不敌薄秋之韵。薄秋,以一种略显绵柔之情,一枝独秀之态馈赠给人以婉转凄凉之韵。我想,待那昔日林荫化为只只花蝶,待那昨日苍穹带有绵软惆怅,那时,或许你就会懂得薄秋的音韵。
中学散文名篇篇七
我喜欢你们——
洁白的身子。
虽然有时候喜欢生气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国度,
一定要你们
克制住自己的脾气,
不要攻击你们的朋友——
人类
根芯【邓云霞】
烛中芯
微光烛中亮
烛光虽微小
但舍为众亮
飞鸟
赫毛赫羽振翅飞
千山万水鸣啼间
飞飞鸟鸟无意赏
白过千山涉万水
故乡
有山有水有人家
有酒有肉有斋茶
最美不过吃好住
最好不过故乡亲
中学散文名篇篇八
踩碎时光的沙漏,我遇见另一个夏天。很陌生,但足够热忱。
那不再是杨万里与那浓笔重抹的碧荷红蕖的一场邂逅,娇艳明丽如同快活的牧笛,施施然悠扬。不再是星光半露,抚琴叹知音的孟浩然忽然听见的一滴清脆的竹露,澌澌然倾洒。不再是夜色如水,银烛冷屏下仍然轻扇双翼的流萤,悠悠然翩跹。
这个时节,从苍翠欲滴的树梢,一把厚厚的云堆再也撑不住了,哗啦的一下,将温润的春风浇成恣肆的暴雨。一股轰隆隆的雷声便在青灰色的苍穹跌落到山峰,带着凌厉的劲风从山峰跌落到平静的湖面,炸醒沉思的游鱼,炸醒岸边垂柳的每一朵飞絮,炸醒酣睡的大地,狂放如喷薄而出的岩浆。那么桀骜,那么痛快,而又那么风情万种。一米阳光,可以爆发最刺目的温度,透过法桐支离破碎的罅隙投下斑驳的光斑,拉长一切的阴影,暧昧却悠然。若是夜晚漆黑如泼墨,一捧月光,就可以让青藤明朗的脉络清晰,缠缠绕绕的.布满诸多思念,可以听见生命的拔节,远处一声鸟鸣,惊醒诸多梦中人。反正,夏天就是这样不遮掩,不隐瞒,却足以让你看见生命最原始的模样。
此刻,门前的溪水前一秒还在享受清细的莺啼,后一秒就被光溜溜的孩子偷袭。院子里粗糙生硬的枝干前一秒还在用体温融化积雪,后一秒就被任性的涂抹上深深浅浅的绿,没错,这就是夏天。热烈奔放如同纵情跳跃的吉普赛女郎,她旋转,旋转,高唱媚俗才是生活。一切的一切除了鲜艳明亮别无选择,而生命的成长用力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如此明艳,如此倔强,不肯离开温暖一毫一刻,那是葵。赤金灼灼如烈焰,一大片一大片的肆意蔓延,不知转了多少个弯。若只是因着心中的期许,不问岁月更迭,不管世事迁移,都要向着太阳的方向粲然一笑,那它脚下的那片泥土,粗厚有力似乎满怀激情的泥土,每抓起一把,都一定会攥出血来,充满单纯的清冽的灵气,属于葵。
这方泥土气息清灼,植物光泽流转;这里蝉声嘶鸣,花香逼人;这里从青涩到醇厚,从透澈到迷乱。
在这里,我遇见另一个夏天,足够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