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是一份重要的自我推销材料,它可以突出个人的优势和能力,让雇主对求职者有更好的了解。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招聘专家对个人简历的建议和指导,请大家务必参考。
教师节散文篇一
九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丹桂飘香,枫红菊黄,硕果累累。在这诗情画意的季节,迎来了第37个教师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天下所有的老师说声:节日快乐,辛苦了!
垂眉展卷,回首思望,三尺讲台,舒袖轻展,一支粉笔,开启知识的源泉,流淌着平平仄仄唯美的时光。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把沙滩拾贝的孩子,引领进知识的海洋,教以做人,教以技能,扬起风帆,乘风破浪,驶向黄金彼岸。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恩师日月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爱岗敬业,潜小育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三尺讲台示大爱,半米课桌彰奉献,感恩的情怀,在流逝的岁月里,永远的珍藏。
把莘莘学子培养成参天大树,用辛勤的汗水把稚气未脱的学子锻造出雄鹰般的品质;用坚毅的眼神激励着孩子前进的路上,去创造辉煌。
教师的爱,是一种给予,是一种奉献,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感恩!一位好的教师更是灵魂的塑造者!呕心呖血,让懵懵的灵魂成为栋梁,辛勤耕耘,栽培了桃李满天下,特殊的使命,肩负起了祖国未来。甘心奉献,谱写了最美最动人的乐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将愚顽作弃子。常以慈母付爱心。细改作业废寝食,精研备课夜灯明。再多的祝福和问候,改变不了,青丝染白霜。只想说:曾经的话语时刻绕心房,传授的知识,让鹰儿搏击穹苍,展翅翱翔。
感恩的言语无需多讲,内心的话儿无需华章,看看天下的桃李,都在竞相争芳。
有缘成为师生,相伴天地纵横。有一种陪伴不在生活里却在心间,有一种感情不在生活里却在生命里,有一种爱止于唇齿掩于岁月。感恩相陪一程,铭记师恩一生。
教师节散文篇二
老师,是学生的知识保险,学生的智力是打开这个保险柜的钥匙。老师为了把知识教给学生,不惜放弃应有的休息时间,来为我们备课,放弃吃饭的时间,来为我们改作业。
有人说,老师是辛苦的园丁,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在我看来,老师是一支蜡烛,点亮自己,照耀别人,老师,我仍然记得,那一次,我因为考试没有考好,感到十分羞愧和自责,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您看到了,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对我说:“一次考试的小失利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永不放弃的心,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你的成绩,好成绩是要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是一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不能够因为小失误而气馁,而是更要好好的努力,争取下次的好成绩!,还有,你是一个男子汉,怎样能够像个女孩子一样哭呢,擦干眼泪,振作起来。”,老师,您的这番话令我彻底醒悟,我擦干了眼泪,重新振作了起来,在下次的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您又教育我,叫我不要骄傲,‘胜不骄,败不馁’才是强者的性格,一次考试的好成绩,只是说明了我的基础已经打好了,还就应继续努力,预习好,在期末中取得好成绩。
老师,我还记得,你为我们在黑板上板书,粉笔末将您的皮肤吞噬,给您留下了皱纹和灼伤,您为我们连夜批作业,第二天给我们上课时,您都熬出了黑眼圈,您为我们熬夜备课,黑夜吞噬了您宝贵的睡眠时间,只给您留下了为我们备好的课!
老师,诗歌朗诵,诵不完您为我们付出的精力;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为我们付出的汗水。
老师,谢谢你!是你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我增加了学习的动力,老师,我永久不会忘记您,您的教诲,我必须铭记于心!
老师,谢谢你!
教师节散文篇三
今天是九月十日-—教师节。
天气格外晴朗。清早,杨甜(农村的一个小姑娘)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她想:今天是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物好呢?贺年卡?还是笔记本?不行,这都不能表达我的心意。她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在远处的山坡上长着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有红的,黄的,白的,可漂亮了!那送多少朵呢?对了,送72朵野花吧。72朵代表我们班72个同学,野菊花象征着李老师坚韧不拔的意志。
杨甜来到李老师的办公室,看见李老师戴着老花眼镜,正在认真的备课呢!杨甜悄悄地退出去,捧着那束花,她不禁浮想联翩:敬爱的李老师啊,我们怎能忘记下雨时,是您用雨伞为我们遮雨;大扫除时,是您带头擦最脏的玻璃,您用美好的心灵陶冶着我们,您用心血雕刻着一块块璞玉。您不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杨甜挑选好野花,把它扎成两束,来到老师办公室的窗外。此时,却不见李老师的身影了,老花眼镜静静地摆放在桌上。她肯定去班上和同学打扫卫生了!想到这儿,杨甜悄悄地把72朵野菊花插在李老师的笔筒里。心里默念着:李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里,我把这份特殊的礼物送给您。
老师:节日快乐!
教师节散文篇四
蓝色是天空的色彩,象征着博大的爱;黄色是土地的色彩,象征着母亲;绿色是生命的色彩,象征青春活力;红色是夕阳的色彩,它象征着我可爱的老师。
红色娇艳动人,秀丽大方,而她的“红”却是一种奉献,虽然默默无闻,但足以温暖人心。
回首往事,有许多她的点点滴滴,她为我们做的一切都让我永生难忘。记得那天,我一如既往地送作业本进办公室,她仍在埋头苦干,听到我的声音便抬起头微笑着看看我,她的目光还是那么慈祥,亲切而不失庄重。“等一下走。”她说。之后,又轻轻地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是一本崭新的书。她递给我。接过来一看,原先是一本绘画书。“真不错阿。”我喃喃自语道。
看着这本梦寐以求的书,我简直有些爱不释手了。“这是老师的礼物。”我听了后欣喜若狂,心中又顿生万分感激。“谢谢!”我的感动尽化为这两个字。看着我的快乐,她脸上的笑容也愈加灿烂,又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好好努力吧,大家可看着你的收获呢。”“我必须成功。”我自信而又爽朗地应道。捧着这份珍贵的礼物,仿佛有一股莫大的动力激励着我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春雨在我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真情的种子。
如今的老师早已桃李芬芳,这样的小事也许不曾记得,但是在我心中的那颗种子早已生根发芽,绽放出芬芳的花朵,在芬芳中飘溢着果实对土地的眷恋,凝聚着花儿对阳光的深情。
我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在淡淡的斜阳中,仿佛能看到她的笑脸,她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她就是夕阳下披着红裙的天使,舞动着秀丽的翅膀,默默地,默默地,奉献着……留下的永久是那一抹最美的红色。
教师节散文篇五
这个想法一直都在我的心里搁着,一直都没有放下。这些年经历的太多了,生活和工作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总是在疲于奔命,老师到底怎么样,住在哪里,这些都不知道,但心里总是惦记的,脑子里时不时地出现唐老师的身影和音容笑貌。
8月,同学发小、作家李进明对我说:把咱们高中时共同创作的诗集印成书吧,这样也可以更好地保存,那是我们开始走向文学创作之路的见证啊!我说:可以。我负责电脑录入,把高中时我们共同创作的两部诗集《山青水绿》和《雁岭春早》编辑成一本《青春岁月的歌》。序言和后记由我来撰写,进明负责排版设计。我在那篇《难忘高中那两年》的序言中这样写到:
唐淑芷老师是我们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我们的作文总是得到她的欣赏与鼓励,她是我们文学创作道路上真正的导师,这是我们一生也忘不了的。在我们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给了很多的启蒙,也给了我们文学的梦想与希望。如果不是唐老师,大概我们也不会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更不会成为作家。我们的文学人生就无从谈起。
一个人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的老师,幼儿园的、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还有走上社会以后的,老师很多,但真正值得记忆,甚至是终生难忘、永远铭记的老师却很少,而唐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虽然三十多年没有见到唐老师了,但是心里总是挂念着她老人家,会经常想起她。每当我提笔写作的时候,总会想起自己的母亲,也会常常想起唐老师。唐老师是和我的母亲和进明的母亲年岁都差不多的人,属于一代人,她那慈禧和蔼的面容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想起唐老师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若不是她老人家的鼓舞,我们也不会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坚持走到今天,也创作不出那样多的作品。唐老师是在我们心中就是我们沿着文学创作道路坚定走下去的风帆与旗帜,她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鼓舞,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所以无论说什么,我们都是应该去看看唐老师的,这是三十多年以来一直挂着我心中的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是我了不去的心愿。
唐老师毕竟是快九十岁的人了,见了面是否还记得我们?她的精神怎么样?她的脑子是否还清楚?上高中的时候,唐老师平时戴着一个眼镜,上课的时候再加上一个眼镜,一下子戴着两个眼镜,见了面她是否还看得清我们?在我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起86年的时候我去看大一姨,那时候大一姨快九十岁了,也是快三十年没有看到我了,当我说起我是家里的老二时,大一姨哭了,我理解大一姨的此时此刻的心情,那不是悲伤的眼泪,那是幸福的眼泪,毕竟在自己的垂暮之年见到了自己的亲侄子。我想唐老师见到她的学生也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吧,我想一定会的,一定会的。因为这将是人生最难得,也是最难忘的相见。
我盼望着这一天,我盼望着见到敬爱的唐老师。
教师节散文篇六
教师,是生命的守护神!
山崩地裂,高楼撕碎,巨响刺耳……
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千秋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我的生命他用自我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用自我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职责的师德灵魂;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教师,是生命的守护神!
地动山摇,飞瓦走石,悲号冲天……
教师,你是生命的守护神
重物坠地,利器穿插,血肉模糊……
废墟中,你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但你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我们怎样掰,也无法掰开你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
安息吧,守护生命的神灵!
让我们点起心中祝福的蜡烛:汶川地震中死去的教师们,一路走好!你守护住的生命必须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教师节散文篇七
突然,一声怯怯的“老师”将我从沉思中唤醒。转头一看,班长局促不安的站在身旁,神色焦急而惶恐,一副欲言又止模样。“什么事?”我重重的问。“生活委员刚才和别人在教室里打架,鼻血……都出来了。”班长吞吞吐吐地说。“什么?”我陡然站起来,“他们竟然这么大胆?”要知道,打架一直是我严厉禁止的,何况还是班委干部?怒火在我心中升腾,我满脸涨红,五官错位。班长低垂着头,不敢正视我被怒火烧红的眼睛。
满脑子只有愤怒的我急速回到“寝室”,叫来打架的两人,不由分说地叫他们跪下,然后倒拿扫帚,劈头盖脑向他们砸去。那一刻,我将几月来的牢骚、怨恨、委屈,通过手臂的起落,狠狠的发泄到他俩身上,那一刻,我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发泄、发泄、再发泄。扫帚的起伏由急促而渐趋缓慢,最后,精疲力竭的我颓然瘫坐在椅子上。
半晌,我开始询问他们打架的原因,进行“例行”的责任划分和批评处理。其中一名学生泣不成声的说:“老师,都怪我……我嫌打水较远,扫地时没洒水,他(生活委员)批评我,说不洒水,灰……会扑在你锅里、铺里。我不服气,就争吵起来,后来就……”
几个月后,生活委员被县城的师范学校录取,他选择了跟我一样的人生之路。我不知道他这么选择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但我宁愿相信是我给他的伤害使他萌生了要做一名好教师的念头。每年的教师节,他都会来看我,我们一起摆谈往事,开心的或不开心的,但对那件事不知他是真忘了,还是不愿让我尴尬,一直不曾提起过。每次面对他流露出钦佩和感激的眼睛,我的心都会泛潮,我无数次想向他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无数次想请求他原谅。但,快二十年了,这一声道歉却仍未说出口。
这件事一直鞭策着我,成为我从教路上的一面镜子:让我学会了冷静和理智,学会去尊重学生。在这之后的从教路上,每当我取得成绩时,我都会在心里默默的念着他的名字,感激他给我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然后振奋疲惫的身心,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充满艰辛和快乐的教育教学之中。
如今,他也桃李满园了吧?正是有了无数像曾经的现在的他那样的园丁,这丹桂才能开得如此灿烂,香得如此绵长?但愿我这篇短小的文字能被他读到,从心里深处接受一位老师二十年不敢面对的歉疚。
教师节散文篇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过第一个教师节,那时我还是一个学生,想到自己尊重的老师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十分激动,但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对老师恭敬有礼外,不知如何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那份爱,还是人家班干部有法子,开展了“向老师送一杯水”的活动,就是提一暖瓶开水、拿一个杯子到上课的教室,为口干舌燥的恩师们课前倒上一杯水,可惜这份情意付之东流。因有的老师有喝水的习惯,自备水、杯;有的无喝水习惯,奉上的水原封未动;也可能有的老师嫌水杯是公用不洁……总之,献水活动不了了之。
八十年代末,我登上讲台初为人师,便感受到了来自学生那份真挚的爱,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好几十份贺卡,贺卡上学生那一句句稚气却包含深情的祝福让我激动不已,我庆幸选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可以尽己所能授人以渔,他日,生学有所成,我将倍感欣慰。那时学校也颇看重此节,过节前后学生放假三天,学校大宴社会各界,并借机“化缘”,为学校创收。届时,学校大门口小车一溜两行,场面颇为壮观。教师节福利也很可观,一人一百元(那时一个月工资才这么多),另发二十元教研组会餐,起初是约十个人一桌,学校伙房做菜。后来把二十元下发给组里,自己组里出人去采购,然后分给在校住家的教师烹炒,一家做一两个菜,单身汉则择菜洗菜,打打下手。酒席桌上,觥筹交错,不仅放松了疲惫的身心,还增进了同事间的情谊。
再后来,进了小城郊区的一处学校,孩子们依然淳朴可爱,教师节依然可收到他们真挚的祝福,并且有几次班干部提前做了工作,上课时全班同学一起起立祝老师节日快乐,面对这样可爱的孩子,你会觉得心中溢满了蜜,生活中的一切不快、烦恼全为之云消。只是学校不再拿这个节当回事,一人发了个二三十块钱的床单应付过去,再无一息声响。
去年,又换了一个年轻的新校长,有胆识、有魄力,学校校容校貌大变样,教师节的过法也一改常规。每个级部团坐一起,各有一个校领导驻级部,桌子上摆满了水果,之后听见锣鼓喧天,愈来愈近,只见四位教师手持乐器,校长、教委主任随其后,一行人逶迤而来。那四位代表学校表演了一个形式老掉牙的节目——三句半,不时的掉板笑疼了大家的肚子。级部也推出了精彩的节目。再领导致辞,退席。之后大家放开吃,尽情唱。尽管吾人已老,已过二十多个教师节,但如此过法颇感新颖。学校花小钱,造大声势。聪明。
今年呢,教师节依然上班,学校悄无声息,最后又是一个劣质床单打发。最让人难过的是学生连一句祝福也没有。学生依然纯真,是谁掠夺了他们真挚的情感?教师这个刚离开教室,那个又进去了。学生连上厕所都得一溜小跑。从天未亮到月已升,可怜的孩子们除了扫卫生,都禁锢在那教室内,一天不算早读、午读,光早自习、上午四节、下午四节、晚上三节,就十二节课。孩子们心中的好课——音体美经常被抢劫。长此以往,学生的心已麻木,对占课、拖堂的老师仇恨意起,我亲耳听到两个挺秀气的女孩在漫骂拖堂的老师:“待死不快死,直拖堂。”
受教育者如此痛恨教育者,仅仅是教育者的悲哀吗?社会以分评学校,学校以分论老师,教师不得不以分来考学生,顾不得以情感来熏染学生了。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你能要求机器有情感吗?悲哉!哀哉!被教育者的悲哀,教育者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今年的教师节,我心中被一种莫名的悲哀笼罩着,孩子们的冷漠与麻木,让我的心揪成了一团。当这批乏情感的“学习机器”出厂后,我们的社会会成为什么样呢?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