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合唱课教学计划篇一
1、了解春、夏、秋、冬时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联想说说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
2、如何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不同的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第1课时)
师出示三面小旗,用电吹风机吹动小旗,组织学生观察旗有什么变化。
(1)旗在风的吹动下向什么方向飘动?一样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这就是风,它可以让一些东西动起来,你观察过风吹来时,有什么情景会出现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师:不同季节时风的脾气和样子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中景物的变化看到、听到风的样子,如树叶变黄下雪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3)引导学生回忆不同季节的风给人的不同感受。
(4)看书中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不同的风中,人们的感觉会不同,有快乐、紧张、害怕等。
3、作业: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风来了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1、以我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小构图的样式。
2、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现在风中的感觉,暗示春、夏、秋、冬来了,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服饰、画面色彩等表现。
(第2课时)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3、作业展示,学生自评,他评,教师。
用其他材料制作一挂件挂于自己卧室窗前,让它随风飘动。
本课即以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风的形状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怎样表现风来了呢?这便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学习问题。通过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形态,同时也可以利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小学合唱课教学计划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
2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3板书课题,齐读
4简介冰心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
兴奋咬牙糟糕小辫唇儿
(1)自己轻声读
(2)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教学字形,同时新授两个偏旁
(5)全文一共有几节
3开火车读全文
4自渎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5讨论交流
6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做记号,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7指导朗读一长句
(1)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教师范读,个别练习
三总结延伸
1小朋友,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
2师总结归纳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节
1指名读
2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你们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3指名读第2句
4什么是神仙?
5谁能把孩子们快乐的样子读出来。
6指导朗读第一节
(二)第二、三节
1指名读
2这两节告诉我们什么?
3他拍着水淋淋的泥裤子,直喊“糟糕”,嘴上这么说,内心却感到什么?
4自读2~3节
5指导朗读
6试着背诵
(三)第四节
1指名读
2小妹妹是怎么跑的,表演小妹妹的动作
3指名读有关句子
4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上一交呢?
5指导朗读
三总结延伸
1齐读课文
2回忆自己曾经在雨中怎样地玩耍。
小学合唱课教学计划篇三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的高)
上课时间:3/11累计课时: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2、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高,并正确地画高。
教学准备:三角尺、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了解。?
2、画一个类似于人字梁的三角形(只要外面的三条边)
说说三角形的组成: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我们刚才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认识关于这个三角形神秘的第四条线段。
2、同学们,看看这个图形知道它像什么吗?(介绍人字梁)
3、我们要最出这幅人字梁的高,应该从哪儿量到哪儿呢?
学生讨论。
指明:人字梁的高度就是从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
4、画一个锐角三角形后,提问:数学中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呢?
从三角形的一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5、示范画高。
边画边讲:现在要找它的高,就是从顶点画出这条边底边垂直线段。从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既然是垂直线段,画完后还要要注意标上直角标志。
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板书也画一画。
6、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可以几条这样的高呢?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指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可以向对边画三条垂直线段。也就是可以作三条高。
分别请学生来用三角板摆一摆另两条高的位置。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三条高。
引导观察该图: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它的3条高;这3条高应相交于同一个点。如果你画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同一个点,那么你的高肯定是画得不够准确。
(二)巩固新知
出示三角板,问:我手里的这个三角板和刚才画的三角形,有什么不用?(有一个直角)
描画出三角板中的三角形,并标出其中的一个直角。
提问:这个三角形,你也能像刚才那样找到3条高吗?怎么找?
结合学生的回答,使大家明白: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角边可以互相看作是一底一高,不用另外画;只有当把斜边当作底的时候,它的高要另外画;3条高相交于原来的直角处。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
1、试一试,分别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2、想想做做第1题: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说说你的方法?有没有有序思考的方法?
4、想想做做第3题,请你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可引导学生回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所以这条高要比小棒短。)
四、介绍“你知道吗?”
学生分别用学具盒里的3根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轻轻捏住其中的一个角,敲其他的边或角,发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
再用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围起来,得到一个多边形,也捏住它的一个角,轻轻地敲,发现:它非常容易得变成其他模样。
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小学合唱课教学计划篇四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小学合唱课教学计划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准备:
小棒、记录表1、记录表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生:b没有封口c的两个端点没有连接
师:看来要围成三角形这三条边一定要做到
生:首尾相连
师:那老师给你3根小棒你能围三角形吗?都这么肯定能围?
二、操作探究,引入新知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整理)
师:和他们小组结果一样的举手,不一样的举手。
生:2、6、8不能围成
师:嗯,这里有问题了,我们先来标注一下。
那2、5、8这一组怎么没有围成三角形呢?
生:有两条边连不起来
师:会围成什么样子呢?你的情况和我一样吗?到最后2和5这两条小棒还是没有连到一块,围不成三角形。(课件展示)大家再来看:2厘米加5厘米等于(7厘米)比下边的8厘米短。哦,这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那2.6.8这三根小棒到底能不能围成呢,咱们再重新认真地围一围。
(同桌两人一起操作)
师:好了,认为不能围成的请举手,认为能围成的请举手,赶紧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你们还说围不成,这不是围成了吗?(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生:这个地方没连起来(学生到前边指)
师:你们看见了吗?
生:看见了
师:观察真仔细,这三条小棒没有做到首尾相连所以不是三角形
师:仔细观察一下你围成的图形,认为自己围成的是三角形的举手
都没有了,刚才还有很多,怎么现在没有了?
生:要不这边没连起来,要不那边连不起来
师:那通过刚才的操作你的结论是
生:围不成
生:变成了两条线段
师: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通过刚才的操作演示我们确定了2、6、8这一组确实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课件展示)
生:不一定
生:与小棒的长度有关
师:你们说的各不相同但是老师发现了你们都觉得与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有关,那到底怎样的三条边能围怎样的三条边不能围?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同学们对这个结果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没有
师:那接下来你还想研究什么?
生: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生:上边这两条加起来和另一条边相等、上边这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短
生:上边这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长
(学生活动)
生:我们组选的是5.6.8这一组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两条边加起来都比另一条边长
师:都是哪两条边呢?具体给同学们说一说
师:也就是说这三条边我(随便两条边加起来都比另一条边长)
是这样吗?我们看一下(课件演示)确实是啊,你们真棒,发现了这个三角形的秘密,那另一个三角形呢?谁发现了它的秘密?请你来?(展台展示记录表2)
生:我们发现的和刚才一样,随便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长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能不能说说只要这三根小棒怎样就能围成三角形了?
生:随便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长
生:三个
三、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展示题目
1、5cm4cm6cm能围成吗?
三个条件都符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
4+6的和大于5吗?5+6的和大于4吗?5+4的和大于6吗?
三个条件都符合,说明能围成
2、2、4、6cm能围成吗?理由?会成什么情况
3、这次老师要提高要求了,请你快速判断,行不行?
5、8、4cm
师:又对又快,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三个算式
师:他是看了三个算式,都是这样想的吗?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5+48
师:他只看了一个条件。另外两个就不看了吗?为什么?
师:这个道理说得真好,看来咱们只看一个条件就可以了,看哪一个呢?
生:5+48
5、6、9cm为什么?用的很好
4、再来一个3、1、5cm能不能?为什么?会是什么情况?
生:任意选2条加起来
师: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条路近?能不能用今天咱们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2条路线正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第1条路线就是三角形2条边的和肯定大于第2条路线。
其实啊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三边关系解决问题,课后咱们同学要多观察。
练习题三
生:7+1018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现在老师就给你7cm和10cm这2根小棒,请你再给它配上一根小棒,让它们能围成三角形,除了可以是8cm和10cm之外,这根小棒还可以是多长?注意一定要是整厘米数不能出现小数,把你找到的小棒的长度写在练习本上。
完成的同学请坐好,谁来说说你配了哪些长度的小棒。
生:6、5、4、3、2cm
生:2、3cm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2+7103+7=10
师:好,我把2和3擦掉。谁还想说?
生:大于4cm的都可以
师:大于4cm的都可以,同意吗?
生:不同意,举个例子
师:好,谁还有补充
生:小于17cm
师:17cm能围吗?
师:只要小棒的长度从(4cm到16cm)就可以了
四、课堂小结
好了同学们课上到这已经差不多了,想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小学合唱课教学计划篇六
课前提示:1、每一排的同学为一大组,第一个为组长。
2、当你听到老师拍手的时候,请你马上停下来,无论你再做什么,面向老师认真听讲。
3、现在每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小红花,这个小红花请你保存好,最后我们会用到。
学校金沟河小学学科信息技术年级四年级
课题名称秋天的收获--字符格式的设置授课人李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格式工具烂中的按钮(字号、字体、字色、加粗、倾斜、下划线)进行字符格式的设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培养美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学习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授部分1、看书自学本课的内容。1、出示课件,体现出文字的大小,颜色,字体,字形的变化(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归纳出问题)2、“字符格式的设置”,出示副标题。观看课件,体会文字的变化。
1、请学生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输入“美丽的秋天”,提示学生“秋”的拼音“qiu”。2、请学生自己探索改变字符格式的方法,提示学生,可以在书中寻求帮助。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把自己输入的文字变得像秋天一样美丽。3、请你们认真看书,注意书中的提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找到变化文字的方法。(教师提示学习方法:看书自学、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新授部分请你当回“小老师”1、请学生停下来。2、谁愿意上来,当一回小老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变的。3、切换屏幕,请其他同学认真听,他是在怎样变化文字的。由会的同学来到前面给大家演示。(大小、颜色、字体、字形)。
小结4、归纳出一般规律,并请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整理自己学过的知识,改进并完善作品。
巩固练习分散练习1、请学生自己创作一句描写秋天的画,先说一说,然后输入到文档中。2、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把输入的那句话变的漂亮起来。3、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尝试用其它的方法变化。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并进行格式变化。
评价1、现在每一位同学的手中都有一个小红花,以组为单位,把你手中的小红花献给组中你认为作的最好的同学,看一看谁得到小红花最多。2、由组长查看本组中哪位同学的小红花最多,就是获胜者。有谁选了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他们。下座位观察其他同学的成果,共同提高,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互评)
课堂小结1、同学们,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呢?2、希望你们在这美丽的秋天能够在各个方面都有更多的收获。
[秋天的收获(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合唱课教学计划篇七
主题:彩色世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画笔中绘画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
2、进一步掌握调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
3、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等
教学重点:涂色工具的应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学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配方法以及对封闭图形
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画笔进入的方法和步骤
(1)双击“学生电脑”图标,指导第一种打开程序的方法-----最小化
(2)指导第二种进入方法,(投影出示)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
(3)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使其最大化。
2、复习绘画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名称。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使其弹出,指导学生操作。
二、教学新课
1、调色板的应用。
(1)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指导操作:先用鼠标点击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车键.
(2)练习操作一下。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3)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4)练习:背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2、涂色工具的`教学。
用左键单击-用前景色涂色
用右键单击-用背景色涂色
3、开文件。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指导操作-----最小化
4、打开文件“房子”,5、练习涂色。
三、学生练习、交流
1、做练一练(1)
(1)打开文件:图形涂色。绘画p73页“试一试”
全课总结(略)
〔课后记〕
这个内容其实不难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安排学生多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涂色工具的用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涂色不正确,左击和右击会操作相反导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对调。所以特别提醒要注意。
主题:查找文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