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田螺读后感我明白了篇一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谢端,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由邻居收养。长大后,谢端为人老实,干活勤劳。
有一次谢端发现了一个不平常的田螺,这个田螺能盛三升酒,谢端便把田螺带回家,放在瓮里养了起来,细心照顾它。
第二天中午,谢端满头大汗地从田里赶回家,肚子很饿,还没走到家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进门一看,桌上竟摆满饭菜,便大口吃起来。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谢端以为是邻居关心自己,为自己做了这么多饭菜,便到邻居家道谢。
邻居不肯承认,谢端致谢后就离开了。后来很长时间都是这样,可谢端见邻居也不像是说慌,心里便产生许多疑惑。
有一天,谢端故意装作要去耕田,没过多久又悄悄回来了,他从墙外偷偷往屋子里看,瞧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瓮里走了出来,便推门进去。谢端走近瓮,却不见了田螺,很着急,问姑娘:“你为什么替我做饭?”姑娘把事件的真相说了出来,原来这位姑娘是天帝派来专门为谢端看家做饭的,可现在身份已经暴露,就不能再留下了。说完,姑娘便飘飘悠悠飞走了。
谢端给她立了神位,按时节祭祀。此后,谢端日子越过越好,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田螺读后感我明白了篇二
前几天老师让我们读《田螺姑娘》这本书,今天我读了田螺故娘这本书里的一个小故事——三兄弟牵金牛。
义乌南乡,有一条剡水,剡水里有一头金水牛,这头金水牛是从八宝山逃出来的。曾经有好些人去牵过这头金牛,可是都没有牵上来。
有兄弟三个,也商量着去牵着头金水牛:老大,喉咙最响亮,他拿千年陈稻草去叫唤金水牛;老二力气最大,他在前面牵牛;老三最聪明,他去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千年菩提树和赶牛。
兄弟三个,眼看着金闪闪的金水牛,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老大想:“我应该得整只金水牛,老二给他一个牛头,老三给他一条牛尾巴。”兄弟三个都是这样想的。兄弟三个这样想着的时候,不知不觉中,金水牛就慢慢地重起来了,脚步也渐渐地慢下来了。
大家正吵作一团,突然间“嗤”的一声,那条看不见的“一条心”的绳子断了!
“呣哈哈”,金水牛一个打虎跳,跑掉了。跑呀,跑呀,跑回它自己的老家八宝山去了。从此,人们虽然还用叹息的口气,传说着金水牛的故事,可是剡水里却再也没有金水牛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把一个东西占为己有,否则将会永远失去这个东西。
田螺读后感我明白了篇三
《奇妙的田螺》这本书让我知道村娃的生活日常。有一次,“我”和伙伴们抓了一只刺猬,把它训得非常听话。可大山子也很想要一只刺猬,便去把大伙的刺猬偷了过来,闹得小伙伴十分伤心。
一天,“我”和小胖在大山子家的院子里看见了一只刺猬,小胖百分百的相信那就是我们的刺猬,可大山子说你们有本事把证据拿出来说,这只刺猬是你们的,“我”和小胖急忙去找小伙伴们作证,可等我们走了,大山子对二山子说:“就算刺猬是他们的,俺们也不还给他们,干脆把它烧了。”本来是气话,二山子真的去烧了,大家回来看见地上有一个烧焦的圆球,以为是刺猬伤心的捧着它去埋掉了,还给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夜行益兽小刺猬之墓”。大山子的弟弟二山子看着不忍心了,对大伙说出了真相。
他拿出了小刺猬还给了小伙伴们。原来在烧小刺猬之前,二山子捏了一个和小刺猬一模一样大的小泥球,把小泥球放进了火堆里,把小刺猬放在了王叔叔那里。
这些孩子天真聪明,让我感觉到浓浓的孩子味。让我学到了做人要诚实,不可以像大山子一样强词夺理,自私,我们要爱护大自然,要关爱小动物。
田螺读后感我明白了篇四
在假期里我读了《田螺姑娘》。
田螺姑娘讲的是一个年轻人非常勤劳。有一天他到田里去干活捡了一个大田螺,他不舍得吃就放在了水缸里。第二天晚上他回到家。他不知道是谁把饭做好了,而且他就很后期,但他找不出一个人影来。他就睡觉了。
他起床的时候正要淘米煮饭,不料灶上热气腾腾,火灶下的余火还微微红着,原来早饭又做好了。她有点儿奇怪也有点儿害怕。早饭以后她想试一下榜日常应做的事情故意不做,锁了门,就下田耕作了。他中午回来的时候什么都做好了。他不敢相信真会有这样的怪事,她想应该是隔壁老太太可怜她,她就去问了问老太太说不是。
晚上他一直没睡,直到公鸡叫了三遍,想出一个主意才睡了。他正推门看见了一个人替他做饭,只听扑通一声就不见了。
她把这情形告诉了隔壁老太太,老太太说一定是田螺姑娘来帮你了。年轻人说怎么办呢?老太太说等田螺姑娘从科里出来了你把田螺壳藏起来,他就会做你的媳妇了。
有一天他找到机会把田螺壳藏了起来,他对田螺姑娘说嫁给我吧,我一看见你就喜欢上你了。田螺姑娘红着脸笑了笑答应嫁给了他。
我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你只要勤劳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田螺读后感我明白了篇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奇妙的田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紧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
2、体会说明的顺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
3、培养观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说明的顺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
2:激励当代少年观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与习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见到过田螺吗?它是什么样儿?怎样生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田螺的课文——奇妙的田螺。
我们读完课题,就会不由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奇妙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理念】本文故事紧紧围绕时间顺序展开,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生动地叙述了“我”通过观察田螺,获得了田螺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生理特征等知识,并享受了观察与发现的乐趣。教师要教给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清文章思路,进而筛选有效信息和整合信息的阅读方法。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田螺的?
2、交流: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田螺
捡回田螺的那一天
第二天早晨
又一天早晨
3、在这三个部分里分别介绍了田螺的哪些奇妙之处?
外形
生活习性
下崽
三、感受观察和表达:
【设计理念】文章紧扣“奇妙”二字组织材料,文笔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含蓄地告诉我们,只要坚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就能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描写生动细致,说明生动形象。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从语言文字入手,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采用朗读法,比较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语感,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文中道理的理解。
1、作者更喜欢的还是那只田螺。那田螺的这三个方面到底怎么个奇妙呢?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这三个特点的相关语句,边读边体会。
2、重点指导:
(一)外形
(1)引导学生观看田螺外形图,并从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朗读
(2)运用比喻的方法。将硬片比作门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硬片的作用。
(3)从颜色、样子这两个方面进行描写,用词准确。
(二)生活习性:
课件出示:(2)啥时候,它已爬到玻璃缸子的上面,像个球似的,牢牢地粘在壁上——紧紧挨着水面。看样子即使缸子再高,水再多它也会爬到顶的。呀,田螺不但活着,而且还是那样地有意思哩:
引导学生归纳:奇妙之处在于:从“已、牢牢、即使、再、也会”感受到这么小动物生命力还挺强的,从中可以知道它胆小、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3)读一读,田螺是怎么爬上来的呢!
(4)它正在进行它的幸福之旅呢!可是一旦遇到什么风吹草动呢?(注意指导“一收、一缩、早、严严实实”)
(5)通过比喻句的学习,谁能说一说,这田螺的生活习性的奇妙之处?
(三)下崽方式的奇妙:
课件出示:(1)那球球个子很小,只有绿豆粒那样大。吐出来的小球球,慢悠悠地降到水底,就像飞机投下的小炮弹。
运用比喻手法:将小球球比作飞机投下的炮弹。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下崽的奇妙。
(2)观看课件中的田螺下崽图。
(3)这部分的'第17自然段里的第二句话可不可以去掉呢?
照应。前文这一句话照应了第一段的内容,使文章开头部分设置的悬念得到了解释,这样写才使文章结构完整。
3、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深入读书感受了田螺外形、生活习性、下崽的奇妙之处。这些奇妙的特点是如何发现的呢?(抓住更、又、照例、重新等词语概括出是我仔细地观察、坚持不懈地观察)
四、总结全文:
【设计理念】正是作者三次勤于观察勇于探索,才发现了田螺的可爱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浓烈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通过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引领点拔学生明白文中的道理。
(1)“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从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老师:只要我们能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也一定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写出更多富有生活情趣的好文章。
五、作业设计: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将本文与《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