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田野在召唤教案音乐课篇一
1、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感受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
1、学生通过倾听米粒的诉说,了解一些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懂得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
1、从不同渠道收集有关粮食的知识、儿歌、诗词、图片、典故等,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整理,准备有关实物。
2、教师准备有关多媒体或网络教学资源,也可联系学农基地或附近农作物基地,便于师生实践、体验。
一、情境体验,导入
1、分组活动,看、摸、闻本组准备的粮食作物,交流所了解到的关于这些粮食作物的知识,背景诗朗诵《锄禾》。
2、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谈谈自己对粮食作物的了解,大家可以适时补充。
3、分组活动,看、摸、闻本组准备的粮食作物。
二、分析总结,明理
1、学生到学农基地或附近农村观察农作物生长现状,即席请教。
2、学干农活,体验农民的辛劳,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分享收获的喜悦。师生与农民交流同乐,从而懂得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
3、探究: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它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三、拓展延伸,提高
1、设计餐厅里的对白。
2、针对一些浪费行为进行辨析,为学校和家中的餐厅各设计“节约粮食,珍视劳动”方面的温馨提示卡。
3、收集整理相关农谚、儿歌、故事,提供资源参考。
4、模拟学生食堂早、中餐的场景,学生戴食物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讲述粮食的故事。
5、了解本地的、身边的一些种植、养殖常识,进一步明白劳动者用他们的付出为人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
田野在召唤教案音乐课篇二
1、通过田野题材内容-合唱表演形式-(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一题材的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1、二声部的和谐。
2、音乐情绪的表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的情绪。
对前8小结的部分,进行二声部合成。
教学重难点:对歌曲情绪的把握。
二声部合成的时候,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师:我们一起来聆听田野的歌声吧!
(播放歌曲〈田野的召唤〉。)
2.比较感受。
师:这首歌的情绪与《我们的田野》有什么不同?
(学生比较〈我们的田野〉与〈田野的召唤〉的情绪。)
3.讨论、概括。
师:对,《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抒情优美,《田野的召唤》的情绪比较欢快活泼。
4.深化感受。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
(学生随着歌曲〈田野的召唤〉拍手打节奏,再次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歌词学习。
1.创设意境。
向学生展现一幅与歌曲内容有关的画面,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理解歌词。
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语句,谁来说说歌词中描写了哪些景色?
(学生讨论歌词所表达的含义。)
3.演唱歌词。
师:这歌词犹如一首诗歌,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唱一唱。
五.完整演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合唱《我们的田野》,体现音乐中所表现的情绪。
2、感受歌曲中所描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能够体会出歌曲那种优美的抒情感。
2、能够表达出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2)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挥,学习前8小节。
(4)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歌曲
(2)朗诵歌词,想象一下,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三、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画春天
(2)奏春天,用打击乐伴奏
(3)玩春天
田野在召唤教案音乐课篇三
1、能够积极参与作品的制作过程,用自己的感受体验作品的美,体会到大自然的独特和美。
2、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制作欣赏选择需要的颜色来作画,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探索作画的乐趣。
1、纸浆画一幅宣纸是幼儿人数的3-4倍
2、胶水人手一小瓶一次性手套人手一对
3、塑料箩筐人手一个各色颜料水人手一瓶
(一)谈论春天的话题,进入主题。
1、教师以春天为话题,引起幼儿讨论,来感受春天环境的变化。
2、谈话引出春天的田野,引导幼儿说说春天的田野会是怎么样的。
3、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把春天的田野描述的像一幅幅美丽的画,老师觉得的春天的田野也像是一幅漂亮的画。有着漂亮的蝴蝶在田野中嬉戏打闹,还有一朵朵小花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映红映绿了整片田野,漂亮极了。
(二)出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请幼儿猜猜这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2、幼儿大胆猜想后,教师揭开答案,告诉幼儿这是纸浆画。
3、教师示范作画,并说说制作要求。告诉幼儿做纸浆画的步骤。(步骤:先把宣纸撕成一条一条,撕好后再撕成一段一段――放进脸盆――倒上颜料――倒上胶水――捏成纸浆――作画)
(三)幼儿操作,引导大人与孩子一起合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知道,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作,有自己的创新思路。
2、在完成捏纸浆这个步骤后,引导幼儿能够大胆的设计画面,并要求幼儿动脑筋给自己的作品来取名。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小组间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小结,并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田野在召唤教案音乐课篇四
1.在参与合唱的表演中,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成歌颂;2.能够通过读谱的方式学唱歌曲,并能正确地参与合唱表演。能主动对歌曲的处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部。
3.在参与歌曲的演唱中,感受意大利民歌的风格。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带切分音的节奏型的运用使得音乐欢快跳跃,极富有动感,加上第二声部配以固定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队郊游、旅行的儿童们在充满春意盎然的田野中边走边唱、欢声笑语的欢乐神情。
训练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合唱,并能在参与合唱中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教学卡片、旋律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以歌声问好。
2.老师提问:谁能用“温”组一个词?3.生:温度、温暖、温柔、温和、温馨
5.生:温暖
6.师:谁用这个词语来说一句关于季节的话。7.生:我喜欢温暖的春天!
二、游戏铺垫
2.单音和声训练:学生先分别用唱名唱出四个音符,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个组,一朵花代表一个组,先进行两个声部,然后三个,最后完成四个声部的和声演唱,老师以手势指挥学生的演唱。
3.在唱名唱得比较稳定的基础上作“u”音的发声训练。
4.音乐游戏:旋律的传递(以歌曲副歌部分的两个声部旋律作为传递的旋律)
继续分组比赛,从老师开始进行旋律的传递,凡是出现传递失误的则画一张哭脸。开始只进行一条旋律的传递,学生能完成后则开始进行两条旋律的传递,即进行两个声部的.旋律训练。
三、导入新课
1.以春游为话题,和学生简单交流,引导学生重点谈谈郊游的心情是怎样的?
3.初听后师生作简短的讨论。
四、学习新课
将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分成四个乐句,分别写在四张旋律卡片上,将卡片零乱地贴在黑板上,老师分别弹奏每一乐句由组长抢听,谁最正确地抢到卡片,并能带领全组正确地唱出该乐句,则在该组的花后画一张笑脸。
3.老师完整弹奏一遍旋律,每组组长按老师的弹奏将卡片有序地重新贴在黑板上。(此时各组的同学都可以给自己的组长提示,让他们能正确完成)
4.各小组分别演唱自己的旋律进行旋律接龙,再完整齐唱第一声部旋律。
5.分析旋律的走向:哪些乐句是“平行”,哪些乐句是“上行”,表达了怎样的情绪?6.师在第一声部旋律下面对应贴出第二声部旋律,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旋律合唱训练。
五、演唱歌曲
1.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力度在演唱?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感?(低声部就像是小朋友们轻快的脚步,在美丽的田野快乐地穿行)
2.分声部填唱歌词。老师注意及时调整学生演唱的声音、节奏及情绪。
3.师生合作进行合唱的训练:老师首先和高声部的同学合作演唱,老师担任低声部,让低声部的同学注意倾听老师和高声部的合作。
4.倾听了老师的的演唱后低声部加入开始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训练。注意控制学生的声音,尽量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在演唱中老师以手势提示学生注意音高。
5.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师:请低声部的同学踏着轻快的步伐,和高声部的同学一起走进美丽的田野吧!
六、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设问:歌曲中的“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结合歌曲上下的歌词想一想。(快快来吧)2.设问:你能为歌曲的第二声部重新填词吗?让歌曲更加富有春天的温暖气息。3.继续按刚才的分组进行填词创作歌曲。4.分组展示各组的创作成果。5.评价与表扬。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这首欢快的意大利歌曲“田野在召唤”,在同学们美妙的歌声里我充分感受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更充分感受到同学们对音乐的热爱之情,让我们再次唱响“田野在召唤”,在歌声里一起走进温暖的春天,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田野在召唤教案音乐课篇五
能用有弹性、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比较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
通过学唱和欣赏,感受音乐中春天的气息,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赞美。
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在实践中掌握八分休止符。
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1.模仿“春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
(1)媒体播放小雨的录音片段。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导入:伴着破土而出的颗颗嫩芽,抚着柔和的阵阵春风,淅淅沥沥,飞舞着三月的小雨,在春风中一阵接着一阵,那么当小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2.模仿春风的声音。
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唱着歌,那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春风啊?(媒体显示春风图)练唱:
(4)学生随琴完整地演唱。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导入: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醒来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蓬勃生长着,要是我们背着背包,带着好吃的零食,一起到充满着春意盎然的田野中郊游,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意大利少年朋友的歌唱吧!听听他们都在唱什么呢?心情怎样?(显示美丽的田野风光图)
2.复听歌曲,学生律动,感受歌曲节拍和弱起节奏。师: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和着音乐的节拍,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前进。第二,比比谁最能表现出郊游时的快乐心情。
3.学生随琴声学唱歌曲。(出示歌曲图片)
(3)将第二段歌词最后乐句对比学习,把握歌曲高潮情绪,复习反复记号。
(4)学唱歌曲第一部分。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用歌声来回应它。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才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学生跟琴练唱。
休止符的演唱处理:请大家想想我们在模仿春风时,哪一遍的演唱显得春风更开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请找找歌曲中哪些地方有八分休止符,让我们一起用有弹性、跳跃的声音来唱唱。
(5)如学生的音准有问题,对比学唱:43 | 20 30 40 50 |3-(唱曲谱,画旋律线。)
4.齐唱歌曲。
1.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听出歌曲演唱形式。
师:让我们静静的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想想这首歌曲二声部的旋律熟悉吗?
2.学唱二声部。教师随录音范唱二声部,学生随录音范唱,齐唱二声部。(看教师手势)
3.学生分声部合唱歌曲。
2.刚才欣赏的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维瓦尔第创作的小提琴曲《四季.春》中的一个主题片段,《春》是《四季》中的第一首。作者维瓦尔第为了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乐曲,写了一首诗,用以描述第一乐章的音乐内容,让我们来读读这些美妙的诗句,看看作者眼中的春天吧!
3.朗读诗歌。
4.复听《春》(cat)播放配有春天动画的乐曲《春》第一乐章。讨论: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你能模唱其中的主旋律吗?5.跟着琴声画旋律线,唱主题旋律、律动。
《田野在召唤》、《春》都是意大利的歌乐曲,旋律有相似的地方,大家看它们的旋律线,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旋律的逐渐向上,形象的表现了万物在春天里蓬勃生长的景象。就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唱《春》主题旋律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