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导盲犬迪克的读后感悟篇一
最近,我又读了一本著名动物学家沈石溪的小说《导盲犬迪克》,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盲孩和丑狗,故事切合实际,借物讽人,让我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慨。
这部书写于19世纪90年代,里面的主人公阿烔因父母离异,有不忍自己的狗迪克被捉到在阿烔拜师学艺后重上茶馆,拉胡卖艺,却被骆老板“劝退”,迪克打抱不平,咬伤骆老板却招来警察,后又流落丽江街头,终于寻到母亲却又遭人犬分离,阿烔年级虽小,却已看透了人们,救出迪克,流浪天涯。这个故事却将人物的性格描绘的栩栩如生,仿佛是一个真的现代故事,将作者的思想感情挥洒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故事中,迪克虽然担任一条狗的角色,但是我认为最有感情的头脑的,也不过是迪克罢了。在关键时刻中如何保护主人,并智与群狗周旋;有情有义,无论如何不抛弃自己的主人,我甚至觉得迪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类:虐待阿烔的继母、只认财的米线店老板、没有同情心的女医生……整个故事甚至就以狗的角度来写过人类。
而现在,人类却没有了以前的质朴,取而代之的是对动物的歧视与屠杀,他们不把动物当作朋友,大肆捕杀珍稀动物,却仍不知悔改,比起故事中有情有义、对主人忠贞不渝的迪克,我们人类扪心自问,应感自愧不如,却不思反省,又一味屠杀我们地球上的朋友,今日的人类已失去了昔日的友善、纯朴和人性,变成了“魔”。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导盲犬迪克的读后感悟篇二
书,是一个很好的伙伴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受益最深的是《导盲犬迪克》这本书。
故事中迪克是一只有着猎狗血脉的导盲犬,它和小主人阿炯一起生活在佛海镇,却应为打破了收音机而被迫离开了佛海镇,去寻找阿炯的妈妈。因为阿炯是盲人,所以迪克便成为阿炯当上了导盲犬。他们两个和迪克的爱妻红娜,踏上了去昆明找阿炯妈妈的旅程。而在途中,红娜想趁迪克不在,把阿烔咬死,结果被迪克发现,最后迪克不得已把红娜咬死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了阿炯妈妈,可是炯妈已经成名了,阿炯为了迪克舍弃了荣华富贵,跟着它一起流浪街头卖艺。
读到这里我被他们的友谊深深感动了,特别是迪克,它虽然长得十分丑陋,但却是一条很忠实的猎狗,时时刻刻都伴随在主人身边,还为了主人大义灭亲杀了自己的爱妻。保护主人又一次跟死神搏斗赢得主人的生命。
这又让我想起了关羽,他也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武将,他为了刘备对曹操送给他的好马,好酒等宝物不屑一顾,并且在战争中对敌人毫不留情,为蜀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使我懂得了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这样才可以建立更加深刻,更加美好的友谊。
导盲犬迪克的读后感悟篇三
这几天,我读完了动物小说《导盲犬迪克》,虽然篇幅很长,但我却读了一遍又一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
这本书讲的是一条渴望有主人的“丑狗”迪克和拉琴卖艺的小瞎子阿炯相遇、相惜、相伴的故事。开始,阿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不顾继母的反对收养了迪克,迪克其实是猎狗的后裔,有一颗忠诚的心。每当阿炯去茶馆拉琴卖艺时,迪克便充当导盲犬为小主人领路,主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小主人公被势利的茶馆老板赶了出去,开始了一人一狗的坎坷寻母之路,几经波折终于到了阿炯妈妈的故乡-昆明,在茫茫人海的异乡,寻母艰难,无依无靠,举步维艰,只能靠乞讨卖艺维持生计。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阿炯发起了高烧,迪克为了给小主人求医治病,竟不惜被人当“活靶子”打得遍体鳞伤,攒钱为小主人买药,不离不弃。后来,阿炯的亲生妈妈发现了他们,阿炯妈妈的现任丈夫是一个歌舞团团长,他利用阿炯拉胡琴的天赋,让他去团里当演员。果然,剧场人气爆增,但当迪克上台亮相时,观众们都被吓跑了。被利益熏心的团长把迪克关了起来,准备宰杀,阿炯的抗议全是徒劳。最后,在一个雨夜,阿炯勇敢地的救出了迪克,重新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读完后,我的心中汹涌澎湃,对迪克赤胆忠心的敬佩,对阿炯坎坷命运的同情,对贪财的团长和自私的父亲的愤慨。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像一团乱麻,唯独清晰的是我对以后生活的决心:以前我经常捉弄狗,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狗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要珍惜身边的动物。更要学习阿炯独立勇敢、坚毅不摧,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
“爱往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正如故事中讲述的主仆情缘,只要心中充满爱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中,温暖与感动就会伴随左右。
导盲犬迪克的读后感悟篇四
一只生来奇丑无比的猎犬与一个在街头卖艺的小,他们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但由于一次偶遇使他们相交,并擦出了奇异的火花......这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导盲犬迪克》。第一次手捧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翻开它,便不由自主地对它情有独钟......
当我读到迪克被人们嘲笑外表时,我很气愤:虽然迪克很丑,但有谁知道在那丑陋的外表下有一颗多么忠诚的心;又有谁知道在那丑陋的外表下有一颗多么善良的心!生的美丽的人,内心就一定美丽吗?生的丑陋的人,内心就一定丑陋吗?当然不是,我们不该以貌取人,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内心是不是表里如一。
当我读到迪克为主人咬死怀着自己亲生骨肉的妻子——“红那”时,我感慨万千:对于迪克来说,忠诚大于一切!他宁愿让妻子和孩子死于自己嘴下,也不愿违背主人的命令。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读后感·迪克怎么能舍得呢!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当我读到小主人生病迪克用生命做筹集那巨额的医药费时,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迪克为了主人的医药费,它去给人当活靶子,当鞭子像嗜血的精灵无情地抽打着它那稚嫩的身躯的.时候,我的心在滴血!迪克用血肉模糊换来的只是区区五毛钱!
它为了主人,可以奄奄一息,可以不顾一切。读到这里,不由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连一条小狗都知道用自己的爱去回报主人,而我呢?爸爸妈妈对我无私的爱不也是从来都不遗余力,倾尽所能吗?恨不得把一切都给我。我们应该感恩父母,感恩他们无私的给予,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
导盲犬迪克的读后感悟篇五
沈石溪的《导盲犬迪克》是动物小说,是我在暑假里读的所有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本。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盲孩子和一只导盲犬的故事。导盲犬迪克是一只丑狗,但它为了它的小主人——盲孩子阿炯而牺牲了耳朵,它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到头来却被冷落在一旁,甚至被囚禁在夹墙里,该得到的荣耀得不到,该受到的尊敬受不到。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高傲美丽的白狮狗抢走了。最后,盲孩子阿炯带着迪克,放弃了让自己走红的工作——吉他演出,浪迹天涯,选择了永远的流浪生活。
故事中的导盲犬迪克是一只讲信义的狗。它的主人不嫌它丑,他们相依为命,完成了许多盲人不可能完成的事。信念就是力量,它可以催使人们完成使命,让人们拥有坚定的意志—直叫前,永不退缩。虽然书中的孩子是盲人,但他的意志和勇气,远不少于我们正常人。虽然他胸前的乞讨杯有时满,有时几乎没有钱,饥一顿,饱一顿,但他不怕,因为他有迪克,这只忠实的狗。这让我又明白了: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是不能忽略的,时间长了,动物就像亲人一样,变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迪克舍命保护主人,却反被责备,仅仅是因为它长得丑。有时候人的义气、善良,还不如狗;而残酷无情、心狠手辣却胜于狗,真让我愤怒和心寒。
这一切让我联想到了我家的小狗阿灰。阿灰是只又矮又胖的狗,它的到来让我不再怕狗。阿灰虽然不像书中的迪克一样有聪明的大脑,但它笨拙的样子也挺可爱。阿灰虽然不能像迪克一样有本事救我,但它卖萌时,却能逗我开怀大笑。阿灰带给了我太多的欢笑,我很庆幸能有一只这样的“开心狗。
我相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对它们的善待一定会换来动物对人类的信任、友好,创造出和谐、温馨的美好生活。
现代社会,人类始终掌握着话语权,而动物,多少误会、多少委屈,它们都只能忍受着。其实,它们也是生命,它们也有感情。小说《导盲犬迪克》以导盲犬的遭遇,启示我们善待动物。小作者深深意识到“动物就像亲人一样,变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