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歌行教案小学篇一
要衣须破束,欲炙须解牛。当年不快意,徒为他人留。
百岁之约何悠悠,华发星星稀满头。峨眉螓首聊我仇,
圆红阙白令人愁。何不夕引清奏,朝登翠楼,逢花便折,
闻胜即游?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
象箸击折歌勿休,玉山未到非风流。眼前有物俱是梦,
莫将身作黄金仇。死生同域不用惧,富贵在天何足忧!
长歌行教案小学篇二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方式:
指导法、讲授法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小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要求: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小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5、组织小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小学生看书中插图,边看、边听、边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要求”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小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小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四、巩固练习: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3.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4.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5.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7.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教案小学篇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习,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教案小学篇四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要学习古诗了,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学习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
长歌行教案小学篇五
本诗的教学的目标:
1、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师生都在学习中得到了成长。只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心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究、去创造,古诗一样可以学得很精彩。因此我在这对本次教学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反思。具体的学法还要请大家帮我整理整理。
一、课堂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上课前的游戏设置,调节紧张气氛,轻松过渡课文学习。不够完美的原因:陈圳没来给班级制造了紧张的气氛,使孩子们产生恐慌心理和退缩行为,不过到后来了,大家就都进入状态了,不过效果仍旧不佳。
2、抓住学生喜欢看动画视频的心理,留下奖赏目标,激励他们敢于迎接挑战,用挑战的语气挑逗起学生内心的渴望“你们敢接受任务吗?”为顺利进入“学习课文环节”积蓄了饱满的激情。
3、视频音乐的调动,由开始的跟着到小声唱着到大声唱出。
对结束的情境设计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没完美的释解。
二、启发式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情感
1、对诗歌内容的深入启发,由学生肤浅的表面认识(他们只对诗歌进行读白,弄明白基本意思),引导其对每句所要表达思想的深层理解(理解每个句子所蕴涵的深层意思)。
2、对诗歌指导朗读的情感启发,结合实际感受,和生活中的情感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心感受,达到由境入情,由情导读的效果。使用了生生、师生对话之后,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再次的诵读,使最后的情感得以升华。
三、以读为主,以解为辅,从而达到让学生在品诗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组织不同深度的读来解决文本的教学目标。
初读浅目标读通读顺:自渎古诗,指名读,学生字,指名读,齐读。
熟读理解:借助注释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古诗内容、思想,小组汇报交流,班级小结。《长歌行》这首汉乐府民歌,文字清新优美,内容贴近学生,能给人以启迪。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对照文后注释译文不成问题,因而我就大胆地放手,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照注释自读自悟,调动了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性。
指导朗读品读:(找出字词,小组交流,尝试读出心境集体交流。通过自我感悟读、交流读、感悟读、情感试读、齐读等)组织学生利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学习方式把解决完的古诗内容深入情感体会。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合作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合作交流的同时,也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学习积极性。
四、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辅助
这次的教学课件制作完全是为教学设计服务的,为了避免强占古诗本身的主题性,实现每一个按钮画面的实用性和简约性。把以往单纯的按钮用蝴蝶代替,自然地融入古诗背景中去。或是直接采用问题触发启动功能,保证了画面的简约美观,而不喧宾夺主。做到页面呈现的每个字的出现都具有它的实用性而不浮夸。真正做到了计算机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地位。途中出现的一个小问题:视频跑不出来,我做一点解释,那是由于电脑反映缓慢造成的。上课前对那一环节我还尝试了一下,确定没事,我才放心上课的,所以说课件是没问题的。
启发:
对文本研究不够深,本人文学功底有限,语言组织能力稍差了点,对古诗的理解不十分深入剖析,情绪调动能力却恰恰相反。有个疑问:小学生是否要完全深入释解文本的意思?记教学用书中对此也做了具体的解释,小学生不能死抓文本,只要能够有自己的认识或是理解就可以了。
要是能把熟读理解读环节与指导朗读环节有机融合在一起似乎效果会更好点。即可节省时间又可为后面的拓展延伸留下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