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骆驼祥子读后感总结篇一
钱会把人引进严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狱中去。
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他勤劳,朴实,忠厚,善良,注重信用和讲义气,有小生产者所共有的积极进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
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就在想:祥子的命真苦,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地攒下自己的血汗钱,买下一辆新车,希望娶一个清清白白的农村姑娘,却娶了一个不清不白的虎妞,反正,在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是命运在戏耍祥子。
许多人看完了这本书之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为什么,小福子不等祥子呢?为什么会寻短见呢?也许,她在等一下祥子,就不会发生这种悲剧!
我一直是这样想的,直到有一天我又一次读完《骆驼祥子》这本书,我才明白,不管小福子寻不寻短见,祥子的命运都将是必然的,因为早在与虎妞的时候,祥子就已经放弃了他自己,他已不是那个对未来充满好希望的祥子。
当今社会上,也有许多“祥子”,但是他不一定都是车夫。他们看不起任何人,觉得谁都不如他,他们又觉得谁都看不起他们,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他们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以不会有人看得起他们。
他们也曾有美好的憧憬,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可为什么到最后,却自甘堕落。
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这个黑暗的一面,没有看到光明的一面。
所以,我在这里,想对社会中的“祥子”说:“如果你没有成功,那么继续加油!如果,你失败了,请不要伤心,相信,成功仅是一步之遥。如果,你此时此刻,正在黑暗里生活,请你明天去呼吸一下阳光的味道。”
骆驼祥子读后感总结篇二
《骆驼祥子》以黑暗统治下的北平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颠簸坎坷的生活遭遇。读完这部辛酸悲剧,我深深地被小说所影响。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一样全力以赴地追逐他的梦想,为了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他把握住每一个机会,竟冒险把车拉到清华。结果,他断送了自己的车,使三年的努力化为乌有。虽然理想和现实充满了矛盾,不能调和,但此时的祥子还没有被黑暗的力量扭曲,吞噬。
而后因为孙侦探,他的梦想再一次烟消云散。直到第三次的准备,他再次买上了车,然而不久之后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逼迫卖掉车为虎妞办丧事。“三起三落”的买车挫折,使祥子的生活看似再也没有了希望。此时,小福子的出现却重燃了祥子对生活的信心。可惜故事到最后,因生活所逼,小福子沦为娼妓,吊死在树上。经过一系列的挫折,祥子的所有信念彻底成了泡影。他已经累了,或许觉得再如何努力亦是徒劳无功,便不再奋斗,让命运主宰自己,慢慢地堕落,终究被残酷的社会所打败了,而他的梦想、信念也不了了之。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它,我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理解与想法,对生命的价值也有了新的诠释,同时亦被保尔那顽强坚韧的意志深深地感染了。
保尔和祥子有非常多相像的地方,他们都经历过来自各方面艰巨的考验。可惜的是,同样的起点,同样的经过,却是不同的结局。保尔最后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炼成一名钢铁战士,创造奇迹;祥子却不敌命运的蹂躏,没有好下场。
在黑暗社会中,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既然无法改变世界,那么就改变自己。日子还那么长,人类必须学会坚强。哪怕阴霾几乎笼罩了整个天空,哪怕你只是黑暗中的一只荧火虫。荧火虫的光虽然微弱,但亮便是向黑暗挑战。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有希望,只要心还在,一切都有可能,上帝把心给我们,是希望它把我们带向光明。
每一个决定我们都可以想非常久,一但选择好就无论如何也得走下去。我知道我不能在乎一时的伤害,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不易,不会甘心就此放弃。在挫折面前,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真正的对手其实是自己。应对挫折的过程,其实正正是成长的过程。
读完《骆驼祥子》,我受益匪浅。风浪不可怕,受伤不可怕,只要希望还在,信念还在,我依然坚信,命运是由自己主宰的!
骆驼祥子读后感总结篇三
《骆驼祥子》一书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它带有悲剧色彩这一大特色。书中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任命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这书所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刻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和支持下,经过3年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取他仅有的积蓄,主人逃避特务的追踪使得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人心都带来磨难。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做过挣扎,仍拗地想用更大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像个鬼影,永远抓不住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
老舍在描写祥子的悲剧时,从不同方面着手了祥子从外貌到内心的美好东西。他用着健康的体魄,他“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对生活具有骆驼一样的坚韧的生活耐力,他是人力车夫中的佼佼者。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他善良又正直,有着美好的内心世界。有一次,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看到人力车夫老马因为饥饿而昏过去时,便主动买来十个羊肉包子送给老马,表现出他对的同伴真诚的关切和深沉的同情。
在围绕着祥子经历的描写中,作者也写到了别的一些人物和当时社会的畸形面貌。车厂主任刘四的残忍霸道,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正直迫害,二强子的欲起又落的经历,老马小马祖孙两袋的凄凉光景,小福子的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以及大杂院,“白房子”等处的残酷景象。最可贵的是,作品通过祥子这一形象,为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问题,这也是《骆驼祥子》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所在。
悲剧总是呼唤和人们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和斗争的艰巨,以及人们精神上的各种痛苦,同时严肃地表达了令人怜悯和恐惧的一切告别的愿望,期待着他们早日成为历史的陈迹,即使作品所描写的一切灾祸,苦难,失误等真的过去了,也继续给人以激动和启迪。
评语:《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作者看完这部作品能结合文中的主要人物祥子的经历及其性格特点来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悟出所折射的现实意义,引发我们深思。
骆驼祥子读后感总结篇四
祥子在曹宅拉车这事吹了,又在一次意外中被孙侦探讹了三十元钱,从此,他的心好像死了一样,什么事都不想做,混一天是一天,眼看着就要变成行尸走肉。
其实,他“认命”的背后,有许多原因。
首先是祥子内在的性格弱点。小说中“祥子想开了,既然又回到这里,一切都交给刘家子女吧”,他本是一个要强的人,但是经历了第二次的打击后,就开始沉沦堕落,可见他懦弱的性格是多么明显。
其次是社会环境压迫的结果。当时社会上有太多像孙侦探一样的人——“没有一点用处,因为有条‘狗’命”,经常欺压普通百姓,祥子深受其害。
老舍借写祥子,也在写社会上许多懒惰的流浪汉,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努力了,也得不到回报的结果——这是何其悲惨!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骆驼祥子读后感总结篇五
早就听老师说,《骆驼祥子》是我们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之一,我也在网上看过这本书的一两个章节,只是一直没有时间细读,令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这个暑假的一天,我去新华书店闲逛,偶然在一个书柜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熟悉,好像和我是老朋友一般。
买回家后,我慢慢的细读起来。读着读者,仿佛自己也走到了祥子所在的那个年代。读完后,自然是感慨万千。
这本书里所说的,就是一个大大的悲剧,在特定的时代所有的特定的悲剧。祥子朴实、善良、勤劳、忠厚、并且努力自强,但是最终、祥子还是堕落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只能是那个黑暗的、人吃人的旧社会。如果祥子出生在当今和平的社会,以他的勤劳、努力、定能生活得很美好。
祥子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但是我们更要批判那个黑暗的社会。我们要批判兵匪子那抽象人民的罪恶的鞭子;我们要批判杨先生那冷酷的盘剥;我们要批判刘四爷无情臭骂;我们要批判孙侦察冰冷的明抢;我们也要批判洋医生的冷漠、见死不救。
那个社会,真是一个地狱!对比现在,我们处于这个美好的时代,就要倍加珍惜,好好学习,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