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老马读后感篇一
最近我读了一篇短篇小说,名叫《老马威尼》,真的受益匪浅。
它呢,主要讲了一匹叫威尼的老马是马帮的唯一的一匹马,也是帮里的“顶梁柱”。“如果没有老马威尼,也就没有马帮。”它的主人召光说。威尼救了马帮三次。第一次,马帮遭两只狗熊袭击,是威尼与它们周旋,才有了希望。第二次,帮马帮过流沙河。第三次,舍己为马帮,将老虎引开。
我虽然不知道一个生命走向虎口,走向深渊,走向毁灭,走向地狱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我深知老马威尼有着一般人无法比较的机智,有着一般人前所未有的胆量。如果是我站在一个比我强壮、勇猛、高大的人面前,我会站也站不住的,更别提抗衡了!当然威尼还有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他实实在在是一个榜样,好榜样!他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的。
我想,在绝境中,人们会像威尼那样镇定自若、急中生智吗?再说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人们会像威尼那样从容不迫,没有抱怨吗?再比如,在突如其来的横祸中,还会对生活、人生充满希望吗?我觉得可能会吧,但我还不一定呢!我们不一定要像老马威尼一样做出放弃自己,挽救别人生命的轰轰烈烈的壮举。其实在你生命中一些小小的细节就算奉献了,你轻而易举也就能做到。比如:奉献一个微笑,奉献一些血,奉献一个掌声,奉献一句好听的话……就是给别人一个最大最大的帮助,自己也乐在其中,何而不乐呢?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别人做一样奉献的事,但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只要有这个小小的,可以去奉献的机会,就一定不要放过。
“奉献,不分大小,不分远近。”哪怕自己只奉献别人一点点,那就可以了。因为奉献,无处不在,我相信人人都乐于奉献,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老马读后感篇二
我特别喜欢读沈石溪老师的作品,沈石溪老师写的动物小说特别真实,特别感人。《老马威尼》讲的是一个马帮由威尼带着一群骡子运送货物。威尼曾经两次救过马帮两次,一次是马帮在河边,突然从芦苇里窜出两只狗熊,威尼勇敢地与狗熊周旋,直到人来救援;还有一次马帮在过流沙河,突然洪水泛滥,威尼带领骡子们快速地游过了对岸,这才平安脱险。
这一次,整个马帮正在过一个峡谷,快要出去时,突然窜出来一只大老虎,为了保护整个马帮,危急时刻,威尼独自引拦老虎,走向了死亡。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被威尼感动了。它为马帮服务这么多年,年老了还在为马帮服务,甚至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面对死亡,威尼没有畏惧,它从容不迫地走向死亡。“有威尼在,我心底儿就壮,在凶险的路途,我也敢走。”威尼用自己的生命回报了主人对自己的信任与爱戴。
我觉得威尼当时应该是这么想的:“我死了,可以保护这么多的生命,主人也不会有损失,用我的生命去换马帮的生命是值得的!”如果奉献就是自我牺牲的话,那威尼是彻彻底底做到了!
我在想,过去战争中,有许许多多的战士为了我们的和平幸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的老师为了我们多学知识,奉献出自己休息的时间为我们补课。奉献自己,会带来什么?奉献自己带来的是大家的幸福,大家的快乐。以后,我也要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也让我身边的人快乐!
老马读后感篇三
最近,我天天都要看一遍《老马威尼》这篇故事,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主人公是一匹马叫威尼,它是一匹杰出的马。威尼已牙口十八。人十八一朵花,马十八豆腐渣。它紫酱色的皮毛褪尽了光泽,鬃毛斑驳,脊梁凹陷。但召光甩仍不舍得它退役,他说:“有威尼在,我心气儿就壮,再凶险的路途,我也敢走。”
春天是马帮运输的繁忙季节。威尼和它的主人带着骡群走到了一个叫“鬼见愁”的路口时,好几匹骡子都畏畏缩缩不敢走。威尼不愧是一匹有经验的头马,它神态安祥,不急不躁地带着骡群走进了“鬼见愁”。当快要走出“鬼见愁”时,路口刮来一股阴风,前面出现了一只拦路虎!召光甩用胳膊搂住马脖子,说:“我的威尼,现在,只有你能救整个马帮了。你是一匹忠诚的好马,你知道现在该怎么做。”老马威尼听了,眼睛一片潮湿,抖抖鬃毛,迈步向前。远方传来了虎的啸叫和马的悲鸣。威尼选择了和老虎同归于尽,拯救了整个马帮。
读完后,我深深地被老马威尼感动了。威尼勇敢,坚强,乐于助人,它为马帮、为主人默默地奉献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也要向威尼学习,平时学习生活中,也要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
老马读后感篇四
对这首诗,臧克家曾说:“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
首先,从诗题看:诗的标题是,但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这种遗貌取神的写法,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意蕴。
其次,从老马的处境和命运特征看:诗中的老马似乎生来就得无条件的承受装大车的命运,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横竖不说一句话”,“只好把头沉重的垂下。”这里诗人写出了老马忍辱负重的命运和忠厚善良的性格。这匹老马也曾思考过自己不幸的命运,但它始终是“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从这里我们也能体会到老马的愚昧无知。尽管老马任劳任怨,也要常常挨皮鞭。无奈“只好抬起头望望前面。”诗人写出了老马的悲惨命运,痛苦的感受和悲凉的'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
老马读后感篇五
读完后,心里沉甸甸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说不出的悲哀。作者观察地如此细致,描写地如此细腻,以致于带给我如此强烈的震撼。
从表面上看,整首诗好像是在诉说一匹老马被迫重复做它不愿意做而又不得不做的机械工作——拉车,而且是拉着对于它来讲很重的车。虽然只是描写了老马的一次拉车的感受,却已足以使人感觉到老马的一生也都是如此悲惨,它很可能一生都在做着这项它无法选择的工作,重复着这痛苦的经历。臧克家老马读后感。“装个够”表现出主人对老马的极度压迫,不仅仅是装,而且还要尽情地“装个够”,使得老马背上沉重的压力要往肉里“扣”;而老马呢,“横竖不说一句话”,被人压榨,却有口难言;“头沉重地垂下”,表现出老马的无可奈何。
老马的这种凄惨的遭遇,不禁令我联想到一个人,他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骆驼祥子。我们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中写到“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臧克家老马读后感。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曳。”祥子背上所负荷的重担丝毫都不比老马逊色。在里,有这么一句话“有气,可是不肯发作,全圈在心里;……在小屋里转转着,他感到整个的生命是一部委屈。”正如老马一样,也是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看不到未来,有口难言。老马,并不只是真正的马。祥子,祥子就像是老马,老马也正如祥子的缩影。不,像老马的不仅仅是祥子一人,还有无数的被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旧社会的劳动人民,老马不仅仅是祥子一人的缩影,它是所有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缩影。
所以诗中包含的不只是作者对老马悲惨命运的同情,还有更深、更广的对所有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