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一
一口气读完了国际大奖小说——《橡树上的逃亡》,使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棵大橡树上。书中的小主人公托比·罗尔奈斯身高只有 1.5 毫米 ,年仅13岁,却被生活在大橡树上的同胞们追逐着。他为了活下去,不顾一切地逃亡着,几次被敌人抓住,他都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邪恶,得知父母被捕,他冒着生命危险去搭救他们……他那种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踢掉人生道路上所有的石子,不论大小,不论多少,像托比一样,勇敢的面对困难,为了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二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话咋一看像个贬义词,可这也是所有动物与人类在心底的一种想法。狮子遇到叼着新鲜死鹿的动物,难免要争抢一番。这种因”怀璧匹夫就有罪“的心理而发生的事件在动物中屡见不鲜,包括人类,也许只是方式不同。
可生活在树上的小树人——托比也深切的感受了一把当”怀璧匹夫“的感觉。他因怀着大树上最大的财富——大树之石而被全族人追杀,无奈的他只能选择逃亡。也许有人会说,把大树之石交给他们不就行了?可若把大树之石交给那伙人他们只会疯狂破坏大树,来满足个人的欲望,顺带满足普通民众解决搬家难问题。他们一个个只想着自己,又何曾想过大树?可有个人——托比爸爸(大树之石拥有人)站出来,严厉反对破坏大树,遭到贪婪的人们不满,又觊觎他的大树之石,便把他们一家抓了起来,只有托比逃带着大树之石了出去。
后来他和几个朋友打败了头头,使那些”贪璧之人“清醒了过来,还救出了父母。
讲了这么多,只是希望读者不要对我后面所说的一些话感到迷惑。托比是悲惨的,也是幸运的。说他悲惨,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完整的童年,从小就要承担那些他本不该承担的东西,说他幸运,是因为正是因为童年的悲惨,而造就了顽强拼搏、冷静勇敢的他,不会因父母暂时的不在身边而颓废,也不会因见到敌人而冲昏了头脑。
把思绪扯回现实,仔细想想,托比不就是不就是”怀璧之人“的原型吗?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怀璧之人“有托比的开头又没有托比的结尾呢?璧,可以说是玉,也可以说是才华。说玉,联想到的肯定是和氏璧。虽说也许卞和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一心想把玉献出去,可还不是没了双脚才把玉献了出去。至于有才之人,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再换个角度,说说”贪璧之人“吧。这种类型的人,同样数不胜数。哪里有”怀璧之人“,哪里就有他们。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也是颇具讽刺性的。这么说吧,贪璧之人与怀璧之人犹如这样的关系:月球(贪璧之人)本是黯淡无光,什么也看不清,太阳(怀璧之人)过来一照,月球及附近的所有星球都被照亮了,只有月球一个星球坑坑洼洼,面目狰狞。月球看见别的星球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受不了了,便要去找太阳报仇,更显露了本性。当然这是个比喻。如今已不是封建社会,可怀璧之人成了土豪,贪璧之人成了小偷也许这两种人会永远存在。不要企图得到不属于你的,也不要去炫耀,低调行事。
失璧与与得璧,只在一念之间。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三
他独自一人在外面流浪,可在途中却交到了许多好朋友。如:玛诺、麦伊、米娅……这些好朋友有的与他天天行影不离,有的则和他几天才见一次面。托比大部分的时间是和朋友待在一起的。那么,他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欢乐时光也是和朋友一起度过的。
托比的机智和他父母的机智更是打动了我。托比可以凭自己的机智躲过乔·密西的眼睛;他的父亲也凭自己教授的机智,让托比浑然不知地将军那块无价之宝——大树之石悄悄运走;而他的母亲,也凭自己的机智逃过了那群”恶狼“的眼睛。
我们和托比相比,可真是幸福极了。可我们却常常一受折磨,就显得委屈;而托比,他竟然和折磨作战,最终战胜困难。
托比,我们一定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勇敢,学习你的机智,更学习你战胜困难的精神和毅力!你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四
托比9岁,身高只有1.5毫米,他浑身是伤,他在逃亡的路上,精疲力竭。托比的民族居住在大橡树上,对于他们来说橡树就是整个世界。他的爸爸是橡树上知名的科学家,因为拒绝公开一项能源发明的技术秘密,为此全家被放逐,后来被捕入狱、处死,只有托比逃脱,面对族人的追捕托比历经千辛万苦,得到心地善良人们的帮助,也被族人出卖。机智勇敢的托比最终逃离橡树,在光人生活的草原上获得新生,但他心里难以抹去失去爸爸妈妈的伤痛。历经四年直到大树上的作家柯南流落到草原,告诉托比父母并没有死,而他心爱的艾丽莎正身处险境,托比决定回到大树,他要拯救他的家人。托比和两个光人伙伴冒险回到大树,大树在贪婪的乔·密西的统治下大肆建造,大树已经失去以往的生机。幼年逃亡时曾经救过托比的尼尔再一次给了他最有力的帮助。托比一个人深入乔·密西的树洞工厂救出被奴役的光人,和已经逃出囚禁的艾丽莎救出了父母和大树上其他的学者,杀死了作恶多端的老虎,推翻了乔·密西统治,大树也获得了新生。
爸爸告诉我这是一部历险小说,也是一篇保护生态环境的小说,托比的爸爸为了大树的生存拒绝公开能源发明的技术秘密,因为这项发明如果被广泛利用的话会严重破坏橡树的生态,直至大树死亡。我们的地球也是一样,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不能再生的能源,地球的环境在恶化。我们大家虽然还小,但也应该注意保护环境。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天空变得更蓝。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读完了法国作家丰拜勒写的《橡树上的逃亡》。这部书讲的是:一个叫托比的小男孩,他只有1。5毫米高,如果你不用放大镜看就看不见了呢!他的爸爸是一个博士,经常在做发明。他们的族群都居住在橡树上。有一次,他的爸爸在大树协会上拒绝公开一项会破坏环境的新能源开发技术的秘密,引起了大树族全族的愤怒。托比一家回到家,看到已经被抄的家残破不堪。之后,他们的全家被流放到大树的脚下。走到半路时,突然,有一群人把托比的全家抓走了,只有托比得以逃脱。托比在以后的流亡过程中,用智慧和坚强的精神熬过了一次有一次的危险。例如:有一次,托比被捆在象牙虫洞里,只要坏蛋杰克把象牙虫把象牙冲爱吃的食物扔进托比的嘴,象牙虫就会咬开托比的胃,把食物吃掉。在杰克把食物扔进托比的嘴时,托比用力把食物吐出,不偏不倚,正好吐进杰克的嘴里,杰克就倒了霉。
这是一部充满历险和幻想的小说,我深深被故事吸引了。读完两册书后,我崇拜托比的爸爸,他为了保护环境,牺牲了自己的家庭。我特别喜欢主人公托比,他既坚强又聪明,为了回到大树,经历了九死一生。我一定要学习他们,成为一个出色的男子汉!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六
?致橡树》中,作者认为的爱情观是独立,平等,互相扶持,互相理解的。作者眼中的他和她不仅要同甘共苦,还要精神上的融合。她用“凌霄花”象征了“攀附”,“鸟儿”象征了“痴情”,“泉源”象征了“慰藉”,“险峰象征了“陪衬”……而这些都是她否定的爱情观、“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仿佛永远分离却又钟声相依。”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既然选择在一起,那必定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曾经,我问过妈妈,她和爸爸为什么会结婚,妈妈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只是大家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于是就凑了个对,一开始也是性格很不适合,一直吵架,但是后来有了你,就开始慢慢体谅,慢慢相依,相互帮助。”也许爱情是陪伴,又或许爱情的最终是亲情。但无论如何,只有相依相守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北朝名歌中有一首经典“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诗中女子的痴情,鉴定的新年感人至深,也是值得人们肯定的,痴情是信念坚定的表现,同时也只有信念坚定了才能慢慢走下去,才能甘苦与共,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不痴情吗?“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他为了她放弃了秦罗敷,放弃了官位,放弃了母亲,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于是自挂东南枝。最后,二人共赴黄泉,合葬墓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两人终算在一起了,也成就了一段佳话,萧红的生命中出现了三个男人: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萧红的命运是坎坷的,她的爱情也是坎坷的,她总是在失与得之间徘徊。知道她的生命快走到尽头时,找到了可以相伴的人,骆宾基比萧红小了6岁,他是崇拜萧红,爱慕萧红的,他在萧红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她的左右,他不断的安慰萧红,给萧红最需要的关怀,陪她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日子。骆宾基给予萧红的是安慰,是慰藉,是陪伴。
在我眼中,爱情是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爱情要像刘兰芝、焦仲卿那样的`信念坚定,要像爸爸妈妈那样的相互体谅相互扶持,要像骆宾基对萧红那样不断的安慰与陪伴。我不求他的思想与生命和我绑在一起,那样毕竟在自私了,只求大家都有追求,病为之努力,不求相互独立,志愿相互帮助,共同进退。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七
八岁时,我读了一本书《橡树上的逃亡》,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的明白了许多道理,因此今天,我格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深深的牵引着我的心,让我一直读下去,根本停不下来。读到追捕这章时,我整个人都紧张起来。我想象着自己就是托比,孤身一人藏在树洞里,外面全是想抓我的人,他们用树枝往洞里戳,希望能看到我、碰到我……直到读到托比破解了爸爸话中的秘密,机智的逃出了看守人的魔爪,赢得了存活下来的机会并找回了属于他们的大树枝石,我才长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并为托比感到高兴!
托比告诉了我: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慌张只会招来麻烦,用理性的判断去面对,相信自己的直觉,勇敢去做,才有成功的可能。爱丽莎告诉了我:一些看似糟糕的状况,如果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结果就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是非常珍贵的,我们要懂得珍惜。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环保,要爱护每一棵树,因为也许某一棵树上就住着像托比和爱丽莎这样可爱的小树人。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八
我轻轻地合上《橡树上的逃亡》这本书,可是眼睛还是痴痴地望着书的封面,脑海里还在回忆着书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这本书的作者真的太有想象力了!带给我的震撼太大了!
平常人应该都想象不到橡树上的一座座小城镇,从树梢开始,一直蔓延到树根,任何树枝都是一条街,街上的房子各式各样,数不胜数的小人儿,橡树对于小人儿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主人公托比的爸爸,是一名伟大的发明家,因为拒绝把自己的发明用于开发大树被拘留了,托比的爸爸不是不舍得自己的发明,而是他不想让橡树过早的死亡。托比是个12岁的小男孩,身高只有1。5毫米。就是这样一个还不会独立生活的男孩,开始了逃亡,开始拯救大橡树。托比比其他同龄男孩勇敢、孝顺。尽管他的身上早已伤痕累累,但是这也不足以让他停下拯救大树的脚步;尽管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都背叛了他们的友谊;尽管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也绝对不会放弃自己最爱的父母!
橡树的使命读后感篇九
你能想象一棵橡树上的世界吗,从树梢到树根,每个树枝都是一条街道,街上有很多小房子和数不清的人,橡树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切。他们生活、工作在自己附近的树枝上,树枝间的距离简直就像从中国到美国旅行那么遥远。托比的爸爸桑,一个发明家,因为拒绝把自己的发明应用于开发大树而被逮捕,他只是不想让大树太早走向灭亡。
托比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身高1.5毫米,你能想象那是个怎样的生命吗?就这样的一个孩子,开始了逃亡生涯,开始了拯救大树的行动。托比勇敢、孝顺,尽管已经伤痕累累也不停下奔跑的步伐,尽管连自己最好的朋友都背叛他们的友谊,尽管知道前面很危险也绝不放弃自己最深爱的父母。
保护地球,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去看看吧,你把它当做一个男孩的历险记也好,把它当童话也好,看了,你就会走进那个世界,会收获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