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援藏医疗队工作总结篇一
仁弟妹启。书函而隐于世,复现幸乃得阅者,岁逝十八已。夫光阴莫可逆,时纵弗还留。始生而有识,至今对卷犹忆,社会骤然易貌,形势风云莫测。君子不役于物,惟实以乘其变也。
初,吾诞于农家,父母俱耕事,春稼其禾,夏穑而苗,以待秋实。兄姊或为耘收,亦更豢事于猪牛。及能力,逮扩招新潮,民风倏变,废农务工,庶免其劳。田园芜而畜没,小楼盛而道幽。方此时也,街机已为陈迹,网吧春兴街道。诸友及为同班者,彼云传奇魔兽,此论真三多塔。谈笑含蕴、宇春之渐衰,圈粉雯婕、维维之当盛。唏嘘磁碟湮没于既倒,惊叹袖珍流行于猝发。
是以势有盛衰之替,则子好之而弗能巧之,抑或玩之而不可致其精者,唯小遣以遗其时于控者也。夫农,往世之不避也,而父母见弃,势也。苟憧憬于田园居之不争,寄情于桃花源之虚幻,事之而废其学,斯障而弗知四体之劳效微,父母之所以弃,而学之无量也。又溺于游而罔于课者,倘技宰于佼佼则已;不然,不过于炮灰而湮于势没矣。及悔,时去而学已怠矣。且夫风潮岁更替,识丰乃知所欲。初所嗜之动漫,今则嗤之无聊。方所好者经史诸作,往岁恶而远之者,何也?奔逐于耳目形式之盛也,疏于经典名著之所以为胜也。故可为控者,学也。
方初入小一,持诺基以为戏,不过方块之娱。及级七,掌三星而智能开化,应用之乐不暇。时逢网络形盛,忽然自媒突起。及今小米华为一统,过者已为陈迹。日听于晓松之说,夜思于罗胖之言。概梁、吴之谈,扼郎、王之论。辨崔、方之所争,析林、张之所立。犹如醍醐自新,而脑洞遂开于多维。求焉知焉,故知往岁之淫者寡,如片叶障目于眼前之所欢,而弗鉴于江河川藏之宏伟哉!仰俯一世而知莫达,憾一生死之轮回,可谓亏矣!
故星际、暗黑已矣,王者、英雄势颓,初音未来兴观,虚拟真视可待。无有盖哥、伍声之禀赋,嗜而不谙至于巅,不若弃其淫而割其瘾。否,不过炮灰于光阴,而弗度开新之愉也。何必父母以忧,勿蹈七哥故事。实而致其学,开然后知吾之所欲也。则本山之作,德云之盛,其故有能者契合之。pa酱不相其声,于谦不小其品。是故自丰以智其目,明取舍以达耳。
吾始好数,怠语及文。已而逐于英,然后知有古文。兴曰:志在焉。后得《史记》名著以广其识,叹曰:已也夫!夫今以得到之引带,其意可有尽乎!
援藏医疗队工作总结篇二
材料作文,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一个夏天的夜晚,天空中美丽的星星露出它那可爱的笑脸,眨着一闪一闪的小眼睛。在美丽又宁静的西湖上空,等待着音乐喷泉的出现。西湖的灯光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随着灯光安静了下来,屏住呼吸,双眼牢牢地盯着湖面,等待着神奇的那一刻。
西湖得到灯光渐渐地亮了起来,一盏盏小灯亮了起来,音乐喷泉就在那一瞬间开始了。一根根巨大 的水柱从湖中心喷射出来,射向空中,随着动听的音乐,喷泉一会儿像一群小仙女们,在金莹剔透的舞台上,跳着优美的芭蕾舞。一会儿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在玩捉迷藏。一会儿像一个个武林高手在打太极拳。一会儿条条巨龙从湖底腾空飞向天空。五光十色的灯光转到着,喷泉也随着音乐的节奏,不停地舞动着,越升越高,西湖仿佛和天空融为一体,成了一个璀璨耀眼的大舞台。多么美丽,多么神奇的音乐喷泉呀!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有的喷泉红红的,像一面旗帜;有的喷泉绿绿的,像一堆叶子;有的喷泉黄黄的,像一串串香蕉;还有得颜色说也说不出来,喷泉不断的变化,有时候矮矮的.像皇冠;有时候高高的,比五楼还高,像要冲到天上;有时候喷泉全部喷水,有时候只有一个在喷。
当春风轻轻地摇着那嫩绿的枝条,我爱到家乡的山里去,看那清澈见底的泉水,哗哗的流淌。我会时常坐在泉水边,倾听泉水叮叮咚咚的响声;欣赏泉边的果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的美。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式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我爱家乡的泉水,虽然他只是一汪小小的清流,若与江河、大海、喷泉相比,它的确是太渺小了,然而,它的确有着令人羡慕的生命力。使我每次想到王维的诗句“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援藏医疗队工作总结篇三
翻开史册,汉正街历尽沧桑。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据《夏口县志》等书记载,这条街迄今为止已有5的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这里沿江从西至东,出现了宗三庙、杨家河、武圣庙、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贸易往来频繁。到清代康熙、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乾隆四年(1739年),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同治三年(1844年)郡守钟谦钧在此主持修建了万安巷等新码头。从此,汉正街更是商贾去集,交易兴盛,市场繁荣。被称为“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吸引了四方商旅,八方游客,热闹繁华,盛极一时。于是,本省荆州、孝感各县,外地山西、陕西、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人口纷纷迁入。正如清代汉阳人徐远志的《汉口竹枝词》所云:“石镇街道土镇坡,八码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
近百年来,汉正街一直是旧汉口镇的商业精华之所在。旧汉口镇之商业有所谓上八行(商业行栈),下八坊(为手工业作坊)。据《汉口小志》称:最著名者俗称八大行,即盐行、茶行、药材行、什货行、油行、粮行、棉花行、牛皮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后来““””的影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一度停歇。那些年,小商品几乎无人经营,盛极一时的“三镇市场”门庭冷落,市场萧条,私人经营一度中断,整个市场处于封闭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又获得了新生。1979年9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当年就有100多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在此经营小商品。至1982年,汉正街小商品个体户猛增到458户。至目前,汉正街个体经营户已达到13200户,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面貌。
地理交通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坐落在白云黄鹤的故乡、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是镶嵌在华中腹地上的一颗璀璨的市场明珠。
汉正街市场东起三民路、民族路,西到桥口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由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宝庆街、三曙街、永宁巷、万安巷等78条街巷组成,占地2.56平方公里,含有6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市场内已建成服装、皮具箱包、家用电器、鞋类、陶瓷、布匹、小百货、塑料、工艺品、副食品等10大专业市场,营业面积共计60多万平方米,经营商品6万作余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客货运输站22个,拥有276条线路,对开500多班次,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个体经营户13200户,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旺委可达20万人次。
具有经营特色的汉正街老店
一.谦祥益绸布店
谦祥益(衡记)绸布店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所经营的宝蓝布、宝蓝细布、宝蓝竹布(俗称“三宝”或“三蓝”布)畅销武汉三镇、江汉平原诸城乡吁因这三种蓝布均由该店自设染坊染整,必过三道缸,色正而深,质量始终如一而享有盛誉,是与当时舶来品“阴丹士林”布竞争的唯一对手。谦样益绸布店以谦和致祥,诚信待客树立店风,与买主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外地熟客到店,将购货单交柜即去办理另外事务。到时再来,照单付款取货,无须讨价还价,从无差池。店堂内悬挂有黑漆牌困,上书“一言堂”三个斗大金字,经历半个多世纪,成为汉口人的口头禅:“谦样益的招牌枣一言堂”。据估计,辛亥革命(19)前后,其日均销售额约5000银元,最高时曾达1.6万银元;年销售额在150万一180万银元之间。新中国建立初期,该店仍以经营绸布为主。1966年公私合营改建为谦祥益百货商店,自此经营方向发生变化。
二.苏恒泰伞店
苏恒泰伞店该店是汉正街的百年老店,其制造的伞是畅销省内外的名品。苏恒泰伞店的创业人苏文受是湖南长沙石门坎的伞匠。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家迁汉,住汉正街关帝庙茅屋。他起初挑修伞担游街串巷,随担少量兜售自制的雨伞。三年后,苏文受积累了白银30两,在关帝庙魁北巷口开设苏恒泰伞店,弃修伞而专制湖南油纸伞。从此,由月产伞100余把发展到6000余把,供不应求。苏恒泰的油纸伞能占领市场百年不衰,其秘诀就是质量过硬,同业难有匹敌。苏家制伞,讲究原材料必须采之道地。油纸伞的骨架材料采自湖南益阳、茶陵的毛竹,以其“肉厚质硬”不易弯曲变形;伞面蒙覆的皮纸采自湖北郧阳,以其经纬有力;伞面刷涂桐油采自湖南常德,以其纯度光泽俱佳。偶然原材料供应不及,宁可减产少销,也不以次充优、降低质量,如此数十年如一日。旧时,江汉平原一带,女儿出嫁时一般均要购买苏恒泰伞店的伞。以致顾客口铸“苏恒泰的伞”,远近闻名,有口皆碑。在经营管理上,该店力求改进,以达增产增收的目的。开始制伞是作坊制,一工到底。为了增产,改一工制为分工流水作业制,以7人为一组,4人做伞架(其中再按长达骨、短撑骨、装葫芦和伞把分工),3人格伞衣(2人裕纸、1人刷油)。同时改计时工资为计件工资。经此改进,工效提高30%。进入本世纪30年代,苏家第三代传人为了加强市场竞争,潜心研究提高产品质量,推行伞面纸浸油工艺。伞的品种增加到花纸、改良蓝面、蓝面勾柄和红面大柄4大类、21个规格,伞的抗湿性和耐用度更加提高。为争取顾客,苏恒泰伞店在售伞时,还当着顾客面加刷一层油,并可根据顾客要求在伞面上为顾客题名或作画。新中国建立后,汉口苏恒泰伞店为湘潭制伞总厂的第一经营部。公私合营后,又由门市经营转向生产,月产油纸伞2000把、油布伞5000把。60年代以后,塑料伞、花布伞普及,油纸伞受自然淘汰,退出市场。但讲求质量、价廉耐用的苏恒泰伞的盛誉,仍在市场流传。
导游词
欢迎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欢迎大家参加“***”之旅.
我是***(最好取一吉祥好记艺名),并介绍随行负责人及司机等.
预告节目:今天天气很好,忘掉烦恼,回归自然,放飞心情,远离燥热的城市,融入自然,品山水之美,调整心态,吐故纳新,我将陪同大家***时间一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游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观琵琶湖大自然风光.此次行程一共*天*夜,节目丰富,内容有:
我会热情为大家服务,努力工作,确保大家满意,留下珍贵记忆.希望得到大家支持与合作,努力使游览获得成功,祝大家愉快,真正能受益非浅.
注意:
1,导游应汲取一些谚语,名言,充满文采,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千年修得同船渡”,“千里有缘来相会”,“世界像部书,如果您没去旅行,您可只读了书中之一页,现在您来了,让我们共同读好中国的最精彩一页----火山地质公园”,“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重逢”,“我盼望着下次再与各位相聚”.
2,从武汉出发团队:聚合后首先应清点人数,确认每位旅客,介绍此行安排,沿途风光,其间应制造活跃气氛,避免大家沿途疲劳,如讲笑话,沿线拉歌,唱流行歌等,确立团队名称及文化均可有效激励大家.
3,沿线孝感境内讲董永黄孝文化,如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孝文化的故事;云梦境内讲楚都遗址;安陆境内讲李白的故事李白曾在此隐居十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进入随州境内沿线可讲九口堰新四军的故事,重点介绍李先念,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等.
幽黙导游----放松心情,活跃气氛最有效添加剂,靠平时积累.
景点介绍:
尊敬的贵宾,一路辛苦了,此刻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在规划图外介绍公园整体情况)
整体介绍:
大洪山地区位于中央造山带的东秦岭段与大别段的交汇处的南缘,北为南襄盆地,南为汉江盆地.中央造山带与杨子板块的分界是一条巨型的碰撞带(或断裂带)在襄阳以西为城口,一层是断裂,以东称襄樊广济断裂,而襄樊---广济断裂带恰好通过随州---大洪山地区.沿这条巨大碰撞带杨子板块向中央造山带之下俯冲.
大洪山是一古老林区,森林覆盖率达85%,它资源丰富,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共450种,堪称“绿色宝库”.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占地约3000亩,由9000亩水域和100座岛组成,其四大特点是:山美,水秀,茶香,鱼欢.
一是山美.琵琶湖地处群山之中,山峰逶迤,山上植被完好,各种林木,枝繁叶茂,且具有春绿,夏茂,秋红,冬雪的四季景观,由于建湖之始,水面升高,部分山峰没于水中,形成小岛宛如一颗颗绿宝石般镶嵌与湖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二是水秀.琵琶湖水质良好,清澈透明,天然无污染,清甜沁人心脾,每当晴空万里,水面波光粼粼,微风徐来,湖水拍打湖岸,为湖光山色增添了几分壮丽之姿.或到春雨斜斜,整个琵琶湖笼罩在烟雨之中,更显得琵琶湖的一片朦胧之美.
三是茶香.琵琶湖周围群山和小岛上植有茶树面积已达800余亩,湖边建有茶场,具有优质茶叶生产加工等能力,优美的山水风光更造就了琵琶湖茶叶的独特品位,其茶叶曾获得国际金奖和几十个部优,省优茶叶大奖,用琵琶湖的水泡琵琶湖的茶,有“随车千里不浑汤”之美誉.
四是鱼欢.琵琶湖渔业资源丰富,水中名鱼特产众多,每当天气晴朗,各种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更有镇内外垂钓者绕湖抛竿放钓,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琵琶嘴水库介绍(在大坝边讲解):琵琶嘴水库原名为大洪山水库离洪山镇四公里,涓水绕东边小山嘴而过,形如琵琶,故名为琵琶嘴水库.
这里两岸隔山,河床系整块岩石,是理想建坝地址.
1947年湖北省国民党政符曾派水利二处勘测队到此测量拟定了一个琵琶嘴修大型水利的报告,认为兴修琵琶嘴工程可殆万世之利,后因拨款未到位尚示实施.
1965年9月,当时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亲临勘察并派省水利工程三团设计,边设计边施工,于1965年9月开工—1967年完成大坝第一期工程,整个大坝于1970年5月峻工.
后因工程达不到抗洪标准,又于1976年11日开始整险加固到1978年7月全部峻工.
琵琶嘴水库大坝全长565米,大坝高43米,库窖蓄水12460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窖6900万立方米,形成水面8000余亩.
这里湖水清澈,群山环绕,形成多个半岛湖汊,山上植被良好,有时万倾碧波,宛如白居易一首诗中描述那样:
湖上春来似画图;
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春天去游,波光粼粼,阳光融融的绿林成荫,空气新鲜,满山遍野花,远望似云蒸霞蔚,近观如置身画中.
日光花红满眼,夜闻幽香扑鼻,坐快艇飞驰在湖上可体验直挂云帆沧海的畅快.
这里的主要景点有:人头河,三圣庵,火山口,万水争一门,东四半岛,西四半岛等许多景点;人们形容东四半岛形如:是一条翻腾的青龙,蜿蜒的银蛇,引劲的乌龟,凝视的老鳖;西四半岛形如:一条老牛喝水,是一只山羊欢跃,若一只猛虎咆哮,如一头骆驼缓行.
人头河一带绝壁峭坡,有长江三峡的意境,镶嵌在崖上的一块圆形石头,远远看上去像人的头颅,五官俱全,不假人力惟妙惟肖.
活火山口(又称漂石涧)岩性为玄武岩,喷出时代为晚白严世纪.山上的石头如在高炉中冶炼过一般,顺山坡流成一条条小梁(形如瀑布)在山顶林凹地中可捡到一种赤色红石,多气孔浮石,像刚出炉似的;将它放在水中漂浮不沉,似乎在嘲笑水的无能,这个算是琵琶湖别有情趣的绝妙之处.
腾龙洞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来腾龙洞洞穴公园旅游。
腾龙洞洞穴公园总面积69平方公里,其西南起于腾龙洞洞口,与明岩峡峡谷景区相连;西北抵于黑洞洞口,与雪照河峡谷景区相通,总体上呈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展布,是一个沿清江河谷延伸的狭长景区。区内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现已开发的主要景区有二:一为腾龙洞旱洞景区;一为落水洞水洞景区。二景区距利川市城约6.8公里,集山、水、洞、林、石、峡于一体,溶雄、险、奇、幽、秀于一炉,声誉远播,遐迩闻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今天的旅游线路是先游腾龙洞旱洞,后览落水洞水洞,一路虽然有惊无险,但洞内路小光弱,岔洞伏流,地势复杂,请大家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一定要注意安全。
腾龙洞整个洞穴群共有上下五层,其中大小支洞300余个,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中有水,水洞相连,构成了一个庞大而雄奇的洞穴景观。洞内空气流畅,四季恒温18℃,是旅游、疗养、地质考察的绝妙所在,腾龙洞洞口高74米,宽64米,已经探明的洞穴长度为52.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洞内高山高达125米,洞穴最高处237米,最宽处174米。洞中共有150余个洞厅,象形石140余种。1988年经25名中外洞穴专家,历时32天实地考察论证,腾龙洞属中国已探明的最大溶洞,神州第一;在世界已探明的最长洞穴中排名第七,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为湖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腾龙洞古名干洞、硝洞。清光绪《利川县志》记载:“干洞有硝。光绪十年(1884年),有采硝者十余人,秉烛而入数十里,惧而返。”洞中情况除从洞口至圆堂关,古代硝客稍有了解外,千万年来,腾龙洞传说百出,一直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庞然大物,早在1985年,华中理工大学古建系教授张良皋那篇《利川落水洞应该夺得世界名次》的文章发表后,一石击起千层浪,很快便在利川掀起了一个探测腾龙洞的热潮,探险队由县人武部官兵六人组成,部长张国芳任队长,政委易少玉任指导员。从1985年6月至1986年10月,经过艰难的探测,逐步揭开了腾龙洞神秘的面纱。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就让我们沿着探险队员踏勘的捷径,到腾龙洞去作一次神奇的游览吧!
从洞口到圆堂关是探险队第一天的行程。先不说洞里,就在洞外,好比一篇绝妙的文章,先声夺人的开头,一下就把人们惊呆了!你看,腾龙洞顶上那雄奇的白岩,像不像一艘巨大的天船遨游在蓝天之中,仰天长啸,高大的洞口有如梯形,淡青中泛着粉绿的洞壁下长满了灌木和野花。极目凝视,在侧壁的万丈高崖上,有一蓬墨绿的植物在微风中晃动,传说那是一株灵芝,古时常有巨蟒缠绕守护。其实,那并不是灵芝,而是一株古老的黄莲。利川是著名的黄莲之乡,也不知是那只小鸟的功劳,竟把黄莲的种子播撒到了这人们根本无法采摘的地方。吱喳的小鸟在洞顶飞舞,一股清泉从洞顶甩落下来,便被无形的空气撕得粉碎。走到近前,这74米高,64米宽的洞口和人们的身躯相比形成了十分巨大的反差。这时,人都好像变得轻了、小了,又有谁不叹服这鬼斧神工的腾龙洞口呢!
一进洞门,迎面便是一个大厅。大厅面积15万平方米,由于蚀余和岩石垮坍,在大厅的顶板上形成了一只巨大的孔雀,孔雀昂首扬冠,彩屏如扇石一样展开,恰像正在向远方的来客致意,所以这个大厅又名孔雀迎宾大厅。大厅本是古人筑灶熬制硝盐的地方,探险队初进洞时,本有一个个直径2-3米的硝坑,星罗棋布的散布在大厅的底部。现在,这些古代的化学工场,几乎荡然无存,只在洞壁左侧留下了一二个硝坑和灶孔的遗址,使我们还能领悟古人熬制土硝的风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欣慰。
从洞口到圆堂关,距离大约2000余米,除开迎宾大厅外,还要爬过一座峥嵘的石山和穿过两座洞内的大厅,“登山当登珠峰,览胜应游腾龙”。这是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所书,撰刻于洞壁右侧。越往里走,景致越奇。数以千计的蝙蝠在洞中飞舞,有如一道道黑色的闪电;一个个明白如镜的豕潭,把洞壁、洞额以及洞外的山峰倒映出来,有的如唐僧取经,有的如万丈深渊;一群群浑身透明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游荡,有如一对对羽衣霓裳的精灵。人们都叫它透明小鱼,其实它并非鱼类,而是一种叫红点齿蟾的古生物的幼虫。红点齿蟾浑身釉黑如黛;腹缘长满一圈火红的班点,十分好看。现在,在凉风洞和牛鼻子洞里,还可以看到它们全身透明的倩影。借着朦胧的灯光,看,校场坝飞来石的对面,警钟正在长鸣,一位妙龄女郎正在盼望着她心上的人儿归来。还有地龙盘旋、千丘梯、千层塔、空中飞瀑,大象吸水,应有尽有,先生们,女士们:请不要贪恋这跟前的风光,前面的景色更好。途经一把通关锁,前面便是圆堂关。
俗话说:闯过圆堂关,发现妖雾山。当年探险队员来到圆堂关时,除来时走过的路外,几乎到处都是乱石和绝壁。后来,他们蛇行匍匐,猿攀猴跳,好不容易才闯过了这道圆堂关口,发现了前面这座高出洞底125米的妖雾大山。妖雾山,一山迷雾,遍地怪石。探险队员为了找到一条通路,在洞里整整折腾了四天。如果不是采取从毛家峡进洞,前后夹击的策略,恐怕到现在妖雾山也仍然是一个难以琢磨的谜。现在游过了圆堂关,去到妖雾山,已经是一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线了。走在这条用勇士们的智慧和胆略铺成的风景线上,再回头想想当年探险队员们的迷疑和艰难,当然,就会觉得一点也不怪了。因为那时谁也不知道过圆堂关,要过妖雾山。返回妖雾山西侧,还有三洞四峡一龙宫更为奇特。
援藏医疗队工作总结篇四
湖北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在过去两年中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新冠疫情,该地区的百姓们所表现出来的"湖北精神"给全国乃至全球都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湖北精神的内涵丰富多样,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团结协作"、"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奉献精神"和"人民至上"这五个维度,谈谈我对湖北精神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团结协作
湖北省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协作精神。当疫情爆发时,湖北人不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疫情。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公安和市民等各个群体之间相互协作,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力"的良好局面。我在湖北精神中看到了人民的真诚和善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只有众志成城,才能共克时艰。
第二段:坚韧不拔
湖北精神中体现出了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在疫情期间,湖北人民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他们对抗疫工作的坚持和努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时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疫情的胜利。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给我很大的鼓舞,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坚持自己的信念,迎难而上。
第三段:自强不息
湖北精神中的自强不息让我感受到了人们的勤劳和努力。湖北人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改变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到疫情防控中,用智慧和勇气为抗疫事业做出贡献。湖北人民的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追求进步,不断提升自己。
第四段:奉献精神
湖北人民展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在疫情期间,湖北省的医务人员冲在了前线,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把治疗病人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的健康。湖北的工人、志愿者和其他一线工作人员也积极参与到抗疫事业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懂得了奉献是一种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
第五段:人民至上
湖北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民至上。在抗疫过程中,湖北人民的利益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带动全国人民为之付出。无论是政府的决策,还是人民的行动,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这种人民至上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通过对湖北精神的思考和体会,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奉献精神和人民至上等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湖北精神让我理解到,只有积极向上、团结协作、追求进步,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取得过人的成绩。我将以湖北精神为榜样,继续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和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援藏医疗队工作总结篇五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是杨绛先生在其《一百岁感言》里写的一段话,而这也如她的一生,在岁月变迁中坚守一种丰富的安静,淡定而从容。
而今,少了几分古人倚栏看斜阳的悠闲,多了几分躁郁和对名利的追逐,外界的诱惑也让人难以拥有一种平凡的心境,难以感受生活的美好。而物质与思想的失衡,更让人在名利中流离失所,而也有更多人想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
英雄固然纵横驰聘,可那也只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有的人会老去,也有人会兴起,所谓英雄,不过是此时建功立业,却在多年以后,变成书中烫金的名字,供后人敬仰。可人生短短几十载,纵然他有再多才华,也只能随年华老去,随历史长河一并归于沉寂。而苏轼笔下的曹操“固一世之雄也”,可“而今安在哉”?不如把握当下,热爱生活。
壮士终有一天会迟暮,而最后长存的竟是那些随岁月沉浮,安然淡泊之人。陶渊明的诗在当代是脍炙人口的,可在当时,其朴素的诗风与社会的奢靡格格不入,梁朝钟嵘的《诗品》中也将陶渊明的诗只归于中品。可他依然过着“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终于在百年之后,他的诗重获新生,为世人称赞。可见,宁静者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变迁,归于沉寂,来日方长。
安妮宝贝曾在《得未曾有》中采访了四个归于沉寂的人,他们远离喧嚣,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平淡而知足,一位僧人在其中说:“心是不受外界局限的,心要超越他们”。或许就是这样,既然最后都会化为一抔黄土,那何不用自己的方式让生命更圆满呢?就像一句佛语: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可宁静并非碌碌无为,宁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并不是无为那样的消极应对生活,人生终归沉寂,可我们也不能让人生一直归于沉寂,而要于其中绽放自己的光华。
援藏医疗队工作总结篇六
湖北省自2018年开始实施了“湖北问政”的机制,通过通过网络平台、手机APP等形式,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来反映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湖北问政的活动,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体会和心得,弘扬湖北问政的精神,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问政的行动中来。
首先,湖北问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接对话的平台。过去,我们要反映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多个环节和渠道,让我们的声音无法直接传达给决策者。而现在,通过湖北问政,我们可以直接向相关部门负责人提问、反映问题,获得及时的回应。这为我们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果提供了便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力量。
其次,湖北问政增强了政府的透明度。政府是公权力的执掌者,其行政决策和管理应该受到公众的监督。通过湖北问政,政府可以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对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同时,政府回应问题的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策的透明度,使民众更加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原因,增加了政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第三,湖北问政培养了公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过去,对于问题的反馈和解决往往由少数人来负责,大多数人往往只是等待问题的解决,或者通过媒体关注事态的发展。而通过湖北问政,每个人都有机会提问和参与讨论,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份子。这使人们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培养了我们对社会政策的责任感,以及关注公共事务的素养。
第四,湖北问政促进了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在过去,政府的信息传递往往比较单向,而民众的声音也很难得到积极的回应。通过湖北问政,政府与民众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和沟通,政府聆听民意,解答疑惑,加强了政府与民众的联系和信任。这种互动和沟通的平台不仅为政府改善社会治理提供了参考意见,也为民众了解政策的目的和成果提供了渠道。
最后,湖北问政教会了我们如何以理性和积极的方式表达诉求。社会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解决问题需要我们以理性、冷静和务实的方式来对待。通过湖北问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背后的原因,从而以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湖北问政的机制和平台也提供了一个和谐、宽容和积极的氛围,让我们更能够凝聚共识,共同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总之,湖北问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创新方式,它加强了政府的透明度,提升了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了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在湖北问政中,我们需要以理性、中立和积极的态度参与,用脚步和心声,为社会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湖北问政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一个更加民主、公正和繁荣的社会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