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阳节古诗词朗诵篇一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朱熹重阳节登高,眼见秋景,胸怀舒展畅快,顿生感慨,借杜牧诗《九日齐山登高》作此抒情词。
他说尘世多俗事,营营扰扰,难得有畅心的片刻。但是今日不同,不但可以登山,还可以把紫萸、黄菊插满头,玩得尽兴了再回去。“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壮阔抒怀,颇有几分及时行乐的意味。
如果说杜牧在诗中的旷达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令人压抑。而一经朱熹化用之后,把自然与人生结合,成为了积极面对人生的寄语。
明代文学家薛瑄:“气骨豪迈,则俯视苏辛;音节谐和,则仆命秦柳。洗尽千古头巾俗态。”
生活有一千条路走向麻木,唯有一条通向救赎,就是成为自己。
重阳节古诗词朗诵篇二
重阳节古诗词(2)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作者:卢照邻
年代: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己酉岁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九日登高台寺
朝代:清代
作者:沈辂
原文: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朝代:唐代
作者:李泌
原文: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重阳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唐・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重阳山居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四首之四唐・司空图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重阳阻雨唐・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重阳节古诗词朗诵篇三
2.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3.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4.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曾几《九日二首•儋耳重阳菊满头》
5.伸一手,缩一手,重阳决定九月九。——释慧远《颂古四十五首•门裹有》
7.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赵嘏《重阳》
8.共登思远楼。重阳后,菊花风雨秋。——张可久《金字经•春怀瘦影孤》
9.枫叶露痕,荻花风色,人言今日重阳。——王之道《望海潮•宝山烟霁》
10.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朱庆馀《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1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愿献重阳寿,承欢万岁馀。——郑愔《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14.重九谓胥会,独醉南山秋。——方回《喜宾旸归》
15.已近重阳风雨少,菊花篱落酒旗斜。——方岳《乌衣园》
重阳节古诗词朗诵篇四
作者: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孟浩然〔唐代〕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沙行一作:沙平)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齐之鸾〔明代〕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王维〔唐代〕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宋庠〔宋代〕
纪节符阳序,承恩出上兰,
厨均尧脯膳,优集汉觞欢。
紫菊吹花酎,丹萸辟恶丸。
秋光浮翠帟,杂蘤珥华冠。
宫树遥分柞,林苕且辨兰。
神池翻瑞鹄,帝竹隐歌鸾。
烟阙云中见,严城斗外看。
欲知人意悦。霏雾满归鞍。
赵抃〔宋代〕
为僚初自喜,邀客亦逢嘉。把酒须同乐,分襟莫预嗟。
未成登画舸,好共赏黄花。试向东篱看,秋丛映晚霞。
黄锦〔明代〕
珍赐频颁出上方,欣逢重九有辉光。糕团白雪花为酿,酒浥金茎露作香。
每饭可能忘帝德,开尊并喜际萸觞。因思落帽缘何事,抖擞衣冠正席尝。
吕师濂〔清代〕
望中楼阁似仙家,徙倚浑疑泛渚槎。爱暖柳条依旧叶,避寒梅子尽情花。
不韦城上长含雾,诸葛祠前烂吐霞。去岁登高无此景,且抛乡思醉天涯。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古诗词朗诵篇五
21.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22.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3.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5.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苏轼《和王晋卿》
26.秋城一夜江湖晚,风雨重阳菊自寒。——方岳《次韵斋宿•可是诗边欠老干》
27.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 他日头似雪,还对插茱萸。——权德舆《酬九日》
28.多病多忧欺此老,半醒半醉了重阳。——方回《庚寅》
29.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王昌龄《九日登高》
30.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杜荀鹤《重阳日有作》
31.三径寒华空怅望,閒居无酒对重阳。——方回《重阳吟五首•射蛇戏马老刘郎》
32.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33.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34.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
35.雨过中秋明月时,病孤九日菊花期。——赵蕃《九日怀在伯》
36.未知千古龙山下,有此重阳盛事哉。——项安世《续闻李季章提刑舟到用前韵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