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案篇一
一、教材简析
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册有两个训练重点: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七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学习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同时体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
难点:让学生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一、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二、教法、学法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情趣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第三部分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由于学生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直接板书课题,从课题上寻找突破口,抓住“蟋蟀”和“住宅”两个词,同学生展开谈话,紧扣题眼,巧妙引导审题,既让学生感知了形声字这一造字方法,又从宏观上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手法,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在导入课文后,我设计让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感悟。请学生快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能很快体会出文章主要内容: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这个环节落实本期教材训练重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达到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三、品读重点词句,理解感悟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蟋蟀是天生的歌唱家。请同学们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创作一首《蝉与蟋蟀》的歌词
师生伴着《蜗牛与黄鹂鸟》的旋律齐唱《蝉与蟋蟀》本环节的设计:一是提供了歌词创作的素材,通过学习,学生对蟋蟀的住宅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二是提供了歌词形式的范例,即大家都熟悉的《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三是提供了歌词写作内容的组织方式,即以两种动物的对话形式组织内容;四是提供了歌唱的曲调 ,即《蜗牛与黄鹂鸟》的旋律。为学生提供 “由写到唱”的经验模式,找准学习的生长点,为下面的创造性学习作铺垫。学生在老师构建的发展平台上模仿《蜗牛与黄鹂鸟》的句式,联系文本,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在跳跃,并飞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最后,根据熟悉的曲调尽情地放声歌唱。整个过程中,学生就像一群放飞的鸽子,无论是飞得高的,远的,还是低的,近的,都展开了飞翔的翅膀。这样融理解、创造、表现于一体,富有感染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积极的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案篇二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了解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1.同学们你们认识蛐蛐吗?它的学名叫蟋蟀。你对蟋蟀有哪些了解?
2.蟋蟀不仅会叫、好斗,而且有高超的建造住宅的本领。今天我们来学习《蟋蟀的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1.学习本课生字,说说书写时注意的问题。
2.读读课文,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的句子画下来并读一读。
3.读课文,想想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
4.质疑。
1.按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宅”、“慎”、“址”、“骤”是翘舌音。“燥”是平舌音。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
4.组词练习
慎()址()掘()崛()搜()
镇()扯()倔()屈()艘()
燥()操()澡()蔽()朴()
躁()噪()藻()撇()仆()
2.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蟋蟀出名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段(第8至10自然段):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1.齐读第一段,思考蟋蟀出名的原因?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下蟋蟀为什么因唱歌和住宅而出名?
1.指名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部分分几层意思写蟋蟀住宅的特点?
(1)住址的选择;
(2)使用的工具;
(3)屋内外的情形。
2.逐层深入理解:
(1)“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2)“慎重”什么意思?找出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址”体现在什么地方?
(3)蟋蟀有特别好的挖掘工具吗?柔弱的工具指什么?
指名朗读,自由说说蟋蟀的挖掘工具怎么样。
(1)图文对照,默读思考:蟋蟀的住宅从外部到内部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
(2)师生交流归纳,板书:伟大的工程
(3)指名读第三层。“伟大的工程”对什么而言?(柔弱的工具)
3.指导学生用赞叹的语气朗读第二段。
让学生对照板书总结蟋蟀住宅的特点。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蟋蟀住宅的特点。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
1.指名读。
2.作者写蟋蟀怎样建造住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动工时间,再写怎样挖掘,最后写不断整修)
3.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同桌讨论。
(1)勾划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过程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3)蟋蟀是随什么来对它的住宅进行长时间的修整?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说明了什么?
4.汇报自学情况。
5.让学生总结第三段内容,并让学生用简炼的词语进行板书:(初寒动工、不懈工作、长期整修)
6.教师归纳讲解。
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可见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板书:辛勤劳动)
播放录像,思考: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蟋蟀住宅的?
找出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并讨论其妙处。
运用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写一篇短文。要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写清楚,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小学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案篇三
你从课外还了解到了关于它的哪些知识?(学生汇报交流资料)
师总结:蟋蟀得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好斗,还由于它的住宅。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到蟋蟀的住宅去参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文中很多地方都采用了拟人的写法,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请同学们在学习中仔细品味。
二、整体感知课文
首先老师想请几位同学配合老师将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蟋蟀的住宅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配乐朗读
(选择住址什么样的怎样挖掘)
三、学习“选择住址”
(学生自主学习,先仔细读文,再汇报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由学生讨论解决)
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怎样挖掘”
古人常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我们就用“读、思、议、悟”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两个内容。
(读,仔细读文,思考自己都读懂些什么,把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再品读课文,看自己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悟出些什么?)
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长注意分工,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五、汇报交流
1、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哪一小组来汇报?
(小组内由小组长分工通过读,画图,总结住宅特点,说感悟等方式进行汇报,做到小组成员每人都有事可做,发挥自己的才能。)
(1)、如果现在你们就是蟋蟀,能把自己的住宅介绍给大家吗?
(2)、多么可爱的小蟋蟀呀,多么舒适、整洁的住宅呀!我们看课文中的插图,想象,又一个美好的夜晚来临了,小蟋蟀会在平台上弹奏什么乐曲呢?(创设情景)
(3)、蟋蟀弹奏的乐曲真动听,建造的住宅更别致,作者是怎样赞扬它的?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朗读,结合前面一句“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1)抓住动词“扒、搬、踏、推、铺”体会蟋蟀挖掘的辛苦,指导朗读。
(2)结合课件认识蟋蟀的挖掘工具,加深理解。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
(3)学习“整修”一段体会蟋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总结:可见蟋蟀出名的住宅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劳动换来的。
六、畅谈感想
小小的蟋蟀都知道做事不马虎,不肯随遇而安,我们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课外小练笔
(同学们,动物世界是非常奇妙的,写小动物的文章我们也写过多次但内容大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什么新意。这次我们就要像作者那样仔细观察,亲身体验,亲身感受写出以前没有写出的东西,写出新意。)
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小动物的特点。
(运用课文中学过的列数字、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拟人等方法来写)
八、推荐书籍:《昆虫记》
小学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案篇四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短文范例:
《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它浑身长满了长长的毛,黑一块,白一块,真可爱。它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玻璃球一样。白天,它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晚上,瞳孔放大,像绿宝石一样发出绿莹莹的光。小花猫的耳朵很灵,只要有一点声音,它就把耳朵竖起来。它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高兴的时候,就左右摆动,像耍花棒一样。它的脚上有5个小小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它白天蜷起来,呼呼睡觉,晚上,它警惕地注视着鼠洞,只要老鼠一出来,它就马上扑去,把老鼠咬死后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猫。
附:板书设计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做到美观、简洁、重点突出)
小学四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教案篇五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词。
2、感知并熟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powerpoint课件,蟋蟀的图片,每位学生一张画纸,画笔。
一、自我介绍
二、谈话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都把自己的住宅打扮得越来越漂亮了。今天,我们一块来聊聊有关“住宅”的话题。
(板书:住宅)
谁来向大家夸一夸你们家的住宅?
(指3、4名学生)
你说的真棒,看来平时一定是个注意观察的孩子,老师真想到你家去参观一下。可是,有一位朋友不服气,他想和你们比一比住宅。是谁呢?听,它来了!(放蟋蟀的声音)(在“住宅”前贴上蟋蟀的图片,并在下面打上括号)读课题。
读了课题,有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学生质疑。
三、整体感知课文,解决字词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以便和它一比高低。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快速地阅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1、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补充课题。
检查自学情况。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质疑、解疑。
谁来帮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的名字给添上。
(说:看谁跑的快,先上来的先写,不用举手。把人数控制在三个左右)
我们看他们写得对不对。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
(请学生说)
作者不用“窝”、“洞”为题,而用住宅,这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下面的学习中还有许多地方采用这种写法。
四、熟悉重点段落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请同学们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有关段落。
学生读、学生找。
每组派一个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预想:
1、择住址方面:
排水优良,有温暖的阳光,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板书:选址)
2、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词语。
(提示采用拟人的手法)
(出示幻灯)
3、宅的特点有哪些,找出有关词语。
(板书:特点)
(出示幻灯)
小结:我们现在一起把5、6、7三个自然段读一下,再来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
五、实践活动,巩固新知
蟋蟀的住宅这么有特色,请你们用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注意我们刚刚找的一些词语,比如:倾斜的隧道、有多深、多宽、出口、平台等等,看谁画得最漂亮。
画完以后,把自己当成小蟋蟀,向自己的同桌或朋友夸夸你的住宅。
学生动笔画,巡视……
谁愿意上台来向大家介绍你的住宅。
(鼓励学生上台来说)
六、总结
哎呀,我们的蟋蟀可真了不起,能建造起这么别致的住宅,作者用了一句话来赞扬它,找到读出来。
(幻灯出:“假使我们想到……”)
指名学生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机动部分:这个伟大的工程是怎样建造的呢?谁能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大家一起把这段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