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活的随笔篇一
刚走进学校上学的时候,我是左手握笔,于是我母亲提着鸡蛋去拜托白老师纠正我的错误。白老师惩戒我们的方法只有一个,揪头发,只揪额头的那几根。我时常感觉前额的头发连带着头皮一起疼,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惧怕白老师。惧怕他严肃的面目,甚至惧怕他头顶不多的几根花白头发,有点深入骨髓的样子。
离开故乡之前,我对于白老师的记忆已经存留的不多了,但有两处回忆却如何都涂抹不掉。
一个农忙的春天,我母亲不知是因为什么而和白老师的妻子争吵了起来。白师娘一边跳一边指着我母亲咒骂,言语不堪。我母亲是个不会骂人的人,当别人骂她的时候,她至多偷偷地瞪一眼或者掉一滴眼泪。
二姐当时10岁,看不下去母亲的受辱,于是她拿着一根棍子跑到白师娘面前,在她身上戳了几下。让我惊悚的是在那一刻,白老师顺手拿起了一把铁锹,青筋暴起的向我们的方向砍来。
受伤的自然是母亲,她护住了我二姐。我清楚的看见我母亲的脸上有了不止的血,头发也都被红血浸湿。我当时傻傻地一动不动,两个姐姐也都瘫坐在地上嘶哑的喊着妈妈。我记忆最后的一刻是我妈晃晃悠悠地跌倒在了地上,其他的都忘记了。
第二处回忆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那时我的母亲已经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我和姐姐以及年迈的奶奶。如今说起这个回忆我都不能完全相信,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陕北的农村,竟然有家庭没有能力拿出一块钱给感冒发烧的孩子买药。感冒发烧的那个孩子就是我,拿不出一块钱买药的家庭就是我们的家庭。
于是,当白老师要求我们每人上交两块钱,用来生炉火取暖的时候,我再一次被拖入深深地恐惧。第一天我没有拿到那两块钱,于是,白老师让我在寒冷的教室外面站了半天。
等到第二天我奶奶领着我到学校找他说情的时候,白老师不知道说了什么难听的话,我的奶奶泪流不止。我也泪流不止,虽然不懂白老师话语的意思,但当看到年迈的奶奶流下浑浊的泪水的时候,我有些情绪失控。
于是,在我转学离开母校、离开白老师的时候,头都未回。因为就当时而言,我不认为我对于那样的学校,那样的老师有什么留恋。可是后来听我奶奶说,白老师难过了好几天,他说他应该给母亲赔礼道歉。
近些年,断断续续的听到白老师的消息,他最以为傲的儿子的堕落,妻子的病重,生命奄奄一息,还有他自己的极度衰老。这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在我心里没有激起过一丝的涟漪。
最近一次见到白老师是在我上大学以后。
他就那么蹲在三爷家的炕边,手里捏着一支自卷的烟,花白的头发,秃顶的那一片更是光光如也,努力的咳嗽感觉就要咳出血。他抬眼看我的时候,似乎都没有足够的力气。看到曾经凶恶的老师如今安静的蹲在自己的面前,像一个受伤的孩子一样,我的心里是有些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是时间给予的,我没有任何能力进行抵抗。我曾经无数次试想当我荣誉回乡的时候我一定要刻薄的表达我对他的极度不满,可当真正面对的时候,我的双眼噙满泪水。这泪水不仅仅是因为白老师现在颓败的处境,更是回想起那一段段的过往,不会因为他而褪色,反而是色彩斑斓。
他笑了笑。
我母亲曾经摸着头顶的伤疤告诉我她早就原谅了白老师,我问是什么让你原谅,她没说话。问我自己,对于过去那么耿耿于怀的一件件磨难一样的事情,我是如何就这么轻而易举的释怀?也是找不到答案,或许真的是时间在逝去,我自己的身体装不下那么的仇恨,于是,学着释怀学着原谅。
我很潇洒地回复白老师:恨什么恨?我早都忘记啦。
我也笑了笑。
生活的随笔篇二
灯下独思
在一盏灯下翻阅泛黄的书页,如同翻阅一段尘封的往事。不如风也不如烟,如一滴春天的雨落在紧闭的玻璃窗上,一声沉闷的嘀嗒,是那渐行渐远渐模糊的时光么?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弥漫,化成一点最沉重的叹息,久久飘散不出门去。
好多年了。我们始终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冷漠。脸上的皱纹深了?这没有什么,老家门前的那条木凳已经糟朽,再也承载不起我们日益发福的躯体。头上的头发白了?这也没有什么,红漆木箱里的那本稿笺已经潮湿,再也书写不下我们日渐远离的青春。年年中秋,头顶的那轮明月,用它看过在这世间走过的每一个人的冷眼看我的时候,我总会回报它一双冷眼——如海螺沟千万年没有融化的冰川。
可是,在一些时候,心,为什么会隐隐约约地疼痛?难道是在翻阅那些泛黄的书页时,不经意触痛了自己结痂的伤口?在朦胧的《背影》里,我们的父亲是否来过?一句话也不说,甚至不让我们看一眼他越来越陌生的面庞,就匆匆地消逝在凄婉迷茫的梦里。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诗句里,我们的双眼是否有过泪花?在一棵长满果实的树下,怎么也看不见那一树织成云霞的桃花。
得到过,失去得更多,好像是所有人共同的感叹。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迷茫里,我们艰难地前行;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浩叹里,我们尽力地突围;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伤感里,我们不停地求索。在来来去去匆匆忙忙缠缠绵绵纠纠结结的脚印中,到底有没有我们鲜红的泪滴。
其实,我们都不愿意痴念着过去。但是过去总是以各种形式与我们纠缠不清,比如一页潦草的日记,或者一张黑白的照片,或者一首多情的老歌。我们避无可避,因为我们注定要在他们的蛊惑中走过一生,就像阳光,就像空气,就像流水。
你是怎么变极端的
相亲节目中,一个男人走上来,外表不错,谈吐还行,突然一嘉宾扔出一句话,明显的质疑。接着,男人的噩运来了,所有女嘉宾开始揪住这点不放,批判、攻击、挑衅、打压,好像有人扔了一块砖,其他人就得齐心协力把他拍死,否则就是对民意的违背。
---其实,男人真没那么差,不过是多说了一句话而已。
《人生感悟的`生活随笔》()。你只能闭嘴,这会儿再去倒戈,非被口水淹死不可。
---其实,电影真没那么差,不过是大家在一起闹的。
有一个词叫做“群体极化”,说的就是这种现象。与群体成员单独决策相比,群体倾向于作出比较极端的决策。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
现实中,还有很多倒霉的人倒霉的事。
办公室里的女同事,如果相当不招一个人待见,那么她可能会渐渐不招很多人待见。那个对她不怎么感冒的人,随口说上一两句话,极化效应就来了,大家都会觉得她就是诡异,怪不得人人都不喜欢她。其实最初不喜欢她的,可能只有一个人。
追求女孩的男人,女孩并不讨厌,可是偏偏女友们不喜欢。女友总是说,你看,他总是不给你打电话。你看,他又忘了。女孩不为所动。可是不久,女孩发现,朋友们都相当不喜欢这个男人,好像自己要真和他好了,不仅仅是有眼无珠,更是会众叛亲离。
更常见的情景是,一件衣服,有一个人说了不好,你再说好,似乎有损于自己的品位;一种现象,当大家都向一个论点迈进的时候,你最好沿着分支走,另辟蹊径只会让你成为公敌。
“群体极化”就是这么可怕。不幸的是,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是帮凶。
人们都习惯于用挑剔质疑的眼光来对待事物,而这个始调一旦确定,大家就会在这个方向上提供更多的论点。
还有社会比较。
当然,极端未必是坏事,如果没有“群体极化”,许多重要的价值至今不会顺利实现。例如公民权运动、废奴运动和女权运动,都曾一度被视为极端而遭多方打压。
但是,生活中,事实也很清楚,极端可能会伤害很多人,灭掉很多东西。有些时候,你跟着群体作出的决定,回到一个人的时候,会生出很多后悔。
要知道,生活并不是跷跷板,无论永远在高处,还是永远在低处,都不是最佳观测点。有些时候,往中间靠靠,才可能摸清全局,也看到退路。
生活的随笔篇三
我们并不是一个人旅行,一路上总有人同行。怀念那些纯真朴实的岁月,那些午休时躲在被子里玩耍的情景。那些日子,我们曾经手拉手走过。
记得那些盛夏的日子,我们站在大树下大口喝着冰镇汽水。水甜甜的,凉丝丝的,一直流到心里。头发因几滴汗水的缘故而粘在额头上。我们玩着游戏,开心的笑着,连鸣蝉也抛之在后,多么简单的快乐。
下午的时光是最快乐的,也是最短暂的。我们摆好衣服当作球门,就开始了满场地跑。不大的水泥地荡漾着我们的笑声。
一窜如同断了线的雨丝落了下来,紧接着是第二窜,第三窜,然后便听到“啪”的几声是雨点打在叶子的声音,迟钝的我这才发现是雨,你拉着我的手飞奔,就在下一秒的事,我差点摔倒,你还是紧抓我的手不放,终于,我们一路狂奔到大树下,看着早已淋成落汤鸡的对方,开心的笑了。
虽然我离这些日子越来越远,但是,不经意的一回头,往事重现,你们都不曾离开。
收拾好行理,我又要上路了,但已前的时光我却不回忘却,以后的时光我也会有这憧憬与向往。
公众号:中学生优秀作文
生活的随笔篇四
人的一生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谁也避免不了,开心不开心,烦恼,谁都会有,如果总是拘泥与烦心处,徘徊不前,失落烦恼,无意义的埋怨懊悔,却是最大的错误,应及时调整心态面对,因为你任拥有最大的财富生命,生命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用积极的态度看事情可以让一切变的有希望,美好。用消极的态度对待事情,反之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如意,不幸。一个走在沙漠里的人,体力近乎透支,拿出自己仅剩的半杯水,消极的说道:“哎!为什么只有半杯呢,早知道当时买杯子的时候买个大点的了,把水装满点了,现在却是只能等死了”如果是一个积极的人却一定会认为自己还有半杯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这半杯水可以支持自己走出一段较为可观的路,让自己继续有了生的希望。
人生既是如此,拥有的越多,渴望的'却同样越多。无法摆正心态,正确面对人生,永远都无法快乐起来,因为你永远无法满足。就如很久以前媒体做的一个调查一样,全世界快乐指数最高的国家,不是那些最富有的国家,却是北欧小国丹麦,一个非常寒冷的国家,一年下来常是在0摄氏度以下的国家。他们人口稀少,同样他们不需要争夺资源,他们社会治安稳定,因为人与人之间信任度高,他们从不埋怨自己的家园寒冷,因为他们许多独有的资源就需要这样的环境下才有。借一句常听到的话说,比尔盖茨他比我富有100万倍,但是他绝对没有比我多100万倍的快乐。
人生何必去追求那么的多呢?很多事情往往越去想它却离自己越远。一切随缘,不去强求,却不消极,去想那些自己所能得到的,自己已经拥有的,可以利用起来的。正如一个人失业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不高兴,因为他失去了一条道路,却拥有了一百条可供他选择的道路,因为他只是失去了工作,并没有失去供自己生存的知识。
应学会以多种角度看待人生的一切,春有百花夏有凉风,秋有明月冬有雪。看淡不如意的,淡忘烦心的,珍惜拥有的,争取能够得到的,人生即会变的快乐。谁都很难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境界,但也理应做到乐观正太,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面对人生,可更能启发人的灵感,反之却会使人生充满阴影,做事往往事倍功半。
人生因学会把握尺度,“得即高歌失即休”。得不到的就应早去放弃,属于自己的理应争取。“闲坐庭院笑看花开花落”,“依楼听雨管它秋去冬来”,我就是我从不管他人看法,只为自己而活,只为自己快乐而活,得不到的从不强求,属于自己的从不放弃,从不因别人看法而做任何改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生活的随笔篇五
今年的国庆长假,因为老家的侄女结婚,我回老家呆了几天,遇见了多年未见的两位表姐,她们都是我小时候最崇拜的表姐了,她们漂亮,但是一个没主见,一个有着自己的主见,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时隔多年,猛一见面,差点都认不出来了,相互的拥抱,相互的问候,即使离家多年也不会改变的乡音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回了从前的岁月.....
先说二姨家的大表姐,长得很漂亮,当年是顶班当上了会计,后来和她的同班的同学谈恋爱了,二姨却是百般的阻挠,我那时还小,好像是嫌那人的个子矮,另介绍了一个,后来表姐也就认同了,没再争取自己的机会,而是把那段感情放在了心底,后来的几年,她生了儿子,老公承包了几个门市,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让人羡慕,可是就在她38岁那年,老公却打了个喷嚏就去世了,急性的心脏病,从那以后表姐自己带着儿子过日子,个种的酸苦,各种的难味,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吧,任谁都无法体味的艰辛,妈妈常说,你大表姐是哭着变老的,白天还有人说话,到了夜里,谁能陪她说说话呀!到现在表姐也退休了,儿子也结婚了,可是她仍然孤单着,有好多给她介绍老伴的,可是儿子却又不同意了,说,都当奶奶了,好好看孙子吧,还找啥呀!现在表姐说起往事,我们仍是会陪她流泪的,才刚刚五十二岁呀,表姐的样子仍然很耐看,我们还是劝她,再找个吧,年轻时不找,是为了孩子,现在不要再难为自己了!我真心的祝福表姐能有个幸福的晚年!
再就是舅舅家的二表姐,天生长的就是一美女,不用化妆,就是素面,也能让人想多看几眼,年轻在青岛当兵时认识了一个浙江温岭的兵友,热恋上了,可是舅舅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觉得把女儿嫁那么远就等于把女儿送人了,拿根棍子把人家赶跑了,可是表姐毅然丢下一切跟他走了,一去很多年,现在儿子都上大学了,夫妻和睦,家里的渔场也是管理有方,日子更是咱们想都想不到的富裕,我真为她高兴,自己选择的路,也是幸福的大路!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我听着她们的故事长大,我也从一个小孩变成了小孩的妈妈,我们就这样围坐在妈妈家,絮絮叨叨,说起以前很穷的时候的那些趣事,说起我当年站在表姐的柜台前要糖块吃,那时候那个馋呀,还不到柜台高呢,翘着个脚!还说她们都会偷家里的麦子去换锅饼吃!那天我们在妈妈家坐了很久很久,哭了,又笑了,亲情真是很奇怪的东西,无论隔多久隔多远,都会在某一天回到原点,就像是缘分一样,而我宁愿相信那是浓的化不开的亲情吧!表姐说,那时我妈妈做的韭菜煎鸡蛋最好吃了,再做点尝尝吧,我们都吃了,却都说已经不是旧时的味道了,是我们的口味变了?还是我们那种向往的心情变了?我边吃边想,也想不出个啥来,我只有真心的祝福我两位最亲爱的表姐,和我的朋友,还有我,都幸福快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