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丰碑故事演讲三分钟篇一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有始有终,定能成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在中学当教师,有一天他对班里同学说,我们来做个甩手游戏吧。游戏很简单,就是把手使劲往前甩三百下,再往后甩三百下,但要求每天都这样做。同学们纷纷说这个游戏容易,保证能做好。一个星期以后,苏格拉底问同学们游戏完成得怎么样?同学们全都举起了手。一个月以后,当苏格拉底再做统计时,全班仍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在坚持做。一年以后,当苏格拉底在课堂上再次向大家了解情况时,只有一位同学举起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凭着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终于在哲学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哲学思想直到现在仍然放射着智慧的光芒。
同学们,这个甩手游戏从动作上看很简单,但每天坚持,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人们常说,在科学之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敢于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希望的顶点。让我们认准自己的努力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鼓励自己,这样我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最近的大树也在两公里之外,花豹不惧遥远,拖着猎物走向那棵依稀可见的大树。一路拖,小羚羊身上的血一路流淌。不久,两只狮子发现了这些血迹,就循迹追去。跑了一阵后,它们终于远远地看到花豹拖着一只小羚羊在大树下休息。尽管它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敏感的花豹还是发现了,连忙叼起猎物四周察看。
知道自己被发现了,两只狮子干脆起身追赶过来,但等它们来到大树下,花豹已将猎物拖到了树枝上。狮子的爬树本领没有花豹好,更何况那棵树非常光滑,它们试了很久都爬不上去,就守在树下不愿离去。这时,花豹已经安全了,但它依旧觉得这个树枝不够高,就叼着猎物爬上了第二层树枝。看着花豹爬得更高,狮子起身用爪子狂抓树干。花豹觉得很不安,接着爬上了第三层树枝。
第三层树枝已经非常细了,摇摇晃晃的,但花豹并没有察觉到潜藏的危险,它只觉得爬得越高,离狮子越远。见花豹爬得更高,狮子发怒地“嗷嗷”大叫,但又束手无策,只能趴在地上和花豹硬耗。它们早就饥肠辘辘,如果一直耗下去,只会饿死自己,沦为花豹的食物。
可花豹又哪能考虑到这些?它只想和狮子们拉开距离,在第三层树枝上仍觉得不够安全。休息片刻后,它又站起来将食物叼到第四层树枝,树枝剧烈地晃动,但花豹不管不顾,放好猎物后自己也跳了上去。还没等它站稳,那根树枝“咔嚓”一声断了,花豹和它的猎物一起掉落下去。下面的两头狮子纵身跃起,花豹还没有落到地上,就已经被其中一只狮子咬中了脖子……就这样,花豹和它那已经到手的猎物,一起成了狮子的美餐。
擒获猎物后不马上吃掉,而是藏起来慢慢享用;遭到狮子们的围困后,不是硬拼狠斗,而是爬到树上避开劲敌,这说明这是一只有智慧的花豹,只是它没想到,所谓的“安全”并不是绝对的远离,而是一种“尺度”的把握。如果为了避免一方的危险而无限地往相反方向退避,往往会陷入另一种更大的危险。
在非洲的一片茂密的丛林中,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密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他们跟随队长进入丛林探险,可是,队长却在任务即将完成时患急病而不幸长眠于林中了。临终前队长把他亲手制作的箱子托付给他们,并十分诚恳地说:“如果你们能把这个箱子送到我的朋友手里,你们将得到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埋葬了队长之后,他们便扛着箱子上路了。道路越来越难走,他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小了,但他们仍然鼓着劲往前走着。
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走出了丛林,找到了队长的朋友。可是那个朋友却说:“我一无所知啊!”于是,打开箱子一看,竟是一堆无用的木头!
大家想一想,就这么一个故事,粗看起来,队长给他们的只是一箱无用的木头。其实,他却给了他们行动的目的,使他们获得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生命。从哲学角度上讲,人不同于其它动物之处,就在于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所以人不能像其它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人的行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奋斗的目标。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县的建设者,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的目标就是更加勤奋的学习和工作,成为建设封丘、发展**的合格人材。让我们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吧!
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玉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鉴定玉石的专家。
老师傅随手拿了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讲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随手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也一句不提玉的事。
就这样,每天老师都叫他捏紧一块玉,光是中国历史就讲了几个星期。
接着,老师向年轻人讲风土人情、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老师傅几乎什么都讲授了,关于玉的知识却一句也不提。而且,每天都叫那个青年捏一块玉听课。几个月后,青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想学的是玉,却觉得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想向老师表明,请老师开始讲玉的学问,不要再教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他走进老师的房间,老师仍然像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您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老师开心地笑起来:“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这是一个收藏玉的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很喜欢。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懂,而独独懂玉,因为玉的学问与历史、文化、美学、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关系。而这个世界的学问,也不是有用、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
风再冷,不会永远不息;雾再浓,不会经久不散;风息雾散,仍是阳光明媚。如今我们年少的青春,只有希望,向着远方的未来,我们愿张开双臂,迎接新的未来。相信自己,明天是美丽的。
学习,是一个艰苦求知的过程。它像是一座陡峭,充满挑战的高山。当你决定攀登这座高山时,抬头仰望,它仿佛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不可逾越,心里不免产生一丝恐惧,但更多的是兴奋与好奇,不禁让我们跃跃欲试。
前进的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定要历尽艰苦,才能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的目标,到那时,回头看看那些被自己克服了的陡坡,心中自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一份喜悦,可能当你抬头看那遥远的,未曾尝试过的路程时,可能脑中又会闪过一缕忧愁・・・・・・然而,这正是考验你的时刻,你只有重新振奋精神,继续向着目标前进,才有可能成功。
当你经过无数次跌倒,又爬起后,你的意志就会变得愈加坚强。永远不能放弃的念头,想想吧,当你站在山之巅上,那是一份何等的荣耀,一瞬间,所有的人的目光都投向你,沐浴在春天里,沐浴在阳光下,以往的艰辛都得到了回报,这所有的一切都属于你。
因为你是不畏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挫折登上山顶的胜利者。向着美好的未来冲刺把,成功永远属于不懈努力的人!
丰碑故事演讲三分钟篇二
你喜欢吃小橄榄吗?金风送爽时节,橄榄上市了。一颗颗圆溜溜、晶莹莹、宛如绿宝石的小橄榄,真令人馋涎欲滴。然而,一口咬下去,眉头却会立即皱起:呀,这是什么味?又苦又涩!但几秒钟后,一股甜丝丝的感觉却在唇舌之间漾开了,直沁心脾,让人觉得唇齿留芳,顿时眉笑颜开。
生活颇像一枚橄榄,有喜有优,有笑有泪。生活中的“苦”,代表着不幸与失败,而生活中的“甜”,则包含着幸福和成功。巴金曾说过:“人们是这样,苦与甜交织他的心房,成与败编成他的历史。”的确,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苦”与“甜”织就了人们的生活。
苦与甜是对立统一的,没有苦,就无所谓甜;反之,没有甜,也就无所谓苦。“吃尽苦中苦,方得甜中甜”,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春秋末年,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苦心人,天不负”,越国重新强大起来,一洗前耻。勾践的成功正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最好注解。
小橄榄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但只有在唾液中酶的催化作用下,才反应而生成糖类。生活中,“苦”转化为“甜”,同样是得有一定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拼搏和奋斗的毅力,有与不幸和困难决一死战的精神。
海伦凯诺是一位集聋、哑、盲三种残疾于一身的美国姑娘,但在老师的培养下,她从未沉沦。她把泪水溶进生命,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艰难地跋涉,在汹涌的人生海洋中顽强地扬起风帆。功夫不负有心人,海伦终于成了一名震古铄今的教育家和作家。
由此可见,只要锲而不舍,即使是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也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可以化苦为甜。“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垡少伟男。”的确,苦难,对于懦夫是异常可怕的,而对强者,则是磨砺意志的砥石。苦转化为甜决不是轻易的,它需要付出代价,这代价有时甚至是青春、鲜血和生命。
小橄榄实在太苦了,于是有人把它用盐水泡过了再吃。这样,苦味没有了,但甜味也大为逊色,远不及先前那般清香、甘甜。生活不也是如此吗?只有尝到那苦到极点的滋味,才能享受到甜到极处的舒畅。试想,梅花如若不经一番寒霜苦,又焉能花香袭人呢?人,如果自甘落后,违背甜与苦的辩证关系,那么甜同样会转化为苦。就如那水,有蒸发升腾为彩虹的高雅美丽,也有堕入阴沟的污秽不洁。类似之事,在我们周围是屡见不鲜的。
当然,也有人对小橄榄尝都不愿尝,或者咬一口就把它抛得很远很远。也许这是个人的爱好,别人无权干涉。但倘若对待生活如此,那他将永远品尝不到小橄榄的美味。怕苦,会使人一事无成,会使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生活中处处都有哲学,正如小小橄榄也会使我们悟出苦与甜的辩证关系一样。
为了甜的到来,让我们勇敢地投入生活,去品尝那苦涩的“小橄榄”,去迎接那充满无穷的幸福回味的明天吧!
丰碑故事演讲三分钟篇三
有一位野心勃勃却没有作品的作家说:“我的烦恼是日子过得很快,而灵感却不愿光顾我的大脑,所以一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接着他又说:“写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事情,要有灵感才行,这样才会有兴致写下去。”
说实在的,写作的确需要创造力,但是另一个写出畅销书的'作家,他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说:“我有许多作品必须按时交稿,因此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那样根本不行。一定要想办法使自己的笔尖在纸上滑动。这个办法就是我先定下心来坐好,拿一支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在不经意间,便已经文思泉涌了。”
【哲理与感悟】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很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将一事无成。
丰碑故事演讲三分钟篇四
此 敬礼!尊敬的xx:
我是实验中学初二的学生xx,为了增强我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我的平安健康,我特向老师,家长保证:
1、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骑坐摩托车,不骑车带人,不追车,不爬车。
2、不吃变质瓜果和食物,不乱吃零食,不乱喝饮料,不在无卫生保证的摊点就餐。
3、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放学后不在外逗留或夜不归宿。
4、正常上课时间确需离校时必须当面向班主任请假,由班主任同意并开据假条后方可离校。
如有违反上述保证,责任自负。
致此 敬礼!
xx
xxxx年xx月xx日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2
丰碑故事演讲三分钟篇五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19xx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xxx。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xx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谢谢大家!
丰碑故事演讲三分钟篇六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我们得元旦汇报会,首先我代表我们班的两位老师向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您对我们小二班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时光飞逝,转眼间小二班的宝贝们已快乐的度过了小班的第一个学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宝贝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相信各位家长一定也感受到了自己孩子的进步。宝宝们取得的成绩除了我们老师在幼儿园中对孩子的.关怀和教育也离不开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密切配合!为了给孩子创设节日气氛、学习环境等在老师的提议下不少家长为孩子准备了很多的装饰素材。因为你们的支持才营造了我们美丽的教室、欢快的节日气氛。这一切的一切在这里我们想对您真诚的说一声:“谢谢”!
有了家长的配合我们会把工作做的更细更好,让我们共同为了孩子搭建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
谢谢大家!
丰碑故事演讲三分钟篇七
会不会怀疑三分钟可能连一个自然段都没讲完就结束了?别担心,写好短篇的故事演讲稿,助你在三分钟内做个精彩的演讲。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几篇三分钟演讲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哟。
大家好!我演讲的哲理故事是《眼睛最值钱》。
我喜欢假日的时候去逛古董市场,因为会遇上许多古董的行家,偶尔也会遇到自己喜欢的宝物。
日子久了以后,认识了一些卖古董的摊贩和一些古董的收藏家,我逐渐发现到,买古董的人比卖古董的还要内行,有许多卖古董的人甚至对古董一无所知,只把它当成一般的货物。
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在一个卖壶的小贩摊子上,看到时大彬的仿制茗壶,时大彬是中国明朝最伟大的紫砂壶作者。眼前那一把壶虽是仿制品,却做得十分精美。
“多少钱?”我问。
“三千元。”小贩说。
“假的也卖这么贵。”
“什么假的?当然是真的啦!”
“时大彬是谁,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这一把是他亲手卖给我的。”小贩面不改色地说。
对于这样的古董摊贩,我们只有无言以对了。
因此,买古董的人,眼里只有古董,价钱是不太在乎的,卖古董的人,眼里只有金钱,他们才不在乎古董的价值。
例如一个明朝宣德的香炉,古董商是五千元批到的,他只要一万元就会卖,才不管那香炉的好坏,真正懂宣德香炉的人以一万元买到,可能一转手就以五十万元卖出了。
有一次,我和一个买古董的人蹲在小摊前看一尊魏晋的铜佛,他突然严肃地对我说:“说真的,我们的眼睛最值钱!”
“为什么?”
他说:“因为只有眼睛才能辨认真假、判别年代、分出美丑,所以,买古董的人,要先锻炼自己的眼睛,有了好眼睛,就不会受骗上当了。”
因此,我们去逛古董商场,是对眼睛的一种学习。我喜欢中国台湾话把古董商说成是“古物商”,把古董摊子叫做“古物堆”,我们去找古董,正是在古物堆的破铜烂铁中寻找我们失落的那一对值钱的眼睛。
只要找到值钱的眼睛不只能找到最好的古物,也可以进而见及生命的真相了。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去拜在一位师父的门下,希望师父教他认识人生的真相。
师父只教他洒扫、泡茶、接待宾客,闲暇的时候就用来静心,并观看这个世界。
弟子过几天就会问师父:“师父呀!您什么时候才能教我人生的真相呢?”
又过了一阵子,弟子更着急了,问师父:“师父呀!你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告诉我人生的真相呢?”
师父被问烦了,拿一个石头交给他,对他说:“你拿这个石头到菜市场去估价,只要了解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
在菜市场里,有两个人想买这个石头。有一个人出价十元,另一个出价二十元,第一个是要买回去做秤锤,第二个是要买回去做砚台。
弟子把石头带回来,报告师父:“师父呀!这个石头有人出价二十元。”
师父叫他把石头带到卖玉石的市场去,只要了解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
在玉石市场,有人出价到五十万元,因为那石头看起来非常稀有。
弟子把石头带回来,报告师父:“师父呀!这个石头在玉石市场有人出价五十万。”
师父:“好!现在你把这石头带到钻石市场去,只要估量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
弟子欣喜若狂地跑回来报告师父:“师父呀!听钻石市场人说,这是一块最完美的钻石,有人开价五千万呢!”
师父说:“没错!这是最完美的钻石,可是只有用钻石的眼睛才能看见它的价值。你每天追着我问:什么才是人生的真相,用菜市场的眼睛、玉石市场的眼睛,和钻石市场的眼睛看到的人生真相都是不同的,你到底想用什么的眼睛来了解人生呢?你要先锻炼的是钻石眼睛,而不是不断的追问呀!”
弟子听了,就心开意解地开悟了。
我们大部分的人,穷尽一生在奔驰追求,希望寻找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物,却很少有人了解,我们的眼睛才是最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山,山就有了价值。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海,海就有了价值。
有价值的眼睛看见了阳光,阳光就有了价值,因此禅师才说:“日照一隅,也是国宝。”
太阳所照耀到的每一个角落,都像国宝一样的珍贵,这种深刻的见解,只有好眼睛的人才能体会呀!
大家好!我演讲的哲理故事是《刀尖上盛开智慧》。
朱元璋这人,可不像别的皇帝那样少有大志。他很可怜,小时候,父母双亡,到处乞讨;乞讨不下去了,又去皇觉寺当一介小沙弥,木鱼经卷,阿弥陀佛。
最后,沙弥也当不成了,就木鱼一扔,佛经一烧,拿起屠刀,开始革命。
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几十年的血雨腥风,几十年的浴血奋战,朱元璋的企业做大了,自己也弄把老板椅,往宫殿上一摆,朝上一坐,建立明朝,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那感觉特爽,特舒服,也特得意。尤其看到满朝大臣,顶礼膜拜,连称万岁万岁万万岁,朱元璋高兴得险些血压升高。当然,得意归得意,仍得压在心中,仍得一脸庄重:皇帝,得有皇帝的样儿,不能张狂。
这样憋,是能把人憋疯的。
朱皇帝终于选择了个时机,将内心的得意,狠狠地释放了一把。
那次,是去看一座未完成的宫殿。到了宫门,朱元璋手一挥,告诉警卫,都别跟着,我自己进去随便转转。于是,扔下警卫员们,背着手,走进了宫殿。
显然,宫殿还没修好,但也快竣工了。宫殿很高大,很富丽,很堂皇,朱皇帝看了,很爽气。
朱元璋一高兴,就想起自己打江山的事,两种得意摞在一块,更加得意。左右看看,警卫没来,自己一人,就捋着胡须,得意地自言自语:“我本来拿着刀子沿江剽掠,只想安安稳稳当个强盗,没想到,一不小心,竟弄出这么大的家业。”说完,忍不住嘎嘎嘎大笑一阵。
笑完,终究不放心,抬头一看,脸色煞白。
原来,果然有人。
那个人,是个老头,就骑在宫殿梁间,正在涂漆,显然是个漆匠。此时,他目不斜视,正在聚精会神于手中的工作。朱元璋的话,他好像没听见。
朱元璋眼睛里,笑意没有了,射出白亮亮的光,刀子一样。他想,自己今天说的话,要是传出去,不等于自己承认自己的土匪出身,百姓知道今天这事,该如何看自己;大臣知道后,该如何看待自己。
朱元璋这家伙,杀个人,于他而言,犹如碾死一只蚂蚁,他的那些大功臣,哪一个不是他举起刀咔嚓咔嚓排头砍过去的,又哪里在乎一个老头子?于是,他抬起头,对着梁上喊:“哎,那位,你下来。”
上面的人仍没朝下望,一心一意,继续着手里的活儿。
朱元璋脸上的肉颤了两下,放大声音,对着上面大喊:“你下来。”
那人仍忙着刷漆,理也不理。
宫外的警卫们听到喊声,都跑进来,对着梁上大喊:“老头子,圣上让你下来。”众人的嗓门,犹如炸雷,老头听清了,慢慢溜下来,问:“喊什么?”
大家说:“圣上叫你。”
老头点点头,忙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道:“臣人老耳聋,没听清圣上呼唤,望恕死罪。”
老人接过银子,忙叩头称谢,起身后慢慢出了宫门,擦了把汗,也暗暗嘘了口气。只有他知道,朱元璋的话,他听了个十足十,一句不落。也只有他知道,自己一点儿也不聋,耳聪目明。他更明白,今天,自己等于是在刀尖下钻过来的,捡了一条命。
老人是装聋,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演讲的哲理故事是《变障碍为台阶》。
《论语·阳货》第一则,记载的是阳货和孔子之间的一次交锋:阳货希望孔子出山,帮助自己,但孔子自小讨厌阳货,长大后看到阳货陪臣执国命,更是厌恶他。
阳货是有架子的,他不会亲自登门拜见孔子。他也知道,孔子是看不上他的,不会主动投怀送抱。但阳货毕竟是阳货,他是有手段的。他先放出风声,要孔子去见他。但孔子不傻,不去见。阳货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条计策:他趁孔子不在家,派人送给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
按孟子的说法,按照吉礼,“大夫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出门在外)也,而馈孔子蒸豚。”朱熹说:“瞰孔子之亡而归之豚,欲令孔子来拜而见之也。”他就是想用一只蒸熟的小猪换得孔子的回拜。
孔子回到家,看见阳货派人送来的小猪,就明白阳货的意思了。阳货给孔子出了两难题目:去拜访吧,就等于投靠,阳货可以以此散布言论,造成孔子和他合作的社会影响;不去吧,违背周礼,不用说孔子本人不愿违背周礼,阳货也可以借此打击孔子,败坏他的声誉。
但这种小难题哪里能难倒孔子?破解之道其实就在眼前:操斧伐柯其则不远——就用阳货的办法:孔子也打听到他何时不在家,并趁机去拜见他。
可不巧得很——也可以说是巧得很——孔子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阳货!
孔子一看是阳货大夫的车马,自然是赶紧转弯避开,而阳货一见孔子的来路,以及对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很生气,加上此时的他权势煊赫,说话的口气也冲:别躲!过来!我有话对你说!
孔子只好转回来,走近阳货。阳货说:“一个人藏起自己的才能而听任国家混乱,可以叫仁吗?”
道理很正派,孔子无奈,只好说:“不可。”
“那么,本来喜欢从政却屡次错过机会,可以叫智吗?”
说得也对,孔子只好又回答:“不可。”
孔子显然不愿和阳货直接冲突,面驳阳货,所以恭恭敬敬顺着他说。但是,他的两个“不可”,很明显是敷衍,是虚与委蛇。阳货当然也能听出来,但孔子态度既然如此恭敬,他也无从发作。
末了,阳货说:“日月流逝,时不我待啊!”
潜台词是:孔先生,您已经五十岁的人了!您还有几次机会?
我相信,阳货最后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孔子,触及了孔子心中蛰伏二十来年的从政之梦。孔子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好吧,我准备出仕了。”
这段对话非常精彩,孔子也不是不愿做官,而是不愿到破坏政治秩序的阳货那里做官。所以,不见阳货,是“义”;不得已去拜见阳货,是“礼”;等阳货不在家才去拜,是“权”;路上碰见了也就恭敬相见,不愿意做的太决绝,是“毋必毋固”。阳货每一问,孔子必答,是阳货说得在理,孔子据理答复而不辩解,是谦逊而又不屈服。
即便是孔子这样超凡脱俗之人,一生之中也免不了和一些难缠的人纠葛难解。这无需抱怨,我们可以像孔子那样,把生命历程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小人,都看成是我们注定要经受的磨练。其实,任何一个障碍,换个角度看,也是一个高度,假如你不能高过障碍,甚至比障碍还低,只能与障碍平视,甚至仰视,障碍就是峭壁,挡住你前进之路。但是,假如你高过你的障碍,可以俯视障碍,就可以在障碍面前抬脚,把它踩在脚下,此时,障碍就变成了台阶,抬举着我们攀升。
面对阳货的咄咄逼人,孔子的表现是唯唯诺诺而不辩——孔子终究不会去阳货那里为官,却也无需在此一争高低。
战胜小人的秘诀是:不是要斗得过小人,而是要高得过小人。
三十多年前,十七岁的孔子在轻视他的阳货面前不争不辩、转身离去,阳货那时就已经成了他眼中的台阶,更何况今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丰碑故事演讲三分钟篇八
我的家乡在覃塘,那里盛产莲藕。
春天,绵绵细雨下个不停。大地湿润了。农民伯伯开始出来播种莲藕种了。一天天过去了莲藕生根发芽。
夏天,荷叶长得很茂盛,有的像一个个圆盘,有的像一把把小雨伞……荷花有的也开了,像一朵朵花灯,有的半开着,像害羞的小姑娘,用手帕遮着自己的小脸蛋,可爱极了!晚上,青蛙在泥里开歌舞会,唱着优美的歌:'呱呱呱",荷花听见了,荷叶也听见了,不由自主的也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秋天,莲藕成熟了,农民伯伯从泥里挖出了许多莲藕,它们像婴儿的手臂一段一段的真惹人喜爱。莲藕可以生着吃,也可以炒着吃,香香脆脆的,还可以煲着来吃,粉粉的,太好吃了。
啊,我爱家乡的莲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