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篇一
1、学习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进行记录,尝试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喜悦,初步积累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意识。
请幼儿自由地说说班里有些什么东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钢琴等。
我的行动:“看看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东西?数数每样东西有多少?把它记在纸上。”
孩子们接受了老师的任务,三人一组,欣然而去。在探索中的表现各不相同。教师用数码相机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下来。
我的观察:(一)一组内的两个人在争着要记录,而笔只有一支,发生了矛盾。
我的思考:幼儿同伴间合作的机会少,发生这种情况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造成的。孩子们可能认为记录者是最能干的,所以有争强好胜的表现。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动力,可能会解决孩子的矛盾。
我的行动:“你们要快一点了,别的组已经记下很多东西了。”
我的观察:(二)一组内的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交谈,而后其中的一个去数椅子有几张,一个去数小朋友的图画有几幅,数完了告诉记录的小朋友,等他记完后再去数其他的东西。
我的思考:显然这一组幼儿的能力是很强的,最起码其中一个“指挥者”的能力是很强的。三个人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第一次的尝试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每个组都将自己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每组的记录各具特色。
我的观察:
(1)将所要记录的物体画下来,并将该物体的数量写在它的旁边。每个物体之间用方框隔开,看上去一目了然。
(2)将所要记录的物体画下来,没有写数字,排列较乱。
(3)选取一些物体的小标记,贴在纸上,然后在它的旁边写上数字。
我的行动: 看看哪一组记的你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有多少?
我的观察:孩子对孩子说:“我看看记的东西都挤在一起,看不清,我就用方框把它们隔开,别人一下子就能看清了。”“ 我不会画钢琴,所以就在小箩筐中找到了钢琴的'标记贴在纸上,人家一看就知道是钢琴。”
我的行动:为什么有的小组记得又快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刚才他们是怎么做的?
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每个孩子都想重新再探索、记录一次。教师再给孩子一次机会,让他们还是找原来的三人一组再记录一次。
我的观察:有的组还在按照自己的记录方式继续工作;有的组能借鉴别人的方法也画一个框将物体与物体隔开;有的组记录时有意识地将物体与物体空开一点;有较多的幼儿去小箩筐中找标记贴在纸上,他们知道这样记录的效果又快又好。在第二次的尝试中,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彼此之间少了矛盾,多了默契。
我的思考:幼儿学习的能力是不容低估的,每个幼儿的学习速度也是不同的,一部分幼儿能一下子就学习到别人好的方法,并将别人的东西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孩子相对来说学习速度慢一点,他们不能一次性地接受别人的经验。但我相信,在第三次、第四次的记录中,他们也会成功。
大班数学教案篇二
1.能将5以内的蔬菜分在两个箩筐里(红色、黄色箩筐),知道可以有多种分法。
2.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分的结果。
3.体验数量分合变化的乐趣。
经验准备:熟悉绘本故事《箩筐》。
物质准备:
1.课件:5的分法。
2.5以内各种蔬菜图片(萝卜、茄子、土豆、芹菜)等人手一份。
3.箩筐记录表人手一份。
(一)把5个萝卜分别装在红色箩筐、黄色箩筐里,幼儿自由操作。
(二)了解5分成两份的多种分法
提问:你是怎样分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分法。
如:红色箩筐2个,黄色箩筐3个。
提问:谁和他分得一样?是怎么分的?
幼儿描述自己的分法,提示用“我把5个萝卜分别分给红色箩筐2个,黄色箩筐3个”句式描述。老师把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提问:谁与他们分得不一样?
幼儿说出不同的分法并记录,直至所有分合式完成。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三)复习分合号,进一步理解5的分合
1.复习理解分合号的意义。
提问:这些分合式里边都有一个符号,像什么?叫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呢?(复习分合号,用手势动作摆出分合号等方法,熟悉分合号)
2.用逐渐增加的方式重复5的分合。
提问:给红色箩筐分了1个土豆,那黄色箩筐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图片)
如果再分给红色箩筐1个土豆,那黄色箩筐的土豆是多还是少了?为什么?
依次完成5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的分法。
提问:5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提问:看看这些分合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红色的箩筐多分了一个,黄色的箩筐就要少一个。这是数量分合中递增、递减的关系。
3.游戏“你问我答”,复习5的分合式。
4.幼儿动手操作,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分的结果。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分合式。
师:今天你们帮助爸爸分了蔬菜,爸爸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
大班数学教案篇三
1.在熟悉6的分解组成基础上,理解8的减法,能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
2.理解减法的交换规律,并能列出6的减法算式。
3.体验减法游戏的快乐。
1.教具:大图(6只鸭子,1只大的母鸭,5只小鸭;2只鸭子打了领结,4只没有打领结;3只鸭子穿了红衣服,3只鸭子穿了蓝衣服;4只鸭子在池塘里,2只在岸上.)
2.学具:数字、加减号、等号卡若干。
一、复习6的组成。
猜豆游戏:老师拿6颗豆分别放在两只手中,伸出一只手,幼儿猜另一只手上有几颗豆?
师:6颗豆豆手中拿,一边1来一边几?
幼:6颗豆豆手中拿,一边1来一边5。
二、学习6的减法。
1、出示大图,引导幼儿观察。
师:请小朋友再看一看,我们再一起来说一说,图上的小鸭子都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观看画面,并说出图上有6只鸭子,鸭子的大小不同,有的打了领结,衣服的颜色不同、有的在游泳等.)
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提问:这些鸭子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请小朋友来编减法应用题。想想减法应用题又应该怎样编呢?(鼓励幼儿开动脑筋编出减法应用题,两个好朋友互相交流)
3、编减法应用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说什么呢?(与幼儿一起回忆,编减法应用题时应该先说出总数)
师:请小朋友把这道应用题的算式列出来,并计算好答案!(幼儿说,教师书写6-1=5)
师:理解算式含义: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都表示什么意思?
师:根据鸭子的大小除了可以这样编减法应用题,还可以怎样编呢?(请一幼儿说,集体列算式,并得出结果,然后分析算式的含义)
师:以同样的方式,请幼儿根据画面其他特征编出不同的减法应用题,理解算式含义,学习列6的减法算式。
三、幼儿操作:
1、幼儿看图列算式。
2、看算式编应用题。
3、作业单(填空、连线游戏)。
四、游戏:去超市。
1、幼儿分组去水果店、文具店、玩具店、书店购物,每人拿6元钱,买一样物品,并说出需要找的钱,每组一个收银员检查买东西的幼儿说得对不对。
2、教师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篇四
1、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试题配对,理解加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在图片与试题配对游戏中,体验加法试题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灯笼、算式题。
一、看灯笼说不同
1、国庆节的装饰
提问:前几天我们去了易买得超市,去找国庆节的喜庆装饰,看看我们都找到了什么?
小结:红色是我们中国喜庆的颜色,红红的灯笼、红红的辣椒、红红的绸带和红红的枫叶,让我们的节日更热闹、更喜庆,在节日里挂上红色的东西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俗。
2、出示4串灯笼,观察灯笼的不同特征。
师:国庆节的时候,老师也挂上了一些灯笼。
提问:老师这里有许多灯笼,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里的灯笼有的大小不一样,有的花纹不一样,有的形状不一样,真好看。
二、看灯笼找算式
1、根据灯笼的特征,理解加法算式的符号
出示加法算式:
提问1、这些是什么?这些加法算式都认得吗?我们一起念一念。
提问2、这些试题上有什么?
2、根据灯笼的特征,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师:今天我们用加法试题和灯笼做游戏。
三、看图片找算式
要求:看清图片,为它找一道算式题,说出你的理由。
1、幼儿操作
2、幼儿交流
(1)先念题目,再说图片上的事情。
(2)集体验证:看看,图片和加法试题都找对了吗?有什么问题?
(3)找试题
小结:原来同一个图片可以用不同的试题表示,同一试题可以说不一样的事情,看你说的是哪件事情。
四、活动延伸
大班数学教案篇五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组两盒彩笔、两只空盆、记录纸数张。
1.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
――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记记花生的颗数。
――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4.交流分享。
――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品尝自己剥的花生。
1.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录,并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记录结果。
2.可在区域活动中将花生外壳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项链”、“七彩小路”等。
花生是孩子们经常能吃到的一种食物,如果将剥花生和数学活动相结合一定很有趣。这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让孩子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米的数量,并尝试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剥花生和做记录的活动。通过活动更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