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一
1、尝试用启海方言说儿歌,体验方言乐趣。
2、了解启海方言的基本特点
已有语言经验、海门宣传视频
一、导入
1、播放海门的宣传视频
2、说说对海门的了解
3、和幼儿一起说《数尾巴》童谣
二、出示图片
1、教师说童谣《花儿朵朵开》
2、你听到了那些数字
3、出示幼儿所说的数字
4、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说童谣
5、说出所有的量词
6、出示童谣中出现的花的图片
三、学念童谣
一月一月梅花开
两月两月茶花开
三月三月桃花开
四月四月蔷薇开
五月红花朵朵开
四、以多种形式读童谣
五、分小组表演童谣
六、尝试让孩子回家续编童谣
六月六月荷花开
这是一首较简单的童谣,孩子们都比较喜欢。但是儿歌中的花孩子们用方言有些说的不是特别好,没有刻意的去纠正!孩子们只要有乐趣在其中就是活动的成功。大班的孩子已有了创编的能力,效果还是挺好的!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二
为了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使用平时不起眼的材料去创造“花”,去感受“花朵”或者“绿叶”的样子。我想到了手指点画,用大拇指、食指、小指来点画花朵与花叶。这是一种新的作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画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乐趣。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设计思路
春天是花儿绽放的季节,幼儿园里的小花小草,小区里的迎春花、桃花这几天开得特别旺盛,每次带孩子们到小区散步时,孩子们都争着问我:“老师,这些是什么花呀?”其实我也只知道它们中少数,其它具体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孩子们常常会被这些漂亮的花儿吸引,在那里留恋忘返,我想怎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呢?于是我想到了手指点画,这是一种新的作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画方式可以带来不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2、学习点画的作画方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能大胆随意点画(转载于:p;钟利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给叶子涂上各种好看的颜色,并尽量涂在轮廓内。
2、激发幼儿对涂色活动的兴趣,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图片—枫树叶
2、涂色—树叶,枫叶。
3、幼儿用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叶子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叶子漂亮吗?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叶子上长着什么。
二、展开
1、出示涂色—叶子
教师:今天我们来为小叶子们穿上花衣服好不好?
什么颜色最漂亮呀?
(教师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示范涂色方法
涂色时,顺着一个方向涂,
尽量将颜色涂在轮廓内,顺时涂,把颜色涂均匀。
小朋友们涂色时,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涂红、黄、绿色都可以。
3、幼儿绘画,均匀涂色。
鼓励幼儿自己大胆的涂不同的颜色,教师巡回指导,对涂的好的小朋友加以鼓励、表扬,涂的慢的小朋友给予指导、帮助。
三、结束
1、把幼儿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请幼儿互相欣赏,教师讲评幼儿涂色作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三
1、初步学习使用两张底版进行套印,感受背景与主要画面的对比效果。
2、尝试绘画造型各异的花,能将花朵上的主要线条描绘得较粗。
3、能细心地使用刻刀,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1、课件:各种花卉的图片,套印作品。
2、吹塑纸,5b铅笔,刻刀,宣纸,黑油墨,彩色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1、欣赏观察花卉图片,感受其各种形态。
教师:你喜欢哪朵花?它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观察、欣赏套印作品,感受背景与主体画面的关系。
(1)教师:看了这幅版画作品你有什么感觉?它有哪些颜色?
(2)教师:花是什么颜色?背景是什么颜色?这样的背景让画面看起来有怎样的感觉?
3、出示套印的作品与画稿,观察、比较它们的区别,引导幼儿探索套印的方法。
(l)教师:它们有什么不同?怎么会印出两种颜色?猜猜是怎样印制的?
(2)教师:套印就是将底版做成主体底版和背景底版两张版子,先刻出主体的部分,进行画面的主体部分印制;再用另一种颜色印制背景底版。两层底稿合为完整的一幅画面。
4、教师示范制作两张底版。
(1)在一张吹塑纸上绘画出底稿图。 (花的外轮廓需描画·出较深的印迹)
(2)笫一张底版——主体“花”的制版:用刻刀将花沿轮廓刻下,作为拓印主体部分待用。
(3)第二张底版——背景的制版:留下的背景画面,作为拓印背景部分待用。
5、幼儿创作。
(l)用刻刀制版的活动适宜分组个别进行。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工具拿放和使用常规。 (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1、教师示范如何套印,幼儿操作。
(l)将背景底版与拓印的宣纸对齐、贴好。 (方法如同吹塑纸粉印版画的贴法)
(2)将主体“花”的底版用胶滚蘸色,嵌入镂空的背景底版(此时背景底版是未上色的),覆盖上宣纸进行主体“花”的拓印。
(3)揭开宣纸,将背景部分取下,用另一种油墨上一色后再次嵌入主体底版;覆盖e宣纸进行拓印,呈现主体与背景两种色彩的画面。
2、幼儿尝试拓印。
3、幼儿作品展评。
1)提醒幼儿先印主体部分,再印背景。
2)在嵌入背景底版时,教师应帮助幼儿将背景底版与印好的主体画面套准、对齐。
重点画面套印整齐的作品,表扬有耐心、能坚持制作的幼儿。
日常活动 欣赏套印作品,感受套印作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区角活动 在教师的帮助下,知道如何安全地使用刻刀进行切割活动。将家长各种花的图片以展板形式展出,丰富有关花的造型、色彩的经验。
家园共育 欣赏过各种各样的花,对花的造型有较丰宫的感知。
套印较复杂,我们应选择幼儿绘画难度低、熟悉的内容。为降低刻的难度,可让幼儿绘画少量的花,但要画得较大,和背景有主次之分。经过多次套印创作后,教师可逐渐尝试将多个画面分别制作更多的底版,进行多色套印。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四
1.发展幼儿对花朵色彩、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红、黄、绿纸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条;音乐磁带《郊游》;纸杯制成花状,花心分别为红、黄、绿。
一、创设情境师:今天我们要去万花园玩玩。瞧,我们必须先过小桥,再跨过小河,才能进入万花园。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幼儿随着《郊游》的音乐出发去万花园。
二、捡花1.走进“万花园”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们快来捡花朵吧!
幼儿分散捡花朵,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2.感知1和许多师:瞧,我也捡了几朵花。你们来帮我数一数吧!
幼儿数不清,能力强的幼儿就说:“老师捡了许多花。”让幼儿比较1和许多。
3.请幼儿把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几朵花?有哪些颜色的.花?
三、送花儿回家1.师:现在花朵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绿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2.幼儿把花朵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如果老师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四、找朋友1.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那里还有些白色的纸杯花,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五、回家,活动结束师:今天我们来到万花园,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
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五
1、能运用折、剪、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制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学会观察示意图,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
3、体验合作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1、折纸示意图。
2、大幅卷画背景。
3、人手一份操作纸,彩笔,胶水。
一、观看春景图,了解春天的特征
2.那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
二、观看ppt,了解花的特征
1.春天里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的景色,而我却最喜欢那争奇斗艳,芬芳扑鼻的小花,他们姿态万千,五彩缤纷,好像在对我们说:"我们漂亮吗?我们美吗?"
2.那你觉的他们漂亮吗?美在哪?
3.教师小结:春天的花可真美,一朵朵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你看,连小熊的花园里,也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向日葵,引得蝴蝶蜜蜂来做客。
三、出示示意图,学习折叠的方法。
1.出示范图小熊花园里的花是什么花?怎么做起来的?
2.出示示意图,学习折法小熊把折花的秘密藏在这纸筒里,我们一起来看看,跟着小熊学一学。
(1)图一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2)做好图一,图二又是什么意思?
(3)图三上出现了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4)图四的角落上有虚线是什么意思?
(5)图五中有把小剪刀,需要小朋友剪,你觉得应该剪在那里?谁来试一试?
(6)最后谁来试一试把他变成一朵向日葵?
四、幼儿操作,添画春天的背景过渡:是呀,花园里应该有千姿百态的花朵,还会引来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还有假山,篱笆和流水,这才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可这里的花园只有小草,大树,空荡荡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动手来创造出一个更美的花园。
1.幼儿观察示意图,折叠向日葵,并进行背景的添画。
2.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作品,展示春天的花园
1.你觉得现在的花园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嘛?
2.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六
1、学习把正方形纸进行对折,并尝试目测剪弧线。
2、借助固体胶把剪下来的东西组合粘帖成花朵。
3、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彩纸、固体胶、剪刀
2、花园的背景图、背景音乐
一、纸纸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彩纸)
2、纸纸宝宝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腰里,你们猜,彩纸宝宝会变成什么?(裙子、腰带) 它又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脖子上,这会儿它又会变成了什么?(领带、围巾)它有爬呀爬,爬到了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会变成了什么?(蝴蝶结、帽子)
教师小结:彩纸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呢?(剪、折、撕)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教师示范剪出花朵。
1、现在我们就要折和剪的方法来变一变。
2、先把正方形彩纸对折,变成了什么形状?(长方形)再对折,变成了什么?(正方形)再次对折,有变成了什么形状?(三角形)并出示在展板上。
3、好,开始变魔术了。在折的一边的中间开始,小剪刀开始爬山了,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另一边,变成了什么?(花朵)
4、请一幼儿上来练习。
5、如果有花茎和叶子,我就可以跳舞了,我们再来帮帮它吧。教师示范用绿色的彩纸剪花茎和叶子,再用固体胶粘帖。
三、幼儿制作花朵
现在请小朋友的小手也动起来,折一折、剪一剪、变一变,变出不同颜色的花朵吧。
1、交代要求:a、做剪的时候要保持安静;b、用完剪刀以后,要把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巴会累的;c、做好后,把纸屑放在塑料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讲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你们看,漂亮吗?(漂亮)
1、 你喜欢哪一朵?为什么?
2、 在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第一个环节“彩纸宝宝变魔术”,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裙子、蝴蝶结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第二个环节“教师示范剪出花朵”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本来我就让幼儿对折,再采用了爬山的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会剪弧线。但是看来我高估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一幼儿练习时,就出现了问题,即对折的方法不对,导致花朵没有成功,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虽然经过调整,当幼儿操作时也时有这种现象发生。后来经过研讨,说直接对折成三角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看来还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下次注意吧。
小百科: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认为被子植物才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称为有花植物。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七
1、尝试用启海方言说儿歌,体验方言乐趣。
2、了解启海方言的基本特点
已有语言经验、海门宣传视频
一、导入
1、播放海门的宣传视频
2、说说对海门的`了解
3、和幼儿一起说《数尾巴》童谣
二、出示图片
1、教师说童谣《花儿朵朵开》
2、你听到了那些数字
3、出示幼儿所说的数字
4、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说童谣
5、说出所有的量词
6、出示童谣中出现的花的图片
三、学念童谣
一月一月梅花开
两月两月茶花开
三月三月桃花开
四月四月蔷薇开
五月红花朵朵开
四、以多种形式读童谣
五、分小组表演童谣
六、尝试让孩子回家续编童谣
六月六月荷花开
这是一首较简单的童谣,孩子们都比较喜欢。但是儿歌中的花孩子们用方言有些说的不是特别好,没有刻意的去纠正!孩子们只要有乐趣在其中就是活动的成功。大班的孩子已有了创编的能力,效果还是挺好的!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八
1、通过集体舞的表现,感受各种队形变化带来的惊喜和变化。
2、能随音乐较合拍的做踏步进行、转圈等动作,并能在与同伴合作的基础上迁移经验来学习舞蹈。
3、探索理解图谱内容,探索在舞蹈中用不同的方法与同伴保持一致。
重点:理解图谱内容、在舞蹈中和同伴保持一致。
难点:在理解图谱的基础上,和节拍做踏步转圈等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邮递马车》 图谱《花儿朵朵》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乐曲,并探索、理解图谱多表达的内容。
1、欣赏图谱,理解手腕花和图谱是一致的。
――你们带的花和图上花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你做的是哪一种颜色的花?
(二)幼儿初步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这儿有一段音乐,就是说的小花朵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把。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创编花开和花苞的动作。
――花苞与花有什么不同的呢?
――如果让大家来当花苞,可以怎么做?花开了又可以怎么做?
2、展示第三、第四幅图,探索箭头是什么意思。
――这幅图比前两幅图多了什么?
――这些箭头表示山猫意思呢?
――能不能配上动作来做一做。
3、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结构。
(1)边看图片边欣赏音乐。教师有节奏的指图。
(2)引导幼儿用手指小幅度的做相应的动作。
(三)幼儿起立探索舞蹈队形。
――我们怎样变成图上的四朵花呢?
――怎样变成花苞又开花呢?
――教师放慢速度哼唱旋律,让幼儿练习。
(四)集体完整表演。
――引导幼儿反思:今天是什么帮助我们学会了舞蹈?
――舞蹈过程中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很舒服?
花儿朵朵教案反思篇九
设计理念: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幼儿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本次数学活动《花儿朵朵》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花”为载体,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对圆点已有一定的经验,本活动设计“送”花、“买”花、“插”花等游戏情景,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5以内的数量关系,学习并巩固5以内相等数量的物体匹配,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1、进行5以内数量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能根据圆点数量“买”花、“插”花,进行5以内圆点数量与物体的匹配。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操作,正确进行5以内圆点与物体的相等数量匹配。
能够根据任务卡上的圆点及花盆上的圆点进行操作活动。
情境设置:动物客人来买花
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说出花的总数。
二、“
小熊花店的花那么漂亮,你们想不想也来买花呢?
1、帮助幼儿读任务卡:
(1)任务卡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圆点?
(2)重点解读4、5个圆点的任务卡。
教师提出“买”花需要注意的地方,拿着花柄将花小心拿下来。
2、幼儿操作,根据圆点数量进行数量匹配。
3、集体验证:引导幼儿对花数量和任务卡中圆点数量进行比较。
4、根据圆点卡片将任务卡送回家。
1、教师出示5个示范花盆(花盆上标记有1~5圆点):
(1)花盆上有什么?圆点一样多吗?
(2)这些圆点代表什么意思?
2、幼儿操作:选择和手中花朵数量相对应的花盆插花。
3、集体验证。
4、根据圆点卡片将花盆集中摆放,教师选择若干,集体验证。
以“小熊开花店”的情境导入活动,迎合美丽的春天。
以“帮客人送花”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为后面的操作做铺垫。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任务卡的内容,和幼儿一起解读,加深理解,幼儿第一次进行圆点与物体的数量匹配,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关系。
通过“插花”、“花盆集中摆放”有趣的情境,再次操作,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圆点数量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