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导入新课,谈话激趣
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看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黄色)你见过绿手指吗?绿手指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2、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3、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4、你读懂了什么?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2、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3、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反馈学习情况。
四、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五、朗读课文。
1、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2、小结:这位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20年,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3、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6、你们说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你能说说黑色的金盏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7、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8、小结: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9、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谈感受。有感而发,自由发言。
10、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自由发言。联系实际谈感受。
六、总结全文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二
1,说儿歌配动作,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自制手指套若干(纸制)。头饰“羊”“狗”。
1.认识手指: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五个手指一样吗?”比一比手指的长短、粗细。
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请小朋友记住手指的名字。让幼儿指着手指记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出示手指套,每个幼儿一个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戏。教师说指名,幼儿将指套套在该指上,或幼儿任意自套自报指名。
2.引起说儿歌的兴趣:“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种动作。”教师演示儿歌中的手指动作。食指拇指碰碰,让幼儿看看像什么动物的嘴,(小鸡)。做食指中指并拢分开(像剪刀)。捏个拳头敲敲(像榔头)。做翘起拇指(是赞扬)。
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3.复习朗诵儿歌“小羊买鱼”,出示角色头饰“羊”“狗”,分角色表演儿歌。
手指谣
食指拇指碰碰,
做只小鸡叫叫:
叽,叽,叽!
食指中指并拢,
做把剪刀玩玩:
嚓,嚓,嚓!
五个手指捏捏,
做个鎯头敲敲,
咚,咚,咚!
伸出拇指翘翘,
夸你戴上红花:
好,好,好!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三
一、引导学生用手指印作画,并能够在指印上做出各种创意的联想。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手指印画的乐趣。
三、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利用手指创造出各种形象,添加组合成有趣的.图形。
设计图形以及物象整体效果的处理。
生:每人一盒手指印泥、记号笔、水彩笔、图画纸每人一张、纸巾、抹布
两个手指头呀,两个手指头,变呀变成小白兔;
三个手指头呀,三个手指头,变呀变成小花猫;
四个手指头呀,四个手指头,变呀变成螃蟹走;
五个手指头呀,五个手指头,变成大雁飞走了。
2、师:刚才我们做得很好,我们的小手很灵活,能做很多事情,小朋友们,还可以用手来做什么呢?(劳动、做手工、吃饭、学习、写字、画画??)师:哦!我们可以用手来画画,平时,我们都是用手抓住笔来画画,今天,我们要用我们的小手来作画!《手指印画》。”(出示课题)
1.试一试(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手,现在老师用手沾点儿颜料。”我做示范,用手指或手的其它部位沾颜色,然后在纸上按纹,“大家看,这是老师印出来的指纹,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第一次尝试印指纹。学生在纸上练习)点评学生印的手指纹。(告诉学生,不要太用力,把指纹按清楚一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很重要,让学生在毫无技法的情况下试印指纹,探索把指纹印得清晰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尝试失败,而失败可以激发学生去积极探索如何才能成功。)
2.猜一猜:
师:有了指纹印,如何把它变成手指画呢?教师示范多个添画,看这是小鱼,这是小鸟??,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学生试添画,师巡视辅导,学生作品点评。
3.讲一讲:
毛毛虫,并鼓励学生添画,可用多种颜色的水彩笔添画,拓展学生思维,不限定只用黑色勾线笔),毛毛虫做好了,可是他很伤心,他没有朋友,同学们,我们帮他找朋友好不好?生:好!
师:毛毛虫喜欢什么呢?
生:花、蜗牛、蝴蝶??
生:蝴蝶
师:嗯,好的,这些花太美了,吸引了好多蝴蝶呢(师生合作,生最后点缀添画,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尝试多角度的印画,由简到难,拓展学生思维。)
(作品展示并点评)小朋友们真棒,做出了这么美的作品,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手指画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t展示作品,每幅作品做点评,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是怎样做出的)。
4.练一练
生:小蝌蚪
师:那这是什么呢?
生:蜻蜓
师:这个呢?
生:青蛙
师:还有什么呢?
生:荷花、荷叶、小鱼??
师:你们能帮老师完成这幅画吗?
生:能
师:好,你们这一组合作完成
师:这一幅是花园,有各种各样的花还有各种小动物,给你们来画好不好?生:好
学生分组完成半成品,作品完成后,学生手拿作品,师生一起点评。
5.想一想
生:手掌、脚丫??
生:好!
师:那我们下节课再见,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四
目标:
训练手指的灵活活动能力,发展手的精细动作。
过程:
请家长与宝宝面对面坐着,在教师引导下,边朗诵儿歌《手指宝宝做早操》边活动手指。
手指宝宝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正好,(双手击掌三次)
手指宝宝做早操,(双手握拳左右摇摆一次)
伸伸臂,伸伸臂,(手指伸直两次)
弯弯腰,弯弯腰,(拇指不动,四指向下压二次)
锻炼身体真正好;(双手拇指翘起摇摆)
早上空气真正好,(双手击掌三次)
手指宝宝做早操,(双手握拳左右摇摆一次)
跑跑跑,跑跑跑,(双手握拳绕线状)
跳跳跳,跳跳跳,(双手伸出食指、中指上下摆动)
锻炼身体真正好(双手拇指翘起摇摆)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六
1.培养幼儿对手指点画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提高幼儿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1.课件:打篮球;课件:彩球。
2.课件:涂色-球,印有球的轮廓的画纸,各种颜色。
重点:手指灵活的点画。
难点:掌握好手指的力度,点出大小不同的画点。
一、导入
1.课件演示:打篮球
指导语:这些运动员在干什么?(打篮球可以锻炼身体)
你们喜欢玩球吗?
2.课件演示:彩球
指导语:大家看这个彩球真漂亮,你们喜欢这个彩球吗?
二、导入
1.指导语:现在,我们就来制作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彩球。
2.出示范画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彩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幼儿讨论,发言)
3.示范手指点画。
(1)用食指先蘸一种颜色,点一下,然后离开一点空隙再点一下。
(2)把手指擦干净,用食指再蘸另一种颜色,在空隙出点画。
(3)用同样的方法,换颜色,继续点画。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一定要把手擦干净再换另一种颜色。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点画。
三、结束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评作品。
2.教师从画面的颜色布局和点画的均匀方面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进行球类运动。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七
1、感知儿歌的轻松有趣,学说儿歌。
2、感知儿歌内容,认识小手。
1、教具:m—pc、大图书。
2、教师自备音乐:《幸福拍手歌》
3、学具:幼儿用书。
1、导入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宝宝做运动》
2、欣赏活动
教师播放儿歌动画,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整体感知儿歌内容。
3、理解活动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并表演儿歌。
(2)教师点击大图书,引导幼儿分句理解儿歌。
(3)师幼问答,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4、阅读活动
(1)教师逐句点儿歌,幼儿跟读,必要时进行纠音。
(2)借助大图,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并进行空中画指练习。
(3)教师请幼儿集体朗读。分组朗读。
5、结束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收书,幼儿整理小图书。教师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请幼儿随音乐做拍手、拍肩、拍腿的'动作,结束活动。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八
1、认识本课的生字8个:欣、赏、钢、琴、继、匆、努、伟。认识一个新部首:金字旁。积累词语6个:欣赏、继续、轻手轻脚、伟大、聪明、赞叹正确书写生字6个:钢、欣、赏、琴、努、伟。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全神贯注”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讲讲课文的大致内容。
4、通过学习,体会贝多芬的成功和他的勤学苦练、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认识本课的生字8个,积累词语6个,正确书写生字6个。理解“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教学课件
1、(播放贝多芬两段钢琴曲)听了这两段乐曲你有怎样的感受?
2、学词语:高亢激昂、委婉低沉
谁能借助拼音读读这两个词语?(将字音读正确)
理解:高亢激昂、委婉低沉
3、(继续播放贝多芬钢琴曲)你们听,这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在维也纳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有一位旅客也正欣赏这美妙的琴声呢!
(1)媒体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2)轻声读读这段话,注意不加字,不漏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4、学生字。
(1)这几个词语谁会读?
(2)学习生字
“钢”区分形近字:刚、岗
“琴”:下面是今天的今
“赏”区分形近字:常、党
“欣”前鼻音
“努”形声字
“伟”左右结构
(3)你知道简陋是什么意思吗?请拿出你的好帮手字典,查查“陋”的意思。(狭小,简单)
(4)我们一起将生字放入句子中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书课题:37发烫的手指齐读课题)
6、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简介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
(齐读句子)
学习:伟理解:伟大(有杰出贡献,了不起。)
7、过渡:他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呢?带着问题听老师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找找答案。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贝多芬手指发烫原因的句子。
(1)交流。
(2)读句子,边读边想,你觉得贝多芬练琴怎么样?
理解:努力
(3)小结:是呀!贝多芬多努力啊!由于他练得时间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不得不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出示的句子中“太久”、“都”、“随时”这些词语变红。)
2、谁能读好这句话?(点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1、复习字词:抽读词语。
2、写字指导:
(1)出示“钢、欣、赏、琴、努、伟”等6个生字。
“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琴”:下面是今天的今,不加点
“赏”下半部分是“贝”
“欣”左右结构,右边是欠字旁
“努”上下结构,上下相当
“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摹、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白雪公主手指谣教案篇九
1、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家庭中的主要成员。
2、在老师手偶教具的'指引下,愿意尝试跟随琴声演唱歌曲。
3、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交流自己家庭成员的方法,进一步激发爱家人的情感
1、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边玩手指游戏边念儿歌听。
2、教学大书、幼儿用书。
3、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手偶。
1、老师出示指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引导幼儿说出其称谓,并一起念念歌词。
老师:咦,他们是谁?他们在家中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带领幼儿边玩手指偶边念歌词。
老师:我还会把它变成歌曲来唱呢?大家一起来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