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基本工资调整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篇一
这也是时代造成的差别,长辈们生活的时代,国家虽然实施了扶持政策,各种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但当时国家的产业水平毕竟不高,国民整体工资甚至难以支撑温饱,没有强大的消费能力,何以支撑产业的百花齐放,真正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
工人大下岗的凄惨状况,于是一个稳定的工作大如天的念想,便根植在他们的思想里。
而对于那些听起来完全不熟悉的行业,尤其是居家的自由职业,
第一时间的想法便是不稳定,不安全,有风险,必须要找一个铁饭碗行业,哪怕根本不合适,根本没有前途,也一定要全身心扑在稳定的工作上。
虽然这个观点比较片面,但机关事业单位确实能带来的安全感,不似那些私人企业,等到中年的时候危机感就会爆发,面对上下患得患失,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情绪,处理不好甚至会陷入恶性循环,直至最后丢了工作。
但机关事业单位就没有这么多顾虑,只要认真努力地做事,基本不会有除名的风险,工作的内容和强度,相比起私人企业也容易许多,同时工资也有保障。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而言,
工资是随着工龄的提高而提高的,
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三年左右,所以只要在一个岗位待足够长的时间,那么待遇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
事实上,本次调整在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已经在十月份左右开始上调。
具体人员包括义务教师,事业单位工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等群体。
上调的部分包括薪级工资和岗位工资,同时此次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上调为全国性的政策,一般由当地财政负担。
基本工资调整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篇二
鉴于近年本地消费物价指数增长迅速,为激励和稳定公司人才队伍,提高公司竞争力,结合公司实际经营制定本方案。
(一)20xx年7月1日起新定岗级及20xx年7月1日起调整过岗级的员工,不在此次调薪范围之内。
(一)总额确定:结合本地最低工资调整政策、公司往年调资比例及公司运营状况确定调整总额。
(二)一次分配:根据本方案覆盖范围内的各部门有效人数占比及部门层级确定部门分配额度。
(三)二次分配:在公司调整原则指导下,由部门负责人分配,确定调薪明细方案。
(一)总额确定
1、基础数据整理分析
(1)整理20xx年、20xx年管理部门员工工资总额及调薪额度,计算往年薪资调整比率。
(2)确认20xx年度企业利润率。
(3)收集本地近年最低工资数据,分析变化趋势。
2、确定调整自变指标及权重
a、往年调薪比率=当年管理部门调薪额/当年管理部门工资总额20xx年调薪比率为8%,20xx年调薪比率4%,取其均值6%。
b、20xx年企业利润率为14%(财务报表估算)
c、本地最低工资标准
3、确定调资总额
(二)一次分配1、基础数据整理
(1)梳理截至20xx年6月底在职员工入职时间、末次调岗时间及各部门有效岗位系数。(见附表一)
(2)确定分配系数一级部门:
1、二级部门:0.85
2、核算各部门分配调整额
部门调整额=标准分配额x分配系数x调整系数
标准分配额=本次调资总额/管理部门有效调整人数
单位:xx元/月
备注:调整系数及部门分配调资额计算过程见附表二。
(三)二次分配
1、操作方式
将员工岗级确定权利下放给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依据调整原则组织本部门员工进行岗级梳理工作,并出具调整明细方案报综合管理部复核。
2、指导原则
(1)总额控制原则:本部门薪资调整总额不得超过拟定分配调整额,可少不可多。
(2)建议执行日期不得早于末次调岗日期一年内。
(3)一年内调升级数不得大于半岗。
(4)员工本次调岗超过一次的,需累计计算部门月度调资额。例如20xx年1月1日起调3b调3a,20xx年1月1日起调3a调4b的,则该员工本次月度调资额为250元。
(5)程序控制:所有人员调整方案须逐级拟定、隔级审核,综合管理部部有权对异常调整情况进行调查,并有权提出否定建议。
(四)综合管理部汇总形成《20xx年度管理部门岗级调整明细表》呈报总经理办公会审议。
(五)综合管理部将总经理办公会通过结果反馈至各部门。
(一)具体日程安排:待方案通过后确定明细日程。
(二)调整结果执行安排:拟定与20xx年7月工资发放同时执行。
基本工资调整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篇三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调整基本工资标准要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在基本工资标准提高的同时,规范津贴补贴要按相同的额度相应减少,这部分收入并没有增加。其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
近期,四川、内蒙古、吉林等多地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水平。人社部去年也曾明确,要每两年调整一次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明确,要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今年年初,各地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正是机制建立后的首次调整。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调整将向基层倾斜。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有4000万在职人员,其中800万在乡镇一级,不仅条件相对艰苦,工资还偏低。
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
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调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和去年启动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同步进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上涨的同时,还要扣除需要个人缴纳的8%的养老保险、4%的职业年金。调整后,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在300元左右。同时,调整后,要增加基本工资在收入中的比例。
这更利于中央统一管理和工资透明。把本地、单位内部决定的津补贴大大缩小,把灰色收入转变为阳光下的工资,使得真正的职级工资明确,使得工资阳光化有了重大进展。
本轮调整前,从2006年起,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就没有进行过调整。调整将我国建立正常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机制,探明道路。
基本工资调整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篇四
为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秩序,党中央、国务院今年年初相继出台了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政策文件。按照国家部署,今年将实施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和优化工资结构;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0月1日起,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按全国平均水平测算,基本工资标准月人均增加1200元,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需要付出的制度改革成本人均600元,从规范津补贴或绩效工资中纳入基本工资人均300元,实际增资月人均300元。
1、公务员调资办法:从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资办法:为保持事业单位与机关工资政策的连续性和基本工资标准的平衡,从10月1日起,同步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新增资幅度和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的额度与机关相同。调整后,中小学教师和护士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维持现行政策,在调整后的基本工资标准的基础上提高10%。
(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改革前已离退休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按原待遇标准发放养老金,今后执行统一的养老金调整政策,从10月1日起相应增加离退休费。考虑到已离退休人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国家在制定离退休费增加标准时,按在职人员实际增资300元的一定比例,并结合在职人员将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的因素,综合测算确定增加离退休费的标准。对待遇水平偏低的早期离退休人员,在增加退休费的标准上适当倾斜,75至79岁、80岁以上每月分别再增加60元和100元。
10月1日以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前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先按照现行政策办理退休手续,按调资前的老办法计发退休待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后,再按有关规定重新核定养老待遇。
根据中办发[2015]4号文件精神,在县以下机关保持现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不变,建立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晋升职级的制度,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
(一)职级的设置。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最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二)职级晋升条件。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十七级。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月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三)晋升职级后的待遇。公务员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
为落实中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从1月1日起,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制度,在乡镇工作时享受,离开乡镇工作岗位即行取消,补贴水平不低于月人均200元。由于乡镇管理体制复杂,国家文件对实施范围和标准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具体实施,省人社厅已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将出台实施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基本工资调整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篇五
据此前新闻报道,包括四川、内蒙古和吉林等省份明确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北京、江苏和陕西等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此外,在养老金涨幅方面,据《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显示,1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将提高6.5%左右,但最后结果仍有待两会讨论之后发布。
公务员工资调整的消息一直都在报道,但除了内蒙古、吉林、四川等9省份明确提出将在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的消息外,几乎还没有任何官方的消息公布。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公务员的工资增长机制调整的讨论。
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根据1月国办发布的《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从10月1日起,要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此外,确立定期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制度:基本工资标准原则上每年或者每两年调整一次。日前,内蒙古、吉林、四川等9省份明确提出将在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并且江苏、北京、陕西这三省市提出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就在前不久,还有许多报道谈到公务员的工资增长机制,其中说道:“要建立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原则上,今后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将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特别是其中的财政全额供给单位,是参照公务员群体管理的。财政直接给公职人员群体发工资,与实施指令性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都具有分配调节意义。分配调节是全方位的,各种具体措施应保持联动。参照现实国情,主要在于:
一,调整周期、频率保持一致。既共克时艰,也同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最低工资标准不调整,公务员工资就不能调整;公务员工资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也必须同步调整。而最低工资标准“改为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将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则明显不同步,不能体现公平。
二,循国际惯例,最低工资标准应保持在社会平均工资的半数左右。具体到我国,应该逐步实现最低工资标准接近乃至达到公职人员工资的一半。但现状是差距甚大。以故,纵然不能在现阶段特事特办,额外增加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机会,至少在同步调整时,应保证最低工资标准的较高调整幅度。否则,所谓“幅度原则上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必将导致实际差距越拉越大。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核心在于分享,即让每一劳动者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免于饥饿,更能够生活得稍许体面。最低工资标准是一道底线,其调整不能完全被企业负担因素左右。或者说,为企业减负应主要往结构性减税,以及降低物流、金融成本方面考虑,不应涸泽而渔,往基本底线、人道保障处下手。相比于前者,后者对企业的压力本来要小得多。而经济形势稍有变化,首先就想拿普通劳动者开刀,实在不应该。
关于退休年龄延长的新规定已经敲定,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步伐渐行渐明朗。
第一:从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快来对照一下你哪一年退休啊?
1978年以后出生的就不要再想了。65岁妥妥的~
新的退休规定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
10年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随国民经济增长)
2.工龄工资(含工龄):
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是工人,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3.工作工资:
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
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3.工作工资:
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
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5、特优津贴:
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6、工人的退休金:
按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务员也要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样。三年以内执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