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以名言的申论篇一
1.同舟共济,迎接挑战。
2.为爱,奉献着,快乐着。
3.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4.我的人生哲学就是工作。
5.我们的报酬取决于我们所做出的贡献。
6.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7.小草,有时站在大山的头上,默默地,从不炫耀它自己。
8.心系群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9.选择了特教,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
10.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以名言的申论篇二
2、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4、书痴者文需工,艺痴者技需良。——蒲松龄
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7、爱夸海口的人,工作往往往落空。——谚语
8、学需求其心得,业需贵其专精。——章学诚
9、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2、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刘向
13、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4、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7、最惨的破产就是丧失自己的热情。——阿诺德
18、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邵雍
19、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1、非真无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至耳。——欧阳修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以名言的申论篇三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10、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以名言的申论篇四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申论常用名言佳句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5.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6.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12.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13.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14.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16.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17.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
18.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19.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20.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
2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2.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23.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谚语
24.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25.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26.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苏联谚语
27.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
2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29.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30.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气力。——雨果
31.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
32.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3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34.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谢榛(明代诗人)
35.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罗曼·罗兰
36.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宋·朱熹
38.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39.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40.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41.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42.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4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44.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4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
46.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
47.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
4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9.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50.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以名言的申论篇五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苏辙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以名言的申论篇六
1.为政以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以为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凭借强硬的行为让别人服从,不是真正的心服,是因为他的力气没有你大而已了,勇自己的高尚品德让别人服从,才是真正的心悦诚服啊!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
如果实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爱护官员
4。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
5。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6。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7。民无信而不立。
一个没有信念的国家是不会长久的,是涣散的,是没有生气的.
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政的意思就是端正。统治者自己带头端正,以身作则、作出表率,谁人敢不走正道呢?
9。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0。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
自己不行正道的人,是不能使别人正直的
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只要君主仁慈,那么臣民就没有不仁慈的;只要君主义气,那么臣民就没有不义气的。国家有一个正义的君主那么国家就安定了。
12。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
13。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1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所犯的过错,就象日食和月蚀一样。犯了过错,天下人都看得清楚;改正了,人人都心存敬仰。
15。克勤于邦,克俭于佳。
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1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1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1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了,国家就会安宁
19。民者,君子本也。
人民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
20。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上天的看法其实就是人民的看法,上天的听闻意见其实就是人民的听闻意见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有以及人之幼。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儿。
照顾赡养我的老人和其他的老人,照料养育自己的年幼子女和别人的小孩,这样推广开来,四海都会平安,不推广,自己的妻儿都难以照顾好。
22。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
国君要守住信用,大臣要守住恭敬,而忠信笃敬的品德,君臣上下都须具备,这是天经地义的。
2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2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建国的君主与人民需要把教育放在首位,要想让人民懂礼仪风俗
25。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26。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礼仪,是做人的根本,不讲礼仪就难以立身
27。国而无礼,何以求荣?
整个国家都不讲礼仪,怎么有会认尊重呢?
28、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汉·司马迁)
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
以名言的申论篇七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时说到文化的多样性曾引用此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对文化多样性的理想状态的描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胡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