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一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投影片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别说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片: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点: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边的动作出现,必然就会有后边的行为。
2、自己用“一……就”说句子,互评互改。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况。
2、练习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教师进行评价。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
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投影片(插图)
说说“观天”是什么意思?你们有没有看过天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天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大、美、蓝……)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坐井观天”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读,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板书:有多大?
青蛙在什么地方?(井底)
小鸟在什么地方?(井沿)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3、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这句话:小鸟非常自然。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投影片:上有插图和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体会。然后练习朗读,体会青蛙的语气:非常自信。
5、青蛙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图和它说的话:“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青蛙为什么会错了?错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让学生认真听,进行相互补充。)
6、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二——七段,做到正确、流利、有语气。
(三)整体综合:
1、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练习
说,组织好语言再回答)
(对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惭愧,
不再只凭自己所见到的一点来片面看问题,
……)
2、让学生自愿结合,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2、说一说学习这个成语故事的感受。
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二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燕子、青蛙和蜜蜂等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一、提问导入
1、当冬天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人们是怎么防寒的?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
1、提出自学要求,生自读课文
(1)根据拼音试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产,部分词语的意思
(3)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天气渐渐凉了,小动物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小燕子青蛙蜜蜂各自谈过冬的方式
它们相约第二年春天相见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2)哪几个自然写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3、学习第一部分的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刮商量跳舞聚指名拼读
(2)理解生字词
刮,三拼音,领读,商量,量读轻声。领读,意思是交换意见。
聚是集合在一起
(3)指名拼读生字词
(4)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4、学习第二部分的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暖和接着哥哥钻趁妹妹藏巢够
(2)指名按拼音拼读生字词
(3)提问: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
(4)理解生字词
暖和,不冷也不太热
(5)指名朗读第二部分,结合正音
5、学习第三部分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约定第二年相见领读
(2)提问: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
约定,经过商量而确定
(3)指名朗读第三部分
三、课堂作业
1、习题3,读读抄抄再听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听写词语:商量暖和哥哥第一动物
2、《小动物过冬》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的过冬的方式?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部分
(2)指名口述插图意思
(3)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让我们来——
2、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想一想:写小燕子青蛙和蜜蜂过冬方式,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三自然段
小燕子怎么过冬?
为什么?……也……、……还有……表示说的是几个方面?练习有这两个句式说话
指名两人分角色朗读小青蛙的话
(4)蜜蜂怎么过冬呢?
(5)填空
冬天来了,小燕子飞到_______,因为那儿______。青蛙______。小蜜蜂吃藏在______里的_____。
板书:
燕子飞往南方(迁徏)
青蛙钻到土里(冬眠)
蜜蜂蜂巢藏蜜(备粮)
(6)指名口述几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3、学习第三部分
(1)它们作出了什么决定?
三、作业
想一想:除了这篇课文介绍的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你还知道哪些?
第三课时
一、总结谈话
1、学习了《小动物过冬》,我们懂得了小燕子青蛙蜜蜂是怎样过冬的?
2、你还知道动物过冬的哪些方式?请你给大家说一说
二、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商,下面是口
第,第十笔写在竖中线上
暖,爫下面是横
2、其他要描红的字
物,共八笔,牜第四笔是提
钻,钅是竖提
量,先写竖
3、练习描红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2、开展讨论,掌握感情基调
3、小组练习朗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四、课堂作业
1、用下面的偏旁组字
竹()()()艹()()()
牜()()()扌()()()
目()()()日()()()
2、继续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小动物过冬
燕子飞往南方(迁徏)
青蛙钻到土里(冬眠)
蜜蜂蜂巢藏蜜(备粮)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三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示“?”)他是谁呀?
2、你能用问号说一句话吗?
1、师范读课文,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2、自由读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文。
4、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1、课文中介绍了那些人物?
出示“瓦”,组词,写笔顺,说儿歌识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爱提问题)
大声读2、3、4段,找出他们提出的.问题,用笔画出来。
2、问题一: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天呢?出示“而”,减一减,写笔顺的方法识记。
3、问题二:壶盖为什么要跳舞?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四
本课是一篇儿童生活故事,写的是九岁的贝贝很自信,在玩球时被大孩子“侵犯”后,能自己巧妙处理的事。倡导少年儿童要充满自信,善于与人交往,学会沟通和合作。
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课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即“我能行”。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允许、汗流浃背”等词语;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2、能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知道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学会用聪明的办法保护自己,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沟通与合作。
重点:贝贝处理问题的过程。
难点:遇到类似的情况,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与人友好相处。
课件、挂图、生字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课件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个单元讲的都是我们小朋友的故事,你们看:(边放课件边叙述)有小朋友一起玩篮球的,有玩“跳马”的,有为花儿遮雨的.,有为别人鼓掌的。
课件准备——
画面一:贝贝和几个大孩子投篮。
画面二:几个小朋友玩“跳马”。
画面三:萨沙用雨衣为花儿遮雨。
画面四:同学们为小英演讲鼓掌。
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这是25课《我能行》中的一个情景。
2、看图质疑,导入新课:谁能看图说一句话,或者提出一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认真拼读几遍,其他不会读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三、趣味识字
1、当小老师:检查同桌会读吗?读对了,表扬同桌;读错了,帮他纠正。
2、当机灵鬼:这么多生字,你有哪些好方法快速认识呢?把秘密告诉大家,看谁的方法好,谁就是可爱的小机灵鬼。
3、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读音:
4、分段检查读课文,看生字放入文中是否能读正确。
四、整体感知,初学课文
1、填空练习:贝贝玩球时,突然,球被几个大孩子()。贝贝不用(),自己瞅准机会(),并和他们()。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课文用了8个自然段来写这件事,那么每一自然段都告诉我们些什么?
五、指名读第1自然段,并说出从第1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哪一句写贝贝怎样玩球?哪些词要强调?引导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并造句。
2、指导学生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注意”和“举动”。
六、学习第2~5自然段
过渡:贝贝玩球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2、“求之不得”什么意思?
3、“贝贝却被抛在一边,变成了观众”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大孩子很无理,他们自顾自玩起来,一点儿不管贝贝;贝贝很可怜,眼睁睁地看人家玩自己的球……)
4、如果你是贝贝,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你能表演一下吗?
5、小组讨论:贝贝为什么“呆呆地站在那儿,没有走开”。结合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上下文猜想,贝贝可能想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6、在这突发事件中,你做一回评判员,想象一下在场的人会怎么想,评判一下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引导学生理解到:爸爸会想:贝贝才九岁,需要呵护,所以走到贝贝身边……
贝贝会想:我已经九岁了,我得自己想办法……
大孩子会想……
7、小结:贝贝虽然变成了观众,但是他既没有去找爸爸,也没有伤心地哭泣,没有直接去找他们要球,也没有接受爸爸的帮助,而是什么态度?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学生齐答:我想我能行!)对,贝贝就是这样一个自信的孩子!
七、作业布置
再画几个花篮,把今天学的词语放进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自读自悟第6自然段
1、你读明白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2、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读后感受。
三、教学第6自然段
1、再次认真读课文,逐句理解。
2、联系下文理解第一句“贝贝静静地等待”是什么意思。
3、朗读并讨论第二句:哪些词语表现出贝贝动作的敏捷?该怎么读这句话?
思考并回答:贝贝拿到球后,为什么又把球传给大孩子?贝贝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哪个词最能体现贝贝和大孩子玩得很好?(理解“融到了一起”。)
4、朗读第三、四句。
5、过渡:贝贝和他们关系融洽,我们从下面一段也可以看出来。
四、教学第7~8自然段
1、齐读第7~8自然段,回答上述问题。
2、引导理解:爸爸注视着儿子,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4、总结全文(略)。
五、导写字
1、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注意些什么?
之: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整个字在田字格里要居中。
允:第一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折在横中线上,注意竖中线两边比例对称,才显得平稳。
注、视: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球、跃:左右大致相等,“球”字第八笔提、“跃”字的第十笔撇都稍微超过竖中线。
2、学生书写,评价。
3、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五
总课时数:2课时。
教学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写好本课的生字“孔、优、助、汉、秀、营、费”。
4、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立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思想。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挂图、小黑板。
1、瞧!(出示孔繁森的图片)这位叔叔,你认识他吗?他的名字叫孔繁森。
2、学习“孔”:谁能记住它?师板书,生书空。
3、简介孔繁森的事迹。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6课“孔繁森”齐读课题
要求:你对孔繁森有哪些了解?
5、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2)将长句子读通读顺。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3、师范读课文。
4、引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5、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什么事?
1、(出示小黑板生字)孔、优、助、汉、秀、营、费
(1)指名读生字,正音。
(2)指导分析字形。
(3)给生字组词,并用部分词造句。
(4)学生按笔顺描红。
2、打开书把课文字音读准
3、认读词语
(1)同桌互读,提醒容易读错的地方
(2)小老师领读,同时指出读得准的地方
(3)齐读
4、再读课文,句子读通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出示图片:孔繁森是什么样的人?板书(优秀)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2—3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优秀的干部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1、抄写生字。
2、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孔、优、助、汉、秀、营、费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六
一、导入:
老师就带着你们走进体育世界。(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下面就进入走进体育世界的第一版块:运动场上的体育,让我们一起喊:啊!!!!
运动场上的体育,对我们来说并不
陌生。你能说出你知道的体育项目吗?(指名说)教师出示:跳远、跳高、赛跑、滑板、游泳、竞走。请你读一读,如果有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学生开始读词学字)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在这些体育项目中滑板、游泳、竞走是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体育项目。请你再读一读。这里有你新认识的生字朋友吗?你是怎样记住他的?(记忆方法,并扩词)
对了,我差点忘记,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猜她是谁啊?(乐乐)
同学们好,我们可是老朋友了。今天能和你们一起走进体育世界真的太高兴了。刚才看到你们这么喜欢体育,知道那么多的体育项目我真的太佩服你们了。可是体育不光出现在运动场上,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也无处不在。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体育吧。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走进体育世界的第二大版块:生活中的体育。啊!!!!!我可是体育迷啊,要和你们大家比一比的!
那么老师就做栽判员行吗?(行)咱们同学先说生活中的体育。指名说,时间是一分钟,先给大家半分钟的准备时间。(体育接龙)
那我们一起来看乐乐找到的生活中的`体育:(出示词语卡:登山、跳绳、划船、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荡秋千、下棋。)让同学们一起来读词卡。在这一环节比赛中,同学组获胜!乐乐你要努力啊。乐乐:没想到同学们对体育这么了解,我这个体育迷也是甘败下锋。不过,我想再和同学们比一比,我回我相信我一定能赢。你们敢接受我的挑战吗?(敢!!)好那就让我们走进体育世界的第三大版块:球类体育,啊!!!!!!王老师还是请你给我们做裁判。(好,我很高兴,乐乐,这回你要加油啊!)请你说出与球类有关的体育项目。还是有半分钟的准时间,一分钟的回答。不过你们34人对1人太不公平,我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对抗赛你们同意吗?好,开始!小组汇报(写在一张卡片板上)汇报时举起来读给大家听。记录下对与错。让我们一起来看乐乐写了几个,(出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排球、足球。)请你读出这些词语,我喧布,这场比赛**赢!!让我们给他们发一个乒乓球。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们发乒乓球吗?(国球,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锻炼好自己的身体,长大也能参奥运会,为祖国争光)乐乐:同学们,你们对体育如此热爱,看到了你们我就看到了中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希望。我也祝你们在体育中强身健体,为国争光!这次体育世界之旅,我很高兴也同你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再见!我要去参加野外体能训练了!
刚才我们与乐乐进行了两场激烈的比赛,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好)游戏的名字叫:你做我猜。乐乐出示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词语,男女对抗赛,时间一分钟:跳远、登山、赛跑、划船、滚铁环、踢毽子、竞走、游泳、滑板、篮球、乒乓球、网球。看哪组猜对得多。
同学们本次的走进体育世办就要结束了,你们在体育世界都学到了什么呢?老师希望你们有一天也能象体育健儿一样驰骋在赛场上!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七
俗语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在我的家中,人人说父亲是极爱我的,而我的母亲则极爱姐姐。
从小到大,我与父亲的感情很好,当然原因在于他太宠我,对于我的要求向来很容易满足,而我的母亲则不同。记得小学时候,我做错了一件事。那晚吃饭,有几样我和姐姐最爱吃的菜。母亲一个劲儿地往姐姐的碗里夹,姐姐都有点儿应接不暇了,一脸疑惑地望着我们,而我和父亲只是看着好笑。其实母亲是一个极开朗的人,只有天不塌下来,什么事都看得很开。
她与我们生气也只是一会儿的事,很带着一些孩子气。
初二那年,我和楼上读初一的小莉感情很好。那时的我,很象个男孩子,做事也很讲江湖义气。通过她。我认识了她们班的几个女孩子,并且很玩得来。临放假的时候,几个女孩子就在商量着考试的事。由于她们的成绩都不大好,很怕考差了,不好向家中交待。小莉向我谈起这件事,犹豫不决。同时,她们也在劝我去。虽然并不担心考试的问题,不过我还是拍着胸口说:“小莉去,我就去。”那时,我只以为一切是天方夜谭而已。
考试的最后一天,阿玲跑来找我说:“苇,小莉要去了,你不是说过她去你也去的吗?”
我这时才发觉说出的话是怎么也无法改变的了。怎么办呢?那一次小莉考得很差,所以才会改变主意。为了履行诺言,我只好答应下来。
可是我没有钱啊!从小到大,我从未在家中偷过钱,那一次,我暗地里配了一把柜子的钥匙。趁父母不在的机会,拿了三十五块钱。我不敢拿多了,因为我看见皮包里没有多少钱,我怕他们没有生活费。那时,真的很幼稚!然而,那是我第一次偷钱,也是最后一次。
她们决定去新疆。在那儿有敏子的同学。于是我们踏上了一列北上的火车。火车开动的时候,我只想下车,想哭,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离家出走,我不知道我的父母知道我走后会急成什么样子。可是,北上的火车,呜呜地带着我们走了。这一走,走了十五天。
乘了整整五天的火车,我们来到了昌吉。事情并未如我们想像中那样简单:我们在吐鲁番转车时和敏子走散了,我们没有地址,找不到她的同学。新疆的天冷得不得了,我穿着两件毛衣,寒风直往衣领里钻,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是在北方长大的。可是在南方生活了几年,我已不能适应北方的天气了。在寒冷的日子里,我想家的念头与日俱增,每到夜晚,我就觉得心里有什么小虫子在咬啊咬啊,咬得我睡不着,睡不着,我就偷偷地哭,不敢哭出声来,怕被人笑。
我们呆在旅馆里,不知道该干什么。钱用完了。这时,我们终于开始为此争执。阿玲和华坚决不同意给家中发电报,而我和莉却已不愿再过这种不知明天的生活了。发电报的当晚,派出所的人就来了。三天之后,家长来到了昌吉,我的父母没有来,也没有信,我又悄悄哭了一场。来接我们的家长告诉我,我的父亲很“傻”,他们都通过电话和各方警局联系,只有我的父亲天天都要到火车站去接我。
我的父亲很傻!那么我的母亲呢?
春节期间,飞机停班,我们在新疆过了一个年。
飞机在成都降下,我们乘火车回到了故乡。事隔多年,我仍然记得,当火车缓缓驶入月台的时候,父亲看见了我,激动地跟着火车跑,而我兴奋地叫了起来。
父亲瘦了。
下了火车,表哥接过我的行李,只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傻?”父亲站在我的面前,我突然局促不安。我不知道闯下这弥天大祸,会有什么结果在等我。
“走吧,你妈在车上等你。”
走出检票口,上了一辆车,母亲坐在里面,还有几个亲戚。母亲瘦得更为可怕,整个脸颊平平削了两块肉。眼睛浮肿得像两个桃子。我坐在母亲的身旁,她把我的手握在她的手心,紧紧地,我们都没有说话。车行半路,她开始哭,我不知道怎么劝。下车的时候,父亲对我说:“扶住你妈妈。”这时我才发觉,母亲走路已远不如以前了。
家里有很多人。看见我回来,似乎松了一口气。听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我才知道,自从我出走那天开始,母亲就一直昏睡在床上,姐姐天天抱着她哭泣,也不敢离开半步。父亲天天都要到火车站去,不是一趟,而是每一趟火车都要去接车,没有人劝得住他。天天晚上,父亲都要出好几趟门。他对别人说:“万一她回来了,不敢回家的。”
回至家中,母亲还拉住我的手不放,大家七嘴入舌地说得差不多了,母亲才说了一句:“你走的时候,为什么不多带点钱呢?”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父亲站在旁边,说:“你一走,你妈天天躺在床上,神智都不大清了,可还经常念你走时为什么不多带点儿钱;那边这么冷,被冷出病了怎么办。”
我好悔!
八年过去了,可是有的事将永远无法过去。直到现在,母亲仍时时犯病,不经意地,人就浑身无力,也受不得什么气了。
这是我的罪孽!
那一年,我离家出走,没有缘由。
那一年,我用三十五元钱走了一次新疆。
那一年,我平生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那一年,我的父亲的春节在火车站度过。
那一年,我的母亲差点儿为我死去。
因为那一年,我将一生愧疚。
我第一次明白,我的母亲有多爱我!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八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那样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一、揭题质疑。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学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释疑。
1、带着以上师总结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1)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并联系上下文想想字义。
(2)读通课文。
2、检查反馈学习情况。
(1)重点正音:神、省、傍、平。
(2)指名分自然段读。
3、释疑。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看图激情。
出示课件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荷花、荷叶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学生纷纷发言)
师:请你们再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师:你觉得这些荷花怎么样?生:哇,荷花好美啊!(教师课件显示美丽的荷花。)
师:你能说说这荷花美在哪里吗?
生:多个学生说(略)
四、指导学文。
生:第2段。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第2段。边读边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师: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生: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师:你真能干!(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写的画面。)
什么叫“满湖通红”?为什么会满湖通红?
生: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微笑点头)你找得真准!(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画面。)
师生:品读句子。
(1)比较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花瓣上有清水,荷叶上有水珠。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2)出示插图,边读边体会雨后湖面、荷花、荷叶的美丽。
(3)想象说话。图上的蜻蜓会对荷花姐姐说些什么?
(4)小结。是啊!这些美丽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红湖水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极为奇妙的画。
师:王冕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该怎么读好这句话?
五、小结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九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智育目标: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点、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生字卡片、投影片。
三课时。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2)复习“木字旁”。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禾字旁”。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叫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秧苗]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同。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洗出它们的名称吗?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相机出示词卡:茶叶]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星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一、复习检查
写词语,检测效果,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
(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
二年级语文的教案全册篇十
1.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
2.流利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
3.初读课文,朗读感悟。
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
1.初读课文,朗读感悟。
2.流利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见过各种鱼儿,请大家把找到的资料拿出来说一说。
2.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十分奇特的鱼。这种鱼会上树。你们见过会上树的鱼吗?
4.板书课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5.想一想,你从中想知道什么呢?(生答)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1.在小组中全体读全文,读熟后小组合作,分别由2——3名同学扮演小蜗牛,一名同学扮演弹涂鱼,一名同学扮演大树,互相合作,边读边演课文内容。
2.学生上台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好,哪位同学表演得出色。一个小组演完以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
可以从人物的表情、对话的语气等方面来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课后习题二:你还知道那些有趣的小动物?回家自己收集资料。
4.课后习题三:课文中有很多带口字旁的字,找一找,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