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一
——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猜猜会是什么?
——幼儿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的,再猜猜会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一会儿像……有一会儿像……会是什么呢?
——哇,原来是是香香的粽子
2、尝尝说说——好香的粽子,你吃过吗?什么味的?你们还想不想吃?
——幼儿吃粽子
b、幼儿边吃粽子边随机问: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问与小结:
——吃粽子的时候先把什么解开。(绳子)然后剥开什么?(粽叶)
——你刚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们吃到了各种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鲜鲜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会吃粽子呢?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呢?
——原来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
4、拓展游戏
——qq粽子店环境创设: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种可以做馅的图片;玩法:幼儿剪下做馅的图片,贴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讲讲它的味道。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二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1.挂图:有关端午的图片。
,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
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三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2、制作端午节习俗ppt
3、各种形状的粽子。
一、说说端午由来
1、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2、讲解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二、讲讲端午习俗
1、请孩子猜猜端午节可以做些什么事?
2、观看ppt
3、小结:
端午节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囊------
三、吃吃端午粽子
1、说说自己吃过哪些粽子?
2、孩子品尝各种粽子,并请孩子说说你吃到的粽子有哪些馅,它的味道是怎样的?
3、小结:粽子的品种很多,各种粽子好吃营养又好。
四、演演端午节目
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四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
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五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六
活动目标:
1、学念歌词,通过歌谣的形式感应拍子与节奏。
2、让幼儿懂得“五月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3、让幼儿体验节日愉快的气氛。
活动准备:
挂图、实物“粽子”、铃鼓、cd碟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粽子”,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吃的东西?(粽子)妈妈在什么时候包粽子给你们吃呢?(端午节)
(二)向幼儿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出示挂图)
包粽子,喝雄黄酒,做香包,挂艾草,赛龙舟。
(三)学念儿谣《过端午》
1、幼儿与教师一同欣赏音乐。
2、老师示范念语词律动,幼儿模仿。
3、配合cd,幼儿跟老师一起念语词做律动,间奏部分做划船动作。
4、拍子练习:教师在黑板上按拍子画泡泡,幼儿看着泡泡边念语词边模拍(拍子);配合cd。
5、节奏练习:在泡泡里画出儿谣节奏线,配合cd幼儿跟老师一起拍念语词节奏。
6、幼儿尝试用脚踏拍子,同步手拍节奏,配合cd。
(四)游戏《铃鼓龙船》,幼儿每人一只铃鼓
1、边念儿谣边用铃鼓拍节奏,间奏处用铃鼓当龙船划。
2、路线:用铃鼓排成一排,幼儿跟教师走节奏离开教室。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七
活动目标:
1、学念歌词,通过歌谣的`形式感应拍子与节奏。
2、让幼儿懂得“五月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3、让幼儿体验节日愉快的气氛。
活动准备:
挂图、实物“粽子”、铃鼓、cd碟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粽子”,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吃的东西?(粽子)妈妈在什么时候包粽子给你们吃呢?(端午节)
(二)向幼儿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出示挂图)
包粽子,喝雄黄酒,做香包,挂艾草,赛龙舟。
(三)学念儿谣《过端午》
1、幼儿与教师一同欣赏音乐。
2、老师示范念语词律动,幼儿模仿。
3、配合cd,幼儿跟老师一起念语词做律动,间奏部分做划船动作。
4、拍子练习:教师在黑板上按拍子画泡泡,幼儿看着泡泡边念语词边模拍(拍子);配合cd。
5、节奏练习:在泡泡里画出儿谣节奏线,配合cd幼儿跟老师一起拍念语词节奏。
6、幼儿尝试用脚踏拍子,同步手拍节奏,配合cd。
(四)游戏《铃鼓龙船》,幼儿每人一只铃鼓
1、边念儿谣边用铃鼓拍节奏,间奏处用铃鼓当龙船划。
2、路线:用铃鼓排成一排,幼儿跟教师走节奏离开教室。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八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相关课件下载:
端午节的故事(flash课件)
社会活动ppt课件:端午节
端午节配音ppt故事:粽子里的故事
小班端午节儿歌《五月五》ppt配音课件
[幼儿园小班快乐端午节活动教案]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幼:屈原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小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设计篇十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让人记住和接受的是:源于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