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讲道德有品行个人发言篇一
10月11日下午,县委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道德、有品行”专题学习研讨。市委、县委书记钟关华在学习会上要求,领导干部要在政治上明大德、操行上守公德、修身上严私德,争做砥砺品德的表率,为干部群众带好头,为地方发展出好力。
与会人员自学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谈治国理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县委汤志勇、贾军晖、徐旭东围绕如何确保品德合格、打好为官做人的道德根基,从工作和思想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经历交流了学习体会。
钟关华指出,道德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重要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要始终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一生的必修课,坚守对党忠诚之德、对国热爱之德、对民服务之德、对位尽责之德、对己清廉之德,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家园。
钟关华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培养崇高政治品质明大德,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做到对党忠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政治之大德,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要增强自律意识守公德,要有强烈的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顾全大局、乐于奉献,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筑牢底线、办事公正,为干部群众树立好榜样。三要增强自省意识严私德,注重修身养德,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微、慎交友,净化朋友圈、生活圈、工作圈,以良好的道德操守为社会风气树立风向标。
讲道德有品行个人发言篇二
党员干部,有一种政治立场必须始终坚定,那就是党性;有一种道德境界必须始终固守,那就是品行;有一种榜样风范必须始终践行,那就是表率。
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发起了“总动令”,讲党性是前提,重品行是基础,作表率是途径,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坚持原则讲党性、永葆先进作表率,都须有良好端正的品行为坚实基石。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与“修身”即为人品、品行。品行是修身做人之本、修身做人之道。品行如同人之身影,自身往往看不到,可周围群众却一清二楚,它不仅关系着干部个人形象,而且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党员干部重品行,既要重政治品行,又要重生活品行,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政治品德、生活品德是否高尚,做到“不以利害移操守”,从而达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至高人生道德境界。
党员干部重品行,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全局意识和宗旨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锐意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工作中高度负责。
第二,务必恪守公道正派。公道正派作为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既是恪守的职业道德又是独特人格魅力所在。这一点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按既定程序和标准办事,守土有责,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上来。
第三,务必做到求真务实。敢于坚持真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各项工作改革创新。
第四,务必做到克己自律、清正廉洁。要时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纪守规,自觉接受监督,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让选人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看了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的读者还看了:
讲道德有品行个人发言篇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于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而关键则在于践行“四讲四有”把合格党员形象更为鲜明地立起来。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按照“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这一合格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检视自己,在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中,自觉做政治合格、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表率。
一、讲政治、有信念,做政治合格的表率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有信念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这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善于讲政治,自觉坚守对党忠诚这条“生命线”;都要始终有信念,自觉挺起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
第一,善于讲政治,自觉坚守对党忠诚这条“生命线”。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党员对党的政治承诺,是党员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入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就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把绝对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这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更为坚定地站稳政治立场,更为自觉地坚守对党忠诚这条“生命线”,做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作为最最紧要的政治,经常、主动、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第二,始终有信念,自觉挺起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同志在主持起草党的报告时,就专门要求写了一段话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永远铭记在心里的话,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但是,从目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现实情况来看,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始终牢记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都要始终牢记我们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二、讲规矩、有纪律,做纪律合格的表率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讲规矩、有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具有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的关键之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自觉讲规矩,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都要始终有纪律,自觉远离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第一,自觉讲规矩,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党的规矩集中体现在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上。因此,自觉讲规矩,实际上是自觉发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下大气力解决好影响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全体党员的作用。当前在讲规矩方面,尤其是要学会自觉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解决党内矛盾、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这是因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武器用得怎么样。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每一名党员都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
第二,始终有纪律,自觉远离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在这里,我们每一名党员都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是打头、管总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
三、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表率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的力量,而且还要有强大的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强大的人格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能够自觉把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在自觉讲道德、始终有品行中,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从而更为自觉地坚持公私分明和修身为本。
第一,更为自觉地坚持公私分明。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中国共产党的作风之所以是优良,就是因为每一名党员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都在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自觉坚持公私分明,始终做到了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真心追求为了理想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勇于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境界,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也只有这样,共产党员才能在自觉坚持公私分明中,始终做到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在自觉坚持崇廉拒腐中,始终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在自觉坚持尚俭戒奢,始终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自觉坚持吃苦在前中,始终做到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第二,更为自觉地坚持修身为本。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养性的丰富营养。通过探究事物运行的规律以学习到真正的知识,通过知识的熏陶使自身的私心杂念得以祛除,从而达到意识真诚和心灵纯正的状态,这样就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成了修身这个根本,自觉提升了思想道德境界。然后在以提升了思想道德境界所带来的学养深厚和品行端正作为修身之本,在齐家中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在治国和平天下中,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也只有这样,我们每一名党员才能在慎独慎微中,通过一点一滴地加强修养,不断规范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切实做到“大节”不偏离、“小节”不丧失。
四、讲奉献、有作为,做发挥作用合格的表率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就决定了每一名党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都要讲奉献、有作为。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能不能把讲奉献、有作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不能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是检验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是否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坚强、看齐意识是否自觉的试金石。
第一,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更为自觉地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要正确处理好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同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群众利益。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每一名党员都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在这方面,党员必须要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在宗旨意识和工作作风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始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向焦裕禄同志看齐,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第二,切实把党的宗旨变为广大党员实实在在的行动。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都必须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中,主动作为、善于作为、敢于作为,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当标兵、作示范。为此,一是要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切实把劲鼓起来,把精神振作起来,甩开膀子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立足岗位作奉献,努力实现新作为。二是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深入学习理解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做学习型党员干部,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廉政三条底线,确保干成事不出事。三是要敢干实干使命干,党员带头干,干部用心干,努力在发展、改革、改善民生上出实招、见实效,切实完成好党赋予的使命。
为您推荐
1、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心得体会
2、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心得体会
3、学习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心得体会
4、讲道德有品行做合格共产党员心得体会
5、讲道德有品行做合格党员心得体会
6、四有好教师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
讲道德有品行个人发言篇四
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干部道德品行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干部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能力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多方面,而思想道德素质是干部素质的灵魂。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是干部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行的综合反映。作为党的干部,如果没有过硬的道德品行,其他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再强也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当前,我们党的各级干部,主流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确实有一些干部的思想道德品行,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作风漂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宗旨观念淡薄,顶不住歪理,管不住小节,抗不住诱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堕落为腐败分子、犯罪分子等等。我国历史上的“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都特别强调统治者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并成为社会的风范,才能使国家政事清明,长治久安。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把人分成“圣人”、“愚人”、“君子”和“小人”四类,他认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胜德谓之小人”。他主张用“圣人”最为理想,如果得不到“圣人”用“君子”也可以。而“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道德品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但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促进的或阻碍的作用)。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改变后,反映该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存在,并发生一定的影响。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并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思想道德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先进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它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道德品行,是推动社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领导干部是一方经济社会的主管者、领航者,更是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者。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素质怎样,尤其思想道德素质。事实证明,思想道德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社会生活中,凡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必有“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等精神因素的能动作用;凡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也必定可以总结出与之相联系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思进取”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
因此,突出抓好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着力提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社会生活中,干部的地位决定了其思想道德品行、作风甚至习惯,对广大群众都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党的一切干部都是社会公仆和人民勤务员,只有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每位党员干部才能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正用好手中的权力,谒诚尽力地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讲道德有品行个人发言篇五
讲道德、有品行,就是做人要实,光明磊落。对于党员来说,就是要忠诚老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讲道德有品行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一
讲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高尚情操,重视家风建设,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切实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何谓品行?“品”即品德,“行”即行为,品行就是人的道德情操,是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认识和品质等,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百行以德为首。”品行既折射着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也反映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同志说,“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行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
党员干部的道德好、品行端,则作风正,就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始终做到清正廉洁。
“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道德建设,贵在养成,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每个党员都要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必修课,注重道德实践,行善积德。修德是一项基本功。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要把道德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严格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真正树立高尚的品格,切实做到严以修德、以德立身,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多一些襟怀坦荡、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点浩然正气、少一点私心杂念,守住人格尊严、守住做人的底线。
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核心是其所具有的为他人、为集体、为群众的献身精神,更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最具感染力的人格形象。“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要追求高尚情操,注重情操修养,远离低级趣味,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要清正廉洁,恪守老实做人、清白为官的道德底线,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敢于担当,做到“夙夜在公、心无旁骛”,关键时刻拉得出来、顶得上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要勤政务实,坚持真干实干苦干,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民服务,始终保持一颗公仆心,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齐家”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要重视家风建设,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做到自身清、家人清、身边清,用“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高风亮节来对待“齐家”与“治国”,切实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以家庭清廉维护一生清誉,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党员干部,有一种政治立场必须始终坚定,那就是党性;有一种道德境界必须始终固守,那就是品行;有一种榜样风范必须始终践行,那就是表率。
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发起了“总动令”,讲党性是前提,重品行是基础,作表率是途径,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坚持原则讲党性、永葆先进作表率,都须有良好端正的品行为坚实基石。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与“修身”即为人品、品行。品行是修身做人之本、修身做人之道。品行如同人之身影,自身往往看不到,可周围群众却一清二楚,它不仅关系着干部个人形象,而且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党员干部重品行,既要重政治品行,又要重生活品行,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政治品德、生活品德是否高尚,做到“不以利害移操守”,从而达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至高人生道德境界。
党员干部重品行,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全局意识和宗旨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锐意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工作中高度负责。
第二,务必恪守公道正派。公道正派作为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既是恪守的职业道德又是独特人格魅力所在。这一点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按既定程序和标准办事,守土有责,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上来。
第三,务必做到求真务实。敢于坚持真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各项工作改革创新。
第四,务必做到克己自律、清正廉洁。要时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纪守规,自觉接受监督,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让选人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核。对共产党员来说,道德是党性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气的后盾、是纯洁的保证、是抗腐的良药、是服务的动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领域的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党员道德品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社会道德建设。
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党员道德品行的要求具体落实到三方面。
一是严于自律。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自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党能否忠实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社会公正、保持纯洁性,关键在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能不能严于自律,克服各种诱惑,忠实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地管理、使用和分配社会资源,而绝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做危害群众利益的事。
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健全道德评价体系。道德要发挥作用就需加强奖善与惩恶的力度,引导党员向善为善,打造党员的浩然正气,为此要在党内建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的党员道德评价体系,明确目标,确定标准,完善教育惩治制度,切实加大对共产党员干部道德监督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三是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的存在方式和载体,共产党员必须在实践中展现和物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职责使命,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