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年级教学案例及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爫”。
2.学习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
4.朗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写几句心里话给自己的朋友。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好朋友之间需要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教学难点:
看图课文,理解全文,体会小青蛙由“难过”到“开心”的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头饰、小金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看课件)这是什么?谁能读读上面的文字。这就是寄给青蛙的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题)
2.读课题。
3.认读“蛙”,“信”两个生字。
(培养目的: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认读信封上的字以及课题中的生字,引起学生认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件)3条读文要求。
2.读要求,并按要求读文。
3.汇报自学、自读情况。(比赛认读字词、发金星奖)
(培养目的:培养学生按要求读课文的能力;自主识字的能力;通过赛一赛的形式,调动学生认识字、词的积极性,通过评价、改错,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同学改错的品质。)
(三)汇报读文,由疑促思。
1.读文要求。(课件)
2.比赛读文。(发金嗓子奖)
3.课文中有几只小动物呢?指名说说。(板书)
(培养目的:通过比赛读,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认真倾听的习惯。)
课间休息:谁会唱有关这几只小动物的歌曲,领唱。
(四)看图读文,深入理解。
1.学习青蛙等信环节:
(1)课件、看图、说图意。
(2)读生字。
(3)理解“每天”一词,体会青蛙的“伤心”。(换一换、理解词语)
2学习小鸭写信、寄信的环节:
(1)自由读2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悄悄的”说明了什么?
(3)指导读文。
(4)(课件)小鸭除了写信,还做了什么?
(5)学习“安慰”,理解意思,创设情境,同时鼓励学生安慰别人。
(6)找小鸭、青蛙的话。
(7)分角色读,体会它不同的心情。
(8)演一演。(戴头饰)
(培养目的:这部分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灵活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安慰身边的人。)
3学习青蛙的收信部分:
(1)(课件)此时青蛙心情怎样?(高兴)
(2)看信、读信。
(3)了解信的格式、内容,体会小鸭的爱心。
(4)演一演,青蛙收到信的样子,体会“兴高采烈”。
(培养目的:这个环节让学生认识了书信,了解格式,同时感受小鸭对青蛙的祝福。演一演,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兴高采烈”一词的含义。)
4(课件)学习课文的结尾部分:
(1)小鸭子说了什么?读一读。
(2)小鸭为什么快活?
(3)说一说:你帮助过别人吗,感到快乐吗?
(4)小结:给人快乐,自己快乐!(板书)
(培养目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深刻体会小鸭子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呼唤起了学生帮助别人的想法。)
(五)总结:
学完这个童话故事,我们知道青蛙被小鸭关心、帮助,感到幸福、快乐,小鸭子帮助了青蛙,自己也收获了快乐。送给大家一句话: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六)拓展:
(1)你喜欢文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说一说。
(2)老师喜欢小鸭,给大家写了一封信。
(3)同学们练习给别人送一封信、送一份祝福、收获一份快乐。
(4)出示书信格式。
(培养目的:通过说一说、收到老师一封信、写信给别人、三个方面,使学生的感悟得到升华,更深刻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七)练习写字:
(1)观察生字。
(2)找出难写字:“爱”,“采”。
(3)认识新偏旁“爫”。
(4)示范写,说要领。
(5)学生练写,评价,指导。
(培养目的:培养学生观察,书写,合作能力。)
(八)作业:
(1)写一封信。
(2)完成课后3题。
板书设计:
小鸭大雁青蛙
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寄给青蛙的信(s版一年级教学案例)]
一年级教学案例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p、m、f与单韵母a、o、i、u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认识“爸、妈”2个生字。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拼读韵母带调的音节。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bpm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六个单韵母的卡片,自制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拼音宝宝走在路上迷路了,哪位小朋友帮他们找找回家的路。
2.通过昨晚的预习,下面同学们看视频找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声母宝宝。
3.板书课题:bpmf
二、学习bpmf
(一)学讲故事,编儿歌。
3、学习b
1、同学们最喜欢画画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幅画,想看看吗?(出示插图)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说说图中的小男孩在干嘛?
(广播广播bbb)_
3.播放的“播”读的轻短些就是b的音,师范读,请学生看老师嘴型,认真听,师提示读b时双唇闭紧,突然放开,然后指导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b的音。)
4.学生自己编口诀记住b。(发挥学生想象力,自己创编。师适时指导,对于合适的给予肯定。)
2、学习p
(1)山坡的“坡”读的轻短些就是p的音,师范读,请学生看老师嘴型,认真听,师提示读p时双唇闭紧,突然放开,然后指导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p的音。)
(2)小女孩泼水ppp(学生找到后出示小女孩上衣的图片,让学生记住p的形。)
(3)学生自己编口诀记住p。(发挥学生想象力,自己创编。师适时指导,对于合适的给予肯定。)
3、学习m
(1)用手摸的“摸”读的轻短些就是m的音,师范读,请学生看老师嘴型,认真听,师提示读m时双唇闭紧,突然放开,然后指导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m的音。)
(2)m像图中的什么?(学生找到后出示门洞的图片,让学生记住m的形。)
(3)学生自己编口诀记住m。(发挥学生想象力,自己创编。师适时指导,对于合适的给予肯定。)
4、学习f
(1)“风儿”里就含有f的音,师范读,请学生看老师嘴型,认真听,师提示读f时上齿咬住下唇,摩擦出声,然后指导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f的音。)
(2)f像图中的什么?(学生找到后出示拐棍的图片,让学生记住f的形。)
(3)学生自己编口诀记住f。(发挥学生想象力,自己创编。师适时指导,对于合适的给予肯定。)
(三)比较b和p的不同
1、根据半圆位置的不同,得到口诀: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2、比较b和p读音的不同:每人一张薄纸,对着纸读,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同。
3、指导书写b和p并比较:在四线格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四)指导书写m和f
(五)游戏:猜谜语(四个口诀),巩固学生所学。
(六)学生练写四个声母。
三、布置作业(书写四个声母,各一排。)
板书设计:
bpmf
右下半圆,bbb
右上半圆,ppp
两个门洞,mmm
一根拐杖,fff
一年级教学案例及反思篇三
让学生尽快进行自我调整,明确奋斗目标,进入的学习状态。
课堂常规训练。
课堂常规训练
1课时
一、导入:
上学啦!背上小书包,我们一起上学去吧!我们要做到上课端正坐,听讲好习惯、下课不打闹,作业完成好!
课堂教学常规训练:
(一)课前准备
1、文具的摆放。建议文具越简单越好,一支笔,一块橡皮。以免学生在拿文具时玩文具盒。
2、课本的摆放。课前准备好课本,摆放在统一的位置(教师示范)
3、下课后把课本放回书包,并准备好下一堂课需要的课本和文具。
(二)课前候课:预备铃响后,立即有序地进入教室到自己座位上坐好,双手放在课桌上,左脸贴左手背,闭上眼,面向右开始桌睡,等待老师来上课。
(三)上课:
师生问好: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走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金休学生向外跨出步立正站好,双手下垂,两中指贴于裤缝,目视老师,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也向学生问好后,端正坐下。
1、听到上课铃声,停止说话和活动,快步走进教室,安静地坐好,等待老师来上课。
2、教师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师生相互问好。指导“师生问好”的方法:起立时迅速、安静,保持立正姿势,与老师问好时声音响亮、不拖拉。(与学生一起演练)“老师,您好!(鞠躬)”立正。
3、迟到要叫“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才可以进教室
(四)听课:
学生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1、学生的。坐姿:抬头、挺胸、两眼注视前方,两臂胸前平屈放在桌面。(教师示范)
2、不做小动作,不想其他事,要专心听讲(眼睛看老师,耳朵听老师讲)
3、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听,如有不同看法,等同学讲完举手发言。
4、用心听讲,边听边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完可以举手问。
(五)发言:
1、举手回答问题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坐的姿势,右手臂前臂垂直放于桌面,五指并拢。(教师示范)
2、要发言先举手,得到允许站起来说。没有请到,就放下手,认真听别人讲。这是对老师、同学尊重和有礼貌的表现。
3、回答问题一律使用普通话,说话时要站直,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说错了不要怕,发言完毕老师允许再坐下。
4、不能嘲笑在课堂上讲错的同学,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5、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不能打断别人的说话,有意见等别人说完了再举手发言。
(六)读书:读书姿势:坐着读书时,两手分别握住书本的左右下角,将书斜放在课桌上,书面与桌面成45度角。如果背诵课文或识记内容时,应把课本平放在课桌上、坐姿要端正。站着读书时应立正站好,双手拿书,左手握住课本下边中间,大拇指和小指在正面分别压住书的两页,其余三指在书的背面,右手拿住书的右下角。《读书歌》:头要正,肩要平,身坐直,脚放稳。双手拿书向外斜,声音响亮词连续。
1、读书时保证三个一,身体要坐直,眼睛离书一尺。
2、读书时,书要拿在手里,眼睛要看书,读出表情。
3、学生单独读书时,要拿起书,声音要响亮,读出语气来。
4、齐读时也注意和大家保持一致的速度和节奏。
(七)书写:明确正确写字姿势:两脚放平,身子坐正,腰背挺直,头抬高。
写字姿势:学写字、要牢记,头正肩平脚着地,“三个一”要牢记,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
(八)上交及分发作业
收发作业:发:以纵队为小组,从前一个依次后传:收:从后一个依次向前传,不得错位,30秒内完成。
1、指导传接本子的动作: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从前往后或是从后往前的顺序,依次传递,传递时保持安静,坐着转身传递(向走廊空的一侧转身)。可以传到桌面也可以直接传到下一个同学手中。
2、逐步训练小组长分发作业。
(八)下课:下课问好:待下课铃声响后,教师喊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起立。
1、下课铃响后,教师宣布下课,师生互礼后才能下课,学生才可离开座位。
2、把上节课的学习用品整理起来,准备好下节课的用具,如果下节课是离开教室的就要把桌面收拾干净。
3、进出教室不要拥挤,请老师先走,同学之间要互让。
三、诵读儿歌《学好样》
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
不能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
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
不要学那大青虾,驼着背儿弯着腰。
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
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
四、全课小结,提出希望。
同学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希望大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我相信一定能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突破,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体会辛勤航行后的巨大喜悦和丰硕果实。
一年级教学案例及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乐趣,学会声母bpmf,能够读准音。
2、创设情境,让学生认清形,认清声母在四线三格的位置。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利用所学的知识。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声母bpmf的音。
2、清声母bpmf的形。
教学准备:
课件、声母卡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声母。
1、讲故事。丁丁要院子里听广播,边听边学拼音bbb,冬冬出来把水泼,边走边读ppp,一不小心把水泼到丁丁的身上,冬冬赶紧说:“对不起”丁丁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来学拼音吧。”两人学完拼音后,玩起了“摸(m)人”的游戏。弥乐佛(f)开心地笑了,好像要夸丁丁和冬冬是爱学习、懂礼貌的好孩子。
2、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这四幅图帝边出现的四个拼音娃娃叫声母。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和这四个声母娃娃交朋友。
二、联系语境,指导发音。
(一)学习声母b
1、看图说话。师:哪个同学能看着图说一句话——谁要干什么?(丁丁听广播)
2、激趣:你看丁丁学得多认真呀,我们也来学一学
3、发音:课件发b的音,生跟读。
4、引导探究:广播的播和声母b的发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又轻又短)
5、指导发音:把广播的播发得又轻又短就是声母娃娃b的发音。
6、多种形式练习发音:同桌读、开火车读。
(二)学习声母p
1.看图说话。
2.引导思考:想一想旁边的声母娃娃该怎么读?
3.生试发音声母p
4.讨论:怎样发好声母p?(把泼读得又轻又短)
5.多种形式练习发音:开火车读,小组赛读。
(三)b、p发音比较
1、师范读b、p,请学生观察b、p发音的区别
2、提问:你们发现什么
3、生试发音。
(四)引导学生自学m,f的发音。
1、小组自学
2、全班交流。
三想像练说,记住形。
1、你想用什么方法读住声母bpmf(看图、编顺口溜等)
2、小组讨论。
3、指名汇报。
4、学生自评。
三、看清位置、指导书写。
1、声母bpmf他们住要哪里呢?出示四线三格中的声母说一说。
2、看老师把他们送回家,师范写。
3、生书空。
四、泥工做形,激发兴趣。
1、提出要求。用橡皮泥捏出声母bpmf。
2、生四人小组合作制作。
3、生展示。
五布置作业。
把认识的声母娃娃介绍给爸爸妈妈。
一年级教学案例及反思篇五
本节课的两道例题都安排了情境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同时还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数,然后进行最后的运算。
课时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顺序
难点: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3+1=3+2+3=6+3+1=
10-4–3=6–2–1=4+0+5=
学生口答后,任抽几题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二,授新课
1,教学先加后减
教师出示情境图
教师: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2只,现在有几只?
学生列式:4+3-2
教师:说说4、3、2在算式里分别表示什么?这道算式该怎么读
学生汇报,教师示范算式的读法:4加3再减2,全班齐读
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计算顺序
教师示范小结:4+3-2=5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减2等于5
2,教学先减后加
教师出示情境图
教师提示:仔细观察,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内容
学生小组交流: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又飞来3只,现在有几只?
教师:用学具在小组内代替天鹅摆一摆,边摆边说,该怎么列式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具操作,互相交流,列式:4-2+3
教师:同桌互相读这道算式,说一说这道算式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把
计算过程填在课本中
同桌互读算式,说运算顺序,并独立填写计算过程
3,小结:
今天学习的算式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教学案例及反思篇六
一、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是人教版第一册教学内容,文中的图上画着一群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激发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方案1
一、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是人教版第一册教学内容,文中的图上画着一群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激发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我们小朋友又聪明又能干,你能说说你有哪些本领?请用上“我会——”说。(生答:会唱歌、跳舞、画画……)
2、这节课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画画本领,好吗?
3、齐读课题:《我们的画》。
(二)活动:小小解说员
1、讲解游戏规则游戏的名称叫小小解说员——————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听,谁介绍得清楚,我们就评他为优秀解说员,并颁发荣誉证书,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是不是优秀解说员,请你们来评一评,同时,你也可以对别人的画做出修改意见。
3、学生组内学习并交流。
4、提供台舞,让学生表演,并相互评价。
5、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
(三)活动:图画公司。
我们的小朋友真棒,有那么多优秀的解说员,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
1、创设公司让我们开一家公司吧!下面我宣布,我是开心图画公司的总经理,你们是我的六家分公司,我让大家做三件事:
(1)把你们的画放好整齐,做到美观
(2)选一名分公司经理
(3)给自己的分公司的`取名字。
2、学生交流分公司的选好经理和名称。
3、由分公司经理推选好两名营业员,并佩带标志。
4、游戏规则的渗透。
游戏时小朋友可以自由购画,购画分公司经理要仔细看,评选顾客和营业员。
5、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四)、活动;画展(活动升华)
2、分类画展:请学生将学生的画贴在不同的地方。(植物园、动物园内)
3、师生共享“丰硕的果实”。
(五)评价小结
1、评出班级:
(1)大大方方奖
(2)热情奖
(3)微笑奖
2、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四、设计意图:
1、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2、活动形
式多样,层层递进。在活动中形式是多样的:有学生个人面向全体学生的、同学相互交流的、有学生对老师的。在每一次具体的活动中,从介绍自己的画(从组内到面向全体),到推销组内同学的画,再介绍大家的画,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要求也不同,层次在不断提高。
一年级教学案例及反思篇七
本课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眼保健操
2、使学生知道按摩的_位和动作方法
3、使学生逐步养成按时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首先这课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1、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
2、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有什么作用?
3、眼保健操的动作要领。
第一个内容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它主要是靠眼球的作用,眼球的前面是一块晶状体,后面是能够感受光线的视网膜。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通过日状体的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视神经把这个物像传到大脑视觉神经,我们就能够看清物体了。这个道理跟照相机差不多,视网膜相当于底片,晶状体相当于镜头,在照相机前常常要跟据人或物的远近调整焦距,也就是调整镜片与底片之间的距离,否则照出来的照片就会模糊不清。我们看物体也是一样,也要调整距离才能看清,这主要靠晶状体周围睫状肌的收缩和放松来改变它的凸度。当看近物时,睫状肌放松,凸度降低,这样就能看清物体。而有的同学在政党的距离内看不清物体,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近视。近视又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少年儿童如患近视,大部分属于假性近视,也就是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一时性的丧失了松弛的能力,而合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模糊。假性近视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比如晨光线暗处读书、写字,在汽车上看书或躺着看书,读写的姿势不正确,眼睛距离书本太近,读书写字时间太长等。这些不良习惯使得睫状肌长时间的持续紧张,过于疲劳丧失了调节能力,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真性近视。
第二,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有什么作用?
眼保健操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眼睛周围_位有规律、有节奏地按摩,使疲劳的眼肌得到休息,而使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快,改善神经营养,使神经和血管更好的发挥它们的生理功能,从而提高视力预防近视。但有的同学虽然每天做眼保健操,可是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要领按摩的_位不准确,影响了做操效果。这里应该提醒注意的是:在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的基础上认真做操,做操时注意力要集中,按揉的_位要准确,手法要轻缓,不要用力过大过猛,同时要注意手的清洁。这样经常坚持就会有一定的效果。
第三,眼保健操的动作要领。
准备:双目微闭,全身肌肉放松,自然静坐约一分钟。
第一节:轻揉目匡角(天应_)。
两手拇指指尖分别按在左右上目匡角处,其余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持在前额上,轻揉一下为一拍(8×8拍节)。
第二节:挤按鼻跟(睛明_)
用左手或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两侧睛明_,先向下按,后向上挤,一按一挤为一拍(8×8拍节)。
第三节:按揉面颊(四白_)
先以左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颚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用食指按揉四白_,按揉一圈,四拍后换揉方向(8×8拍节)。
第四节:按太阳_轮括眼眶(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髂、承泣等_)。
两手拇指分别按太阳_,小指、无名指和中指拳起,弯曲食指,用中节内侧面从眼眶内向外轮括,先上后下,轮刮一圈计四拍(8×8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