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经典语录英文篇一
近日整理图书,于积灰颇多的纸箱内偶得此书。
略略一翻,此书我零八年十月购得,至一零年十月阅读完毕。时间长达两年,这两年时间可算是我过往生涯中痛苦而又丰富的两年。尽管此书的主要内容,我已基本忘却,但翻看此书,我以往所作批注感悟等皆历历在目。
我一向有阅读后在阅读所停之处,写下阅读时间地点的习惯。一来代替书签,二来记载个人历史。后渐渐养成习惯,已忘却初衷。而今却意想不到的让我整理出一段段的回忆。两年间我断断续续的携带此书阅读,行迹跨越数个省份,我曾在家中、长江的客轮上、潭柘寺旁的竹林中、同学聚会的咖啡馆中、童年居住的校园中、中原某县招待所中、实习时工作的地下室中、玉渊潭公园中、归途的航班中,当然最多的还是,在那个我曾经无比鄙夷痛恨的母校中阅读过此书。
我并不喜欢尼采,甚至在阅读此书是也是如此。我觉得他乃是一个内心极度自卑、因而装出极度自负之态以自欺欺人的可怜之人。此书的翻译也差强人意,很多篇幅需自己重新润色后方可理解。阅读此书,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的宣泄,跟随尼采一路无尽的狂妄下去。我的批注开始是强烈的共鸣与亢奋,渐渐对尼采自负又虚弱的内心抱以哂笑和不屑,最终三缄其口,只是默默的读完一篇又一篇,再无言语。
两年并不漫长,但对于中二病患者来说是无法轻易度过的时光。我从发病,到发现自己发病,再到承认自己发病,再到开始治疗,再到初愈的历程,都有意无意的记录在其中。
而今据我初读此书,刚好过去了五年,在后面的三年里,我只做了一件事——离开了那个我进门第一秒就想离开、甚至一直不想承认的母校。像此书结尾处面对日出阳光的查拉图斯特拉一样,开始了我全新的历程。
我治愈了,尼采却永远沉醉在自己的小天地之中。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经典语录英文篇二
我被震撼了。
仿佛面对一座变幻莫测的万仞高山,心中充满了混乱的狂喜,难以理出头绪。
隐隐抓住了日神的清醒,但又被酒神的狂醉击败。内心升起一种若有若无的共鸣,随之而来的是惊叹与羡慕。
若我为袁中郎,只怕要“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
思想的潮水席卷了我,把我推进旋涡,矛盾的、理智的、尖刻的、敏锐的、痛苦的、深切的……把我一层一层地包裹住。我被带到了战场上,看见反真理把真理咬得粉碎,颠倒的武器摧毁了一切;我看见了理性中的荒谬,真理中的谎言,道德中的无耻……我看见一个对红尘爱得深沉的人站了出来,满怀痛苦地否认这个尘世,又被世人推回孤寂与失望中。我看见一条深渊上的绳索,绳索上站满了人,大多数在后顾、发抖、站立不动,虽然大家都渴望着越过去。
——这时,查拉图斯特拉站了出来,对人群高喊:“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
我被这一声惊醒,然后开始体会到思想的痛苦与挣扎。矛盾、自由、多义、不确定。这是摆脱羁绊的思绪的痛苦。创造自由需要新的神话,但自由否认神话。
“思想是生命,是割伤自己的生命。涂上药膏,用眼泪净化祭品”。尼采在蒙昧与麻木中醒来,因思想的矛盾与痛苦呐喊。振聋发聩的呐喊把我从迷茫中惊醒,教我摆脱麻木与习惯的羁绊——但他没有告诉我方向,因为他自己亦是游移的。
尼采为新的创造创造出自由,一如查拉图斯特拉所说的狮子。
尼采希望自己被否认和超越,尼采带来了一个新的开始。
狮子可以变成孩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经典语录英文篇三
“在一切书写中,我只爱一个人用自己的血写下的东西。用血书写:你将体验到血是精神。理解陌生的血也许不太容易:我恨懒散的读书人。了解读者的人不为读者做更多的事情。读者再过一个世纪——而精神本身却将腐烂发臭。每个人都可以学习读书,长此下去不仅败坏了书写,而且损害了思想。用血和格言书写的人是不要被人阅读,而要被人背诵的。——尼采”
哲思的文字,出现在脑海里的往往是种种快速闪过的意向,有点残酷,因为它是不定格的镜头。但渐渐的会喜欢这样一种向内探索的过程,携带一些隐约的肯定之感,在黑暗中反反复复,在探索中有光照耀。无限繁盛隐伏其中。聊聊数页,往往弄得眼花缭乱,头昏脑胀,而那些文字里血性的精灵,它们却安然自在的把诡异的笑脸抛给你。不错,他们有自己的端然,有自己的寂静,他们是一个岛屿,或是数个,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断绝了途径,自有天地。
你们的散文里更有一种不能回避的真实感受,像穿珠子一样,宿命的把自己摆在读者面前。诸多感情或者思省的撞击,拼接起一个人内心里的自生自灭,大家无从回避,这是瑰丽危险的诱惑,也是残酷的。不像小说,可以退后观望,秉持一种疏离的美感,几近一个幻想,随时间洗刷,物我两忘,截然无关。
你们明亮的光线,曾带来华美盛大的撞击,却大都无法言喻,不可逆转回放,不可拍摄,你迷恋它们吗?只能再次翻开那些智慧之书,虔诚的期盼那些烟花眨现,不要抱必可得之心态在这探寻的路上,那会令你和他都失去神性。记住,祈求就对了。虔诚,祈求。
偶尔真会贪婪的描摹揣测那些文字的质感。在一个瞬间感觉它们像麦淇酪。抑或在一个恬适下午,看着塞尚的《艾克斯风景》,会觉得这幅画像它们。唉,这些怪论,大都亦不知去向。
“一个高贵者甚至挡好人的道:即使好人们也会把他称作一个好人,他们也是要以此来把他弄到一边去。高贵者要创造新的事物和一种新的美德。好人要古老的东西,要求古老的东西始终得到保留。高贵者变成好人,并不是高贵者的危险,危险的是它们变成了一个狂妄者,一个讥讽者,一个毁灭者。啊,我了解丧失了其最好希望的高贵者。而这时,它们诽谤一切崇高的希望。这时他们无耻地生活在短暂地欢乐中,过一天算一天。”
“我们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活命,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爱。爱中总有某种疯狂。但是疯狂中始终还有某些理性。而在我这个爱好生命地人看来,蝴蝶,肥皂泡以及人类中地类似物似乎最懂得幸福。看到这些轻飘,愚蠢,纤小,动人的小精灵翩翩飞翔——这诱使查拉图斯特拉流下了眼泪,又唱起歌来。”
“我应该只相信一个懂得跳舞的神。”
尼采所说的创造的写会是美德吧,所以我写了今天这些文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经典语录英文篇四
十年来,你每天向我的山洞走来:假如没有我,和我的鹰和蛇,你会厌倦于你自己的光明和这条旧路吧。
但是,每天早晨,我们等候你,我们取得了你多余的光明,因此我们祝福你。”
“人是一条不洁的河。我们要是大海,才能接受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致自污。”
“人类是一根系在兽与超人之间的软索,――一根悬在深谷上的软索。
往彼端去是危险的,停在半途是危险的,向后瞧望也是危险的,战栗不能前进,都是危险的。
人类之伟大处,正是在于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人类之可爱处,正在于它是一个过程与一个没落。”
太阳的星光没人享受,那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我及我的动物,他就毫无意义。在社会里活着,不也是一样吗?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他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体会出人活着的意义。在尼采这里面,已经可以看出一丝辩证法的意味。世间万物是相互依存的,处于一个联系的整体中,任何东西都逃不掉的。这也就是物体的命运。
每天早晨,查拉斯图拉等候着太阳,并且还感恩太阳,祝福太阳。这感恩的情节也许正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吧。对于太阳尚且知道感恩,而对于生命的物体,人类恐怕还没有学会!在教育中,一颗感恩的心应该是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学会感恩!
人是不洁的河,只有大海才能接纳!生活中常常思考着接纳,思考着容纳别人,即使有对立的。其实大海是一个例子,也有人时时刻刻在说自己包容别人,可结果呢?只希望我们真的学习大海,学会包容!
人是一个过程,不是目的。只有在过程中间你体会到这过程的美妙,人生才能真正的美丽、丰富甚至充实。在生活中,对待过程要抱着享受的观点。正如央视体育频道利群广告一样:生活就是一场旅途,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旅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多好的境界啊!
危险之于人,无处不在,每时每刻人都是处于危险之中,这危险是可怕地同时也是幸福的。在危险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推动,一种危险对我们的促进。因此,危险对于人是一件幸福的事,在幸福加危险的过程中,人不能掉下去成为兽,只能无休止的往上爬,去接近超人。虽然超人是不可能达到的,但至少是一种追求吧!也许尼采也是认为达到超人是不可能的,在尼采的哲学中一直没有回答超人的生活方式。
其实,还有一点在现代不容忽视,即人在当下个性和社会性的缺失,很多人已经掉下去成为兽了。他们的生活已经缺少了精神、灵魂。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经典语录英文篇五
说实话,虽然喜欢下面这些话,但却还没完全理解,欢迎有兴趣的博友们发表自己的高见:)
“人的伟大,在于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人的可爱,在于它是一个过程与一种衰落。
“我喜欢那些只知道为逝而生的人。因为他们可以过去。
“我喜欢那些不愿有太多道德的人。一种道德比两种道德更道德,因为这是悬系命运的纽结。
“我喜欢那些耗费灵魂的人,不肯受谢也不还谢的人:因为他一直在给予,什么也不给自己留存。
“我喜欢那看见骰子有利于他而愧疚,而自问我是老千吗的人。----因为他愿意死去。
“我喜欢那夸赞自己的作为、言出必行的人:因为他愿意衰落。
“我喜欢那证实未来、解脱过去的人:因为他希望今日的事情让他死去。
“我喜欢因为热爱他的上帝而惩罚之的人:因为他需要上帝发怒来致使自己死亡。(尼采不认可上帝的存在,那么这段话的意思应该是,因为信仰上帝最终受到惩罚后才会悔悟。)
“我喜欢即使受伤灵魂也是深邃的人,喜欢一个小小的冒险就可以致使其死亡的人: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会毫不迟疑地过桥。
“我喜欢那因灵魂太满而忘却自我,万物皆备于一身的人:这样一来,样样事物都会导致他的衰落。
“我喜欢那思想和心灵都自由的人:这样一来,他的头只充做他心灵的深处;而他的心却拖着他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