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驻村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一
上午9点,在临沧影剧院参加临沧市第六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总结暨第七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下派动员大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贺国飞同志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张泽军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总结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对新农村建设下派指导员工作作动员;贺部长宣读了中共临沧市委组织部临组发〔〕17号关于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的通知文件,结合市委副书记张泽军讲话的精神提出了贯彻意见。市新农办主任张志海同志对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业务进行了具体辅导。
驻村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我叫***,是县农业农村局驻xx镇xx村的第一书记。非常感谢县组织这样的活动,全县的第一书记可以一起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把扶贫脱贫工作干好。xx村位于县城光明路东头,共有xx户,xx人,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16户xx人,未脱贫5户xx人。两委班子xx人,党员xx人,耕地xx亩。春节过后,按照县委、县政府三级干部大会暨脱贫攻坚大会的安排部署,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让村干部的思想活起来
去年村两委换届,我们村两委班子实现了新旧更替,原来的两委正职因年龄原因、身休原因退休,新当选的“三大巨头”平均年龄42岁。这几位同志要么有自己的实体,要么就带着人承揽工程,是典型的能人。他们虽然有能力,干劲也很足,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但由于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干什么,怎么干,没有头绪。为此,春节过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带他们出去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梳理思路。第一站,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去了xx镇的xx村,参观学习该村的新型社区建设、设施葡萄种植、村集体经济积累、村庄治理等方面的经验;第二站,我们去了崔庙镇的张家桥村参观学习密植桃种植经验,去了郭塔村参观扶贫车间运作模式,去了xx村学习密植梨种植经验;第三站,我们去了xx镇xx村,学习中华蟠桃种植经验。这三次外出参观,我们每到一处,在实地观摩的同时,都认真聆听当地乡镇干部、村干部、种植大户的真知卓见,经验之谈。几位村干部通过参观,首先是感到震撼,参观饶阳的xx村,无论是新型社区、设施葡萄,还是集体经济积累,都对他们产生了强大的思想冲击,一个普通的村,竟然可以建成那样,这是三名村干部的想法。二是解放了思想,原来认为当村官就是跑前跑后,管管村里的闲事儿,现在才明白农村的舞台很大,需要创的业还很多。三是厘清了思路。充分利用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力争在第一个任期内,将村内的宅基地信息摸清楚,将集体近900亩的建设用地盘活,采取以旧换新、宅基地入股的形式,对全村进行开发,把土地变成资本,让农民变成股民。将村内1900亩土地进行流转,建成集种植、采摘、观光、旅游、康养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示范区。今年春季,三名村干部已经流转土地100亩,种植中华蟠桃,为全村的产业发展带头示范。
驻村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三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新县浒湾乡郑店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驻村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四
为确保“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顺利开展,近日,昔阳村采取“二三四五”措施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管理,推动“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两项档案”践实绩。一是建立工作实绩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对“第一书记”工作实绩进行档案管理,详细了解每个“第一书记”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学习培训情况、项目推进情况等,对各工作事项进行归类登记,保证各类数据、参与人员、工作效果等有凭有据,真实客观地反映“第一书记”工作实绩。二是业绩佐证材料。主要包括荣誉、影像、图片资料等能证明工作业绩的视频、照片、文字等材料,在村以上媒体受到宣传的个人典型事迹材料和受表彰情况,确保“第一书记”工作有记录、评价有依据、成长有轨迹。
“三项考核”强激励。对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考核分日常考核、期满民主测评和工作考评。日常考核由乡镇(城区社区)党(工)委根据考勤、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定期抽查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民主测评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根据“第一书记”述职报告,对照到村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测评;工作考评主要由村委组织部依据目标任务,检查建班子带队伍情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等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对考核优秀的“第一书记”优先评先表彰、优先提拔任用。
“四项制度”抓管理。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第一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并组织参观学习;建立考勤制度,由村党支部对“第一书记”到村情况进行考勤,并按周上报,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建立日志制度,要求“第一书记”根据到村开展工作情况和走访农户情况分别填写组织部统一印制的《工作日志》和《民情日记》,并每月由村党支部签字盖章;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至少2次“第一书记”碰头会,了解工作动态,交流驻村工作经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五项任务”明责任。围绕“五个好”标准、“五个基本”建设考评项目和“五星级”创建要求,实现“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指导和帮助建强一个好班子,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指导和帮助制定一个好规划,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指导和帮助选准一个好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和帮助建设一个好阵地,健全完善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指导和帮助完善一套好制度,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
驻村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五
今天上午,在xx会堂刚刚参加完xx县第七批新农村指导员下派动员大会,紧接着又到xx镇会议室参加xx镇新农村指导员见面动员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发云和xx镇杨腾龙书记分别作了讲话,对新农村工作了全面的要求和部署。新农办主任鲁曹军对下派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作了详细的说明。
午饭后,我们在村党总支书记汤志远同志的带领下,到村里转了转,支书边走边对村情作了介绍,我们对村容村貌和村情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回到村委会,上届工作队长曹雪灵同志向xx同志作了简短的工作移交,市广电局局长罗灿武同志对做好下步工作作了强调和要求:一是要加强与结对农户的联系,尽力帮助他们生产生活困难;二是由于人员变动,要及时调整变更结对户,按照处级干部挂钩不超过8户、科级干部不超过5户、一般干部不超过3户标准进行结对帮扶;三是要进一步帮助村理清发展思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全面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四是要畅通老百姓诉求渠道,反映老百姓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领导提供第一资料。
驻村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六
,先后多岗位任职并担负重大工作任务,参加工作xx年间,x次到基层挂职、任职锻炼,有x年多的时间在基层工作,其中x次到xxxx最偏远、最艰苦的乡村工作。xx同志模范践行党的宗旨,用生命谱写了一名普通党员终生不渝的初心使命,翻开他的入党申请书,其中这样写道:“我申请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我一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他理想信念坚定,牢记党的宗旨,把践行党的誓言作为毕生追求,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他始终勇于担当,服从组织安排,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xx同志的一生,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一生。干一行,爱一行。他参加工作xx年来,除下派
乡镇
挂职锻炼、抽调参加脱贫攻坚等工作外,一直在xxxx志办多个岗位任职,曾先后参与xxxx志书的编纂与主持《xxxx年鉴》的编辑工作,并长期承担大量综合材料的起草、审定及相关工作。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同时,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方法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别人。动真情,扶真贫。他承担着x个村寨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他遍访贫困户,摸清了贫困对象家底、贫困状况、致贫原因;
他勤于调查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探索推进“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户收入难的问题。截至xxxx年xx月,共建成xx个牛蛙养殖池,投放养殖牛蛙xx万余只,出栏xx万余只,使xx户xxx人脱贫致富。xx在驻村日记里写到“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沉得下身、静得住心,关注民生,做实事好事。他时时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群众赞许的说:“我们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好干部”。
舍小家,顾大家。xxxx年选派他驻村扶贫时,他上有xx多岁的老父亲,下有面临高考的儿子,还有身体不好的妻子,都需要他照顾、关心、帮助,但是,党组织安排他去驻村扶贫时,他没有提起家庭的困难,而是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到脱贫攻坚第一线。xxxx年x月,儿子做手术,他因为工作太忙,只从遥远偏僻的村寨里给儿子送去电话问候;
xxxx年x月,妻子吃野生菌中毒住院,xx没有能够抽出时间陪护妻子;
有一次回单位办事,计划顺便到家里看望父亲,可办完事才到住宅小区门口,突然接到回县上开会的电话,他将带给父亲的蜂蜜放在小区门卫室,二话没说就往回赶。xx给他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忙。他忙着加班,忙着走村入户,忙着解难纾困。他总是不辞辛劳奔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全身心扑在扶贫工作上。他朋友圈里的话,足以说明他的工作状态:“农户家就是我们上班的地方”,“白加黑就是我们的上班时间”,这样的工作状态,就是为了“凝信心,聚合力,决心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
展情怀,献大爱。xxxx年xx月xx日下午xx︰xx,xx同志在扶贫工作动态管理公开评议会上讲话时突发疾病,经送医抢救无效去世,倒在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年仅xx岁。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xx养成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清正廉洁的品质,他教育家人要感恩、要奉献、要勤劳,他对家人说:“人去世后把器官捐献了,能让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那是多好的事啊。如果自己有一天离世,也会选择这样做”,因此在他救治无望之际,他的家属满足了他生前捐献器官的愿望。遵从xx生前意愿,在有关单位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xx的家人签字确定将器官捐献给他人。xx月x日上午,经过x个多小时的手术,器官获取成功,x名器官受捐者均已成功手术,其中x名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x名失明者重见光明。xx虽然走了,但他的器官将拯救别人的生命,他的“生命”再度绽放,此大爱之举无不令人动容。xx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自己的大爱为患者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生命厚礼,让生命的价值得到了灿烂的绽放。
和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驻村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七
上午在xx镇“参加全县2013年度党建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思荣同志传达学习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就我县如何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和村级换届工作作了动员,对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按照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抓党建、促发展,依照党章,对照自己,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提出相关要求。
xx镇党委书记杨腾龙同志主持会议并对贯彻会议精神作了会议小结。各村党支部书记、镇级机关各部门负责人、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参加会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工作,关注民生,为党分忧,为民解愁。
驻村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八
我叫xx,20xx年8月至20xx年2月在光山县罗陈乡周湾村任第一书记。在两年半的第一书记工作中,我和所有第一书记一样,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依靠派驻单位,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吃住在村,劳动在村,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村级基础设施,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并与村民结下了深厚友情。
两年半时间倏忽而过,蓦然回首,我们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不适,战胜了工作中的艰难困苦,将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用汗水支撑着我们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感谢第一书记的岗位,让我们了解并热爱农民、农村和农业。从办公室的西装笔挺、空调暖气,到水田里的一脚泥、三伏天里的一身汗,从未有过和土地、自然如此亲近,知道了春播劳作的辛苦,也感受了秋收时沉甸甸的喜悦!每一位第一书记都有自己的绝招和良方。
两年半来,我们用热情去温暖贫困户的心,用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困难户驱散心中的阴翳,用真情为失怙的孩子带去笑容。一户户的走访,将每家每户的底数摸清了,让一项项帮扶的措施精准到户、到人;父母失联的张甜馨3姐妹得到了社会救助,张文雅等多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帮扶。一次次的促膝长谈,消除了贫困户心中的疑虑,让他们能懂政策、会用政策,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突发尿毒症的易明全的大病保障得到了落实,丧失劳动力的易善旺搬出了他破旧的危房;我们走遍了村里每一寸土地,道路修好了,合作社建起来了,产业扎下了根;拉稻谷的车直接到了田间地头,蚕茧变成了一床床雪白柔软的蚕丝被,扶贫的小额贷款让梅楷扩大馍馍店的规模,让张富善的养鸡场正常运转;两年半的时间,荒芜的田野里有了勃勃生机,破旧的土坯屋变为了明亮的异地搬迁房,扶贫车间里有忙碌的身影,新校舍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这些工作,让我有了一名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有我们的身影,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有我们的奉献。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磨炼了意志,锻炼了党性,坚定了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斗志;提升了能力,开拓了眼界,工作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得力。
两年半来,我们更收获了满满的真情和信任。贫困户从对我们的不理解、不认可转变为信任和拥护;村干部从冷眼旁观到积极出谋划策。离开周湾的前夕,村民周谋领给我写了首藏头诗“淘尽苦心为农民,满山遍野田间行,希望周湾更美好,愿把青春献农村”,并让自己远在云南的女儿将其绣成匾额送给我留作纪念。看着这份珍贵的礼物,我十分感动,老百姓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和鼓励,虽然我们做的还有不足,但是我们收获了老百姓对我们的深情和组织上给予我们的信任。
我还要感谢我们的村两委和县、乡基层干部,披星戴月的扶贫道路上,我们身边一直有他们陪伴的身影;感谢各位第一书记战友们,大家的相互鼓励和扶持,坚定了所有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更要感谢家人和孩子,所有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他们默默的奉献和支持!
周湾村还有19户贫困户未脱贫,还有爸爸妈妈都失联的小张帅和奶奶相依为命,还有产业要深化发展,虽然我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周湾村是我心灵再出发的起点,我的心一直牵挂着周湾2962名村民、6.4平方公里的土地,我要继续为她尽我的绵薄之力!
感谢美丽的信阳和美丽的周湾,带给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经历和最亮丽的风景。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