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内容篇一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放眼过去改革的丰硕成果,我们精神振奋;面对未来改革的艰巨任务,我们心情并不轻松。
改革行至“深水区”——两难问题突出,改革与发展问题相伴,经济与社会矛盾交织。
钢铁产量第一、煤炭产量第一、水泥产量第一……面对众多“中国制造”赢来的世界第一,我们高兴并纠结: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尴尬,缺少“中国创造”的遗憾,资源环境代价的沉重,告诉我们转型比增长更难。
要稳增长也要调结构,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要推进资源价格市场化也要抑制通货膨胀,要提高劳动报酬也要控制企业运营成本……改革方案的制定既要敢于取舍,又要“优中选优”。
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但对“分配不公”的抱怨也多起来。城乡居民收入跑赢cpi、跟上gdp,但“被增长”、“被平均”的声音从未消失。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高。
“如果说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人能从改革中受益。那么现在,改革越来越会成为‘卡尔多改进’,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并存,两难情况越来越多。”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改革进入“攻坚期”——改革面对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破解错综复杂的矛盾,都要突破认识和利益的掣肘。
“硬骨头”,硬在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兵突进式的改革已经很难成功。
一本小小的户口簿,牵动着多少人的命运起伏,阻碍着多少人真正从农民转为市民。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户籍制度的缠绕急需解开,基本民生服务的均等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需加快,让更多早已工作生活在城市的人,享有平等的市民待遇。
“硬骨头”,硬在改革已不是简单的应急,而是长治久安的制度建设。
超过10万亿元的地方债,会不会引发债务危机?地方政府为何患上“举债依赖症”?看似近两年方才凸显的矛盾,背后指向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功能过度经济化、政绩考核“唯gdp论”等深层次因素,需要全面改革财税制度、政绩考核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硬骨头,硬在改革已不能只是利益的增进,而必须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
改革本来就是利益的调整,深水区的改革,绕不开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城镇与农村等利益格局的全方位调整,利益调整就会有增有减。“有些不合理的做法必须果断纠正,有些利益格局的调整则应着眼于培育新的利益,在增量上做文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研究员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愈难愈进,迎难而上,正是改革者的品格。改革前无古人,深化改革就要攻坚克难。
别无选择,改革更需凝聚共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内容篇二
青岛市高新区今年推出一项重要改革:原先管委会大包大揽的六大政府职能,如今“掐掉中间,只留两端”,将科技园区建设、融资、评估、运营四大环节交给市场,政府更多注重做好规划和服务。
如何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这是处在深水区的中国改革必须跨过的难关。
当前,我国行政审批事项依然过多,少数地方、部门设置审批、许可的随意性大,程序不规范。
不仅如此,占中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总量突破千万家的民营企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从根本上转变“万能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并非易事。“推动政府自身改革,等于拿刀子割自己的肉,每走一步都不容易。”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直言。
随着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开启大幕,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取消下放数百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公司注册资本“零门槛”、叫停公款考察性出访、大力度反腐倡廉……今年诸多改革释放出调整利益动真格的攻坚信号。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晒“三公”经费细账、推官员财产公示、减并政府机构、打击贪污腐败……面对一个个“硬骨头”,改革期待进一步突破。
3“公平与正义”关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内容篇三
35年改革发展,我们已有了深化改革的一手“好牌”。
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改革的体制基础更加牢固,可以开启更高层面的改革;多次应对各种挑战,党积累了领导改革的宝贵经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越来越强;改革的潜力依然很大,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从小康迈向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13亿人口的大国华丽转身蕴藏无限机遇,也给改革带来了进退腾挪的更大空间。
共识铺就改革路。凝聚改革共识,改革攻坚克难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坚定不移,改革更有勇气、智慧
任务艰巨,更激发改革雄心壮志。
时不我待,正敲响改革紧锣密鼓。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政府改革一马当先。国务院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国务院已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300多个。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做减法”换市场活力增加。面对经济下滑,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既稳增长,又调结构,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
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加大。财税、金融、价格、投融资、民生保障、农业农村等领域,推出多项重要改革措施。“营改增”扩围,让企业轻装上阵;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创业门槛大大降低;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外开放有了新突破……一项项重要改革,增添了经济活力,人们感受到了“啃硬骨头”的决心。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有无畏的勇气,有高超的智慧,改革就能翻山越岭,一路高歌。
勇气和智慧,来自于人民的重托。
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到向西开放的重镇兰州,从全球瞩目的上海自贸区到老工业基地包头的棚户区,一年间,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全国2/3以上省份。决策层问情于民、问计于民,让人们对改革更有信心。
勇气和智慧,来自于改革的方法更加科学。
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协同推进。经济改革与社会、文化改革同步,促进发展与保障民生的改革协调,各项改革相互呼应,形成合力。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的路径,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更加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奋斗,已进入至关重要的“后半程”。续写“前半程”的辉煌,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美梦成真,改革的使命鼓舞我们攻坚克难。
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
2013国内时事热点汇总
2013国际时事热点汇总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内容篇四
近一段时间,养老金改革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除了养老金缺口巨大引发社会担忧,更多争论是针对双轨制带来的社会不公。各界期待新一轮改革能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公共产品短缺正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更加关注,对公平有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历经35年改革开放,中国解决了物质短缺,提高了百姓物质生活水平,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短缺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矛盾。城乡二元关系更导致一系列起点不公平问题。
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的活力源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必须跨过的关口。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起点公平的改革举措,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推进公平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传递出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改革方向。
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几天,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份旨在推进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意见,引发广泛关注。
“冤假错案是司法公信力的大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说,下一步将深化司法改革,让“法律之门”向公众敞开,实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公务员推荐: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内容篇五
35年的改革没有采取激进式休克疗法,不搞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的渐进办法,避免社会震动过大,较好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前提,“冒”不得。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全面改革顺利进发。
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胆子大,才能啃动“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处于经济转型的新阶段,面临多元多变的新环境,改革不再是先前皆大欢喜的“帕累托改进”,需要用更大的政治勇气闯关夺隘,不失时机地大胆开拓。改革越前进,发展就越有底气,抗风险能力越强,越能获得积极的社会稳定。如果因为局部利益和短期风险而顾盼犹疑,就可能前功尽弃。
步子稳,才能掌好“方向盘”。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无论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还是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都应科学权衡。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更要稳妥谨慎,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推行,必须统筹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消解隐患,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循序推进。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改革的唯一价值,是为人民而改革;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而发展。如果改革红利不能反映在老百姓身上,发展成果无法惠及最广大群众,改革会失去动力,发展将没有意义,稳定的环境就难以保证,建设和谐社会就离开了民意根基。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
从利益格局的调整,到体制机制的创新;从各方诉求的平衡,到发展方式的转型……挑战前所未有,改革稳中求进。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引,有体现人民意志的改革布局,有凝聚各方智慧的改革方法,中国式的改革道路越走越宽广。
公务员推荐: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