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美文欣赏意思篇一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初次接触这首诗是在初中,课文后面要求背诵。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只记得初次接触,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喜爱有加,常常一个人捧着书在林荫下诵读,对其中的意境、思想全然不知,只是单纯的喜欢。后来,多次与它不期而遇,渐渐明白原来这是名句,想当初我能对其一见倾心,我知道是一种缘分。
这首诗写于王维晚年时期,此时王维官场沉浮多年,过着隐居生活。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号称诗佛。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短短的一段,轻描淡写,这就是王维的一生,只是恐怕很多人倾尽一生,也不能解读王维。王维号称“诗佛”,是最贴切的描述。他的诗中总有深远的禅意,官场上又能做到急流而退,这样一个人,注定能够有一个妥善的后半生。
王维的诗,“诗如画卷,美不胜收”。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不体现这一点。这如一幅画,老人顺着溪水而上,到了溪水源头,静坐下来看天上云卷云舒,生活如此,又有何求?放下,一切的执念,只是单纯的与山水为伴,不参与红尘纷扰,明心净性。
王维的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情与景融合在一起,不掺杂矫揉造作,景随身旁而取,情从心里流出。这样一个直率之人,总能结交到真诚的朋友,在离别时,又能直视缘聚缘散缘如水,珍惜而不伤感。
王维的诗,“诗渗禅意,流动空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恰如其分的将禅渗入诗中,读完之后仿佛一下子明白很多,看淡很多,万念俱空。很多心结,倾刻之间打开。
我读王维诗,最喜他诗中的禅意,于喧嚣中静心养性,人生中不如意的,纠葛不清的,总能放下。闲静时,喜欢提笔写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人生中,爱恨也好,恩怨也罢,到头来尽散落时光中,于是乎,看淡了,也就懂得了与自然同乐。
此刻依稀记得,若曦在等待四爷时,提笔写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若曦是明智的,她选择了自由,一直很渴望离开皇宫。从爱的韶华,到怨的暮年,她真正懂得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的诗总是在别人失落时雪中送炭,无论贫贱富贵,少年老者,只要你用心,就能得到,在唐时,这一阵风吹向后人,让迷离的人清醒。这盏唐时的灯,一直照亮你迷惘的前途。
王维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他有追求自己理想,为政治抱负奋斗过,他辉煌过。在政局混乱中又能做到退而守安,暮年退居田园,执笔写下自己的心事,随意却禅意深远。
王维他也是能收放自如的智者,能写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不是朝夕间能修炼到如此心境,他也曾激流勇进,到了山穷水尽,他不在渴望柳暗花明,真正选择了安之若素。
这是一个让人感慨,倾慕之人,感慨的是自己的愚,倾慕的是他的智。是的,这是他的人生,辉煌的一生,让人感叹自己的卑微,却让人记挂了他一生,解读了一生。
愿,你在水穷处,我在云起时,相约一起去见证他完美的一生。
美文欣赏意思篇二
佛曰:“人世间有太多太多的苦难,苦难的根源是人有着过多的追求。”我意清心寡欲,远离人世苦难。佛复曰:“这等天下,岂容你随心而动,随性而为,随遇而安?”原来,这世间不乏苦难,那苦难是上天赐你的成长之源,唯有经历磨难,不为所绊,明天才会更灿烂。
清晨路过小树林去图书馆的时候,遇见学校的环卫工人正在烧落叶。那一堆堆枯黄的树叶化作淡紫色的烟,渐渐地融入了薄雾中,一丝一缕,都在不觉间消散。我抬头看了看那些树,那些曾经挂满树叶的小树,他们怒而无语,伤而无声,却依旧昂首傲岸。
从烟云中走过,我嗅到了一缕缕烟的味道,不是即将离去的忧伤,而是关心,是不舍,是担忧。它似乎在问:“就这样走了,你自己会长大吗?”小树默而不语。我想,他已经长大了,而且在以后的日子中,虽然再也得不到你的保护,他仍然会长得更高大,更刚强。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小树是秋天落叶好还是冬天落叶的好呢?又或者是夏天就落了叶,这颗树的成长是不是很不健全?我不知晓。但我终于知道,叶子的呵护是不可能跟小树四季同在的。叶是终将要落的,不管小树是不是经受得住,是不是做好了面对的准备。等待着他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废了,要么长了。
是谁将昔日点燃,化作一缕缕怀念,在奔流的时间里弥散?
我时常怀念往昔的那些树叶,时常想起没有叶子的时候,小树是多么寒冷。但转念一想,或许那树已经成长,他又何须继续哀伤呢?有些树,有些人,注定是要早落叶的。
佛曰:“世间纵有千难万险,选择了西方,就必须选择苦难,就必须风雨兼程,义无反顾。”
美文欣赏意思篇三
昨天夜里下雨,人在梦中睡得迷离,还是醒了,怕是雨丝风片一时贪玩闯进屋里,湿了枕席。
遂起来,关了半边的`窗,另一边,只管敞开着,让清风飘进来,雨丝儿游进来,草木香气漾进来。
又不知是几更的天,四处浮动着薄薄凉凉的黑,惟窗口有一些微微的光亮,看不见雨落,仍可辨得雨打木叶之声,一叶一声,轻巧空灵,不比摔碎在地面上的沉闷钝重。
只那时眼睫垂落如同倦意侵袭的蝶,无那闲情去听一夜的雨,但觉睡觉要紧,枕着雨凉好入寐。
美文欣赏意思篇四
活着,无需做作、刻意迎合。
故作冷漠会让人敬而远之;卑躬曲膝会让人轻视小瞧。
虽然,谁都不能完全把握好火候,但做最真的自己就好。
世间唯真诚不被人拒绝,唯良善不被人怨恨。
心有阳光,自会生出心香一瓣;坦坦荡荡,自有悠然在握;
简简单单,自然少烦少恨。
人生,何需伪装太多;与人,不必刻意放低身段;
生活,要的就是怡然自乐。
有缘无缘,一切随缘;想爱想恨,只求无愧。
清清浅浅人生路,简简单单随缘行。
内心宁静才能处世不惊,
想法简单才可逍遥自在,足够淡定才不会患得患失。
人越看重什么,越会被什么所牵制;心越在意,越会受追逐的苦。
很多时候,人需要自我反思,让心归零。
扬眉是一种能力,低眉却是一种勇气。
只有看透浮华的虚空,才知道平淡的清美;
看淡人生的起落,才知道清欢的不易。
活着,总有些无能为力,要顺其自然;总有些低谷坎坷,学会崛起坚强。
人的强大不是拥有的东西多,
而是压得住掌声、受得了寂寞、经得起磨难、越得了坎坷、沉得住心气。
要知道,最难不过一无所有,再难也会扬眉吐气,相信自己才有将来。
心若淡定,处世不惊;人若执着,少生遗憾。
人生,苦辣同席;岁月,酸甜同盏;活着,祸福相依。
坦然面对世事,才能安稳走过;淡然接受所有,不会患得患失。
一辈子,总要有所追求;一生中,总要为自己奋斗一次。
想要实现,方法有千万种;想要放弃,借口有千万条。
如果你选择舒适,就不要羡慕他人的风光;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有所成绩,就不要害怕挫折。
人生,坚持未必会有结果,但放弃却会生出遗憾。
奋斗没有早晚,只有愿不愿;追求没有好不好,只有值不值。
活着就要努力,走着就要坚持。
烦的时候散散心,累的时候听听音乐,苦的时候想想将来。
人生,没什么是过不去的;生活,没有永远的荆棘密布。
走过去就好,迈过去就行。爱你的人给你力量,伤你的让你懂得。
活着,每一天都是新的,想想曾经的苦,有什么的呢?
人生在世,很苦很难也很短,学会感恩、学会坚强吧。
以欣喜心看得失,失去就是历练,得到就是收获;
以供养心爱人,付出就是力量,给予就是修行。
要知道,因,己有所能,故,己可以为。
能付出是一种幸运,被需要是一种价值,为他人服务是一种幸福。
生命在于进取,人生在于努力,心态在于修行。
看清一个人又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
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
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
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没感觉,而是知道说与不说都一样;
那些暗伤,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慢慢修复。
人越长大越会懂,曾经很在乎的已经不值一提;
心越成熟越明白,平淡最美,清欢最真。
入世之心做事,事事美好;出世之心做人,人人简单。
活着,说简单其实很简单,笑看得失才会海阔天空;
心有透明才会春暖花开。
人生,何必负赘太多,想开、看开、放开。如此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风水。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假如你端庄大方,就无人会轻视你;
假如你积极向上,身边就不会有懒散的朋友;
假如你真诚守信,就会被人信任。欺人莫欺心,骗人莫失信。
人有信方立足,心真诚方为上。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施什么缘,获什么份。
撒下的种子虽无人能见,但自己的心会知道;
做出的事或许无人去说,但回向却是自己。
怨什么别怨得到,悔什么别悔当初,每个人所得的都是应得的。
花开一季总会凋谢;人活一世总会遗忘。
心放空,是对自己最好的答案;心放宽,得出世之真味。
茶与水的滋味,是沁入心脾的芬芬;观云卷云舒的悠然,是走过流年的感悟。
尘风摇曳,飘散了多少爱恨情仇;潮涨潮落,离去了多少是非恩怨。
若,人走茶凉,就守心自暖;若,曲终人散,就安享经年。
活着,以最真的情怀,站成最美的守候;
以最淡的心,守一生最惬意的情。
岁月静好,全在己心;寂若安年,全凭己意。
安静地做自己,活自己,就好。
美文欣赏意思篇五
那一日,闲时读一则印度寓言,讲的是:两个人各有一杯水,都喝了半杯,一个说:我已经喝掉了半杯,另一个说:我还有半杯没有喝。虽说面对的和所拥有的都是同等的,可是两种说法,前者好像透出一种无奈和苦涩,后者好像倒满怀希望,流露出一股安慰。
人到中年,恰似喝掉了半杯的水,对着半杯水说:“我已经喝了半杯水”的要比说我还有半杯水的人多。人不到中年是无法有这种感动的。记得少年时常到我家乡的洮儿河畔去玩,见那哗哗的流水南去,偶而也诗兴即起,虽不能咏诗作赋,倒常常想起曾读过的“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是总觉得老夫子这话没什么深奥,说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吗。时过三十年,又回到我久别的家乡,也去那河畔,见到我童年时便常常在那放羊的于大伯,他已经背驼、发白、耳聋、眼花,我立于他的眼前,握住他的手,可他却认不出我了。当我告诉他我的小名时,他才口中念叨着:“变化太大了。你看你的鬓角都有白发了。”岁月改变了我们,可岁月依然是岁月,就如我脚下的这条河流,它永远依旧,那个瞬间我仿佛一下子才顿悟道:我原来是这么浅薄,弃我而去的岁月已裹着好多我们还没来得及咀嚼,来不及思考,来不及修正的生命道理,已勿勿地过去了。蓦然回首,难免生出,我已喝了半杯水的感叹,难怪董桥说:中年是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
人到中年的旅途虽说大多不一样,踉踉跄跄也好,步步风流也罢,都没来得及回忆,可是现在却不同了,终于在失眠的午夜,唤起那还鲜活的记忆,一页一页,都在静静的夜晚哗哗作响,无论是凡人还是名人,回忆起喝下的半杯水,还都是有滋有味的,虽说有的苦涩,有的清淡,有的甘醇,毕竟不是“一了百了”一空百空”。
这样想来一下子就会觉得我还剩下半杯一定要细细品,美好地喝才对,万不可一不溜神一干而尽了。
人到中年的半杯水,恰似一场杀过一半的残局,虽说不够盈满,但稀疏之间常常潜存着生机,藏有妙算。残局尚不是支离破碎风雨飘摇的,即便有人是能把残局看破但他仍是放不下,就是真的放下,心中又永远牵挂。
尽管我们多数的人生岁月没给我们带来大福大贵,没给我们辉煌和掌声,可骨子里那份激情和感动依然不平。
因为中年正在由生存向存在的途中行走。我们虽然达不到至善至美,但超出生存的本身意识已逐渐苏醒,人人都想活得更精神一些,虽然不能像哲人一样对人类进行不断地精神探索,但也不能用美食和随意来款待自己。
剩下这半杯水迟早是要没的,人生最大的无奈便是终有一死,生命太短促了,太珍贵了,无论这半杯水怎么喝,都有一点可惜,就是不喝它,它一样挥发、蒸干,于是我们便想到要拼命地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尽管这些事与生命比起来永远是微不足道,我们也不能再忽略了这还有的半杯水。好好地珍惜中年,也就是把握了最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