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江千户苗寨一日游心得体会篇一
你是不是厌烦了大都市那种吵杂而喧哗的夜生活,却不知道把自己的心灵与肉体往哪儿放置。你是不是走过许多的路,或者看过许多的风景,却没有找到你自己所喜欢的地方而难过。你曾经所走过的地方,不是商业化太浓重就是失去了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让人讨厌与心烦。一座城,一座小镇,总给我们留下许多的沧桑与幻想。在这个深秋,北方已经开始冷起来,有的甚至开始下雪了,如果你要问我去哪儿?那就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贵州在这个深秋,特别美,还特别舒服,不冷不热,刚刚好。这里是一片一片的木屋,依山而建,形成独特的特色,给人遐想与情调,就像爱人的容颜一样,让人着迷。如果你想看到全镇整个面貌,那就站在山顶上,在这里,随便找一个地方坐着,你就能看到苗寨的全景。她的美丽,只有来过的人,才知她有多美和吸引人。这里不仅有着文艺般的模样,还有一种民族特色文化。这里的人们载歌载舞,不管在街道还是广场,你都能看到他们才艺展示,而且让人集中精力,然后慢慢的看完这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会情不自禁的,在心里想道,苗族文化果然深厚,就像是一个未解之谜一样,让人去猜测。他们的表演,不是像其他地方一样,大多数都是复制品,而是土生土长的原文化。这样的文化让人佩服与羡慕。那时我在想,你会对贵州另眼相看,以前从传说中得出贵州的野蛮,或许今天你来过,那一切都是骗人的。贵州也是一个旅游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的一个地方。
来这里,你能感觉到田园风光的模样,你会情不自禁的想象下,这样的一个地方真有意思。这里的人们简朴,他们依然保持原始一样,没有使用现代化的耕种和生活方式。走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你可以抬头仰望一下星空,看看四周最美而且富有建筑特色的木屋,不仅是美丽的还富有一种远古的样子,真是棒极了。如果一阵清风吹过,一种凄凉中带着一丝芳香吹进骨子里与所有感官里面,这时你更加能想象到,一个地方的美与特色莫过于这样了。
我在想在这样一个发达的社会里,很多人大概都已经忘记了,我们的庄稼是怎样得来的,是需要哪些程序,才能转化成粮食。或者你可以来看看,我们平时吃的大米是怎么一回事,沿着小路小河来到田野花香的世界看看,如果你来这里正好碰上收庄稼的时节,走在里面,满地都是金黄色一片,你会轻轻的抚摸着金黄色的稻谷,忍不住的想去与它亲吻。风一吹过,那稻谷发出的香味在你的器官里面穿来穿去,再闭上眼睛,静静的享受着这幸福快乐的样子。或者你可以邀上自己的爱人在这里多拍一些照片,以保存自己青春的故事,当老去的一天,摸上泛黄的照片,原来我们的故事一直都这么精彩。
夕阳西下的千户苗寨,更是美丽多彩,还带了一丝朦胧美的模样,只想去猜测和遥望。当你站在桥上或者找一个高的角落看这一切时,仿佛就像一幅藏在大地上的艺术品一样,一种慢节奏的画面真是美的让人舒服和不想离开。而我只想带着我的爱人与她他一起看日落西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只想在你的世界里静静的沉睡,直到生命的尽头,看看你容光焕发的模样。傍晚这里真是美爆了,全镇都为她欢呼雀跃。灯火辉煌,给这个地方增加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而我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看看这个美丽的夜景,带给我的是什么感受。如果要说,我只想说,如果没有爱人在我身边,我会想着,或者是她躺在我怀抱或者我躺在她怀里,就在这里静静的看着这道美丽的风景,就这样,静静的看着,真是舒服。当你在河边或者找一个地方坐时,四周一片静时,跟着自己的爱人说一些情话或者就是玩一下暧昧,所有的努力,一切都值了。
本文作者:木子舟(微信公众号:四季徒步)
西江千户苗寨一日游心得体会篇二
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36千米处。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苗寨以青石板路串连,枫树成林,枫香扑鼻。西江位于贵州凯里市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440(官方统计)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杉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古香古色的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来这里参观。
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西江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最负盛名的中国苗族银饰是雷山和台江,两地的苗族女子节日盛装的银冠,银角和银凤雀等头饰雍容华贵,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桥港苗族女子。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别丰满,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短裙,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
西江千户苗寨一日游心得体会篇三
我已记不清去过西江苗寨有多少次,有时是陪着亲戚朋友,有时也带着家人,更多时候是陪同外地来的客人。凯里很多人都厌倦了去西江苗寨,但我不然,从不厌倦,每次去了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每次回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更加眷恋和向往西江那种华丽词语也无法表达出的自然和谐之美。
比起长城、故宫、江南小镇、苏州园林,西江的建筑谈不上宏伟壮观,西江的文化底蕴谈不上悠久富庶。然而,到了西江您会发现,西江的美不仅仅是依山傍水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不仅仅是浓郁古朴的民风民俗,也不仅仅是香甜的米酒醉人的飞歌,西江苗家人的板凳舞、芦笙舞热情而奔放,西江的苗家人真诚、热情而好客,西江的长桌盛宴让您留连忘返,西江的糯米糍粑又香又甜,西江的夜色美,西江的村邑美,西江的山美,西江的水美,西江的人更美!如果您还要问,西江到底是怎样地美?西江的美是“用美丽回答一切”!这是余秋雨先生对西江的赞美。
西江因美每天迎来数以千计的游客,工作和居住在凯里的我自然也成了西江的常客,我也因此自我陶醉。每次来到苗寨,感受一番独特的迎宾拦门酒,这是一种古老隆重的礼仪,以此迎接远方尊贵的客人,以此表达苗家人的真诚和敬意,慈祥的苗族寨佬敬上一碗清香的拦门酒,喝下一口,甜甜的,醇醇的,再来一口!一进寨门,扬起木槌在糍粑槽里尽情地擂上几槌,吃上一口香甜软软的糯米糍粑。欣赏了神奇的吊脚木楼,漫步在青石板上,欣赏着街两琳琅满目的银饰和身着艳丽服饰满脸笑容的苗族姑娘,然后到独具风格的露天舞场近距离感受那神秘、热情奔放的苗族歌舞,这就是西江的美!
来到西江,您可以欣赏田园风光,您可以欣赏云间梯田,西江的夜色更是美。夜幕降临,千家灯火驰目辉煌,仿佛一尊巨型牛角屹立闪烁在旷野星空下,更加璀璨迷人,更加神秘悠远。在苗家小店聆听动人的苗族敬酒歌,喝上一口香醇的苗家米酒,吃上一锅美味的`苗族酸汤鱼,那种感觉象神仙!
西江之美,不仅仅是自然之美,应是人与自然间和谐的美;西江之美,还在于即使往往来来的过客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打破不了它数百上千年来仍然保持的宁静和悠闲。我更喜欢漫步在盘绕村间的青石小道,欣赏着苗家门前绣花的女孩,欣赏着凉亭里、石墩和风雨桥上悠然自怡的老人,此时此刻仿佛忘记了城市的喧哗和工作的压抑;我更喜欢漫步在夏日清澈灵净的白水河边,聆听潺潺的水流,欣赏着堤上槌衣的苗家姑娘,欣赏水里嬉戏着光溜溜的孩童,此时此刻我仿佛回到了乡村成长的童年。在这里,我找到了暂时的平静,在这里是我们“心灵疲备的家园”,这也许是我眷恋西江的原由。
西江千户苗寨一日游心得体会篇四
10月15日至16日,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同志率省政府办公厅、省旅游局、省政府研究室的同志赴黔东南自治州,对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后黔东南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作者:省政府调研组作者单位:刊名:当代贵州英文刊名:guizhoutoday年,卷(期):“”(23)分类号:关键词:西江千户苗寨一日游心得体会篇五
暑假里,我们和邻居两家人一起去了贵州。从黄果树瀑布到荔波的大小七孔,贵州的山山水水美不胜收。等到到了西江,这里的一切更让我耳目一新。
车子在蜿蜒的道路上行驶之后停下来,一抬眼便看见了一个大门,特别精致。它的顶端是牛角状的,牛角的中间是一个太阳,上面有许多亮闪闪的金属片,还刻有花纹。我马上就被这个恢宏的建筑给吸引住了。
车子穿过了停车场继续前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前方不远处慢慢亮起了灯火。就像散落在山上的`荧火虫,提着灯笼在向我们招手呢!
绝味酸汤――侯家庄
“酸嫩如玉味亦长,西江苗寨有奇香。莫笑游客归来晚,因品阿才第一汤。”到了苗寨,侯家庄的酸汤是一定要去吃的。侯家庄的老板阿才是爸爸的朋友。听说我们来了,阿才叔叔马上迎出来并准备了酸汤牛肉和自酿的米酒。他家的酸汤牛肉最有名了,采用上等黄牛肉,咬起来很有嚼劲。阿才还贴心地为我们小朋友准备了酸奶和土豆泥,据说这土豆泥是小朋友的最爱。
我一边吃,一边看墙上挂满的阿才和许多名人的合影。看来,阿才叔叔的手艺可真不是吹的呢!
特色建筑――美人靠
我坐在一条长长的木凳靠椅上,晚风吹过来,很凉快。我说:“坐在这个椅子上真舒服!”爸爸马上解释:“这叫‘美人靠’。因为妇女经常坐在这里纳凉、聊天、刺绣,‘美人靠’因此得名。”“苗寨的吊脚楼每家每户都有美人靠。‘美人靠上靠一靠,不美也有三分俏’说的就是这个。”阿才叔叔接着补充。看来我要在这上面多靠一靠才是呀!
苗族服饰――――银衣
除了美人靠,侯家庄服务员的服饰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们头上盘着发髻,戴着一朵大花,衣服以黑色为主。这和我们街上看到的鲜艳的服装完全不一样。原来,这里的服务员穿的是便装,而我在街上看到的是盛装。于是,在回去的路上我便好奇地张望,发现街边的老太太和小商贩很多都是穿着便装的,而在一些租赁衣服的摊位里就有很多鲜艳的服饰,还有很多人在这里穿苗服拍照,真的是太漂亮了!因为太晚了,于是我们决定第二天早上去穿苗服。
当老奶奶帮我系好百褶裙,把叮叮当当的银饰往我身上和头上戴好后,同去的叔叔阿姨一个劲地夸:“真好看!”这才发现,原来,我们刚到西江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大门的设计灵感便是从这里来的,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头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