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目录表篇一
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2.认识406个汉字,能正确书写276个汉字。
3.掌握所教汉字中的笔画和偏旁,知道汉字书写的一般笔顺。
4.初步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够正确地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5.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保持书面整洁。
6.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并且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7.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指读,不唱读。
8.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
10.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11.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12.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复习课时安排:
本学期复习时间共两周:
1.第一周,以分类为主,重点是字词,要背诵的知识。
2.第二周,以测试为主,进一步查漏补缺。
复习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生字词的书写、理解及运用的训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内容明确课文的大意,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加强句子的表达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句子的概念。并能围绕主题,按顺序写几句话。
4.以归类的形式突破复习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复习重点:
拼音(复习汉语拼音,能做到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和音节)
字词(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填上合适的词;换部首组词;写出同部首的字;查字典等)
句子(用规定的词准确地造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连词成句等)
段(排序;阅读短文;围绕主题写几句通顺的话等)
篇(按课文内容填空;默写古诗)
复习措施:
1.生字认读的措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说,多找找易忘易错易混淆的字词,互相检查、背诵、听写。
2.识字巩固。
配合一定量的强化书写。
3.阅读写话复习。
a.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答题。
b.进行写话指导。
4.其他综合性复习思路:
a.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注意学生接受能力的层次性。
b.争取家长配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家校联手展开学习。
c.组织“一帮一”互助对子,让学生互相帮助,假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d.利用好复习练习卷,在晨间和家庭作业时让学生练习。
二(1)班语文上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 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06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76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3.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9个常用偏旁.
4.复习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
7.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二、复习形式:单元复习和归类综合复习相结合。
三、复习内容和措施: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在组词中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并反复听写,以增强记忆力。
2.对学生进行词句的训练,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缺少的部分。
3. 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4.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并通过阅读练习提高理解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大胆想象,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6.查字典练习。
四、具体复习内容及课时安排:
(1)字词部分:
1.看拼音写词语--1课课时
2.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1课时
3.加偏旁组词、--1课时
4.形近字组词、--1课时
5.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划去不同类的词语、--2课时
6.写出近、反义词、--1课时
7.按要求写词、--1课时
8.补充成语。--1课时
(2)句段部分:
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4课时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4课时
(4)分类练习,讲解练习。--3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目录表篇二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充分地表扬和鼓励会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如小组合作、知识竞赛、口语比赛等。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二、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
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14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对课文中带*的多音字,要重点复习。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同时注重对重难点句子的深入理解和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使其能真正运用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阅读: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整洁。
5、40分钟不少于400字。
6、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复习措施:
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四、复习方法:
分类性复习:
分为: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写作等五部分。
1、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进行复习。
2、积累运用总结出题型重在平时的练习。
3、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
4、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教师引导、归纳以练习为主,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五、复习课时安排:
课文内容、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3课时。
阅读:5课时。
作文:3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目录表篇三
本班共有11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本班的语文优生有李欣、陶思涵、杨美娜、何牧欣等4名同学。他们平时勤快、学好,遇到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早着手,对拓展练习的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审题认真,答案准确。中间生有杨芳、罗平、王云、王康等4名同学。这部分学生其实一个个也挺聪明,就是懒惰、浮躁,而不肯用心地去记忆,所在该背的该积累的知识掌握不好,而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有时写一段文字,就出现好几个错别字。学困生有古亚鹏、何俊、王梅等3人,这些学生大都是因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贪玩、动作慢引起,他们拼错音、写错字的现象很常见,另外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还需要极大的提高才能赶上同班同学。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句子。
(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扩写句子,拟人句子,反问陈述句子。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5、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6、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7、习作。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三、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32个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
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五、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六、复习措施
3、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七、奋斗目标
争取人人都能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与能力,并能在写作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九、复习时间及内容
12月24日复习生子和生词
12月25日复习谚语、歇后语
12月26日复习句子的改写一(拟人句、比喻句、把句子写具体)12月27日复习句子的改写二(反问句和陈述句)
12月30日复习修改病句一
1月2日复习修改病句二1月3日复习修改病句三1月6日复习关联词
1月7、8日复习课内阅读1月9日复习课外阅读1月10日复习习作
1月13、14日期末模拟检测苗茂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本班共有11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本班的语文优生有李欣、陶思涵、杨美娜、何牧欣等4名同学。他们平时勤快、学好,遇到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早着手,对拓展练习的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审题认真,答案准确。中间生有杨芳、罗平、王云、王康等4名同学。这部分学生其实一个个也挺聪明,就是懒惰、浮躁,而不肯用心地去记忆,所在该背的该积累的知识掌握不好,而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有时写一段文字,就出现好几个错别字。学困生有古亚鹏、何俊、王梅等3人,这些学生大都是因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贪玩、动作慢引起,他们拼错音、写错字的现象很常见,另外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还需要极大的提高才能赶上同班同学。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句子。
(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扩写句子,拟人句子,反问陈述句子。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5、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6、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7、习作。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三、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32个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
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五、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六、复习措施
3、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七、奋斗目标
争取人人都能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与能力,并能在写作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九、复习时间及内容
12月24日复习生子和生词
12月25日复习谚语、歇后语
12月26日复习句子的改写一(拟人句、比喻句、把句子写具体)12月27日复习句子的改写二(反问句和陈述句)
12月30日复习修改病句一
1月2日复习修改病句二1月3日复习修改病句三1月6日复习关联词
1月7、8日复习课内阅读1月9日复习课外阅读1月10日复习习作
1月13、14日期末模拟检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目录表篇四
第一:要适度应用学具,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用摆小棒的方法,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出两份数目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乘法的意义,并且乐意学乘法了。
第二:利用生活知识教学。
例如:小红做了18朵纸花,送给同学们12朵,还剩下多少朵。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如果在生活中做一做,学生就明白意思了,所以说,有一些应用题,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先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解答,再用数学知识来解答,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
第三:利用社会环境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时,可以带学生到商城或社会中,利用新学的统计知识,通过观察、计量、比较,从而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目录表篇五
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2、认识406个汉字,能正确书写276个汉字。
3、掌握所教汉字中的笔画和偏旁,知道汉字书写的一般笔顺。
4、初步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够正确地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5、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保持书面整洁。
6、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大胆说话,并且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7、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指读,不唱读。
8、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
10、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11、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12、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目录表篇六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方同志的照片:这就是革命烈士方同志。
板书:方同志
2.方同志是谁?你们知道吗?
3.听了方同志的介绍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清贫方同志
1.交流预习收获。
2.阅读信息窗中方同志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文中的“清贫”具体指哪方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课堂练习:
形近字组词
率( )摔( )
区( )驱( )躯( )岖( )
骗( )编( )篇( )偏( )
蔽( )弊( )
搜艘嗖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看出方同志甘于清贫?
2.讨论读第一段后的感受。
1.读课文,找出重点段落多读几遍。
2.交流读第一段后的感受。
二、抓住文章重点内容,感悟“清贫”: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朗读课文中“趣事”部分,加深理解。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体会“清贫”的内涵。
2.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方同志的清贫?
3.指导分角色朗读。
4.质疑讨论,提高认识。
(1)想一想:课文第九自然段对方同志“家底”的交代有什么表达作用?
(2)方同志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3)说一说:“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有什么意义?
1.读“趣事”部分。思考:这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2.通过两个士兵和方同志的语言、动作、神态来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
3.练习分角色朗读。
4.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进一步了解“清贫”的内涵。可以四人一小组一起交流讨论。各自阐述观点并说出依据。
三、能力迁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方同志烈士虽离开我们七十年了,但他甘愿为人民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却长存人间,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想一想:
在生活富足的今天还需要“清贫”吗?
使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四、作业
1.把文中的一桩趣事说给家长听。2.课余阅读《可爱的中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目录表篇七
1.认识“屉、鬟”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同学交流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体验阅读名著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风筝图片)大家放过风筝吗?(放过)和谁一起放的呢?(父母、朋友等)放风筝好玩吗?(好玩)今天,让我们走进《红楼梦》,到大观园里,和宝玉、黛玉等人一起去放风筝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资料)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与同学交流。
3.(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师指导正音。
4.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大家听到声响,原来是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
经过:大家都拿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放了起来。
结果:风筝断线飞走,大家也都回去了。
小结:本文主要讲了黛玉、宝玉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故事。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众人被飘来的风筝吸引,决定自己也来放风筝;接着讲众人各自取出风筝放起来,唯独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最后讲众人剪断线放晦气,风筝飞得无影无踪。
三、再读课文,理解细节。
1.窗外的大风筝是谁的?(娇红姑娘的。)看到这个风筝,大家是什么反应?(宝玉说给他送回去;紫娟说要拿来玩;探春怕忌讳;黛玉说把这个送回去然后把自己的拿出来放晦气。)这时候,大家都兴奋极了,找出了各自的风筝。
2.他们的风筝是什么样子的呢?
探春:软翅子大凤凰风筝;
宝玉:美人风筝;
宝琴:大红蝙蝠风筝;
宝钗: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
果然各式各样,十分有趣。把风筝拿来之后,大家便放了起来。正当大家都放飞风筝的时候,宝玉的风筝飞不起来,这里具体写出了宝玉的反应。(急的宝玉头上出汗,恨的掷在地下……我一顿脚跺个稀烂。)好在有黛玉劝慰宝玉。(那是顶线不好……就好了),不然,他真得闹起来不可。
3.当风筝都高高飞起时,紫娟把风筝递给了黛玉,但是因为风大,风筝籰子线尽,所以黛玉说(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这时,李纨安慰黛玉(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带了去就好了)。紫娟更是直接把线剪断,笑说这一去,把病根儿都带了去了。这也说明,大家都希望黛玉能够健康快乐。
4.宝玉惋惜这个风筝的命运(若落在有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所以,他把他的风筝也放飞,和之前飞走的风筝作伴。
5.在这伤感之际,又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天上几个风筝绞到了一起,都断了线,一起飞走了。)后来,大家干脆把风筝都放走,各自才散了。果然,不仅风筝赏心悦目,而且放风筝的过程,也充满了趣味。
6.你对哪个人物的印象最深刻呢?和同学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总结:
宝玉:性格率真、心思细腻而且多愁善感。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贾宝玉没有一点儿居高临下的公子哥儿的架子。
黛玉:娇弱、聪明、细心、多愁善感。
四、总结。
大观园中众人放飞风筝的场景真是热闹,在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满天的风筝,听到了大家的欢声笑语。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阅读链接”的片段,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放风筝的喜爱)相信你一定也爱上了放风筝,找个好天气,和你的父母或者朋友一起,去放飞自由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一些词句与我们现代文的表达方式不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故采用一步步提出问题、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懂这种文章,掌握理解技巧。而不足之处是讲解偏多,学生自主探究的部分略少。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目录表篇八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研组团队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教学质量研究为核心,以读写结合的研究为科研主攻方向,将务实创新、健康高效具体落实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重点加强课堂常规的管理,抓教学常规,营造积极热烈的学术研究氛围,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使老师们能静下心来学习、提高、研究,共同促进年级组语文教学的整体向上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教研水平。
1、首先组织全组老师学习第十册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引导老师统览教材,把握重难点。
2、本学期教学时间短,教学任务重。我组要认真研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这个问题虽然上学期就有所思考,但不够成熟,一开学我们就要坐下来研讨这个问题。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建设研究型教研组。提倡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推荐一本好书。要认真研读对于好文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互相推荐,共同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努力提高我五年级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4、充分挖掘组内教师的工作潜力,发扬团结合作、乐于研究的团队优点,以“用人之长,人尽其才”的原则进行分工合作,积极营造“自觉学习、人人善思”的学习氛围,继续发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整体发展的优良传统。
5、每次教研组活动,以中心发言人的发言主题为主,进行讨论,补充。会后中心发言人交发言稿。
6、教研活动结束时,每位组员总结心得体会,并将自己的收获撰写成论文,交到学校。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完善备课要求,加强对备课的检查。继续坚持上学期的备课要求:每个单元要有教材分析,选择一课进行教材分析。在上课前依据学情进行再次备课,上课后,就某一点认真总结,形成有质量、有效的课后反思。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听课制度,促使教师间的相互学习。
3、开展经典诵读、阅读课、写字活动,形成校本教材特色。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工作重点:学习课标,落实常规要求,规范教学常规。
1、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对本册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分析、理解,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帮助老师准备年级组推门听课,并组织本组教师参与备课、说课,并交流授课后的心得反思。
2、抽查备课本、听课本和作业本,推广优秀的经验,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
3、安排教师参加区学科备课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