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活动教案篇一
1、探索和发现图形中的公共边,并在图形拼搭过程中尝试运用。
2、乐于参与游戏,感受图形拼搭的乐趣。
图形卡、小筐、小棒、经验准备
师: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知道图形的名称还知道图形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棒、小框)
师:
(1)一根小棒当成三角形的一条边,谁能拼出一个三角形?(请一个幼儿拼)
(2)刚才小朋友拼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三根)
(3)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要拼成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们请你们在想一想能不能再少一点,用5根小棒拼两个三角形?行不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使用小棒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探索实践结束后,请成功的幼儿分享成功经验。
先拼成一个三角形,再加上两根小棒,三角形有三条边为什么只用两根小棒呢?(已经有一根小棒),那这条边是谁的边呢?(是两个三角形的边)。这个小棒是这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公共边。幼儿操作,用不同颜色的小棒将公共边替换。
小棒、不同颜色的记录牌分组进行拼撘拼两个正方形,使用小棒最少的获胜。拼好后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们都用了几条边,几根小棒?(7)咦?好奇怪,一个正方形4条边,两个正方形应该有8条边,要用8根小棒,怎么你们都只用了7根小棒?(因为用了公共边)请幼儿找到自己拼撘图形的公共边,用不同颜色的小棒替换公共边。老师将正方形的其它边设置成公共边,请幼儿想一想可不可以。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经过小朋友的操作,你们都发现什么小秘密啦?(每条边都可以做公共边)挑战升级每一组拼5个正方形,哪一组用的小棒数量最少,哪一组就算赢。拼好了请记录在你们的记录牌上。15根小棒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藏起来的正方形(田字格)再次请幼儿想一想怎么办?(减掉一个小正方形)。那减掉了几根小棒(3根)现在我们拼5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12根)五、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用8根或10根小棒可以拼成几个正方形。
幼儿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活动教案篇二
由于本班幼儿爱好玩机器人,结合幼儿发展年龄特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1.巩固幼儿对学过的图形特征的理解。
2.在图形搭拼中引导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激发幼儿的爱好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巩固幼儿对各种图形特征的理解。
2.利用各种图形搭拼出各种可爱有趣的图形。
1.玩游戏“看谁拿得有快又准”。通过游戏使幼儿进一步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并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1)教师任意说出一张图形的名称,幼儿迅速拿出该图形卡片举起来。
(2)教师任意拿出一张图形卡片,幼儿迅速说出它的`名称。
2.教师拿出机器人辨认,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1)请幼儿说出自己看到了些什么。
(2)引导幼儿仔细辨认,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3)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不同图形搭拼在一起,可以变化出那些东西。
3.操作活动:“拼一拼”。引导幼儿在图形搭拼中巩固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体验图形搭拼的乐趣。
(1)教师拿出若干小棒拼成小屋子给幼儿看。
(2)教师用圆,椭圆.长方形拼出一枝花给又看。
(3)幼儿自己拿出图形卡片自由搭拼,看看能拼出个什么东西来。
(4)教师观察指导和交流。
幼儿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活动教案篇三
1、能运用图形进行拼搭。
2、发展小朋友的想象力。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
(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2、拼一拼,说一说,记一记。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
(1)请幼儿拼一个小人。
我在巡视的时候,有个叫王志鹏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拼了一个女的。”我当时只是看了一下,随口说了一声“不错”,但心想:为什么是女的?随后又去看其他幼儿拼的情况,这时由于受王志鹏小朋友的启发,我注意看其他孩子的,发现了孩子们拼的小人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几个孩子和别人拼的是一样的,其他都不相同。
拼好后,我就先请王志鹏说一说,他是怎么拼的?
王志鹏说:“我用圆形拼了这个女孩子的头,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体,用长方形拼了她的手,用梯形拼了她的裙子……”
张洁说:“我也拼了一个女孩子,是圆形拼了她的头,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体,梯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挡住了。”也有好多是拼的女孩子,但他们不是体现在裙子上,而是体现在头上,如赵磊用两个半圆拼女孩子的辫子,冠晔是用两个圆拼了辫子……(就拼一个小人,幼儿就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了不同的女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孩子不说给你听,你可能粗看一下还不能明白,但经孩子这么一讲解,当时真是恍然大悟,正如瑞吉欧所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2)拼一个房子幼儿有的拼了三角形的房顶,有的拼了梯形的房顶,有的拼了长方形有房顶……有一个窗子的',有两个的窗子的;有单扇门的,有两扇门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呈现在你眼前。
(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幼儿拼房子该用什么图形来拼,而随幼儿用什么来拼,正因为这样,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幼儿都好像是建筑师,造出了各式各样很美的房子,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活动总结
幼儿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活动教案篇四
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地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能做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一、激发揭题。
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生说,教师相机贴出四种立体图形)
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新的知识,谁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板书)
二、组织活动
1、“滚一滚”
交代:请左边的小朋友按照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右边的小朋友做裁判,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
(1)听口令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3)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
(由于准备的.圆柱和乒乓球的重量不同,为此圆柱滚的快些,如有同学操作发现这一现象,只要说出理由,也给予肯定。)
(4)师生共同结论
(5)评价。主要针对在合作学习时有没有挣抢积木,哪些学生听、说都能做到专心、响亮来评价,奖励好的学习小组。
2、“堆一堆”
(2)讨论交流
(3)学生评价
3、“摸一摸”
(1)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
(2)分小组摸,请每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搭一搭”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音乐停)讨论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评选优秀设计师。
5、“数一数”
谈话:刚才小朋友分别用这四种物体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创作,小朋友真是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三幅图,数数图中搭出的图形像什么。
运动员领奖台麦田小火车
(2)分别让学生数一数:用了哪些几何形体,各有多少个?
(3)打开书本,自己看图填数。
(4)第三幅图用了几种物体,分别是小火车的哪一部分?
为什么这样搭?
三、总结
(2)你在拼搭积木中,又知道了什么呢?
(3)小结。
幼儿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活动教案篇五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1)幼儿评价:拼得是什么图形?谁拼得好?为什么?
(2)教师评价:表扬会应用公用边的原理、注意用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较多图形的幼儿。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