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普通话说话题目篇一
现如今,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在日常交流中,大家都越来越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和应用。近期,我参加了一次普通话培训班,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并对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下我将就普通话的学习心得进行分享。
首先,我认识到了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共同语言,也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桥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国交流和旅游也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话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需要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与他人交流,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并融入这个社会。因此,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学习普通话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通过普通话培训班的学习,我发现纯正的普通话能够让人产生更好的沟通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法,还要注重声音的表达方式和态度。一个自信、准确发音的普通话说话者,往往能够给人以积极的、正面的印象。而且,在职场中,有良好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和信任。因此,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注重细节的训练,并通过不断练习来完善自己的口语能力。
此外,普通话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话作为一种规范的语言,它内涵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学习普通话,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例如,在普通话中使用的成语、谚语和俗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因此,学习普通话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还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
最后,普通话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训班中,我们只是接触到了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要想真正掌握和运用好普通话,离不开日常的坚持和实践。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应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演讲、读书等等,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关注普通话的最新变化和发展动态,以应对社会的需求和变化。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够在普通话上不断进步,让普通话成为自己的一把利器。
综上所述,普通话的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普通话,我们能够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普通话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语言,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传承,通过学习普通话,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普通话的学习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实践,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够在普通话中获得更多的能力和机会。因此,我将持续努力地学习和运用普通话,让它成为我与他人交流的桥梁,也成为我展示自我的一把锋利的武器。
普通话说话题目篇二
近年来,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成为我国最为主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学习普通话不仅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还能提高个人的交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有着许多的感悟和收获。
首先,学习普通话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动力。作为一种语言,学习普通话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需要我们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持之以恒地去学习。虽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保持正确的态度,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进步。
其次,学习普通话需要有系统的学习方法。普通话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汉字和发音,更重要的是掌握语法结构和运用能力。只有系统地学习,才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多听多说多读是提高语感的有效方法。通过大量听听普通话,我们可以熟悉普通话的语音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同时,通过多说多练,我们可以熟练掌握日常用语和表达方式。另外,多读一些普通话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再次,学习普通话要勇于交流和应用。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和表达,所以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人进行对话和交流。通过和他人交流,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打破自己的羞涩和胆怯,更好地适应社交场景。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利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来提高语言学习效果。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智能学习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普通话,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
最后,我认为学习普通话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普通话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学习普通话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学习普通话,我们可以读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学习普通话还可以增加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交流中更加容易与他人进行沟通和理解。
总之,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困难但又有意义的任务。通过学习普通话,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虽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并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学好普通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普通话说话题目篇三
第一段:介绍普通话演讲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而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参加演讲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曾经参加了一次普通话演讲比赛,这给了我很多启示。在这次比赛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演讲的重要性,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还能提高自信心。
第二段:准备演讲的过程及体会(200字)
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挑战,也获得了很多成长。首先,我花了很多时间收集资料和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深入了解演讲主题,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相关知识,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表达。其次,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我多次修改和完善,确保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如何提炼信息,并以清晰明了的方式进行表达。
第三段:演讲的技巧和方法(300字)
在演讲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这对于提高演讲的质量和效果非常重要。首先,要注重声音的控制和语气的变化。通过合适的声音强度和语调抑扬顿挫,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让讲话更加生动有趣。其次,要注重仪态和肢体语言的运用。适当的手势、眼神交流和身体动作可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最后,要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适时地提问、换位思考并回应观众的反馈,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使演讲更具吸引力。
第四段:演讲比赛的经历和收获(300字)
在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获得了很多收获。首先,通过参赛,我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口才。在赛前的准备和赛中的表现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和技巧,并学会了如何克服紧张和压力,从容自信地展示自己。其次,比赛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互相学习和鼓励,共同进步。最后,比赛的经历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更加具备了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第五段:普通话演讲的意义和对我的影响(200字)
普通话演讲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技能,更是一种培养自信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演讲,我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自信心和勇气。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普通话的学习和运用,继续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发挥普通话演讲的价值和作用。
普通话说话题目篇四
普通话是我国标准官方语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学好普通话不仅是交流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将从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学好普通话的方法、我在学习普通话中的困难和克服方法等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是交流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普通话水平,才能与他人顺利交流,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学好普通话还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提高素质。现如今,人才竞争非常激烈,掌握一门广泛使用的语言是我们提高综合能力、增加竞争力的基础条件。
学好普通话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注重实践应用。理论学习是为了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而实践应用则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听力训练、语音训练和口语交流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此外,多读多写也是提高普通话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可以扩充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学好普通话并非一帆风顺。我在学习普通话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首先,普通话的语音发音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难点。普通话的发音较为准确,要求舌头、嘴唇等发音器官运动非常灵活。而我的发音条件不太好,舌头不够灵活,造成了发音不准确的问题。其次,语法的运用也是我遇到的困难之处。普通话的语法体系比较完整,构词词法严密,对语法的正确运用要求较高。再次,普通话的语调和语速也是我需要攻克的难题。
面对这些困难,我采取了一些方法来克服。首先,我刻意去模仿榜样,不断听和跟读准确的普通话。通过模仿优秀的普通话发音,我能够更准确地掌握普通话的发音规则。其次,我针对普通话的语法问题,勤加练习。通过大量的语法练习题和语法知识的学习,我逐渐掌握了普通话的基本语法规则。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语音和口语培训班,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通过不断努力,我在学习普通话中取得了一些进步。我的发音有了明显的改善,语法运用也更加熟练。在日常交流中,我能够流利地运用普通话和他人交流,不再有困惑和尴尬的感觉。这种进步不仅是语言上的成果,更是我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自信和成就感。
总之,学好普通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我们交流的工具,也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途径。我们应该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同时,我们要勇于面对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通过刻苦努力来取得进步。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学好普通话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普通话说话题目篇五
《童年趣事》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坐滑梯,觉得真是好玩极了,那时,又怕坐又想坐,那个矛盾的心情可真让我难忘。
那是我读 幼儿园时,我们的班主任是张老师,生活老师是沈老师,在教室旁边有一座一层楼高的木板滑梯,我们排着队来到滑梯下面,小伙伴们都高兴地拍起手来,可是我心里很紧张,因为我是第一次坐滑梯,觉得有点害怕,张老师让我们逐个儿走上滑梯,沈老师在下面护接我们,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滑梯,只有我一个人静立不动,看着他们上上下下,张老师发现了我一直都没有上去,便走过来对我说:“小梅,怎么了?为什么不跟小朋友一起滑梯呢?”我望了望张教师,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怕,又不会滑”。张老师对我说:“ 没有什么好怕的,来,上去,慢慢滑下来,我让沈老师接你。我当时又急又怕,又想上去试试,可心理怎么都不踏实,像揣着一只小白兔,蹦蹦地跳着,张老师好像知道我想什么似的,又鼓励我说:“人只有向前,不怕困难,才能办好各种各样的事,这点小困难你就怕了,往后怎么办呢”?我终于下决心试一试,我一步一步地顺着梯子登上了梯顶,坐下来准备往下滑,我一下子看到离地面这么高,心里一慌,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沈老师拍了拍手,示意我滑下去,我看到沈老师鼓励的眼光,便壮着胆,鼓起勇气,向下面滑,这时,好像有什么力量拉我似的,一下子便飞快地滑了下去,我心理又害怕又紧张,双眼闭着等待将要发生的事,就在这个时候一双稳而有力的手接住了我,我睁眼一看,原来沈老师接住了我,她对我说:“滑的时候要用两手扶栏杆,不要太快”,她温柔的眼光好像一股春风一直吹进了我的心,我又上去,滑了一次,这次我不怕了,而且很稳当地滑了下来,沈老师和张老师都表扬了我,我继续地滑了一次又一次,跟小伙伴们一起轻松地滑,我还学会了双人滑,侧滑和卧滑,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已经学会了滑滑梯。
这就是我童年的一件趣事。
《学历与能力》
袁隆平 马云 俞敏洪
41.《假货与打假》
眼下离“315”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维权的热浪已经暗流涌动:影响最大的央视向全国征求案例,以期在315晚会上放出异彩;各平面媒体特别是生活消费类的都市报,也在悄悄地策划着维权专版;一些专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近日都有一些收敛的迹象。今年的“315”似乎在配合着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个名称,又把消费者摆在了“上帝”的高位上。
但是,也有一点不同的声音,就是有些大胆的厂家及经销商,不仅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
甚至也不把“315”放在眼里,该怎么造假卖假还怎么造假卖假,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打假打了这么多年,假没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从假名牌、假电器、假化妆品到盗版光盘、盗版畅销书,无所不包,这是为什么?最近北京市场所披露的假盘锦大米一案,则把假货一条龙的猖獗表现得无所顾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京市场上销售假盘锦大米的报道,还是由辽宁沈阳的媒体记者率先披露的。
据《北京晚报》转载《辽宁日报》的报道,称北京市场上的“盘锦大米”90%都是假的。这个“假”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产地假,不知道是哪县哪村哪块地种出的大米,一律号称历来口碑不错的盘锦大米。二是陈年旧米,经过巧妙加工,一律号称是当年新米。三是按需贴牌(装袋),同样是一个磨米机出来的米,这位老板订的是盘锦大米,就装盘锦的袋,那位老板要的是梅河口大米,就装梅河口的袋。而这一切,在北京的农贸市场上和粮食加工厂里,都是公开的秘密,没有人刻意隐瞒。比如有一名女粮贩子说:“现在谁还卖(真的)盘锦大米啊,那上价多贵啊!现在的盘锦大米大部分是假的。”再比如一名卖粮食的摊主说:“这个品牌为×××的盘锦大米,包装上有08标志,还有防伪电话,可实际上它根本不是盘锦大米,而是山东临沂的大米,由当地的加工厂磨出来的。”在京郊一座加工粮食的工贸公司,一名赵姓的经理说,到我们厂里来进货、加工,你想要什么样的包装,我就给你套上什么样的包装。
当记者问及这样做有没有人管时,无论是造假的还是贩假的,异口同声:“谁管啊?包装袋有的是,想套啥样的,就套啥样的。”甚至连加工厂里的人自己都不打自招:你就是20xx年陈粮,我照样能给你加工成新鲜名牌大米。
假货猖獗,猖獗到无所顾忌的地步,这不是造假者的责任,也不是卖假者的责任,而是打假者的责任。但是,谁是打假者呢?王海或者王海们?显然不是。就算王海或王海们有决心坚持打假,也是单拳不敌众手,对付不了那样庞大的造假大军。惟一较有力度的是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他们对盗版出版物的打假还是有声有势有制度有效果,遏制了盗版假货的蔓延。
面对假盘锦大米,谁是打假者?这是笔者在
《谈谈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女人一定要了解的知识,眼部保养的重要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际交往时,我们经常会和对方有目光的接触,那时,眼睛所流露出来的细微表情就会把我们的心思暴露无疑,而更重要的眼部不仅能把心里的秘密暴露出来,也能把女人最主要的秘密年龄透露出来。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眼部肌肤的烦恼会比脸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多,这是因为眼部肌肤特殊的结构所决定的。
眼部肌肤的第一特别之处是眼部肌肤几乎没有汗腺和皮脂腺,也就是说,这部分肌肤几乎不出油,不出汗。由于缺乏皮脂膜的天然保护,眼部肌肤容易干燥,缺水。因此,无论你是什么肤质,眼部肌肤都是脸上的沙漠。而眼部最易出现的问题正是由于干燥导致的干纹和皱纹。 眼部肌肤的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眼部周围的肌肤非常溥。我们来拈一下,比较一下,是不是要比脸部要溥很多?有资料显示,眼部肌肤厚度只有脸部皮肤的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正是由于眼部肌肤特别溥这个根本性原因,才引发了眼部诸多的烦恼。 例如:皱纹,黑眼圈,眼部浮肿,眼部肌肤敏感等等。 接下来,让我们来逐一了解。
你们有没有留意过,年轻女孩的眼部肌肤最早出现的皮肤问题是什么,是细纹还是黑眼圈呢?对,是黑眼圈。很多女性,年纪轻轻还没出现细纹时,就会有黑眼圈的烦恼了,黑眼圈可是老少通吃的眼部皮肤问题,而且通常伴随黑眼圈还有眼部浮肿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熬夜,看电脑会造成黑眼圈的问题,哭会造成眼部浮肿,其实,这些只是诱因,而不是根本原因。
黑眼圈和眼部浮肿形成的根本原来是微循环不畅通造成的,这个微循环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由于眼部肌肤特别溥,相应的其皮肤内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也会特别细弱,就如同车多时窄小的马路容易拥堵一样,眼部相对也会容易出现血液和淋巴循环不畅通。血液循环会为肌肤供给营养和氧气。如果血液循环不畅通,血液中的血色素会因缺氧而变暗,从而形成患青的黑眼圈。
而淋巴主要是起到排毒和排水作用的。
如果淋巴循环不畅通,多余水份无法及时排出,就会造成眼部浮肿了,而用眼疲劳和睡眠不佳是导致眼部微循环不畅通最常见的诱因。
说说植树造林的好处
首先,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的树木。草地每年为人类处理掉废气达200亿吨。
当今这个工业发达的时代里,当人类正在为一件件高新技术产品问世而感到骄傲时,一场无声的灾害正悄悄地笼罩地球。这就是--环境问题。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
的确,植树造林有很多好处。
首先,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的树木。草地每年为人类处理掉废气达200亿吨。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数目之多可想而知。
其次,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一)培植防护林可以抵御风沙袭击,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二)是培植草皮。有了草坪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子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植树造林对防风固沙有很重要的作用。
再次,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由于我国长期垦殖开荒,所以有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据测算,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水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5万年,草地需要8.2万年,耕地是46年,裸地只要20xx年。这说明,缺少森林植被会使土壤侵蚀加剧。
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保护环境,防风固沙。既然植树造林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们就应该植树造林,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普通话说话题目篇六
为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本文对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师范教育类学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和材料,以便更好了解中等师范学校普通话现状。
学习普通话是时代的要求,学好用好普通话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不仅和经济、文化有关,推广和普及普通话还被上升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当代中等师范生更是义不容辞。要想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中等师范生首先要学好普通话,因为他们既是今天普通话的学习者,同时也是未来普通话的传授者。了解当今中等师范生的普通话现状,可以使推普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了解中等师范生普通话现状,我们于4月对崇仁师范学校的师范类学生进行了一次推广普通话的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3份,回收率87.3%.调查对象是崇仁师范师范类一、二年级学生。调查方式为不记名方式,以尽可能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二、调查内容
(一)推广普通话
1.您知道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吗?回答“知道”的274人,占31.4%;回答“不知道”的599人,占68.6%.
2.您知道《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吗?回答“知道”的231人,占26.5%;回答“不知道”的642人,占73.5%.
3.您认为推广普通话困难吗?回答“不难”的377人,占43.2%;回答“一般”的303人,占34.7%;回答“很难”的161人,占18.4%;回答“不清楚”的32人,占3.7%.
4.随着“推普”的进行,您认为普通话会代替方言吗?回答“不会”的827人,占94.7%;回答“也许会”的43人,占4.9%;回答“绝对会”的3人,占0.3%.
5.谈谈您对“推普”的看法?回答“无所谓”的116人,占13.3%;回答“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576人,占66.0%;回答“迫切需要”的181人,占20.7%.
6.您觉得以下措施哪些方面有助于您说好普通话?回答“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环境”的642人,占73.5%;回答“推行奖励措施”的155人,占17.8%;回答“制定政策严格要求”的76人,占8.7%.
(二)使用普通话
1.您在学习时是否用普通话交谈?回答“是”的621人,占71.1%;回答“不是”的252人,占28.9%.
2.您在和同学闲聊时是否用普通话交谈?回答“是”的494人,占56.6%;回答“不是”的379人,占43.4%.
3.您认为同学普通话说得怎么样?回答“很好”的162人,占18.6%;回答“好”的193人,占22.1%;回答“一般”的420人,占48.1%;回答“有待提高”的98人,占11.2%.
4.在正常情况下您会用什么话与老乡交谈?回答“家乡话”的547人,占62.7%;回答“普通话”的53人,占6.0%;回答“家乡话为主”的132人,占15.1%;回答“普通话为主”的141人,占16.2%.
5.不知道对方是哪里人,在正常情况下您会先用什么话与他交谈?回答“家乡话”的39人,占4.5%;回答“普通话”的834人,占95.5%.
6.别人对您讲普通话时,您的感觉是什么?回答“很自然”的854人,占97.8%;回答“不习惯”的19人,占2.2%.
7.您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是什么?回答“普通话”的281人,占32.2%;回答“赣方言”的592人,占67.8%;回答“其他方言”的0人,占0%.
8.进入崇仁师范后,您普通话的使用率属于哪一种情况?回答“增多”的571人,占65.4%;回答“减少”的0人,占0%;回答“没变化”的302人,占34.6%.
9.进入崇仁师范前的求学阶段,您的老师以普通话授课的情况如何?回答“很好”的43人,占4.9%;回答“好”的251人,占28.8%;回答“一般”的488人,占55.9%;回答“有待提高”的91人10.4%.
(三)学习普通话
1.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普通话?回答“没花时间”的529人,占60.6%;回答“2小时以内”的285人,占32.6%;回答“2小时以上”的59人,占6.8%.
2.您觉得学习普通话困难吗?回答“困难”的194人,占22.2%;回答“一般”的552人,占63.2%;回答“简单”的127人,占14.5%.
3.您觉得学习普通话和自己工作、生活有关系吗?回答“有”的757人,占86.7%;回答“一般”的90人,占10.3%;回答“无关”的26人,占3.0%.
4.您为什么学习普通话?回答“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的503人,占57.6%;回答“便于工作和生活”的314人,占36.0%;回答“其他”的56人,占6.4%.
5.如果申请普通话等级证书不用考普通话,您还学习普通话吗?回答“学习”的547人,占62.7%;回答“不学习”的326人,占37.3%.
6.您认为学习普通话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回答“课堂教学”的126人,占14.4%;回答“开展活动”的43人,占4.9%;回答“日常生活”的`393人,占45.0%;回答“自学”的311人,占35.6%.
三、分析
(一)推广普通话
1.知道“推普周”和20《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比例都比较低,说明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方面不够,影响不大。学生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说,了解的人只会更少。和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加入到推广和学习普通话的行列中来。
2.绝大多数人认为推广普通话不会导致普通话代替方言,方言不会消亡;认为推广普通话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比例比较高;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环境有助于说好普通话。这些都说明推广普通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推广普通话是时代要求,是大势所趋。
(二)使用普通话
1.学生在学习时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比较高,在闲聊时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要低一些,但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会使用普通话。说明使用普通话的学生还是比较多,如果提倡闲聊时也使用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的氛围会更好。
2.与老乡交流时、日常生活中使用家乡话比例都居高不下,说明绝大多数人推广普通话的观念有待改变,很多人觉得普通话还是学习时或者与陌生人交谈时使用更恰当,平时就没多大必要使用了。
(三)学习普通话
1.学习普通话的功利性比较强,每天都花时间学习普通话的人比较少,也就是说,不考试,不拿证书,大多数人不会投入较多时间去学习普通话。
2.认为普通话和工作、生活有关的人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说明绝大多数人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认为“日常生活”是学习普通话的最佳途径,说明较多人意识到平时说普通话、时时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们要加强中等师范生的推普意识;除了要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外,要培养学生平时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要改变中等师范生学普通话的出于功利的心理。要让中等师范生学好普通话,需要学生、学校、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