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护理伦理读书报告篇一
一种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这种经济是以严格的核算为基础而理性化的,以富有远见和小心谨慎来追求所欲达的经济成功,这与农民追求勉强糊口的生存是截然相反的,与行会师傅以及冒险家式的资本主义的那种享受特权的传统主义也是截然相反的,因为这种传统主义趋向与利用各种政治机会和非理性的投机活动来追求经济成功。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从资本主义强调个人主义这一角度可以说完全是非理性的,但它却一直是,并且至今仍然是资本主义文化最有特征的因素之一)。理性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包含着各式各样东西构成的一个完整世界。那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出理性思想的这一特殊具体的形式到底是谁的精神产品,韦伯指出,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其实这也是韦伯在这部著作中所要论证的观点。
韦伯同时还指出,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宗教改革的某些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也并不是宗教改革的产物。其实,在宗教改革之前,资本主义商业组织的某些重要形式业已存在了,这有力的证明了以上的观点。其实韦伯只是希望弄清楚宗教力量----是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更进一步的说,资本主义文化究竟在哪些方面可以从宗教力量中找到解释。在这本着作中韦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加尔文教的分析来说明这一点。
韦伯认为:加尔文主义在社会组织方面的无可置疑的优越性能够与这样一种斩断个人和尘世的千丝万缕联系的倾向有关系,这种关系源于胞爱在加尔文信仰所导致的个人内心孤独重压下所采取的特殊形式,教义就是如此的,整个尘世的存在只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服务的,被选召的在尘界中唯一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可能地服从上帝的圣诚,从而增加上帝的荣耀,与此宗旨相吻合,上帝要求取得社会成就,因为上帝的意旨是要根据他的圣诫来组织社会生活。因而在尘世中的社会活动完全是为“增加上帝的荣耀”。为社会的尘世生活服务的职业中的劳动,也含有这一特性。在加尔文教中,这成为了他们伦理系统中的一个鲜明的特点。胞爱只能为了上帝的荣耀而存在,而不是为肉体服务的,那么这种友爱首先只能表现在完成自然所给予人们的日常工作中;渐渐地,完成这一工作开始具有了一种客观的、非人格化的特性:只是为我们社会的理性化组织的利益服务。这便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天职观”。
同时,韦伯还指出,作为的主要特性的禁欲主义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理性化的发展。这种禁欲主义是不同于以前任何一种禁欲主义的,清教徒的禁欲主义是一种入世的禁欲主义。禁欲主义在西方的最高形式里便有一种明确的理性特征。禁欲主义使得教徒的修行生活发展成为一套合乎理性的行为的有系统的方法,目的是克服“自然状态”,使人摆脱非理性的冲动的影响,摆脱对外界和自然的依赖。清教徒就象所有理性的类型的禁欲主义一样,力求使人能够坚持并按照他的经常性动机行事,而不依赖感情冲动,这种禁欲主义的目的是使人可能过一种机敏、明智的生活:最迫切的任务是摧毁自发的冲动性享乐,最重要的方法是使教徒的行为有秩序。
禁欲主义如何深入个人的思想之中?如何确定自己受到恩宠呢?况且只有在证明具有与自然人生活方式明显相异的特殊行为之后,才有可能取得这种恩宠,由此产生出对于个人的推动力,激励个人有条有理的监督自己的行为,以使自己获得恩宠,并因此而把禁欲主义注入其行为之中。但是,这种禁欲主义行为意味着人的整个一生必须与上帝的意志保持理性的一致,而且这种禁欲主义再也不是一种不堪承受的负担,而是每一个确信拯救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与自然生活不同的圣徒们的宗教生活再也不是离开尘世的修道院里度过,而是在尘世及其各种机构里度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种在现世中(但又是为了来世的缘故)将行为理性化,正是禁欲主义新教的职业观引起的结果。
在私有财产的生产方面,禁欲主义谴责欺诈和冲动性的贪婪。被斥之为贪婪、拜金主义等等的是为个人目的而追求财富的行为。因为财富本身就是一种诱惑,但在这里禁欲主义是那种“总是在追求善却又总是在创造恶的力量”,这里邪恶是指对财产的占有和占有的诱惑力。因为,禁欲主义,为了与《圣经?旧约》保持一致,为了与善行的伦理评价相近似,严厉的斥责把追求财富作为自身目的的行为;但是,如果财富是从事一项职业而获得的劳动果实,那么财富的获得便又是上帝祝福的标志了。更为重要的是:在一项世俗的职业重要殚精竭虑,持之不懈,有条不紊的劳动,这样一种宗教观念作为禁欲主义的最高手段。
当着消费的限制与这种获利活动的自由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样一种不可避免的实际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基于上述理论,韦伯认为新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必定成为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生活态度普遍的发展。可以想象的最有力的杠杆。”
韦伯的上述论点,无疑是强调了新教伦理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其形成阶段的发展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源于新教宗教信仰的某些伦理要求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所需的经济动机模式之间的选择性亲和。”应当指出,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着作中,韦伯虽然强调了“思想在历史变革中所起的独立影响”,但是它并不否认“新教同样地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精神
护理伦理读书报告篇二
最近,我阅读了《学会感恩担当责任》和《责任胜于能力》两套书,透过书中一个个生动而简短的小故事,心中的感想油然而生,使我充分认识到责任的内涵。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责任就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强烈的责任感能唤醒一个人的良知,也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在一个团队里,最需要的是成员们的协作和彼此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团队的目标才能实现。团队的成功靠的是成员对团队的责任感,成员的成功靠的是彼此的责任感。虽然有时候在工作中会因病人的不理解或急躁,遭到无端的责骂,但是想一想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屈辱和责骂,而不仅仅是享受工作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只有认真履行职责才能让能力得到最大的释放。我们做服务行业的,面对患者的指责,不能一味的只为自己申屈,我们应该抱以感恩之心去感谢患者及时告知我们服务中的缺陷,以便我们不断完善工作的不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工作,就可以让自己有无穷的能量,推动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用心做事,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过程都成就了一个过程,护理工作是需要协作精神的,只有环环相扣,相互合作,整体才会和谐美好。让我们每一个人各就各位,努力尽责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证我们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份共同的责任。
如果说责任和忠诚,是军人精神的内核,那么责任和爱心,则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内核。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护士的责任就是对病人负责,保证病人的安全。同时责任感也体现敬业精神,每一个员工都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增加收入,获得认可。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做服务工作的,必须要用负责、务实的精神,去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提高自己,要让自己比过去做得更好,比别人做得更好!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xxx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于井子护理小组在平时的护理服务得到积累、提炼和总结。八个心的服务理念对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于井子护士长说:我一直坚信:多一份爱心,病人早一天康复。人性化护理法,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的。书上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年冬天,一个老人因心脏病紧急住院,但床位紧张,只能睡在加床上,加床的条件比较差:窄窄的钢丝床、薄薄的床垫。于井子担心老人不舒服,给老人多加了一床被垫,另外还找来棉大衣压在被子上面。一床棉被,暖进病人心窝!护理工作原来是非常平凡而琐碎的,但当护理人员去细心观察和仔细体会病人需求,并予以主动解决时,它就从平凡中显现出了可贵。在日常的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不仅需要尖端的诊疗手段,更需要人性化的关爱。
护理工作是医学科学。所以无论是在病人入院热心接中,做好第一次入院的介绍和指导,还是在病人住院真心待中,认真建立电子档案,都要严格按科学办事,不可有一点任意乱来。但是,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以什么样的思想、意志、感情去做这些事,结果是会大相迳庭的。八心人性化护理法,核心是以一颗滚烫的爱心去关怀病人,服务病人,因而充满着人文关怀。正是那种对病人从住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的浓浓人文情怀,使得出院病人满意率高达99、2%。精彩还不仅限于此,于井子在这里更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学要求。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作用不在实用,而在能激起人们的敬佩和愉快的感情。人类的道德伦理活动有善有恶,也可引起美感上的赞美与厌恶,在这一意义上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是故西方有哲人强调至高的善就是一种美,积极的伦理活动就是一种艺术活动。八心人性化护理法的美学,正蕴藏于至高的善之中。于井子拥有美的敏感,善于发现美,她不仅要在护理工作中努力让病人得到身体康复,而且要努力让病人从中得到美和愉快的精神享受。这是对护理工作的美化和艺术化。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是一门艺术。有人不理解,平凡、琐碎乃至常与血污肮脏打交道的护理工作,怎么会是艺术呢?于井子成功地实践了这点。八心人性化护理法,是科学的真、道德的善与艺术的美的融合体。这一天使心路中摇曳的美,对于提升自己在日常的护理工作的水平。
多数中医妇科大家一般都重视脏腑气血,奇经八脉,对胞宫这方面重视不够,其实中医所论述的胞宫包含了西医的子宫、卵巢、输卵管。而胞宫通过胞脉、胞络来联系脏腑气血。而妇科的一些疾病多数都有胞宫、胞脉、胞络的受损。
而秦月好医生提出的荡胞理论,这里的胞就是胞宫、胞脉、胞络。
荡也就是荡涤、清除的意思、也就是中医的活血化瘀疗法。
而妇科的淤血形成非常常见
寒凝血瘀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因热血瘀
离经之血
所以说对于妇科疾病来说,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以此秦月好老师提出荡胞留法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瘀血阻胞,临床多见闭经、月经过少、崩漏、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等,治疗宜逐瘀荡胞,常用大黄、五灵脂、蒲黄、益母草、桃仁、红花等药物。
寒为阴邪,主收引,素问》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寒凝常使气血凝滞成瘀,临床多表现为痛经、闭经、不孕等。
护理伦理读书报告篇三
前段时间我读了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翻看书的扉页,开篇是导论,通常的作品往往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切入正题。然而这大师终归是大师,谈天说地起来也是信手拈来!科学、史学、人文学、法学、建筑学逐一向读者娓娓道来,而刚进入状态的我却已经有些雾里看花起来。已而没有耐心读下去了,在进行了几次阅读后,我终于坚持看下去了,在看完导论前部分“新教伦理”后,终于进入了主题——“资本主义精神”,作者对资本主义精神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否定了财富的贪欲就是资本主义,或就是资本主义的精神的错误观点。提出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在旧日的新教精神和现代的资本主义文化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应在所谓多少带点唯物主义色彩或至少反禁欲色彩的声色享乐中寻找,而应在其纯粹的宗教品性中寻找。”
在第一章中,韦伯引用了“新教徒在近代经济生活中拥有较多的所有权和管理地位”的现状,论述了新教徒不管是作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不管是作为多数还是作为少数,都表现出一种特别善于发扬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
在第二章中,顾名思义韦伯探讨的就是“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引用了大家所熟知的美国前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诸多名言,得出最后的结论就是“富兰克林所有的道德观念都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即把赚钱纯粹当作目的本身。作者又谈及个人的职业精神——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新教本来只能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加以考虑,即:新教形成了一个先于纯粹理性哲学发展的阶段。
第三章中,作者通过路德所信奉的“履行神意安排给人的特定义务是上帝的专门旨意”得出了路德的职业观念依旧是传统主义的。他所谓的职业是指人不得不接受的、必须使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的事。同时作者对宗教改革作用进而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荒谬教条主义的论点予以了驳斥。提出了本书研究任务是要弄清楚宗教力量是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
第四章韦伯逐一介绍了历史上禁欲主义新教的四种主要形式:1.加尔文宗;2.虔信派;3.循道派;4.从浸礼运动中分裂出来的一些宗派。受限于本人宗教知识的浅薄,在读到这一章节后,我感到了明显的力不从心,错繁交织的宗教间关系弄得我是云里雾里,一头雾水。印象中只是对加尔文宗还有些许感触,即人死后只有一部分能够得救,其余则被罚入地狱。但这是上帝已经预定好了的,上帝已经选定了哪些人可以得救,哪些人不能得救,而这上帝的选择又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世俗的善与恶支配。就这一点而言,显然与佛家的“种善因得善果”有所区别。而其他一些虔信派,循道派之类的,我不否认我是通过一些网络媒介进行了学习和了解。
第五章韦伯论述了禁欲主义新教的基本宗教观念与它为日常经济活动所设立的准则之间的联系。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资本主义精神态度的基本要素与清教世俗禁欲主义的内容是相同的。
这本书分析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可是个人的知识相对有限,很多书中谈到宗教问题和艰深理论也欠缺相关的背景知识,所以我读起来也感到好吃力。幸而当今的网络如此发达,可以借助它的力量增进自己对该书的理解。比如后来我也了解到韦伯是以精神、思想的因素来解释历史进程的方法,视角新颖而富于启发性,但在根本上却是一种唯心史观。
护理伦理读书报告篇四
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老师讲到过在德国,有过两位伟大的马克思,第一个是我们熟知的《资本论》的作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而另一位则是当代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伟大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卡尔·马克思侧重经济基础,而马克思·韦伯则强调意识形态,特别是宗教的作用。在一次偶然中,我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了马克思·韦伯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对宗教和资本主义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微妙关系感到好奇,于是便借阅了此书,进行一番阅读。
此次阅读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韦伯著名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宗教社会学论集》中的第一部,其后还有关于中国宗教(儒家与道家)、印度宗教以及古代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相关专著。韦伯的这一比较系列专著试图通过比较阐明: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古老民族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在韦伯收集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西方各个国家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可以发现: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这其中与宗教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据我对西方宗教文化的了解和印象,我一开始简单地认为这必然是和天主教主张专修来世而禁欲苦行,而新教徒则专注于世俗的经济生活,热衷于物质享受有关。其实不然,韦伯的研究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他告诉我们,这是宗教改革下的新教宗教品性使其然。即如孟德斯鸠在《法意》中所说的,“英国人在世上所有民族中去得了三项最长足的进展,即虔诚、贸易和自由”,这在韦伯的观点来看,就是贸易的优势和自由政治制度的顺应与人们对宗教的虔敬连为一体。
在这里,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不能认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仅仅是某种宗教改革的某些作用的结果,或甚至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知道是宗教改革的产物,韦伯所讨论的仅仅是宗教力量是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
在本书中,韦伯讨论研究了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和浸礼宗诸派等新教,我从其比较中得知:新教教派反对占有财富以及由此招致的放纵和懈怠,其看到了其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唯一的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以此伦理观念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带有资本主义精神的职业观:唯有劳作而非悠闲享乐方可增益上帝的荣耀,虚掷时光是最不可饶恕的罪孽。正是此种新教的伦理道德、职业观促使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和传播,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对比于中西两方方,在韦伯的论著中还有关于中国的儒家和道家的研究,这是我所正想要透过西方的视角了解中国儒家和道家的机会,因此,此书读完了,有时间我会拾起韦伯的关于中国宗教的论著。
护理伦理读书报告篇五
在文化史的入门课程中就应该告诉人们,一定要彻底抛弃那种认为资本主义本性贪婪的幼稚想法。对利润永无止境的贪婪和资本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
——马克思·韦伯
马克思·韦伯我所知不多,但手里有他的两本书。一是这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二是《世界经济简史》,后者还尚在阅读当中。本书所讨论的是——到底说哪些环境因素的联合效应,使得西方文明中(并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普适意义和普适价值观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一系列的发展进程中?(p3)韦伯依赖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大量的研究回答出了其中一个因素那就是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这一影响并非决定性的。韦伯在引言中说明了西方文化之优,如只有西方科学真正达到了可以被当代公众认可的发展程度。然后他大概用了四页的篇幅介绍了别的地区文明不如西方的地方以及西方优于他们的地方。这里韦伯多用关联词——虽然,但是。即虽然其他文明有怎样怎样的优点,但却没西方文明怎样怎样的优点。其实就是西方文明为何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为何能发展出资本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
首先看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韦伯定义为一种期望依靠形式上的和平交易来获取利益的行为。利益的获取十分简单,即收入超过支出,这当然简化了他的论证过程,但他想表达的就是如此,即最终要达到盈利目的。这样的定义旨在说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行为早已存在于各个国家之中,而西方,唯有西方将其发展成为了资本主义。其特点首先是数量规模方面的扩大,其次是新的类型、形式和发展方向,例如功能齐具的银行、可持续性的商业活动等,在这一点中有的一个标签是侵略战争;不过这并不是韦伯主要想强调的一点,他真正想说明的是之后的一点即一种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形态。这种形态是西方独有的,那就是对(形式上的)自由劳动进行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资本主义要求固定的市场,而非政治和非理性的投机获利、生意与家庭的分离,以及理性的簿记方式。这些都与理性的资本主义劳动组织有所联系。脱离这种理性的组织形式,资本主义绝不会有今日的发展。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行为既然存在于各个文明国家,但西方又何以取得较大的发展呢?答案是理性主义的注入促使资本主义发展,这一理性主义被韦伯称为是西方独有的。类似于现代科学的理性,法律与行政机构的理性结构。在这里我们或许还可以插入自己的思考即我们的法律是理性的吗?如果是它的源头又是什么?如果我们真的有自己的特点,那么这又源自哪里?如果我们照搬照抄西方的法律结构,那么会水土不服吗,又或者会造成所谓的文化入侵吗?回到正题,如果生活中有些东西被理性化了,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些东西被理性化了,本书没有研究经济,而是从另一个因素—人的力量出发。人的能力和性格,人们如何行事,这些都受着宗教力量的影响。韦伯正是想证明这种影响。
天主教和新教的对比
天主教教徒倾向于吃得饱,天主教教徒青睐于睡得好。(韦伯的解释),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的话,天主教教徒更倾向于睡得多,而新教教徒更倾向于床垫贵。
天主教与新教的第一区别在于背后的经济力量,即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都转而信仰新教。其次是教育。天主教教徒在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比例总体落后于天主教人口的比例,天主教徒的毕业生更倾向于接受人文主义的训练,而新教教徒则多毕业于专门培养技术研究型和工商业专业人才的学院。再次,工厂雇用的技术工人更多是新教教徒,而天主教教徒则表现出了强烈的留守本行业的倾向。上述的对比很容易让人想起老掉牙的观点认为天主教在追求理想世界,新教教义则重视现世的物质享乐。这一观点仅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事实上新教的教徒往往是接受严格的禁欲主义训练。卓越的资本主义商业意识与一种贯穿和支配所有生活的最为强烈的宗教虔诚结合在一起,是新教教徒的重要特质。
资本主义精神
这很好的表现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即个人有责任增长他自己的资本,并将资本增长视作最终的目的。通俗说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想一想我们平时赚钱是为了什么?金钱是工具而非目的一直被人们强调,我们赚到足够我们生活的钱就会停止然后享受生活,但资本主义精神与享乐无关,他将财富看作目的。并且要求将此看作天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将这种品质推行成伦理要求。一切都为了提高效率,为了财富增值。劳动成为了我们的天职。我们的事业成为生命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观念在当时是很难被接受的,今天或许也是。
天职观
这一词在德语和英语都蕴含着一种宗教观念,即上帝留给人类的任务。
路德提出这一观念,与“因信称义”相结合,攻击修道士隐修而逃避世俗义务。当然路德本人并无资本主义精神,他只是试图为世俗事务辩护。但路德的天职观保持着传统主义的性质,更多宣扬服从权威与安于现状。
四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
1.加尔文宗2.虔信派3.循道宗4.从浸礼运动中派生出来的诸教派。
韦伯接着用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这四个主要教派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别,这便是清教天职观的宗教基础,对于从不接触宗教的人而言这些内容十分友好,并不晦涩难懂,但此处不做赘述。仅仅提出十分重要的一点即加尔文的预定论。人类中只有一部分能够得救,剩下的都将进入地狱。但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得救,也就是被上帝蒙恩,故而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永远的救赎,他们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注重心灵救赎,用尽能力去取得社会成就以此来证明自己蒙恩(值得蒙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