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班天气预报教案篇一
上周我开展了主题活动《能干的小手》的公开课,现将活动反思如下:
一、目标的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和活动环节是有联系在一起的,目标的设定也符合小班年龄的发展需求。就是在书写方面很笼统,应该更具体明了些,可以改为认识小手,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并知道手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加设一个情感方面的目标,比如懂得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者要爱惜和保护自己的小手这类的目标。
二、活动的准备:幼儿的积极性和对活动的兴趣离不开老师的活动准备,本次活动我准备得很充分,每个环节都有物品展示来吸引幼儿,有指偶帮助幼儿认识手指头,有图片帮助幼儿认识小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有串珠、穿线板、纽扣等供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让我们小二班的幼儿在活动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认识小手的时候,如果可以再加一张卡通图片让幼儿观看,幼儿将会更好的认识小手。
三、活动的设计:本次的活动设计很清晰,层层递进,通过游戏引入、认识小手、幼儿讨论、动手操作、小结这五个环节来设计本次活动,这五个环节层层围绕目标来设定,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卡通指偶,并用这些指偶汇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五个手指头,在讨论小手有什么用时,我利用播放图片的方式小结幼儿的结论,让幼儿更清楚的知道小手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还可以帮助别人做很多事情。在幼儿动手操作时,我准备了串珠、穿线板、珠子、油画棒、图画纸、纽扣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去感受小手的能干,也体现了目标通过操作材料,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这一目标。在认识小手的时候,我可以让幼儿也认识手的其他部分,比如手心、手背、手掌、手缝,而不是单纯的五个手指头的名称。
四、幼儿的表现:都说一个好的活动离不开幼儿的互动,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准备的材料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使我们班本就好奇心比较强的幼儿产生兴奋感,虽然大多数幼儿都可以借助这些材料与老师互动达到预设的目标,但是偶尔有个别幼儿会不受控制让常规有点乱,因此平时要多加强一些常规的培养,还有在讨论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小孩口语表达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以后要多开展一些“小小播报员”和“我是小小主持人”之类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经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自己要学习的还很多,比如教案目标的设定书写、活动材料的准备等等,我们班的幼儿常规和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争取自己和班上的幼儿都能更上一层楼。
小班天气预报教案篇二
小班孩子刚一上幼儿园,我们小班组根据实际情况生成了主题《我上幼儿园啦》,通过一个月的实施,孩子熟悉并适应了教师、同伴和幼儿园的生活后,我们又生成了《我是好孩子》主题。通过两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和两个主题内容的实施,幼儿已经能够说出“我学会了!”。因此我们又制定了一个大的主题《我学会了》。
“我学会了!”是幼儿充满成就感、充满自信的表现。在来园两个月的集体生活中,幼儿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令家长、教师为之高兴,为之骄傲!由于《我是好孩子》主题内容丰富、广泛,因此我们利用了11月、12月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的。
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以欣赏的眼光、肯定的语言,支持、鼓励每一位幼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对幼儿的点滴进步,教师都以关爱的目光、鼓励性的微笑,尤其是能力差的胆子小的幼儿,对他们的进步更是给予极大的鼓励,使每一位幼儿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还根据班级特点设置了区域活动。
在家园共育方面,我们指导家长在公共场所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使用餐具,对孩子安全教育要适度,不要给孩子造成过度恐惧的心理。鼓励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勇敢探索、树立自信心。提醒家长用欣赏的眼光、肯定的语言鼓励孩子,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乐于参加幼儿园的活动。
为了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自豪的说出:“我学会了!”。我们教师耐心细致的做了大量的工作。运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如:科学活动《汪汪叫的小狗》、《什么东西飘下来》、《糖怎么不见了》、《动物的家》等。学习按大小特征给物体排序,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比较了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发展了幼儿从多角度观察、感知的能力。练习了从一定高处往下跳和平衡木上走及直线追逐跑的能力。并喜欢和同伴一起随着音乐做动作和游戏、还体验了用珠子滚画、油水分离画、折纸、泥工等多种美术手法表现的乐趣,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与自信心。教师还通过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产生种种体验,使他们学会了在游戏活动、公共场所中遵守秩序,互相礼让,会运用简单的交往礼仪和礼貌用语。会收拾整理玩具和物品。并知道一个跟着一个上下楼梯,上下楼梯靠右行。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学会了穿鞋、擦鼻涕,能高高兴兴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感受到了独立做事的快乐。能大胆的说出自己会干的事,会倾听别人讲话等,这些进步都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虽然幼儿在近两个月又学会了很多,体验到了更多的快乐,但是由于孩子对教师、同伴太熟悉了,太了解了,太习惯了。因此又滋生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做事不守规矩了,干什么事都有些随便了。有待于总结讨论。
小班天气预报教案篇三
因天气原因,在晨间活动中,我们安排幼儿进行桌面玩具活动,一开始,大家玩的都很好,每人都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组合拼搭,这时瑞瑞跑过来对我说:“老师,甜甜咬我”,我一看,瑞瑞的小脸上被甜甜咬了一个明显的“牙印”,对于这样的“投诉”我们也多次和她们的家长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来帮助她们克服身上的不好的习惯。
甜甜属于外向型的小女生,但也特别的喜欢被人宠爱,每天总是抱着老师和妈妈,不肯放手,老师走到哪,就跟到哪,但在活动中,确非常喜欢咬小朋友,对于自己的“东西”格外小心,不许别人碰触。
教育措施(教育效果)
1、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我们,在家多督促教育孩子,告知孩子咬人是不对的。
2、告知家长,孩子可能处于“口欲期”,可以在家中让幼儿用一些满足咬的替代品,如磨牙棒等。
3、教师应为孩子创设和谐的游戏活动空间,避免孩子情绪太易激动而发生争执咬人事件。
孩子爱“咬人”是二三岁幼儿常有的行为,也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但孩子真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上不由自主去“咬”,这些都要从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寻找孩子爱“咬人”的根源。
从生理上说,孩子在2—3个月时会有一个“口欲期”,在这一阶段,孩子会通过口咬去接触外界事物,从而获得一种满足,如果这时,家长阻止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在二三岁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孩子会养成“爱咬人”“爱啃指甲”的行为,有时成年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三岁的幼儿还处于模仿期,情绪很不稳定,易激动,当甜甜与别人挣抢玩具时,自然的就习惯用“咬”去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这类问题时,可以先从分析幼儿生理心理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再找出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小班天气预报教案篇四
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3-6岁,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孩子多听故事,多说儿歌,多朗诵散文,将对孩子以后的口语表达、说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龄不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听故事。
早上,孩子们到园的时间等等不一,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不让早到的`孩子感到无事可干。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带或音乐磁带。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针对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将听故事这一环节穿插在午饭、睡觉前后和放学前,个多月下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孩子们在午饭期间边听故事,边做饭前的准备工作,一举多得。
孩子们从听的故事中学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规,自觉性提高了。
孩子们敢大胆举手讲话,并且口语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
讲故事有诸如以上的好处和功效。我们当老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小班天气预报教案篇五
古人强调:“善诱者,善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是啊,有效地引导宝宝,才会让宝宝更快、更好的接受,学起来也会更顺畅、容易。
午餐的时间到了,每每到了这个时刻,也是教室里比较“热闹”的时刻,只见地上、桌上“种满了”饭粒,老师也在“喂饭”、“打扫”、“维持常规”中忙碌。因此,为了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我改变了“策略”。在快要用餐的前5分钟,我便向宝宝们“打预防针”了,提醒宝宝们吃饭时要右手拿勺,左手扶好碗,一口饭一口菜,把饭菜全部吃到肚子里。并告诉宝宝吃饭时,要注意不要把饭菜掉在地上、桌上,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尽管我天天提醒孩子们正确的做法,但总会有“突发意外”事件,要么这个宝宝不小心把饭翻在了地上,要么有宝宝边吃饭边掉米粒,桌子上面“躺了”好多剩饭剩菜。如何帮助宝宝更好的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呢?我一直在思考,终于,我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那就是在宝宝吃饭时,虽然我一直向宝宝强调如何正确拿勺吃饭以及注意的事项,但总感觉少了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椅子往前挪,身体靠近小桌子!”在用餐时,再怎么好好吃饭,身体离桌子很远,也不会使桌上干干净净啊!找到了这个难题根源,接下来就好办了,因为,我发现孩子们对开汽车很感兴趣,在即将用餐的时刻,我会引导宝宝坐上小汽车,并“系好安全带”。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让宝宝能“椅子往前挪,身体靠进小桌子”,同时,我还引导宝宝如果发现饭菜掉在桌上、地上时,赶紧捡起来放在桌子中间的吐司盘中,这样天天引导,在过了几天后,我发现宝宝在用餐方面进步很大,饭粒掉在桌上的现象减少了很多。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相信,我们宝宝一定会健康、快乐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