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审计报告材料篇一
为加强对学校财务的管理和监督,使之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由学校工会成员组成财务内审小组,对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一、参会人员:学校财务内审组成员、总务主任。
二、审计时间:年月日。
三、审计地点:。
四、审计内容:年月日至年月日学校财务收支情况。
五、审计结果:
经查学校所有收入均入账,所有票据完备、规范、手续齐备、各项目清楚,合乎财经制度,财务管理规范。
建议:
1、;
2、;
3、;
4、。
六、参会人员签字:、、2014年月日
审计报告材料篇二
审计报告只能由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作用十分广泛:企业年检、银行贷款、高薪企业认证、等都需要审计,具体审计按照部门规定执行。
出具审计报告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出具审计报告需要提供企业四证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财务报表(手工帐、明细账、总账、电子帐均需提供),业务约定书(事务所准备)等等,具体根据每个企业不同均有所不同。
审计报告有效期是多久?
审计报告的有效期是6个月,该6个月指的是审计截止日距协议签署日不得超过6个月。有特殊情况最多可以延长1个月。
审计过程中最后签字的是谁?
最后签字是:合伙人、主任会计师、副主任会计师、负责该项目的注册会计师。
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中的有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上签名盖章的规定:
一、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以及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在审计报告上签名盖章。
二、审计报告应当由两名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并经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方为有效:
(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由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会计师和一名负责该项目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
审计报告材料篇三
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2.5‰
1000万元以上-1亿元(含1亿元)(‰):0.15‰
1亿元以上-10亿元(含10亿元)(‰):0.1‰
10亿元以上(‰):0.02‰
注:1.收费基数为年末资产总额;
2.收费采用差额定率累进分段计算。
提醒:以上为行业收费标准,北京京审会计师事务所会依据企业资产总额、全年收入总额、帐务情况综合报价。
相关阅读
写好审计报告应当避免的十个错误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做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
审计工作的成果主要反映在审计报告中,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易于理解、事实就是、不偏不倚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优秀的审计报告赏心悦目、如沐春风,糟糕的审计报告如同丈二和尚让人摸不到头脑;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结果会大不相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好的审计报告措辞和修饰必须注意,审计报告出现任何一个错误,别人都会看到,一百句话中哪怕只有一句是错的,大家也会忘记那九十九句对的,只记住说错的那一句。
所以,在撰写审计报告时要避免说错话,要让审计报告更专业、更客观。
撰写审计报告容易出现的十个错误
过多提及“根据领导要求进行审计”
如果是临时性、计划外领导安排的审计项目,这样写无可厚非。
但在年初已经报经领导批准的审计计划之后,审计人员再写“根据领导要求决定对**公司审计”、“根据领导要求对**公司实施了审计”,就有些不妥当了。
你事事都扛着领导的“大旗”,带着领导的“尚方宝剑”,可能给人“害怕触及矛盾”、“被动审计”的感觉,醉翁之意是,“不是我想审计你,是领导要求我审计你,请你莫怪”。
对不对?更何况公司是按照制度和流程运行的,不是个人行为。
事事都是领导临时安排,长此以往,审计计划性在哪里,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在哪里,这样的报告也折射出审计部门没有作为,没有地位,也侧面反映了公司治理上的问题。
因此建议在写审计报告时,除了特殊审计项目是领导根据安排之外,可以这么写,否则,建议大家写“根据经批准的年度审计计划,我们对**公司进行审计”。
过于描述执行的审计程序
有些审计人员在写审计报告的时候,会这样描述“事情的经过是怎么样的,起因、起源如何,疑点是什么,我们都找了哪些人,问了哪些话,对方如何回答的,然后我又执行了什么审计程序,运用了什么审计方法,最后呢?结论出来了,审计没有发现问题”,或者让报告阅读人看了一大段你的描述后,最后才看到你的审计结论。
作为审计报告使用者、阅读人而言,最想知道的是最后有没有问题,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成果是什么。
如上所述,长篇累牍之后,告知没有问题,或者审计结论一句话,审计过程、审计程序近乎一页纸,那就有些头重脚轻了。
生活的例子也是一样,你问自己孩子考试成绩如何,他要是回答,“妈妈,我考试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复习,考试时发现这次题目有些难,我是左思右想,东抄西抄,我竭尽全力了,具体的是第一道题可能对了,第二道题可能错了,第三道题不太确定,估计差不多”,最后说了半天,没有落到点子上,到底考的怎么样,你是家长会不会很烦。
联想到审计报告中,你高谈阔论执行的审计程序,那是专业人员需要知道的事情,人家不仅关心你都做了什么,更关心你最终作完结果怎么样,对吧。
因此,建议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时不要唠叨或过分详述你做了什么,审计结论和审计发现放在报告开头部分去阐述,让报告使用者(通常是公司领导)有个整体的了解。
领导可能没有时间具体看你审计的整个经过,除非领导很闲。
当然,某些特殊审计如舞弊审计,可能也需要详细描述审计程序,撰写审计报告时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过多使用“但是”之类的措辞
审计报告切忌不客观。
常见的审计报告不客观表现在,对被审计单位取得的成绩极少提及,象征性地如同蜻蜓点水,整个报告内容充斥着发现的问题及缺陷,泛滥到如同滚滚长江。
人家笑答,请直接说“但是”吧。
一笑!
有些审计人员在撰写报告时过多使用“但是”之类的词语。
简单提及一下人家的成绩,然后大篇幅地说存在的不足。
这样的报告让人很难接受。
其实审计是应该客观的,不应该仅是发现问题,还应当发现优秀的做法,进而促进优秀做法的弘扬。
“宏观上肯定、微观上否定”、”“大体上很好,但有些不足”,这些本应该是美中不足之意,但如果写法不当,就会产生一无是处之感。
受审计职业习惯的影响,审计人员总是愿意将问题描述的多一些。
其实,看成绩也很重要。
因为对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一种鉴证内容,对被审计单位取得的主要成绩、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做法予以报告和推广,传递正能量,同样可以彰显审计的意义。
因此,当被审计单位整体大方面是过得去的,考虑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应该换一种报告的方法,欲扬先抑,“尽管有哪些不足,不过在某些方面还有哪些亮点和特色,整体上成绩还是有的…”,这样的表述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使用反映主观语气的形容词
审计人员经历现场审计时,主观上经意或不经意地会受到一定影响,如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导致在撰写审计报告时不够冷静、客观,常见的错误是使用反映主观语气的形容词。
比如,当审计人员发现管理缺陷、损失浪费、跑冒滴漏、舞弊事件,甚至面对渎职不负责、抗拒审计的被审计对象,我们自己可能都会觉得遗憾或气愤,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就会用到“管理很差”、“问题极其严重”等强烈主观色彩的词汇,或者“怎么能管理到这样的地步?”、“这种解释怎么合理呢?”等反问句,你想,这样的审计报告意见能做到不偏不倚吗?你想,报告阅读者读起来明显感觉到审计人员是在生气时、带着情绪写的'审计报告,人家能信吗?被审计单位看到这样的报告,能服气吗?被审计单位与审计部门之间的关系,能不紧张吗?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因素时,你写出来的审计报告很可能不客观,容易出现不该有的偏颇。
审计需要客观、冷静地在审计报告中陈述事实,好的审计报告应该水到渠成,引导报告阅读者主动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说出审计的观点让报告者被动接受。
建议审计报告应尽量消灭过于主观的形容词,例如将“管理很差”、“问题极其严重”改为“……不到位”、“……问题严重”,将“这种解释怎么可能是合理的呢?”等反问句改为“这种解释不尽合理。
”直接说管理到了什么程度,避免使用反问句。
将量化的问题全部使用定性的陈述方式
有些审计发现,该量化的一定要量化,指出频次和比例,不要在审计报告中总是陈述被审计单位“存在什么问题”,到底问题存在之后有多严重,影响几何,看这个报告让人摸不到头脑,因为你没有将问题表述清楚。
3个、10个、20个,还是100个?可能人家就是365天偶尔出了一次错,你说被审计单位存在什么问题,这样的描述显然是不到位的,不能够反映问题的实质。
能量化的尽量量化,能定量的绝不定性,这是审计人员写好审计报告应当坚持的一个原则,实在不能量化也要将问题定性准确。
例如将“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改为“审计抽查发现,被审计单位在某方面26%存在问题”、“提前确认收入占抽查收入金额的比例是多少,抽查收入金额占全年收入的比例又是多少”,对于实在不能精确量化或量化结论的给出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在陈述时也可以用“个别”、“部分”、“大部分”等模糊定量词汇替代。
定量的审计分析和审计结论使得报告阅读者认识对象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由抽象变得具体。
当然,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性分析结论与定量分析结论应该是统一、相互补充。
使用似是而非的提法
是非曲直分得清、还原事情真相是审计人员的本分。
有些审计人员经历过现场审计之后,收集了一大堆“花边新闻”回来,“谁与谁可能有关系啊”、“看起来有点不太正常啊”,提出一些不确定的、似是而非的结论。
凡此种种,都带有很大的主观臆造性,充其量勉强可以说是审计线索。
但审计人员在写审计报告时,考虑到如果不写进报告的话,就怕将线索遗漏了,说了又没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于是干脆用“似乎”、“好像”、“看起来”等措辞描述,报告的阅读者会想,“为什么只是看起来呢”,“你没有实施足够的审计程序予以确认吗?”,如果审计人员确实感到审计线索是重要的,应该实施相关的审计程序、收集相关、适当和充分审计证据给出明确的审计结论,这是审计鉴证的功能所在。
因此审计报告撰写中,避免使用不确定、似是而非的用词,否则都会丧失审计的独立、客观及公正性。
报告充斥着“审计无法验证”这类措辞
“审计无法验证”用在审计报告中作为结论措辞,何错之有呢?主要是审计无法验证这个提法过于绝对化。
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审计事项也是一样。
笔者审阅过诸多审计人员的报告,经常注意到此类错误。
我们的审计人员在无法给出审计结论时,索性抛出一句“审计无法判断”、“审计无法验证”交差,问题是,你要清楚地知道,内部审计报告类型压根就没有拒绝表示意见、由于条件受限而给出保留意见等审计意见类型。
你出于条件的限制、时间上的不充裕、成本效益性原则的考虑,可能会遇到暂时无法验证的情况,但这不代表验证这个事情就没有一点可能性,可能仅是没有找到更好的验证方法,或者还是替代审计方法执行不够,而事实上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审计无法验证”此类措辞改为“现有条件下,审计难以核实或难以验证”,换一种说法可能更好,还能给自己进步留出一些余地。
撰写的审计发现没有价值
有些审计人员明明做出了有价值的审计工作,但在审计总结时,不善于将审计发现表述成有价值的成果,不能引起报告阅读者的共鸣,使得审计价值大打折扣。
例如在审计报告中提及“审计发现文件版本控制混乱,文件没有及时发放到使用者手上”,这样的审计发现就没有体现出价值。
文件没有发放到使用者手上,如果没有造成不利影响,又能怎么样呢?报告阅读者可能觉得审计人员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审计人员虽查清楚了问题,但是没有将影响分析到位。
问题的发生总要产生一定的后果,对问题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比如公司遭受的损失,影响的企业风气等,这是落实审计责任前提,也可以藉此提高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重视。
所以,上述这个审计发现如果改为“由于文件版本控制混乱,可能导致重要的变更得不到执行,存在操作失误的风险,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就会大大提升。
专业味太浓让人很难读懂
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应当注意,写报告是给别人看的,要以别人看得懂为第一要务,常见的错误就是报告用词过于专业,别人很难真正理解。
很多审计人员撰写的审计报告用的几乎都是专业语言,属于“用专业的语言表述专业的事情”风格,这样的报告看起来很专业,但外人很难读懂,一个看不懂的报告也就无法发挥审计报告的效力。
因此,要让没有参加过该审计项目的外人也能明白审计报告的内容,报告写完后,自己读三遍,请别人听三遍,看道理通不通,语言流不流畅。
用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述专业的事情,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专业的问题通俗化,审计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减少专业语言,多用大众词汇,审计报告层次和效力自然进一步提升。
审计报告内容主次不分
我们看到一些审计人员在写审计报告的时,简单罗列自己的审计发现,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种报告格式可以称之为“审计见闻录”、“审计流水账”。
让报告的阅读者看起来很累,这种撰写审计报告的错误就是主次不分明。
主次分明,是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在恰当分类的前提下,审计报告中所列问题,应当是主次分明、排列有序,突出审计事项以及审计建议的重点。
假如领导只有三分钟的时间来看你的报告,你应该说什么,怎么抓住重点,你一定会将最重要、最紧急、最严重,领导最需要知道、最需要解决的内容先表达出来,这就是潜意识中的分清主次。
将审计报告内容分清主次,实际上也就将审计内容安排了优先顺序。
在实务工作中,建议审计人员把握审计报告内容划分主次的三个标准。
首先,如果审计方案已明确审计内容和重点的归类和排序的,那么在审计报告中对问题的归类和排序就要符合审计方案的要求。
这是第一个主次划分标准。
其次,以定量金额大小为主次顺序。
再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实际,分别确定各个问题的权重,从中筛选出性质严重、危害较大的问题,作为划分主次最后一个标准。
同样,审计建议分清了主次,能够避免审计建议泛泛而谈、空话套话、不切实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审计建议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实用性。
审计报告材料篇四
xx发改委项目财务验收组:
一、项目概况
我公司小杂粮产品规模化深加工项目拟建设总投资为1000.2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67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323.95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专项扶持资金80万元,企业自筹920.25万元,拟建设规模为新增杂粮挂面4000吨,使年产量达到1000吨,新增苦荞茶1000吨,最终达到年产5000吨小杂粮系列产品,新增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的总规模,建设期拟定为20xx年4月至20xx年4月完成。我公司已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进度要求,于20xx年4月20日全面完成项目计划。
项目建设工期为一年,实施年度为20xx年4月至20xx年4月,该项目于20xx年4月开工建设,20xx年4月竣工,各项工程已投入运行并发挥效益,为我公司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特申请项目财务验收。
二、项目资金管理及制度建立情况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一)严格执行《会计法》,在会计核算上,采用“权责发
生制”为会计处理原则,依法设臵会计账簿,合理使用会计科目,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及时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监督项目资金使用过程和使用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建立了《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制度》,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区的规划、工程设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以及资金的筹措、支付、审批结算等管理工作。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资金封闭运行。
(三)在银行开设项目资金专户,实行钱帐分管,逐笔登记,日清月结,做到帐实相符,严格审核、登记、注销制度。始终坚持专款专用、项目法人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对资金的支付要求具备:经办人签字、项目办公室审核、财务部门审核把关、法人核准签字方可付款。
三、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总投资为1000.25万元,分项预算投资如下:
1、建筑工程101.2万元元,占预算总投资的10.12%。
(1)主体工程97.2万元,占预算总投资的9.72%;
(2)公用工程4万元,占预算总投资的0.4%;
2、设备购臵费391万元元,占预算总投资的39.09%。
3、安装工程108.52元,占预算总投资的10.85%,
4、其它费用75.58万元,占预算总投资的7.56%,
(1)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9.01万元,
(2)工程监理费3.04元,
(3)联合试运转费3.91万元,
(4)职工培训及提前进厂费5.4万元,
(5)勘察设计费3.54万元,
(6)办公生活及设施购臵费2.4万元
(7)基本预备费38.28万元
四、项目工程实际完成情况
(一)资金到位及收入情况
该项目批准预算总投资1000.25万元。收到财政拨付国家专项扶持资金80万元,企业自筹964万元.
(二)资金使用情况
财务决算完成总投资10001850.56元,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工程施工费:1482400.00元,占预算的146.48%,比计划数增加支出470400.00元,主要由于项目前期没有严格按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制定招投标手续,属于项目实施中因不可预见因素而增加工程投资支出。
2、设备购臵费:2600000.00元,占预算的66.50%。主要是部分设备末购入,自行设计加工,节支131万元,弥补安装工程费用。
3、安装工程费:1400000.00元,占预算的129%,超支
314800.00元,由设备节支弥补。
4、其它费用支出242450.56元,占预算的32.07%
(3)基本预备费38.28万元属节支
五、结余分配情况
该工程总收入10440000.00元,实际总支出10001850.56元,收支相抵结余438149.44元。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预算投资,项目预算未作大的调整,基本按规划设计方案完成了项目任务。
六、项目经验总结和几点建议
1、上级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队伍充实、检查督促及时。项目批准后,公司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对工程进度、质量监管、资金管理、工作责任做了明确要求,为实施好项目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2、制度较完善,管理规范。
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审计报告材料篇五
某某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某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1年度的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某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某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天亿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深圳某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某某
(盖章)(签名并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某某
(签名并盖章)
年月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