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人地质灾害报告篇一
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实地排查人员签名表:
安 监 科:
技 术 科:
矿 建 科:
地 测 科:
二0一0年六月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周边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目前,我矿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抓好矿井周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此特制定矿井周边地质灾害调查调查报告。
组 长:赵俊生
田蛇保、李文林、何英杰、李 刚、张敬东 白建国、李 琦、
井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山西断隆的西缘,鄂尔多斯台拗的河东断凹部位,发育有近南北向的褶皱及高角度的正断层。区域构造主要有离石大断裂和中阳-离石向斜,本井田位于中阳-离石向斜中段东翼。
井田构造简单,基本上为一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地层倾角在1~5°之间,平均3°。在大土河村及冯家焉村附近有次一级向斜发育。
2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为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25号文件整合的主矿井,整合后的井田面积为,由山西大土河永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吕梁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吕梁离石区永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一些“关闭矿井”组成。
根据永君煤矿地质资料描述的采空区有4号煤层原新崖上煤矿的采空区、原贾家沟煤矿二坑口范围内的采空区、贾家沟煤矿西南部采空区、原霍家坡煤矿西部采空区。
根据师家峁地质资料描述显示的采空区有原师家峁煤矿井田西部边界采空区。
根据永兴煤矿地质资料显示原永兴煤矿井田南部4号煤采空区。
3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我矿组织安监科、技术科、矿建科、地测科于6月28日、6月29日经过俩天对矿井周边区域进行实地排查,地测科负责测量、记录数据。
根据现场实地观察分析潘家沟煤业公司上部采空区、霍家坡煤业上部采空区、贾家沟煤矿二坑采空区以上地表均未发现任何地质灾害征兆,其中冯家焉村落周边,水土流失较严重,受地下采空区的影响地表有裂隙,裂隙分布较少,裂隙宽度在1—3cm,部分裂隙情况正在核查,山体有明显下沉情况,下沉高度20—30cm。我矿将对上述地区下沉情况继续做进一步跟踪调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一旦发现新的情况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
3.主、副斜井排洪沟不畅通。 4.厂区、煤厂涵硐口有杂物。
贾家沟煤业公司
个人地质灾害报告篇二
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即时采取必要的避灾措施。
一、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
当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滑坡未完全稳定时,不得随意进入灾区搜寻财物(四川宣汉,2004)
二、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
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报告,以便尽快开展救援。
三、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迅速组织人员查看滑坡的分布范围,分析隐患,划定危险边界。
四、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
根据多年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制定专门的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五、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
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查找搜寻。
个人地质灾害报告篇三
2012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_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个人地质灾害报告篇四
镇政府现有滑坡点9个,我们主要去了村,村4个点。一是滑坡点3户,已搬迁。二是屋后滑坡点,3户,莫钱不需要办。三是严家槽滑坡点20户,76人,现在一般如小区2户,其余18户全家常年在外打工。普头滑坡56户,213人,搬入安康,仓上,西营16户。新建小区打算安排35户,现已经搬入9户,16户待房建好后搬入,3户放弃搬迁,2户单职工住单位。
1、必须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
2、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
我县的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投入的防治资金较大。县财政需划拨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用于潜在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鉴定和治理,同时,我局要积极申报各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配套资金,用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
3、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人类活动成为诱发我县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未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勘查评价,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有上升趋势。要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止因不科学、不规范的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
一是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各乡镇要按照“早安排、早行动、早到位、早落实”的要求,根据上级的有关工作部署,结合辖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灾害隐患点及工程建设活动等特点,及时与国土、水利、交通、建设等部门做好衔接,按要求尽快编制完成年度预防预案。
二是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要尽快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抢险救灾队伍,并做好物资准备,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做的是否完善,积累遇到实际灾害有序处置的经验。
个人地质灾害报告篇五
1、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其一):贵州关岭花江大峡谷
花江大峡谷: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顺市西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面。东北与镇宁县接壤,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邻。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西北起岗乌镇的毛草坪,东南至板贵乡的三江口。全长79公里,平均宽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共分为5个景区,即夹山景区、铁索桥景区、下瓜寨景区、盘江桥景区和古生物化石景区。
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主峰旧屋基大坡海拔1850米,景区最低点是北盘江和打邦河的交汇合处,海拔仅370米。山高、峡深、水急、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久远的海百合、龙化石构成“雄奇、宏大、险峻、神秘”的鲜明特色,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广泛,岩溶面积92%。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形成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
(3)实习时间:xx年6月5号——xx年6月10号
(4)实习器材;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