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池塘教案篇一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都应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学习这本《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我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就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的第二章《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
导》结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谈谈自己的认识。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然而游戏又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角色游戏指导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同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也就是在保证幼儿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指导。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定角色游戏在整个教育日程中的位置,分配一定的时间,角色游戏需要时间比较长,一般安排在上午课后,早晨和下午也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我们要以本班角色游戏开展的情况为根据,从游戏的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个别幼儿的教育、角色游戏的常规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和提高做好准备工作。
(二)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幼儿的知识越多,生活内容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越充实。我们要善于利用上课、观察、参观、日常生活、劳动、娱乐等多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人与人的关系的印象。同时帮助家长安排好家庭生活,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经验,为开展角色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准备游戏材料,引发游戏。
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能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我们要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意愿,并据此为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提供充足的物质准备。有些游戏材料是常备的,不必经常更换,有些则需要有所变化。但除少数游戏材料需要形象逼真外,大多数东西都可以用简单的物品代替,以引起幼儿更多的联想。游戏材料要放在幼儿便于自由取放的地方。
(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我们是支持者和参谋,而不是指挥者,命令者。
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我们是角色游戏指导者,应从支持者和参谋者的角度来促进幼儿的游戏,而不是直接指挥和支配幼儿的游戏。实验和调查表明,幼儿园角色游戏仍需要有我们指导,问题是怎样指导。我们应为角色游戏提供时间、场所、玩具和游戏材料。有些主题的确定和更换,角色的分配,情节发展以及解决纠纷和困难,这些也必须有我们的关心和建议。特别是在幼儿还不会开展角色游戏,不知如何布置游戏场所;如何担任角色,这时更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参加游戏,带领他们布置场所,启发他们如何担任角色,把游戏开展下去。我们对游戏提出建议、评论、说明等,能帮助游戏技能较差的幼儿更好地进行角色游戏。
我们的指导艺术,在于保持和不破坏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以参谋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把我们的意图化作幼儿自己的意愿,给予关心、支持和具体帮助。如在参观理发店后,我们启发幼儿玩理发店游戏可采用下列方式:观察幼儿的游戏,如发现幼儿出现玩理发店的游戏应予以支持;在游戏开始时,可启发引导幼儿玩理发店游戏,可对玩“幼儿园”游戏中的“老师”说:“小朋友头发这么长,怎么办?”或把准备好的自制的推剪及梳子、镜等,事先放在玩具架上。总之,要吸引幼儿自己提出玩理发店的游戏,然后我们就积极地支持他们开展游戏。如果我们在参观理发店后,在游戏时间很生硬地说:“前两天我们参观了理发店,今天我们玩理发店游戏”,边说边拿出推剪等,然后又说:“现在,某某做理发师,某某、某某做顾客。”我们这种直接指挥游戏的方式,幼儿也可能按我们的意志玩起来,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却大大地被压制了,削弱了游戏的教育作用。
(五)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
间接的指导方法一般采用:用语言提问、提示、评论;适时地出现玩具和游戏材料;我们以角色身份影响游戏或参加游戏。这种指导方法在于启发幼儿的主动性,与直接指导方法,如指示、直接教、具体指挥等是不同的。
我们在指导游戏时,首先要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分析游戏开展的情况,幼儿的表现及游戏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各班具体情况加以指导。如幼儿还不会开展游戏时,我们在了解幼儿对哪些主题比较熟悉或有兴趣,如喜欢玩“汽车”游戏,就可通过讲故事,木偶表演或者带领幼儿参观其它班幼儿玩“汽车”游戏,以启发幼儿开展游戏。开始时,我们还可以担任角色,带领幼儿游戏。
组织游戏是指导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主题时,应启发小班幼儿先想好玩什么玩具和什么游戏;中、大班幼儿可自己商量和确定游戏主题。当需要增加或改变游戏主题时,我们可通过提问或者出示玩具等方法增加、或者改变游戏主题。
分配角色是组织游戏的重要一环。小班应逐步培养幼儿懂得担任角色,提出自己愿意担任什么角色。培养中、大班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或者采用下列方法分配角色:用念歌谣点将方法-轮流担任主角;由我们指定某幼儿分配角色;我们建议请不爱游戏的幼儿当某一角色,如当“娃娃家”的小妹妹等。并且帮助幼儿解决分配角色中的.争执,培养幼儿能尊重别人的意愿。
培养幼儿共同布置游戏场地,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设备和玩具。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应随时关心幼儿的游戏,保证游戏是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必要时对游戏加以影响。如“乘客”抢着上“汽车”,我们可以以角色的口吻说:“我也来乘车,我排在谁的后面?”这样就可以引导幼儿排队上车。当游戏内容贫乏时,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新材料,建议加某一项活动,如为“娃娃家”添置小盆,增加洗衣服。当游戏停顿时,我们应根据不同情况,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如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而使“小医院”的游戏停顿,可建议医生给病人先检查身体,如由于材料不足,我们可和幼儿一道制作。同时我们的帮助不要过早,也要使幼儿在游戏中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
(六)使幼儿愉快地结束角色游戏。
一个好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再做游戏的愿望。因此,我们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结束游戏的方式很多,如我们可用游戏的口吻或用信号提醒幼儿结束游戏。结束时,应鼓励和督促幼儿收拾玩具、整理场地。根据游戏进行的情况和教育要求,有时可在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价游戏。组织幼儿评价游戏,这也是我们间接指导方法之一。中、大班幼儿对游戏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也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如评价时有幼儿提出意见:“玩娃娃家时,有人捡‘好’的角色当,‘坏’的角色就不当,叫她当姐姐,她不肯,她要当妈妈”。“汽车游戏玩得好,某某当售票员还问有谁还没有买票,还扶老爷爷下车。”使幼儿明确怎样才能玩得好。还可以引导幼儿评价和讨论在游戏中谁会动脑筋,谁能克服困难,以后怎样玩,还需要哪些游戏材料等等,以指导幼儿提高游戏的质量。
小班池塘教案篇二
当孩子们看了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后,就在建构区自发性地开始搭建羊村,因为在前期的建构活动时已经学会搭建垒高式的楼房,孩子们都已经学会了垒高的技能,当孩子们把易拉罐一个一个垒起来和纸箱一个一个地垒垒起来时,特别的高兴,都说是给喜洋洋和美洋洋住的房子,这时我来到建构区指着他们垒高的所谓的“房子”说:“哎呀?羊羊们有很多,其它草原的羊羊也搬来住了,你们的房子太小了,它们都住在哪里呢?看来我们要搭建大一点的楼房啦?”孩子们听了就搭建了很多垒高的“房子”,没有一栋是架空的,这时我就拿起4个易拉罐放在地上,上面架起一个牛奶箱,一直架空垒高到4层,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看,我的楼房里可以住很多羊羊哦”,手指着中间架空的地方说这里都可以住羊羊哦。孩子们看了看立刻开始学着我的样子开始垒高加架空,有的是用薯片桶架空的、有的使用奶粉桶架空的、还有的.就把牛奶箱直接竖起来就架空了。
就这样,孩子们建构的羊村就形成了,游戏结束后,大家都来参观羊村。
小班孩子建构知识和建构经验很缺乏,需要老师更加直观的引导。因此在开展建构游戏的初期,对于简单的物体造型,我们就引导孩子先讨论再动手实践。如在用积木建构房子时,我们先引导孩子观察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讨论可以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来搭,最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大胆建构,搭出了简易不同的房子,并通过观察、交流从中学习了他人的建构方法。对于稍复杂一点的造型,我们就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想象再创造。
小班池塘教案篇三
这一周我们学习了《小鸡和老鹰》游戏,周五下午游戏活动,我便组织幼儿玩了起来。一开始,请王谷雨小朋友今天当老鹰,只见他非常开心地走到门后。突然,当老鹰的音乐响起时王谷雨飞快地冲了过来,把王子月狠狠地撞了一下。王子月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象平时一样教育王谷雨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王谷雨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王子月边哭边说:“王谷雨刚才把我撞倒了。”“什么,是老鹰撞的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王谷雨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王谷雨和我一起扶着王子月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她检查一下,她刚才被撞了。于是,藏禹翔医生就让王子月坐下来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王谷雨:“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飞得那么快?王子月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王子月的腿,“不行,需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可要注意慢一点,记住了吗?”王谷雨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反思:
一、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避免枯燥的说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二、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细致的观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孩子情绪变化、行为为体后的原因,然后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且有效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达到自我约束、控制的教育效果。
在游戏中,当王谷雨在教室里奔跑并撞倒了同伴后,我对他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发现王谷雨紧张而后悔的表情,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了,如果我再对他的行为加以批评的话,无疑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采用了不同于平常的教育方法,继续以游戏的情境、游戏的口吻、借孩子同伴之口对他进行了身临其境的实地教育,从而达到了说教所达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小班池塘教案篇四
做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活动。一听说做游戏,大家高兴得手舞足蹈。待孩子们平静下来,我告诉了幼儿游戏的名称《造火车》。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游戏开始之前,我先向幼儿展示了几张图片,上面分别画着数量不等的苹果、书本、眼镜、尺子、树和电视机等物品。我先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对这些物品幼儿都很熟悉,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出了它们的名字。
然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准备做游戏。游戏开始,我先讲解了游戏玩法:让调皮的张熙小朋友当“火车头”,胸前的包里盛着那些图片,然后点一名幼儿,该幼儿就过来从张熙的包里摸出一张图片,说出图片上物品的名称,并在前面加上数目和单位。如:一个苹果,两本书。说对了就站在“火车头”后面做一节车厢,若说错了数目或用错了量词,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幼儿都想做车厢,争着抢着说。说对了的孩子很得意地站在火车头后做车厢;有的孩子说错了,如说成“一个尺子”,“一个电视”等,旁边的孩子着急地给他纠正。若别的幼儿也说不出来时老师再帮助纠正。孩子们表现都很活跃,最后组成了一列长火车。当初没说对的'幼儿再做一遍游戏,说对之后也组成了一列火车,大家都很高兴。
游戏结束后,我让孩子们从身边的事物中用上数目和单位说出几种,孩子们开动脑筋,说出了好多,如:一头猪、一只狗、一条鱼、一块黑板、一把椅子……大家互相帮助,其乐融融。较好地掌握了常见量词的使用方法。
我觉得平时应设法让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在活动中,会更好地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对学习的东西印象也会更深刻。
小班池塘教案篇五
《拔萝卜》这个金典 、 古老而又新鲜的故事,在我们玲珑三班又宣起一股热潮。他们一个个都被这个鲜明简单的故事吸引,并且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员,帮老爷爷拔萝卜,当我请小朋友扮演其中的角色时,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形象映入我的眼帘,我也被他们投入的表演所吸引。
即使他们听过《拔萝卜》的故事,但丝毫没有减弱他们对此活动的.兴趣,反而对他们这次表演起到了相当大的帮助。由于他们对故事非常熟悉,我再将精炼的歌词唱出来时,小朋友很快就记住了,而且更加投入参与活动。当我出示故事人物桌面教具时,小朋友被深深吸引。他们拔萝卜时,小朋友也伸出小手做拔萝卜的样子,似乎是想多给他们一点力量。因为我边唱边按顺序出示桌面教具,所以他们对歌词顺序记得很清楚,没 有出现合唱混乱的情况。特别是请小朋友扮演时,小朋友一个个都举起了小手,最后以滚小球的方式请了六个小朋友上来表演 。上来表演的小朋友都 表现出了想拔萝卜的渴望,拔不出的焦急,拔出来的喜悦 , 把各角色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的小观众也看得乐呵呵的。最后我又请了一批幼儿 通过配上《拔萝卜》的音乐, 表演拔萝卜,这次 既有韵律还有歌词提醒孩子, 把 气氛渲染的更好。 但每次只能上来六个人,如果我多准备几份头饰进行分组表演,让更多幼儿共同参与也许会更好。最后我把故事人物桌面教具投放在表演区,供他们自由操作。
平时小朋友总喜欢抢着一个人玩玩具、帮老师拿东西,不喜欢和同伴共同完成,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表演,懂得团结的力量。当遇到困难时,向故事人物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