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寻找孝心少年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20xx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提到了父母,很自然地想起孝这个字,孝道是中国传统美德,古人说:百善孝为先。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所以我们要用双手和劳动来报答他们。
有一个叫徐煜岑的小男孩,他非常有孝心,可是有一天,他妈妈不幸从楼梯上摔了下去,当场昏厥,被送到医院后因头部受伤一直昏迷不醒,有可能不会说话了,儿子徐煜岑很伤心,他为了让妈妈快点醒来,通过录音笔对着妈妈的耳朵说话,哪知道,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妈妈真的醒来了,可是她的妈妈已经失去了说话能力,他很焦急,因此,从拼音开始,每天手把手地教妈妈学拼音,他觉得,只要每天看着妈妈一点点进步,就是他最开心的事了,渐渐地他妈妈已经学会说一句话了,每次听到妈妈说话时,都会使他特别激动。
他是一个九岁的男孩儿,叫杨沛锦,爸爸得了重病,时不时回抽搐,爸爸爱吃香蕉,因此,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给爸爸带几根爱吃的香蕉,常常给爸爸讲故事,按摩,他觉得看着爸爸身体慢慢好起来,已经很开心了,同时,照顾爸爸是件很快乐的事。
当我们还躺在床上向爸爸妈妈撒娇,被爸爸妈妈呵护的时候,他们早已托负了重任,成但了家里的顶梁柱,所以,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不要总是被爸爸妈妈照顾,让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事,我们都是家里的一份子,也要学会照顾爸爸妈妈,帮他们分担责任,好好学习,孝敬父母,用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
寻找孝心少年心得体会篇二
看了徐沁烨的故事,我泪流不止。
今年14岁的徐沁烨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妈妈养猪料理家事,爸爸外出做些零工,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不富裕,但幸福和谐。然而20xx年12月,母亲杨菊被诊断出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疗,然后进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亲得知自己的病况后,一度想要放弃。懂事的小沁烨每天都开导母亲,告诉她“没有钱可以凑,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坚强”。母亲在病重期间强忍着病痛,坚持绣了一幅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想把这份最后的礼物送给女儿做嫁妆。小沁烨深知这份礼物厚重,也知道母亲的苦心,母亲绣十字绣时她帮母亲理理绣线、和妈妈说说话,母亲绣得身体疼痛时,她就帮母亲按摩,并安慰她,“妈妈不疼,妈妈不哭……”
幸运的是,经过检查,杨菊的四哥和杨菊骨髓配对成功 ,可以移植。然而,对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化疗、骨髓移植以及后期的昂贵费用,让他们一家陷入困境。为此,徐沁烨向晚报记者求助,希望能卖掉妈妈在病中为自己绣好的“十字绣”来挽救母亲的生命,但是那位好心人听说了十字绣背后的故事,又把十字绣悄悄的送了回去。
可灾难又降临到这个无力的家庭上,妈妈的白血病又复发了,这对这个家庭更是一个晴天霹雳。
不幸的是,今年暑假期间,徐沁烨的妈妈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徐沁烨的故事,感动了你我他!
寻找孝心少年心得体会篇三
一位约莫十三岁的女孩——李猜源,在回家的`路上一路小跑,只想着家中患有脑出血的父亲。
到了家,李猜源迫不及待的推开家中的门,想小麻雀般蹦跳到躺在铁床上的父亲边,拉拉被角,把在学校学的歌唱给父亲听。原本眼神游离的男人,目光聚集,听他面前的天使唱歌。突然,他咧起嘴角,像一个得到新玩具的小孩,笑起来。
李猜源很喜欢这种笑容,小心地将它珍藏在心里。她也将这样的父亲当小孩儿看待。每天早上,她小心的端着温水,拧好毛巾,轻轻的,一点一点的擦拭父亲,小心的唱着歌。
李猜源为了给父亲治病,用功刻苦,年级第一。“我以后要为他找最好的医院治病”。
李猜源并不抱怨,她只是用纯洁无私的爱去灌溉一个给了她快乐的大树。
如果是我的话,我也许因为这件事,感到羞耻。我没有勇气去灌溉......看完她的事迹,我,我,我应该也像她一样,用一滴滴水去回报保护了我们一辈子的大树,义无反顾的去做。
因为一场家庭纠纷,父母双亡,杨金龙和他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患有心脏病,他每周要到离家十几里的镇上为奶奶买药、在买药的路上,他大部分用走,大部分用走啊!——为了省钱买药。这是用了多大的决心啊!
杨金龙的奶奶喜欢吃面。为了做面给奶奶吃,他学会了和面!你知道,和面是很难的!
孝心也许就是,我知道你想让我变成更好的样子,我努力的往哪个方向跑;你给予我关怀和爱,我想也尽全力去爱你;我为了让你更好,不管结果如何,更努力地去打拼;用笑容,永不弯曲的身影,招招手,告诉你,我过的很好。李猜源和杨金龙,我赞叹,我佩服。孝心只是每天做一点点小事,非常用心的做一点点小事。它不是一天为父母洗脚,就可以的事,它是要我们懂得爱,感恩爱,回报爱,创造爱。
这也是一种坚强。我其实,有时候,真不好意思告诉你们,挺不坚强的。但看完杨金龙的事迹,我明白了杨绛说的“一开始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孝心不就是不愿意看到你为我难过失落,我就用最大的笑脸迎接生活吗?尽管有些小难过,但要学会站起来,走下去,为爱你的人创造更美的明天!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幸福,欢愉的事!对,挺直你的腰板,面对困难,想想家人,微笑,微笑,微笑!
用一滴水回报大海!抓紧!抓紧!让你的暖流流过大海,感受温暖!谁都可以做最美孝心少年!
寻找孝心少年心得体会篇四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电视上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一共有11位孝心少年获得了奖杯,还有20位少年是特别关注孝心少年。那11位孝心少年的命运坎坷,家中困难重重,一个个从十几岁还有几岁就开始做起了家里的顶梁柱,小大人,他们都成了我们的好榜样,别的孩子是父母照顾孩子,他们是他们照顾自己的父母。开场伴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的歌声开始了。
一个女孩,她从小靠着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个家,她的母亲被查出有肺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了,她就梦想着要当一名医生。她要照顾自己的妈妈、弟弟、外公、外婆,但是命运总是令人讨厌的,20xx年她的妈妈从人间离开了,随后她和弟弟就一起去了继父家生活。在颁奖典礼上,弟弟是颁奖人,白岩松让她的弟弟说了一声姐姐,我爱你,当白岩松让她在看一眼妈妈的照片时,她说她不哭,但是还是哭了,她哭的是那么的伤心。她就是重庆女孩吴林香。
一个男孩,休了一年的学,带着自己的姥姥,去看望母亲,他的母亲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为了救自己的母亲他捐髓,他的母亲死活都不同意,最后在医生和他的劝说下同意了,他让自己的母亲恢复了健康,他每天要做八九个小时的公共汽车穿过一片小树林才可以到达医院,他每天就吃三块钱的凉皮,他因为害怕黑,所以他给自己编了一首诗《为了妈妈,我什么都不怕》,在穿过小树林的时候读着。当主持人问他他晕血又晕针,当时在做手术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他说他只想一心救自己的妈妈,又问他的成绩时,他说他在全年级排前十名左右,主持人跟他开玩笑说让董浩叔叔去教他画画。他就是感动了许多人的捐髓救母少年邵帅。
一个瘦小的女孩,他的爸爸在打工时不慎摔下,他的爸爸就瘫痪了,一天她听村民说,上海有一家医院可能能治好她爸爸的病,她就找村民给爸爸焊了一个有着四个轮子的铁板床,带上几乎双目失明的奶奶和家里的27块钱,一路上有许多的好心人帮助她,但是她在上海去了一家有一家就是没有人能够治她爸爸的病。她就是黄凤。
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感受很深:我们家庭条件很好,但总是吃、喝、玩、乐、依赖父母,而且还说父母这不对,那不对这都很伤父母的自尊心,我以后决定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报答不完,但如何孝敬父母?―――给父母卖各种各的东西?不,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乌鸦反哺,小羊跪乳,这世间有许多的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孝心少年。
寻找孝心少年心得体会篇五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后,感触很深。
其中一个九岁的男孩子让我心生敬佩,他的妈妈离家出走,家里只剩了他和病重的父亲。父亲因为重病一直躺在床上,本来应该和我们一样在学校读书上课的少年担负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他向中医学了一套缓解病痛的按摩手法,天天给父亲按摩,从不间断,也许是他的诚意和孝心感动了苍天,他父亲的病痛得到了缓解。由此,我看到了一个九岁孩子的坚强和对病重父亲的不离不弃,他的孝心感染到了我。
记得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名叫《百里负米》。讲的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仲由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早年家中贫困,他自己只吃野菜,却去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侍奉双亲。后来他做了大官,可是父母已经死了,他时常思念起父母就感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去负米,却也不可得。”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思及此,不禁羞愧自己似乎从未对父母亲进过孝,还总是与父母争执。古来圣贤多有子女尽孝的言论,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郊的游子吟中说:”说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妈妈说古人的智慧是指引我们成长的明灯。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等我长大也成了母亲才能体会,但是父母怎样待我,我就该怎样回馈他们。而我现在对他们最好的回馈就是好好学习,不让他们操心我的学习。
寻找孝心少年心得体会篇六
有一种爱是无私的,她是父亲母亲给我们的关爱;有一种心是可贵的,那就是孝心!
孝字是把老子的“匕”换成了“子”,这就说明我们孩子应该好好的孝敬老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这句话刚好就照应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这些小孝星们,他们虽然瘦小,但是他们却扛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把一家人的幸福全都抗在了肩上,给了这个已经不是太幸福的家庭一些温暖!
孝心可贵,我们孝敬父母却不一定是很大的大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给父母捶捶背,给父母倒一杯热茶,少让父母有一些担忧,让父母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我们的父母也已经为我们操碎了心,可是我们却还是那么的不懂事,没有一点的感恩之心只是一味的向父母索取,而没有回报他们。但是我想如果从现在开始孝敬他们也是不迟的,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一起孝敬他们!
在此,我感谢所有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们,感谢你们!
寻找孝心少年心得体会篇七
昨天,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20xx年“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颁奖典礼上,活动将首次发布经过几个月征集并提炼浓缩的“新时期新孝行”内容。
我印象最深刻是青岛市市北区包头路小学的王荠悦。
20xx年,荠悦出生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爸爸先天失明,妈妈也仅有模糊的一点点视力。在荠悦不到4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又患上了急性青光眼,连仅有的一点视力也无法保住,从此以后,这个三口之家就只有荠悦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了。
坚强的父母没有依赖别人,一直坚持自己带小荠悦。在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小荠悦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孝心。早上,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睡梦中时,王荠悦已经悄悄地起床了。她轻轻地起床,拿米、淘米、加水、打开电饭煲的开关,帮着父母做好早饭。别人家的孩子是爸爸妈妈送到学校,可在王荠悦家,吃过早饭后,是小荠悦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把他们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再一个人走进学校,开始她一天的生活。在学校,她会争分夺秒地写作业,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顾失明的父母。
“学校里的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乐观、活泼的荠悦,大家也都特别喜欢她。”包头路小学的大队辅导员韩老师告诉记者,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在得知了荠悦的事迹后,特意到青岛录制了宣传片,也为荠悦提供了到北京参加颁奖典礼的机会。
荠悦现在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但对于自己的未来,她有一个从未改变过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妈妈特别喜欢小孩,但是因为眼睛看不见,不能到幼儿园工作,我想长大以后替妈妈完成这个愿望。”说起自己的理想,荠悦的眼睛里透着认真与坚定,也透着对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