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诺如病毒工作总结篇一
1.什么是渃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胃肠流感”不同于流感病毒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2.感染诺如病毒的症状是什么?
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3.传播途径:
[3]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2、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直接接触
[4]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3、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
[4]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4、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
[4]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4.预防措施
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
[7]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7]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7]3.减少外出要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健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
[7]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爆发案例 中国
2013年4月25日17时许,位于揭阳市榕城区的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有近400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部分 学生甚至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经当地疾控中心化验初步判断,主要病因是诺如病毒传播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截至26日已有109人出院,173名[12]学生 仍留院观察。
[14]病孩子的诊断,确认受诺如病毒感染。
[15]状的学生为39例,其中38例已痊愈,1例在医院补液治疗。
2014年11月18日左右,广州从化再次出现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发生地点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暂据官方消息称 274人发病,出现上吐下泻、发烧等症状,未有人死亡。从化疾控中心于19日左右介入调查,抽取部分患者血液进行化验,最后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
[16]目前,情 况得到控制,患者基本转好。学校也已经开展大量消毒工作。
2014年12月13日左右,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中发现月40例左右发病,截至12月29日,共有约60~80人发病,学校展开大量消毒工作,相关地点消毒隔离。
诺如病毒工作总结篇二
2月随着各类学校陆续开学,集体单位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重点防控场所为学校、托幼机构及福利院等集体单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什么是诺如病毒_如何防治诺如病毒,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诺如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每隔几年即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变异速度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易于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疫情。
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诺如病毒在0~60 ℃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存活,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酒精和免洗手消毒液没有灭活效果,但使用较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可灭活诺如病毒。
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药物。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病症较轻,病程较短。
多数患者发病后无特效药,休息2~3天即可康复,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且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原则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降温、止吐、预防脱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当出现重度脱水或患儿有基础疾病情况下应提高警惕,及时至医院就诊。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强,感染病毒的患者会出现急性腹泻、恶心、呕吐以及头痛发热等症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需要在饮食上加强注意,同时也要进行积极地对症治疗。
1、饮食:急性腹泻期的患者可以暂时禁食,让胃肠道得以休息。缓解的患者要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果汁、藕粉等。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因为诺如病毒可以通过食物进行传播,食物食用前保证清洗干净并煮熟,避免吃生冷、不卫生等食品。
2、对症治疗: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急性期腹泻严重可能会导致脱水,要积极补充水分,必要时可以选择静脉输入电解质等,避免失水过多导致脱水,还可以在饭前口服蒙脱石散进行腹泻治疗。呕吐的患者可使用甲氧氯普胺止呕治疗。
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饮食上要注意卫生健康,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诺如病毒工作总结篇三
不是
诺如病毒和新冠病毒相比,其社会危害性以及感染症状存在较大区别。诺如病毒感染通常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在7~10天,患者感染诺如病毒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如果不合并明显重症感染倾向,一般不需特意进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社会危害性大,存在较多重症感染病例,患者在感染前期以咳嗽、咳痰、发热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在中后期可以演变为肺炎以及多脏器受损症状,一旦明确诊断需要即刻接受隔离治疗。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常发于冬季,也叫做“胃肠道流感”、“冬季呕吐症”。患者多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儿童以呕吐多见,成人以腹泻多见,且为稀水便或水样便,通常不伴有黏液、脓血。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症状会在2-3天内逐渐消退,症状持续未缓解的患者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等,促进疾病的治愈。
临床上暂时没有治疗诺如病毒的特效药,因此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腹泻比较严重的患者可遵嘱服用蒙脱石散等缓解症状;剧烈恶心、呕吐的患者可遵嘱服用甲氧氯普胺等进行治疗;存在有反酸、胃部灼痛的患者,也可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进行缓解。
另外,长期呕吐、腹泻的患者可能会导致机体严重脱水,进而引起体内酸碱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此时患者需提前进行支持治疗,可以足量补充水分,必要时也可通过静脉给液,补充葡萄糖、氯化钠等进行治疗。
诺如病毒的感染性较强,可通过手-粪-口、呕吐物的气溶胶等传播途径广泛传播。建议患者在发病期间做好个人卫生,家属可以佩戴口罩和手套进行自我防护,降低疾病传染可能性。
记者还了解到,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旦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接触患者排泄物或者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等就有机会被诺如病毒传染。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民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诺如病毒呢?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胡影说。
同时,考虑到诺如病毒具有聚集性发病的特点,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为重点防控场所。“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格外注意食品卫生,加强对餐厨人员的健康监管,避免病毒通过食物传染给学生。”胡影说,如果班级内出现了这种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这些学生,要及时进行就医,同时对他的呕吐物,要按照诺如病毒感染的标准来处理。
此外,如果孩子出现腹泻等症状,家长可以给孩子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口服蒙脱石散(思密达)止泻;如果孩子症状严重,需警惕呕吐、腹泻导致的脱水甚至休克等并发症,需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诺如病毒工作总结篇四
诺如病毒(norovirus),又称为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可略写为nv。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该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资料显示,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诺如病毒治疗
诺如病毒吃什么药?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疫苗,出现呕吐、腹泻主要是靠对症治疗或支持疗法。
1、口服补液盐:轻症患儿口服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日常护理: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多吃新鲜、易消化、含钙高的食品,多喝水,少吃高脂肪食品,少吃冷食,同时注意患儿的保暖,并少去人群过于集中的公共场所。
3、预防脱水:虽然此病大部分可以自行恢复,但医生提醒,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1、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已经发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暂停上课,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才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同学。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毒。
3、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5、彻底煮熟食物
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 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便可预防。
6、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个人性的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4)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5)家中有腹泻病人时,应积极治疗病人,并适当地隔离。(6)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诺如病毒工作总结篇五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诺如病毒属的原型代表株。它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
诺如病毒最早是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暴发的一次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病原。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名称为诺如病毒,它与在日本发现的札幌样病毒,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传播途径
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2、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3、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临床表现
4、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病例:主要依据流行季节、地区、发病年龄等流 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在一次腹泻流行中符合以下标准者,可初步诊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1)潜伏期24~48h;(2)50%以上发生呕吐;(3)病程12~60h;
(4)粪便、血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
(5)排除常见细菌、寄生虫及其它病原感染。
2.确诊病例:除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外,在粪便标本或呕吐物中检测出诺如病毒。
治疗方法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学或上班,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接触后48小时内应关注健康状况,以免传播更多人。
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威胁,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3.减少外出要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健康教育: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饮水卫生: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在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须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隔离措施
如发现诺如病毒病情,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1.突发疫情报告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突发疫情后,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2.防流行期
流行期措施:“诺如病毒”全年均流行,但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暴发流行的高发季,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有一定传染性,健康人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品、玩具、衣物等,都可能感染。
冬季夏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感染对象主要 是成人和学龄儿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感染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症状(短至18小时,长至72小时)。”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
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加强肠道门诊工作,作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发现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加强饮食卫生,禁食生、半生食物。
加强个人卫生,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
为了防止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生,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食用洗净或煮熟的食物,经常清洁衣物和物体表面,防止病从口入。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