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执法个人工作总结篇一
(一)积极开展“三品认证”申报工作。
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工作,对县内其它龙头企业或单位的产地按照条件积极受理,并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认证的组织推荐工作。目前已申报绿色食品7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个。
(三、大力实施“三电合一”,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
(一)加强领导。
县委县府在机改中批准我局建立了法制科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组织结构上给予了保证。我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农业法制执法工作,明确提出农业局主要工作任务是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结构调整和科技示范,局长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如何加强法制和执法工作,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专题听取汇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二)积极开展农业法制宣传。
农业执法个人工作总结篇二
(一)拟定目标,明确全年农资执法打假工作方向。
印发《2019年黔南州农业执法工作要点》(《2019年黔南州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及农资农产品检查等相关文件,强化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时节开展专项行动和检查,加强推进农产品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到人,切实做到工作有方向、有重心。
(二)强化措施,扎实开展农业执法工作,确保成效。
1、扎实开展农资打假整治工作。 组织州农资打假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州农业农村局直属单位参加收看2019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并及时传达落实农资打假工作。3月初即制定了农资打假方案,要求各县(市)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本区域、本部门实施方案,做好职责分工,将各项工作细化到人,切实做到工作有方向、有重心。全州各县(市)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治理结合,积极开展春季农资打假、夏季农资百日行动、秋冬季农资专项行动等专项检查。 2019年,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12343人次,整顿市场2583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 6587 次,印发相关资料 万份,查处查获不合格农业投入品数量共计2774公斤。在此次行动中,全州共立案查处一般程序农资案件67 件,结案 55 件,罚款万元。有效打击了生产、销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
2、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4月25日,全省2019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州惠水县好花红镇举行,全州各县(市)以此为契机迅速行动起来,围绕“放心农资促提质增效,质量兴农惠万村千乡”为主题,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为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诚信销售农资、放心消费农资、科学使用农资的良好氛围。宣传周活动期间,全州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1160人次,共举办现场咨询培训65场次,接待群众咨询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份,现场受理投诉举报6人次,展销农资产品万公斤,农机具35台,货值金额万元。通过农资打假成果展示、专家咨询、放心农资企业展销等方式,切实把优质放心农资送到乡村,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到户,把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农资知识传授给了农民,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企业守法诚信意识,努力营造诚信销售农资、放心消费农资、科学使用农资和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州的社会氛围。整个活动得到各地群众的好评,为积极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安全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案件督办力度。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配合,收到了其他部门、检测部门等移交线索,以及上级督查发现问题等,为及时办理线索案件,做到件件有回复,加大了对线索移交案件督办,今年督办案件就达10余起,我局都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各县(市)农业农村局,要求认真抓好案件的办理,及信息的上报,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违法行为无藏身之地。有个别县市未反馈线索核查情况外,都能按时反馈。
5、切实健全无害化销毁机制
省农业农村厅统一提供具备无害化销毁能力的单位信息,我局统一安排企业对全州农业侵权假冒商品到县进行集中运输,集中销毁,11月中旬完成我州农业侵权假冒商品无害化销毁工作。全州共销毁伪劣农药、兽药、种子等公斤。
农业执法个人工作总结篇三
xx县农业执法工作,在县委、县人民*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依照《xx州20xx年农资打假工作方案》、《xx州20xx年农业执法工作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护农为重点,通过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打假、护农、保粮、增收”的目标,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我县农业执法工作,采取“部门整治为主,联合打假为辅”的方法进行,具体情况是:
1、组成执法小组,强化种子市场监管。今年我县种子站顺利完成了体制改革,全面退出种子市场,种子经营户迅猛发展,市场监管工作量加大,xx县农业局于年初及时安排农业行政执法股和种子管理站的6位同志,组成执法组对全县73家种子经营户进行逐户检查。期间,要求种子经营户建立进销货台帐,出售种子必须开具销售发票;印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宣传引导群众购买种子做到“四看三问一索要”。即“四看”:一看种子经营者是否具备合法经营手续(证照是否齐全)。二看包装是否为一次性封口,不能有拆封过痕迹。三看包装印刷是否精良,是否存在掉色、字迹模糊等现象。四看标签是否注有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生产日期等;“三问”:一问在购买前问清楚所购买种子是否通过审定。二问在购买前问清楚所购买品种的简要现状、主要栽培技术、适应地区、适应海拔等。三问在购买前问清楚所购品种是否经过农业技术部门和种子经营者的试种;“一索要”:要向种子经营者索要销售发票。此举受到了经营者和广大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2、联合质检、工商、净化农资市场。3月份,xx县农业局由一名分管领导带队,联合工商、质监对全县农资市场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细致巡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销售过期农资行为,没收假劣农资15公斤,净化农资市场,严防不合格农业投入品投向农业生产,打假、护农保增收。
3、深入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以20xx年“放心农资进村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组成两股力量对农业法律、法规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宣传、推广,一股力是是由执法股牵头,植保、种子、农机、茶叶参加共7个组成宣传小组,利用街天进行宣传;另一股力量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教师队伍,对50个新型农民培训点开展了一期如何选购农资、合理使用农资讲座,受训人员达350多人。发放有关农业法律法规、识别假劣农资、科学使用农资宣传资料9000多份,科普挂图50幅,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提高群众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水*。
4、突出重点,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我县先后有罗伯克、斯须乐、强莲三个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黑龙潭、xx茶叶公司、xx茶厂等茶厂生产的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大叶吉诺公司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中,注重抓上述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一次,不定期深入生产基地检查23家次,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生产规定进行生产,建立生产台帐,严防不合格、不安全农业投入品投向生产基地,确保了认证产品质量安全。
5、完善管理,促进执法队伍建设。依法将《^v^种子法》及《云南省种子管理条例》规定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施的农作物种子管理职权和《^v^农药管理条例》及《云南省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施的农药管理职权分别委托给xx县种子管理站和xx县植保植检站行施,理顺了关系,梳理完成《xx县农业局明确执法职责报送材料》,系统内33人参加了省农业厅组织的法律、法规培训,取得执法证,执法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6、“*安单位”创建取得成效。根据县委、*关于开展创建“*安xx”活动部署,深入开展了“*安单位、*安家庭”的创建,县农业局分别与下属各站(校)签订创建“*安单位”工作责任书,建立健全了*安创建活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有领导、有人员、有经验、有措施、有记录,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单位内部无“黄、赌、毒”现象,无偷盗发生,无人参加“xx功”等^v^组织,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责任明确,无违纪违法行为、失职渎职或工作失误现象发生,干部职工防火、防盗、防爆意识增强,无火灾隐患和重大事故发生,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局机关和下属站所共121名干部职工签了创建“*安家庭”承诺书,“*安家庭”创建率达100%,实现了以“*安单位、*安家庭”创建为载体,积小安为大安的目标。
7、积极完成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种事项。
1、继续做好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
2、抓好农资市场的监管,促进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3、以农业投入品整治为重点,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4、完善农业法律法规授权管理;
5、组织、协调开展好各种专项行动。
农业执法个人工作总结篇四
(一)案件查处力度不够。全州各县(市、区)案件办理情况来看,除了个别县执法工作力度较大,案件查处到位,大部分县市由于人员被抽调造成执法力度大减,检查不力的情况严重存在。
(二)执法检查范围不够全面、深入。各县(市)辖区内的农资经营户及生产基地执法重点对象名录未建立或不完善,日常执法检查未留痕迹,执法检查力度参差不齐,导致农业违法案件较少。
(三)部分县(市)由于执法机构改革,导致人心不稳,工作开展不够理想。随着对执法机构不断深化改革,全州农业执法机构改革正在进行,各县执法人员正处于观望,是否留在执法队,从而导致执法人员缺失不稳,执法工作开展不理想。
(一)继续加大农业违法行为案件查处力度。各县(市)农业行政执法机构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大开展市场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以最严的处罚对违法分子进行惩处,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案件的查处数量,进一步维护我州农资市场、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加大对农资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检查力度。要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为重点,结合农时和当地实际,加强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农资市场检查和专项整顿,加大检查频次,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对近年来暴露问题较多、新闻媒体曝光较多、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热点地区,要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监管薄弱的问题,要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对农资游商游贩和各类农资展销会进行重点监管,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坚决打击虚假宣传、忽悠群众等非法行为。茶、果、菜、畜产品等主产区,要在销售、使用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打非法生产销售高毒、禁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
(三)切实强化检打联动。要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问题企业、产品和市场要继续纳入监管重点。行业管理、综合执法和质量检测三方机构要在农资打假工作中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检打联动工作机制,明确程序、标准和任务要求。检测机构发现线索,要及时报告行政管理和执法机构。执法机构要及时核对物流、通信、资金线索,确认证据,必要时可提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为行业管理机构依法监管提供依据。
(五)突出协调配合。要认真执行区域联查、跨区协查、县际协作等制度,强化信息沟通、线索通报,扩大办案成果,努力做到一地发现线索,多地联动办案,深挖整个环节,规范多个企业,整顿一个行业。农业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同时也应加大与单位内部部门间的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假劣农资“人人喊打,无处藏身”的局面。
(六) 提升农业执法能力培训。由于农业农村执法队伍纳入全国五个综合执法队伍体制改革之一,改革正在有续进行中,待全州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完毕,将加大队伍培训,提高队伍思想、业务素质,打造专业执法队伍,进一步提升我州打击农业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的能力。
农业执法个人工作总结篇五
xx市场的监管是农业执法工作的重点。我们紧紧围绕如何管好、xx市场,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实现“打假护农、保粮增收”目标。我们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具体做法是:
1、xx市动员部署方案。为了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牵头作用,xx市农资打假工作,我们在年初召开了四次会议进行动员部署。2月8日,xx市农业局长会议上,下发了常农业[xx]3号《关于开展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年农资打假工作;2月18日,在全国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市政府领导作了专题动员讲话;3月6日,我们联合工商、质监、xx市农资供应工作会议,再次进行强调;5月9日,我们在联合工商、质监两部门召开的农药、硼肥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又作了具体的.部署。由于广泛宣传,层层发动,统一部署,xx市农资打假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方案、有力度。
2、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农资打假方案,我们分时段对重点农资产品开展了四次专项整治行动。2月—3月,开展了棉花种子专项整治行动。xx市销售的41个棉花品种进行了审查,对16xx省引种批复和审定的品种进行了查处,对假湘杂棉3号f1种子进行公告和追缴,有效地抑制了品种多、乱、杂、假的现象。3月—5月,开展了杂交水稻种子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是否审定,是否有纯度鉴定报告,标签是否合格。有效地防止了假劣种子下田。4月,开展西瓜种子专项检查,xx市造成的相关纠纷。5月—9月,与工商、质监部门联合开展农药、硼肥专项整治。特别是硼肥,xx市普查登记品种23个,抽样送检21个,合格仅5个,并对不合格产品在常德日报公告,xx市场的现状,xx市场准入制度。
3、严肃查处农资案件。各执法大队根据登记的农资经营户档案,采取执法人员分片管理,设立乡镇信息员方法,xx市场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突破内部保护、实行公正、公平、公开执法。xx市累计查处案件458起。其中,立案314起,简易程序处罚144起。累计结案441起,结案率。抽检种子、农药、肥料样品319个。没收假劣农药16387公斤,假劣和未经审定种子7680公斤,肥料公斤。捣毁制假窝点10个,移送公安制售假种子案2起。其中,市局一起,安乡一起。犯罪嫌疑人2人。保护了农民利益,打击了违法行为,xx市场秩序。
4、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对农资打假工作进展情况,xx市建立周上报制度。每周,xx县(市)农资打假工作是哪位领导带队,检查多少经营门店,发现多少违法违规产品,立几起案件,xx市队,共上报材料12次,xx市进展和动态,xx市农资打假工作平衡发展。
5、积极协调处理农资纠纷。执法大队在查办案件同时,积极转变观念,受理农民投诉,加强对农民服务。xx市规范了涉农产品质量纠纷处理机制。严格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建立鉴定专家库,xx市今年因油菜缺硼导致减产,水稻稻瘟并稻曲病及纯度导致减产,施肥导致减产等事故进行了及时、准确协调处理。xx市累计处理涉农纠纷150起,经执法大队调解,为农民直接挽回经济损失万元。保护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