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孝的演讲稿篇一
各位家长、同学、朋友们:
如今,宇宙变幻莫测,大地沧海桑田,人生起起落落,事情错综复杂。青少年犯罪有增无减,犯罪手段变化多端,祈望我们的家长们引以为戒!
很高兴能借助中国达德启航教育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心得。每个做家长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破茧成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下面我想将我多年来的思索与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首先,得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感恩。请大家不要小看感恩的力量。其实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施恩报恩的感恩循环体系,宇宙精神教给人类的最佳思维品质就是感恩。月亮始终环绕地球,地球永远拥抱太阳,不离不弃、恒古不变、就是一种感恩。羊的跪乳之恩,鸦的反哺之义,也是一种感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样是一种感恩。感恩是心灵成长的需求,不懂感恩,我们的心灵就会枯萎。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不懂感恩,我们的生命将暗淡无光。感恩是茫茫天地之间宇宙大爱的传承,感恩是你我生命与生命相联系的温暖见证。无论是谁,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要学会做人,先学会感恩。没有感恩能力的人,他的智慧将永远不会开启,他的潜力将永远得不到挖掘,他的灵魂将永远不可能被唤醒。那些受恩不报、恩将仇报之辈,永远都是遭人唾弃的可悲小人。要想让自己得到大解脱、得到大自在,必须要知恩图报、涌泉相报。
感恩得从孝道开始,大家都知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一个连他父母都不爱的人,绝不会真心实意去爱任何人。一个不懂感恩、不知孝道的人,一定是个可怜的人。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怨人者人恒怨之。”你爱人人,人人爱你;你恨人人,人人恨你。当你被爱包围,你是快乐的。当你被恨包围,你不仅可怜,而且危险。三字经说得好:“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每个人都应该有颗爱心,用这颗爱心去温暖每一寸泥土的寒凉,把每张陌生的脸孔都看成亲人的模样,地狱也会变成天堂。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我们的世界才会安详!
其次,必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励志。一个人,理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你才可能走多远。让孩子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不仅要让他们知道从哪儿来,更要让他们知道往哪儿去。如果我们的孩子不知道要去何方,那他一定会迷失在路上。人在生活中,犹如行走在广袤的沙漠里,漂泊在浩瀚的大海上。有的人,奔波了一生,漂泊了一辈子,依然找不到出口,靠不了岸,就是因为没有了方向。
但光有理想也不行,得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披荆斩棘、遇水搭桥、见山开路的智慧和毅力。让孩子有一种“君子胸怀纳海,丈夫肝胆容天”的气魄。让孩子炼就一种“艰险历程通大道,遇难百折不回头”的豪情,最终让孩子明白“有志人生长进取,无私天道总酬勤”的道理,让他们感受经风历雨的苦痛和见到彩虹的欢欣。永远让我们的孩子记住:“生命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待出来的辉煌。
第三,好好培养我们孩子的素养、修养和涵养。让我们孩子的道德品质尽量变得厚重些。”心诚贤者助,德陋故人疏“的道理大家是知道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三字经里可是讲得很清楚啊!况且城门失火,一定会殃及池鱼的。倘若从小不注重我们孩子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我们的孩子一定会伤风败德,等到国法伺候之时,首先殃及到的就是我们父母,受重伤的还是我们的父母。
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学会一个字”忍“字。大家看看这”忍字头上一把刀啊!“刀上还带着一滴血呢!全靠下面这颗心托起,心小了刀就是凶器,心大了才能将这个刀稳稳的'托起。俗话说得好:”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便无忧。“《增广贤文》里也说了:”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如果我们的孩子路逢险处都不知道回避,那事到头来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就不自由了啊。天下最好的护身符就是一个”忍“字,很多事情,忍一忍就风平浪静了。此外,要让我们孩子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须知”世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平易近人,会见神灵济渡,瞒心昧己,便有邪祟出来“,这是《小窗幽记》里说的,很有道理,值得我们每位家长认真的品味。《菜根谭》也说了:”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这些都充分说明,诚实的可贵。
再有,需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交友,墨子有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一不小心让我们的孩子交错了朋友,我们的孩子就会走向万劫不复,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呀!孔夫子他老人家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谓友直,就是那些直爽、坦率、真诚的人,这些人能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他们一生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坦坦荡荡、顶天立地。和这些人在一起,你会感到”一身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所谓友谅者,就是那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他们有容人之心,胸襟宽广,豁达大度,他们的额前可以跑马,肚里可以撑船,他们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这些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他们能做到”平心尝世味,含笑渡人生。“他们有松竹之胸怀,梅兰之品格。和他们长期相处,就能做到夫子所说的”言寡尤,行寡悔“。能够做到”抱怨短,报恩长。“能够做到洁身自好,身如菩提,心似明镜。
所谓友多闻,就是那些见多识广的人,他们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他们善于珍惜生命中的分分妙妙,不会枉度青春,不会蹉跎岁月,他们胸怀博大,思想深邃。在他们眼里,一花就是一个世界,一叶就是一个如来。与这些人在一起,你就会平和淡定,宁静致远,渐渐地你就会把富贵看作花中之露,把荣华看成草上之霜,从而摆脱名与利的痛苦纠缠,一心去追求精神和灵魂深处的快乐。同时,也会好学不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希望我们的孩子尽量去做这益者三友,尽量去交这三种好朋友。
另外三种损友尽量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去靠近他们,因为这三种人大大的坏啊!他们要么性情暴躁、常惹祸端;要么优柔寡断、踌躇不前;要么心怀鬼胎、口蜜腹剑。和这三种坏朋友在一起,我们的孩子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不小心,便会粉身碎骨。所以交友要慎重,你朋友圈的质量决定你的品位。
第四,一定要经常将我们孩子的品行不断地优化。谁都知道,一个人,一旦品行坏了,越聪明越危险,智商越高,对社会危害越大。一副对联这样说的”好事多磨多励志,恶习少染少忧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少染一些恶习,父母就会少一分忧虑,少一些担心。要转变孩子恶劣的行为习惯,其实也很简单,一点也不复杂。其一,老师也好,父母也罢,只要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就可以了。你是个虚伪的人,就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诚实,你想要你的孩子以后孝敬你,你必须先孝敬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若是一个懒惰的人,你凭什么要你的孩子勤劳。还有,家长特别谨记,在麻将桌上,扑克牌边等娱乐场所教育孩子是最没有说服力的,你刁着一支烟叫孩子别学抽烟,你喝的颠颠倒倒而叫你的孩子别学喝酒,这难道不可笑吗?其二,记得每天给孩子的大脑进行一次刷新。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容器,时间长了必然会堆积这样那样的垃圾,如果不及时清除、打扫,长此以往,就会严重污染,污染至极,大脑就会瘫痪,到那候神仙都救不了我们的孩子。《了凡四训》不是有这样的话吗!”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意思是说,当你好事善事做多了,自然就会扬名立万了,即使你不想出名,你的名声也会远播。如果坏事恶事做多了,一定会身败名裂。这就是因果报应,谁也逃脱不得。所以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做新民,就像《礼记大学》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让孩子辞旧迎新,不断地更新又更新,每天都坚持自我改进,每天都能自我反省,每天都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让我们的孩子学问结合,学思统一,学以致用,我们的孩子才能顺利成长,最后才能成才,成功。其三,让孩子一定要养成”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不被真善美所占领,就一定会被假丑恶占领。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时常解剖自己,时常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我们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明朗。当然有些人生问题一时半会是想不明白的。只要我们让孩子时时处处见贤思齐、勤学好问,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第五,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学经典。读经典犹如吃精美大餐,意韵深长、回味无穷。有品位的人都知道,酒是陈的好,书还是古典好。如果我们的孩子一生不读读孔孟老庄、不读读唐诗宋词、不读读四书五经、不读读历史哲学,那我们的孩子一定是个精神上的残疾人。《论语》、《道德经》这些书,2000多年来依然光芒四射,就是因为它们是经典啊!很多人一辈子都徘徊在那些庸俗文化、快餐文化里面,思想境界无法提高、心胸无法开阔,精神世界无法丰厚,最终只能成为一个低级趣味的人。这些低级趣味的人们,总是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认为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认为这是一个人情冷漠、尔虞我诈的时代,认为这是一个信仰缺失、道德论丧的时代,认为这是一个自私自利、腐化堕落的时代。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这或许只是那些只会抱怨、牢骚满腹者心中的世界。须知”口乃心之门、眼是心之窗,“心中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如果我们的孩子心中一片黑暗,那他眼里哪来的光明。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先生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单单一个汶川地震就涌现了多少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人,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孝的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我是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的贾珍玉。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系感恩胸怀孝道》。
在这次演讲之前,我特意在我的朋友圈中做了一个调查,你会给谁挑选最珍贵的礼物?得到的答案位居榜首的是父母,由此引发我的思考,为什么会是父母呢?让我想到了孝,这个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占据着中华儿女情感中分量足够重的词汇。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我国,影响深远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孝”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是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卧冰求鲤的故事,今有陈斌强背母上班的故事,陈斌强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是一名人民教师,他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家住省城的陈斌强,每周都会将母亲绑在自己的身上,骑摩托车30公里,带着母亲去上班,到了周五,又将母亲带回家中照料,一连五年,风雨无阻,他用自己朴实的行为给他的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
我们在品读别人的故事时,其实也在反思自己。
孝顺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感激、感动、感恩,是真心实意的对待。孝顺不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换取的才叫孝顺,孝顺不是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才叫孝顺,孝顺是每个普通平凡人都可以支配思想,摸着良心做到的简单事儿。
所以,乘阳光正好,乘微风不噪,乘父母未老,珍惜当下,心怀感恩,及时尽孝!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孝的演讲稿篇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年级六班的xxx;我演讲的题目是《崇尚孝德》。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无私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爱,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一杯热茶端给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子、整理房间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
谢谢大家!
孝的演讲稿篇四
同学们:
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长江黄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动天的古老传说。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东汉的黄香扇枕温衾,三国的孟宗哭笋,到今日的山里女子佘银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母亲。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给予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浸润剂。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可是孝不仅仅死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必须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仅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朋友们想一想是谁用虬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没有风也没有雨,是谁赠我们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我们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回想一下吧,来自深夜的一声咳嗽,是否叩醒你们沉睡的心灵,你们是否听到筋络退化的声音,是否听到皱纹肆意绽放的声音,是否听到黑发脱落的哀怨。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当我们渐渐长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搀。怎可忘记,父母曾因为给我们撑起一片天,背影已变的衰老,憔悴已布满的双眼。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时代的骄子,更应当把孝付诸于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到父母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
孝的演讲稿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们期待已久的演讲比赛如约而至,心情忐忑的我站在了演讲的舞台,感到十分的荣幸,此时此刻我们将要接受一次孝德的洗礼。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孝德之花绽放在你我心中》。
中国是个注重伦理、注重亲情的国度,自古以来就以孝为先以德为本,今天就让我同大家畅谈一下我心中的孝与德。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教育中的至高地位。"百善孝为先"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成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
那么什么是孝呢?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复的幸福,孝是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孝是亲自为自己的父母点燃生日的蜡烛,但又有多少人为父母洗过脚,又有多少人记得父母的生日和年龄。春秋时期鲁国人子路,年轻时为了让父母能吃上米饭,他每日给寺庙修路,背石块上山。那到工钱后,他步行百里去买米,给父母做香喷喷的米饭。冬天,他的手被冻的拿不住米袋,他就放在嘴边哈气取暖,继续赶路;夏天,他顾不得在树荫下歇息凉快,顶着火辣辣的烈日前进,怕耽误行程。子路的做法让人感动,我们真的应该向古人的诚心和孝心学习啊!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但是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的短暂,忘了世上还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可有些东西将永无弥补。
孝以德为本,即良好的品德是立身为人的根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善良的品质是最值得赞赏的,它在每个人心中都是闪亮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善是小善的积累,大恶是小恶与时间的乘积。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平时一次迟到早退,偶尔说一次谎抄一次作业,值日时偷一次懒,或在崭新的课桌上画上几笔。这些事情虽小,也许没有人发现,但体现了一个学生的道德取向,我们要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就要注意养成修身慎独的习惯。老师在与老师不在一样遵守纪律,家长管与家长不管一样努力学习。
轻视一滴水,就不会有浩瀚的海洋;忽视一棵树,就不会有茂密的深林;蔑视捡纸片,就不会养成良好的品质;敌视一个人,就不会拥有真正的孝心。同学们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杯暖入人心的热茶,也许是一张金灿灿的奖状,也许是一碗自己亲手做的而并不美味的菜肴,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生日礼物,也许是一顶青黑的博士帽。"孝"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恩之心也可隐藏于小事之中,但只要对父母长辈心存感激,小事也能体现孝德。"孝"不在于形式,不在于标榜,重要的是你的行动。
可怜天下父母心,世间爹娘请最真。养父母之身,敬父母之心,承父母之志。同学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眼下做起。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学有所成,奉献社会。用我们的满腔热情去开创未来完美精彩的人生!让孝德之花绽放在你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