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辩论会工作总结篇一
一次辩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比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分工合作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辩论赛总结发言稿,欢迎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英姿勃发的辩手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在北京科技大学第三届校园辩论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上发言。
回首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辩论赛的历程,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三届的历史虽不算长,然而每一届都彰显出了我校学子的雄辩之风与睿智之才,都蕴藏着学生会同学们的周密策划与精心筹备。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建立好正确的价值取向,而辩论赛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智慧的舞台。赛场上的辩手们,有的谈吐机智幽默、举止优雅大方;有的滔滔不绝,出口成章;有的沉着稳重,颇具大将风范;也有的机智活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让观众们大饱耳福。这些无不彰显了北科大学子的风度、智慧和满腔热情。虽然一正一反,双方的观点相对,然而我们却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辩明真埋,寻求正确的价值取向。
回顾本届赛事的历程,可以说是相当漫长。首先,上学期的辩论赛启动仪式为本届校园辩论赛拉开了帷幕。紧随其后,各学院先后进行了院级比赛,通过院内比赛,一方面,提高了各学院的辩论水平,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辩空间;另一方面各院都借此机会选拔出了优秀的辩论选手,为本学期校级辩论赛组队提供了人选。本学期,我们迎来了本届辩论赛的高潮部分——校级辩论赛。经过院级比赛的选拔,每一位上场的选手都是思维敏捷、辩才卓越,九大学院的精英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场异彩纷呈的盛大赛事。
一次辩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比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参赛的过程中辩手结成了密不可分的战斗群体,体现了分工合作的精神。一位辩手在赛后曾说:“通过辩论,让我学会了合作,也学会了从容与镇定。”一句话道出了所有辩手的心声。有人曾说辩论是智慧的体操。的确,在辩论中激烈的智力对抗,富有灵性的思想碰撞都可以让我们欣赏到智慧之美的火花。
本届比赛采取淘汰赛制,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各院之间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异常激烈的角逐。从几周前的预赛、半决赛到今晚的决赛,我和大家一样,时时关注着比赛的结果和进程,一直期待着看哪两支队伍能够凭借着唇枪舌箭入围决赛,今晚的精彩比赛,想来让在座各位也是热血沸腾吧!
本届校园辩论赛,无论是从组织策划还是从辩队表现来看,都是相当成功的。整个校园辩论赛的流程虽然漫长,但是在各院与学生会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却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此次比赛中充分展示了辩手的机敏与缜密的逻辑思维,无论在立论还是驳论阶段都高潮迭起,十分精彩,既有“辩”的剑拔弩张,也不失“论”的雄浑气势。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各院同学对本届校园辩论赛的支持与关注,大家的支持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科大这样理工底蕴较浓厚的氛围里,辩论赛的举办能够刮起一阵带有思辨色彩的人文春风,这对广大同学们的素质的全面拓展是很有好处的。本届校园辩论赛在今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辩的思想定会在同学们中间流传开去,而我们的校辩论队也将吸纳新成员,向校际辩论赛乃至全国的比赛进军!
在这里,我谨代表学生会再次感谢九大学院的通力配合,感谢给予本届辩论赛大力支持的各位评委老师。最后,祝愿我们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辩论赛越办越好,来年再战!
谢谢!
辩论会工作总结篇二
20xx年11月5日晚六点,xx大学文法学院人人史学社与xx大学大学生辩论社共同举办的“知行杯”史学说辩论赛于南院文综楼a804举行。
本次辩论赛出席的评委有: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某某、辩论赛历届最佳辩手16历史xx、16历xx、人人史学社研究部部长xx。
辩论赛开始,由17历史xx同学担任执行主席,首先由双方一辩开篇理论立论,双方一辩为本场比赛添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接下来是考验双方二三辩的攻辩以及由双方一辩完成的攻辩小结,在这个环节中,双方辩手思维敏捷,互相都在认真聆听着对方的观点,期待从中抓住漏洞,取得获胜制高点。
然后我们来到了本场辩论赛中最紧张最激烈的环节――自由辩论,是对双方辩手默契度以及对辩题的理解程度上的考验,自由辩论开始,场上的气氛变得激烈起来,双方辩手都在积极的记录着对方辩手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如何面对,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转眼间,自由辩论结束。
双方四辩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总结陈词,双方四辩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铿锵有力的抛出自己队的观点。
最后,在公布结果之前,xx等几位历史系老师对辩论赛的精彩点评,将辩论赛又一次推向了高潮,xx大学辩论社xx、人人史学社xx同学的发言使现场的观众对于两个社团举办辩论赛的初衷有了进一步了解。
辩论会工作总结篇三
2019年x月至今,纵横辩论社第十四届社长团履职将满一学年。在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社团活动顺利开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参加各类大型比赛并取得一定成绩。
其中包括华语辩论世界杯、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中华杯,法辩等国内外大型赛事。获得华语辩论世界杯亚军,第二届城镇化主题辩论赛亚军;中华杯亚太大专辩论公开赛亚军;2019第十届cda实体赛冠军,华语网辩甲级联赛冠军,华语网辩超级联赛冠军。
二、制定培训班改革方案,重新拟订培训教材。全年共完成培训十一次,春季学期完成培训五次;秋季学期完成五次,包括四次讲座与一次训练赛。
三、完成招新。第十期培训班招收5名同学,第十一期培训班招收39名同学。
四、顺利举办第十三届二人制辩论赛,参加队伍超过30支。
五、感谢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共青团委员会,感谢社团联合会,感谢老师的体谅和社联同学们尽职尽责的工作。
感谢新闻学院的王亦高老师和新闻学院学院团委,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的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果。
感谢始终为人大辩论指引方向的师兄师姐,特别感谢刘杨师兄、章孜师兄、张驰师兄(信息)、张驰师兄(国关)、王璟峰师兄、赖长生师兄、韦皓诚师兄、张晓涵师姐、沈宇亮师兄、王潇月师姐、刘洺源师兄、林诗瑭师姐、冯源师姐(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所有曾为人大辩论拼搏、奉献过的同学,你们是人大辩论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
感谢所有曾指点过我们的前辈,感谢所有与我们共同前行的队伍,愿大家都能在来年取得佳绩。
辩论会工作总结篇四
走出2019年已是x月有余,过往记忆,所剩无几。个中细节,也难以细究,但令笔者惊喜的是,回首向来,仍能想起来的,年轻而庄重的神情、一副副唇红齿白、富于春秋、意气风发而神采奕奕的面容。这便是xx辩论社每一位队员有形的和无形的总结——一年里有关于辩论的学习和磨砺,早已融入了我们xx辩论社2019级每一位队员的外在和心灵中:凝成满心傲火、散出一身光芒。
评判一支队伍的强劲与否,比赛输赢的成绩恐怕是最直观的体现,在2019年度里,xx辩论社派出的队员们参加了朝阳杯、贺岁杯和纵横杯三场比赛,有赢有输。总体看来,情况并不乐观,但大部分队员能够积极对待失败,从中找出问题,并且提出改善的措施,这恐怕才是一支队伍在向目标成长时最好的态度。
在朝阳杯比赛期间,我校两支队伍均取得不错的成绩,a组在经过几轮的厮杀后更是捧回了冠军的奖杯。在初尝胜利果实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感觉到到个人能力的薄弱,看清辩论这条路的遥远与艰辛。
在贺岁杯比赛期间,博弈辩论社两支队伍以9:0和7:2的比分落败;省赛期间,胜一场,输两场,同样失去了晋级的机会,想来确实十分可惜。说是惜败,归根到底,只能说是能力问题。辩论场上,风起云涌,残酷无比。只要有赢的一方,自然也有输的一方。输了比赛,可能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心态不佳、身体不好……博弈辩论社的队员坦然接受,但心有不甘,能否在以后的比赛里“逆风翻盘“,还要靠每一位队员的坚持和付出。
因为这个世界更璀璨的神话,并不是永不坠落,而是在跌落谷底后的重新振翅、一飞冲天。
不知还有没有人会想起,在面对失败时,蔡可懿学姐的真情流露:
“原来有时候输了比赛真的会超级无敌不甘心会哭
原来哭不仅仅是因为输了比赛
原来我真的要走了……”
李鹏老师的殷切期盼:
“我们有资源,你不用!你不用!
我希望有一天每一个曾经是辩论队的队员都能给这个社团留下些沉淀。
可能只是些知识、文件、资料,也能告诉之后的很多队员,我们曾经来过。
冲出亚洲,不可能吗?”
谢鑫老师的毒鸡汤:
“你们还太弱,有时间多读点书,
脑子里装点有用的,别成天想着吃,
不过,也还不错啦。”
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太单薄,太琐碎,太懦弱
仅仅是“他们多好”,太空想,太无助,太矫情
仅仅是“我们曾经”,太虚荣,太散漫,太空洞
能做什么?愿辩论队的年轻人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就如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不必等待炬火,因为我们就是一团炬火。追光的人,向来自己身上也是光芒万丈。
学校每周周二周三有固定的社团活动,每次的内容和任务都不同,种类很多,看比赛视频、听录音、老师指导、辩论实战(非常刺激的模式)、或者仅仅是吐槽、观看队长舞蹈。每一次都是全新的体验。
高一下学期的班级辩论赛,更是在全校范围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有很多深藏不漏的辩论高手被挖掘出来,活动持续了一个月,辩论队员都准备的比较充分,并且大部分担当了班级的主力,表现亮眼。
学校每周周二周三有固定的社团活动,每次的内容和任务都不同,种类很多,看比赛视频、听录音、老师指导、辩论实战(非常刺激的模式)、或者仅仅是吐槽、观看队长舞蹈。每一次都是全新的体验。
高一下学期的班级辩论赛,更是在全校范围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有很多深藏不漏的辩论高手被挖掘出来,活动持续了一个月,辩论队员都准备的比较充分,并且大部分担当了班级的主力,表现亮眼。
常有人说,辩论累,熬夜,头疼,想不出论着急,脱发,秃顶。准备累,平时也应该累:读书、思考、总结、自己把自己辩倒,再来一遍。却没见几个人真的离开,说忍不了,以后不打了。
问过队长干嘛继续,她说想到朝阳杯晚上准备辩题,每个人困得要死还是为了比赛竭尽全力拼命努力,想想就有点想哭。
我们明明一开始只是陌路人,为什么现在却可以为了彼此、为了比赛而红了眼眶呢?
人们都说这叫梦。梦就是我们都想去太阳的方向,那就让辩论成为我们背后的星光吧。
我想起巴尔托克的《狐狸男孩》:哪怕是庞然巨物,曾经也是无名小卒。写到这,便不敢再轻浮地对待辩论。这对于新生们也有一定的意义,请慎重选择辩论:
这条路不需要战士,这条路需要信徒。
辩论会工作总结篇五
本站发布学院学习部辩论赛工作总结,更多学院学习部辩论赛工作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为了配合学院每年一度开展的艺术节,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气氛,进一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部特在此期间举行第三届校园辩论赛。
时间:4月5日—5月12日
一辩论赛前期准备工作
1.xx年4月5日召开学习部全体成员会议,共同讨论商议辩论赛事宜。
2.筛选并确定辩题。
从网上和历年的全国大专辩论赛中选题,形成初步的百条辩题,分类形成备稿,最终确定辩题12个:
第一轮: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个人掌握
功可以/不可以补过
女生应该/不应该主动追求爱情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天灾人祸哪个更糟
道德和利益哪个对人际关系影响大
第二轮:读大学,长进的应该是知识/人格
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法制
第三轮: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应该爱一行干一行
贫困/富裕更易滋生丑恶
决赛:革新技术/思想更重要
现代社会男人/女人更累
3.确定形式比赛形式包括淘汰制德确定,评分规则、奖品的确定。
4.场地:第一、二、三轮共十场在秋实楼105举行,冠亚季军的争夺共两场在秋实楼六楼礼堂举行。
5.抽签分组:将辩题分组,制成同样大小的纸条,抽到同样辩题的为一组。此项工作完全在公开公正的情况下进行。
6.赛前指导:4月6日,统一将各代表负责人召集开会,每代表队一份辩论赛章程与细则说明,并对无辩论基础的辩手进行了辅导和讲解。
7.比赛硬件的准备:标牌(10个)、计算器(2个)、秒表(2个)、黑幕(4块)
二比赛期间工作
布置场地:布置工作主要是秋实楼105的联系,黑板报的书写,桌椅的摆放。
安排人员:包括邀请评委、主席,安排计时员,各项工作人员到位。
其中前三轮邀请到的评委有:何老师、陈老师、汪老师、孙师、鄢老师、范老师、陈、孙、江、余、张、林、黄、刘、谭、陈、肖、孙。在此表示感谢。
决赛到场的评委老师有:陆琨副院长、林老师、何老师、钟老师、张老师、江老师、鄢老师、张老师。此工作得到林老师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计时员:宁,杨
主席:师\康\吴\叶\三比赛情况
1前三轮的比赛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
(4月11日-4月17日)(4月24日)(5月12日)
第一场02装潢03广告+装潢+服艺
03广告+装潢+服艺03广告+装潢+服艺
第二场04动画+艺术7班04动画+艺术7班
03电艺+环艺+纺艺
第三场04服工04服工03服工
04艺术5、6班
03服工班
第四场03+04服表
03服工03服工班
第五场02服艺
02服工3班02服工3班02服工3班
第六场02服工2班02服工3
04艺术3、4班02服工2班02服工2班
比赛正式开始,今年的初赛水平高于往年,出现了精彩的比赛队伍,场上精彩不断,可见新一届的辩论人才,各班的观众都很到位,好于往年,使比赛有了一个很好的效果。最后选定了分数前四名进入决赛。
2决赛
基于前十场的工作基础,决赛举办的很成功,但有几点值得总结
(1)赛场布置方面,由于和宣传部的沟通不够,背景布置不够,总体气氛未很好的表现
(2)硬件方面,学校没有足够的耳麦提供以及比赛时所需的铃音设备,学习部都一一克服了困难,最后保证了辩论赛在大礼堂的顺利举行。
(3)决赛时,为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5月11日晚,由学习部成员分为三组,分别到各个班做相应的宣传工作。
(4)决赛有幸清到陆琨副院长和林建泰老师到场观看并做了精彩点评,使辩论赛锦上添花。
整个比赛各项工作表现良好,观众到场情况良好,场面组织良好。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使得本次比赛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四辩论赛结果
冠军03服工班
亚军02服工3
季军02服工2
第四名03广告+装潢+服艺
辩手:师华
五活动存在的问题
1比赛前期宣传不够,需要加强。
2前三轮的比赛中,在邀请评委的'工作中没有很好的落实工作,以至于在第三轮第一场的比赛中事先邀请到的2个评委老师未按时到场,给比赛的正常进行带来不便。
以上是学习部于校文化节的工作,希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以便于我部门更好的发扬优点,
改正不足.使得学习部今后的工作更加出色
最后,对本次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习部干事提出表扬,他们是:陈光,杨淑颖,宁炳云,胡江波,张利梅,周振武。正是由大家的齐心协力,默默无闻的工作才使历时一个多月的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