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术科年度工作计划篇一
根据^v^xx县委xx县人民府《关于印发〈xx县法治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我局xx年上半年法治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我局及时召开局领导班子依法行工作会议,为认真贯彻落实《xx县法治府建设实施方案》,抓好法治府^v^署落实工作,对推进依法行和法治府建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对xx年我局府法治府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责任。局属相关站所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并履行好本单位法治府建设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落实方案,明确具体任务措施、时间进度安排和可检验成果,力争我局xx年法治府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大办推进“互联+务服务”工作。根据州委、州府关于推进“互联+务服务”的要求和部署,我局高度重视府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站所负责人任成员的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信息的发布和站的维护等工作。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v^监管模式,结合我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梳理了我局随机抽查事项,形成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共22项。
依法履行府职能。为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建设服务型机关。我局认真执行依法行,依规开展行审批,将我局行审批进驻县府便民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对所有行审批项目依法依规按审批权限、范围、程序、条件、时限等进行审批,使全部审批事项在法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并将全部行审批事项通过xx县农业和科技信息向社会公布。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一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春耕期间,根据农业部农资打假电视会议精神,我局与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对我县所有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我县农资质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二是开展节假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4月份,为保障“泼水节^v^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城乡居民吃上安全、营养、放心蔬菜,我局下属有农业执法权的站所、检测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对城区主要蔬菜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并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宣传资料。
三诗开接受群众监督。热心回答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真假识别、如何申领农业补贴等农业策法规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规范行执法行为。
一是加强行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我局有91名同志持有行执法证件。
二是抓好依法行工作。
在工作中认真履职,严格规范行许可、行处罚等行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行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避免了对行相对人权益的损害。认真开展行调解工作。建立了行调解工作机制。
技术科年度工作计划篇二
已近年关,而从奉贤区科技工作进程来看,却还没有画上句号,依然呈现兴旺的态势。盘点近一年来的成效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科技企业成长迅速、科技成果效益明显、科技人才激励得当,应该说既是几年来奉贤区委、区政府对科技进步的重视支持,也离不开区科委主管部门的锐意进取,是机制创新、管理改进的一贯积淀,更是落实科学的真实体现。
今年的工作,区科委工作注重发挥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紧扣“精、准、严、实”四个字展开:
“精”是指挖掘科技项目力求精益求精,提高立项率。通过以往工作规律,今年向市科委、科技部输送的项目不但技术水准高、创新性强,而且带动产业发展、实现效益大。已完成申报市级、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80项。截至目前“凯宝牌痰热清注射液”、“泛微协同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等课题获得国家创新基金5个立项,获得万元资金资助,立项数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各区县名列前茅;“航星通用电器mp20xx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百颗中药抗癌新药枫苓合剂”等7个项目获上海市科委87万元种子资金资助,区科委匹配64万;列市级火炬、新产品计划项目共15项,有5个项目获得48万元资助;“粳型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等7个项目被列为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和西部开发项目,共获126万元资助;经认定的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项,上海四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获市高转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50万元;上海绿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获市标准化技术项目支持30万元;“奉贤区科技企业发展软课题”获市科委39万元资助。同时截至目前,区创新计划项目已立项20个,有关科技企业获得260万元财政扶持。据统计,全年共获国家科技部和市科委支助资金万元,年内所立的各类、各级科技项目,企业总投入超过2亿元,到目标年有望产出10亿元工业增加值,真正形成了政策资金为引导,企业创新唱主角的良好氛围。
“严”是实施科技管理,严格把关,注重细节。科技管理工作进行到现在,自身的发展变迁也比较大,不断对主管部门提出新要求。区科委真正发挥基层科技力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今年通过建立科技项目预申请制度和项目管理准则,规范了整个项目从申报、审批、立项、验收的整个流程。尤其在项目的选拔上力求科学公正,在比对各种技术文件、技术参数、经济指标等方面严谨细致,得到了广大科技企业科技人员的认同,保证了政府科技扶持基金的良好绩效,保证了科技项目、科技企业的规范运作。年内区科委组织了对50个奉贤区科技专项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颁发优秀科技企业奖、优秀科技项目实施奖等五大类奖项,意在激励他们在地区科技进步中作出的贡献。
“实”是指提供的服务实实在在、毫不含糊。今年的各项科技工作在区科委领导的统一部署及早动员下,年初就对各项任务分解细化,确立目标。2月底,恰逢国家科技部有关部门领导来沪指导工作,奉贤区科委极难得地邀请他们利用短暂的工作间隙,到奉贤听取科技工作汇报,又组织项目申报单位有针对性地请教科技部同志的指导意见,有的放矢,反响较好。区科委年内还为企业举办了4次规模不等的项目讲评会及科技政策实务培训;3月邀请市科委有关职能部门同志为科技企业介绍涵盖各个门类的科技项目信息发布会;10月联同市知识^v^、技术产权交易所及华东理工等院所高校,携带专利技术、科研成果与企业组成项目对接洽谈会;同月配合市高转服务中心“一门式”上门服务活动,当场为相关成果承担单位解答财税、土地、人事政策中碰到的问题,使企业既了解政策又掌握了关键,提高了各类科技计划申报的针对性、积极性,这些举措受到一致好评。年内区科委联合区工商联还举办了一次奉贤科技论坛。有关的科技政策宣传真正深入基层还体现在年内科技企业专利申请量突破既定目标达658项,授权数达276项,说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加夯实。今年区科委经由各基层单位输送的科技项目已汇集储备了200多项,同时区科委利用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联合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使科技创业者降低了成本,受益匪浅。
科技工作从来就没有定式,需要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共同努力,锐意进取,不懈追求。真正将科教兴市主战略贯彻落实不是一句口号,而需理性思考,前瞻预见,扎实推进。因此,年内区科委多方调研、听取意见,几易其稿,制定了“奉贤区20xx-2007科技兴区推进计划”并召集资深专家举行科技战略研讨会,得到了市科委领导的肯定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相信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一系列“科技新政”的执行,将真正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奉贤经济社会的主导和支撑作用,迎来科技事业花满途的新气象。
技术科年度工作计划篇三
自2008年按新办法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以来,我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到企业宣传发动他们申报、定期组织召开认定工作培训会、招商引资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推进了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目前我区有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它们是**博亚精工机器有限公司、**丰正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朗弘机电有限公司、兆山集团**机床有限公司。另外还有1家高新技术企业**康豪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通过了复审。
二、本地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主要工作
1、宣传培训工作情况(提供培训场次、人数);
举办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专场培训会10场,宣讲政策,宣传典型。区域内规模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232人次参加培训会。
2、高企后备库建设及辅导培育情况;
建立了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共有26家企业入库,其中:一类企业8家,二类企业8家,三类企业10家,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了培育方案。
3、政策辅导咨询工作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高企认定专题会议,积极向企业宣传科技政策,解答政策疑问,并不定期走访企业,在线发布信息等。
4、部门协调配合情况;
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与辅导工作小组建立了协调机制,科技、财政、国税、地税四个部门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研究解决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部门间任务分工,科技部门负责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和管理,财政部门负责对企业研发投入情况进行监督,税务部门负责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研发费用辅助账。同时,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对企业申报专利、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规范申报材料等问题进行宣传讲解。
三、本地区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好的经验做法
1、完善工作平台,加强组织领导。由于各部门工作人员发生了变动,为了保证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今年4月,以襄政办发(2012)48号文件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副区长任组长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与辅导工作小组,加强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统筹管理。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保障相关工作有效落实。
2、明确培育重点,建立后备库。为了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针对性,我们通过对辖内企业进行上门走访、调查摸底,在普查企业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专利、成长性、创新性等指标,筛选出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建立了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共有26家企业入库,()其中:一类企业8家,二类企业8家,三类企业10家,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了培育方案。
3、开展培训辅导,做好跟踪服务。为了及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企,我们已经前往基础较好的企业,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专利申报的专题培训,同时邀请市科技局、专利局领导、专家到我区对企业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题培训,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和具体申报人员的培训力度。另外,我们还召开了五次专题会议,跟踪了解今年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进展情况,对企业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培训讲解,保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质量。
4、大力宣传发动,协调政策落实。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襄政发〔2012〕34号),对申报和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补助奖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补贴2万元申报经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5万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建立了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从区级科技经费中落实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用于补贴企业申报专利,充分调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打好基础。在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的申报上和区级科技项目的安排上,我们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进行倾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另外,我们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予以落实,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能够顺利享受税收优惠。
四、2013年高企认定工作计划
明年,计划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
技术科年度工作计划篇四
时光荏苒,20xx年转瞬即逝。回首过去,我技术科工作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个别不足方面亦急需反思,噬待改进,先进经验亦需总结归纳,持续改进;展望未来,资料工作依然艰巨漫长,任重道远。因此,在这20xx岁末,我技术科对工程资料工作进行总结,对于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未来工作实为必要,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1、工程手续的办理
我科室今年的工作复杂多变,从工程开工前办理各个工程的开工手续、工程量预算及工程所需原材料的计划及送检等工作,以确保工程如期开工。开工手续的办理繁琐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办理程序与往年不同,新增了许多以往未接触过的环节,往往一套手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准备和办理。
在办理开工手续的同时,必须提前将今年开工20栋楼的工程材料进行分析与统计,做出工程量预算及材料计划,此项任务工作量较大,并且每新工程开工前期手续、工程资料、材料计划、时间都比较紧,基本是突击性。所以一天的时间往往不能满足工作计划中的工作量,很多工作都是在晚上加班完成的。
在7月中旬,我科室应公司要求,对肃北县退牧还草项目饲料粮补助资金20xx年棚圈建设工程项目做出一套完整的工程投标书。我科室将标书从应标文件、技术标、商务标三个部分进行了分类和重组,加班加点的将投标书按时完成,但未中标。
第四个季度我科室对飞天嘉园小区、迎宾花园小区、昊旺小区三个小区所有相关的竣工备案资料和竣工手续进行了办理工作。现所有竣工手续已办理完毕。
我科室在今年一年中配合开发公司,进行了资质重审、工作,并对凌云第七项目部所有在建工程,进行不定时的工程安全大抽查及质量大检查,经检查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较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对在建工程进行验收检查,现已全部交付使用。
2、跨年度工程资料的交付
我科室今年接手的工程资料共计25栋,分别为:飞天嘉园11#、15#、25#、27#、29#、30#住宅楼、天润花园1#至5#门点、6#综合楼,社区综合楼、1#至4#住宅楼、物业办公楼、天润大酒店及大酒店续建工程、昊旺小区三期1#、2#、3#、4#住宅楼及任海宿舍楼。新建工程资料任务量较大,工程位置分散,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新建工程资料,我科室配备3名资料员,在主管领导的直接带领下,能紧紧围绕工程建设,对做好资料的编制,保证资料效率及准确率,做出了明确的分工、合理的分配。并在工作中能服从分配、任劳任怨、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技术业务水平。
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我科室现已将飞天嘉园三期11#、15#、25#、27#、29#、30#住宅楼资料和昊旺小区三期1#、2#、3#、4#住宅楼资料在工程验收时同时交付质量监督站核查后存档。天润花园资料现已基本整理完毕,在进一步进行整理完善,在工程验收的同时交付质量监督站存档做好准备。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科室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边学习边实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股室会加强专业知识点的学习,总结新的工作方法,积攒经验,互相学习,提高股室的整体工作效率。
(二)、工程过程中采取以下四个措施应对:
技术科年度工作计划篇五
20xx年,科技局着力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夯实科技平台支撑、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三个方面,宁心聚力、创新实干,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出并实施“252”科技企业培育行动,争取在3年内培育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创新领军企业。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科技企业“三项培育”,壮大科技企业规模。对一般企业实施“雏鹰”计划,引导向科技型企业转变;对科技型企业实施“助飞”计划,符合条件的推荐申报高新企业认定,壮大科技企业实力;对科技领军企业实施“头雁”计划,进行重点扶持,提高企业行业带动能力。新培育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总数41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家、总数46家;入选“泰安市科技创新型企业50强”企业6家、“xx市科技创新型企业20强”企业22家。基本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雁阵”格局。
二是实施技术创新“三百项目”,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开展以100项重大关键技术研发、100项紧缺急需成果转化、100个科技研发团队支持为内容的“三百项目”计划。共申报各级科技创新项目97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重点研发计划39项、泰安市各类科技项目16项、xx市科技计划项目34项。已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4项、20xx年度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2项、省科技攻关类重点研发计划3项;7家企业晋级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现场决赛。
三是实施科技合作“三个对接”,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对接大院大所名院名校,合作共建高端科技平台。上海大学xx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氨基糖类制造研究技术中心相继揭牌,xx“一带一路”国际创新发展研究院正在建设。积极对接高端科技人才,先后引进宋振骐、蒋剑春两位院士在内的20多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积极对接先进技术成果,通过范修斌教授将cfl安全信息技术引进到xx,填补xx信息安全领域企业空白;浙江大学“高镍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用匣钵”项目,已在新汶工业园区落地;召开齐鲁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向企业推介科技成果300多项。
在继续深化“六个一”平台建设基础上,着力推进建设融合“四大科创基地”和“四大创新支撑”的“4+4”创新创业高地。
一是四大科创基地稳步推进。东部智慧小镇小镇客厅主体完工,中关村信息谷运营团队已经入住,cfl等部分引进项目已经启动;南部智造小镇1#车间封顶,德国马克合资液压支柱自动阀等项目正在洽谈,宁波活石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正在筹备;西部科创小镇新入孵企业18家,2家企业晋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部学创小镇正在完善规划,办理相关手续。
二是四大创新支撑加快建设。泰安中德智能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制造车间已完成基建和内部装修,相关教学实验设备正在分批陆续安装;浙江大学xx材料创新中心已就土地、厂房权属问题与相关单位达成协议,“高镍锂电池正极材料用匣钵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已落地;山东大学xx工业技术研究院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微波技术设备正在采购,煤矸石等固废资源利用项目正在实施;院士产业园立项申请已提交审核,不锈钢快速插拔项目车间已启动。目前,通过平台已申报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转化实施项目6个。
一是加强资金扶持。对20xx年度认定的高新企业、省级平台,符合条件的科技项目、高端论坛等给与844万元的资金奖补;争取省市科技项目扶持资金3900万,省中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补助资金130万,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1550万;制定xx市《关于培植工业领军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双20强”的实施意见》,对入选企业给与多方扶持。
二是强化人才支撑。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副职队伍,调整后的科技副职总数102名。今年以来,科技副职共参与研发项目70项,达成科技合作协议38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47项,协助企业申请专利58项,参与建设科技平台29个。先后推荐10多名专家参加泰安市和山东省人才工程项目,其中孔祥峰、范修斌、张存生获“泰安英才”荣誉。
三是提供专业服务。不断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020”科技服务新体系,线上主要依托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及时推送各类科技资讯600多条;线下重点借助启迪之星孵化器,延伸开展科技咨询、项目孵化、专题培训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积极推动产业研究院、中德智能制造等科技平台,面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依托5家省级农科驿站,开展技术培训、成果推广等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