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一
最早接触到王阳明这个名字是在考研政治中,出于好奇,后来查询了些资料,才知道原来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大家,后来人冠之以唯心主义思想家的名号,可能因此不为人熟知,在《明朝那些事》中记述了王阳明一些传奇的经历,但感觉有些戏说的成分,今拜读董平教授的《传奇王阳明》加以印证,感触颇多。
存乎天下之人心。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志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梦死,当然也是很难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标,付诸实践,才是正途。
作为普通人,我的理解是要有善心,为善举,行善事,与人为善。昨天看《非诚勿扰》,嘉宾李垚坤的装扮和神态较为偏重女性化,引发颇多关注。节目中,黄菡老师说:“人们常说男人该是什么样,女人该是什么样,这本身就带有压迫性。”孟非说:“人分为多数人、少数人和个别人,总会有人想法做法会与众不同,很多人可以不欣赏、不接受,但是希望能给这些个别人一定的空间,不要过于苛责。”我觉得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二
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告诉我们,生命并非一张白纸!每个人与生俱来拥有不同的“生命底色”。
生命底色不同,因而人们就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不同——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是“孩子王”,有的人天生就喜欢读书学习,有的人生来就很勇敢,有的人从小就很胆小,有的人从小就很自私……有的人“命”好,生于豪门且天生丽质;有人的“命”不够好,出身寒门且资质平平。
每个人生而不同,我们要正视人生起点的天差地别。然而,这并非人生真相,也不是人生本质。
根据圣贤的教诲,如今我们明白,在这一人生表象背后,有一个惊天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民众,生而平等,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
我们生命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底色的差别,只是冰山一角,或者说是大海上的几个气泡。但相对于大海而言,这些差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大海般的宝藏,才是我们的生命本质。
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这是人生重大的秘密,鲜有人知,少有人得,明白且体证这一人生秘密的,更是寥寥无几!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指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因而在今天成就的基础上,将格局境界提升百倍、千倍乃至于万倍。
如果能够开发更多的心灵宝藏,每个人的人生成就都可以若干若干倍地增长!
或许你已经功成名就,你的心中仍然有万亩良田有待开垦。或许你的事业还不尽如意,同样你的心中也有万亩良田值得开垦。
圣贤为我们揭示的这个人生秘密,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如此充满希望!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引言(100字)
“致良知小组心得体会”是我在参加社团活动时最有意义的一次体验。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合作,我深刻体会到了良知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段:个人感悟(300字)
在小组活动中,我从事务性的工作开始,逐渐转变为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并与团队成员共同面对各种挑战。通过每次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我逐渐提高了沟通与合作能力。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与他人良好地合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实现共同目标。
第三段:团队合作(300字)
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共同面对了许多难题,但是通过积极思考和讨论,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我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不仅在解决问题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也在个人成长上获得了巨大的收获。
第四段:培养良知(300字)
在致良知小组中,我们时常进行道德讨论和思考,探讨如何识别良知,如何做一个有良知的人。良知是指人类内心的善恶判断能力,也是道德行为的源泉。通过这些讨论,我意识到良知是一个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品质。只有不断关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积极修正错误,并在生活中坚持道德原则,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出一颗健康的良知。
第五段:回顾与展望(200字)
参加“致良知小组心得体会”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在个人成长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从团队合作和道德讨论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保持对良知的关注,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结:
通过参加“致良知小组心得体会”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良知的力量在团队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彰显,我们通过共同努力和不断的思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良知是一个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品质,只有不断关注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此次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会将所学到的经验和教训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四
不爱祖国是小我。讲善意谎言是小我,表现自己是小我,好为人师是小我,胆小懦弱是小我,闻誉而喜是小我,闻毁而怒是小我,傲慢自大是小我,让人看不起的品质是小我等等。
问问自己,以下这些“小我”,自己真的没有吗?
不信圣贤、不孝父母、指责抱怨、投机取巧……
叨天之功、掩人之善、袭下之能……
厌恶、嫉妒、攀援、说谎、贪污、贿赂……
傲慢、恭维、懈怠、狡诈偷刻、忧患、郁闷、苦闷……
“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真正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就要从当下开始,下明心净心之功,克除小我。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五
致良知家书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以信札的形式,向他留学期间的儿子阐述了人性善恶问题,并强调了致良知的重要性。这部书凝聚了王阳明先生对人性、道德与教育的思考,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深受启发,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进而萌发了更多的思考和行动。
首先,致良知家书使我认识到人之本善。王阳明先生在信中提到“君吾以信札告尔,人性本善。”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只是被外界的环境和诱惑所影响而迷失了本心。正所谓“造物者为善,而人自为恶”。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本性是善良的,才能够摆脱各种纷扰的干扰,回归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到真正的善良。
其次,致良知家书使我明白了致良知的重要性。王阳明在书中提到:“良知者,人皆有之,而未必人皆善用之也。”致良知即是用良知的力量来引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自省和修身养性,才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致良知可以引导我们远离一切邪恶,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时刻提醒我们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第三,致良知家书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王阳明在信中提到:“夫学则语之、学以致知之、安而行之、知至于行之而知也。”他认为,要想学到知识,首先要语言,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使知识成为自己的财富;再通过内心的积淀和思考,将知识变为行动。这种以知识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和道德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致良知家书让我思考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王阳明在信中提到:“吾欲使尔知,人生而为人者,在于父母知之觉之耳。”他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醒我们作为父母要关注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应该体恤父母之心,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追求内心的善良和完美,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最后,致良知家书激发了我对未来的希望与行动的动力。王阳明在书中提到:“良时感动则行之,不行,则频叩良时,争得良时。”他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并希望我们能够珍惜时间,把握每一个良机。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时间的无限宝贵,同时也知道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综上所述,致良知家书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和启迪作用的著作,读之可以使人心灵深处受到震撼。通过对这部书的阅读和思考,我对于个人修身、家庭教育、社会责任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希望通过努力实践致良知的理念,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六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七
近期公司组织致良知学习,我们卡车服务站在孟站长的带领下也认真学习了致良知里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触。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